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井邻井压裂干扰响应特征及机理探讨: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沈金才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7,共11页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非常规页岩气田,储层以页岩为主,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自2018年率先在国内部署开发调整井并实施水力压裂,面临着由于压力场变化导致周围老井压力异常变化,从而影响老井正常生产等问题,给...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非常规页岩气田,储层以页岩为主,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自2018年率先在国内部署开发调整井并实施水力压裂,面临着由于压力场变化导致周围老井压力异常变化,从而影响老井正常生产等问题,给气田采收率的提升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从已产生影响的一次井网老井生产情况来看,邻井压裂影响干扰特征呈现多类型、多特征、多结果、多主控因素的特点,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邻井压裂干扰响应特征描述方法和机理解释。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一次井网整体有效动用程度,开展了页岩气井邻井压裂干扰响应特征及机理探讨。研究表明:(1)页岩气邻井干扰按照对母井技术可采储量的影响结果分为正面、无、负面干扰3种类型,造成3种干扰类型的差异主要与子母井空间井距、穿行层位、采出程度、地层压力、应力差异等因素相关;(2)初步明确了产生邻井压裂干扰的机理是子井和母井裂缝沟通程度及两者人工缝网重叠程度不同;(3)根据干扰带来的不同结果需采取合理的井距设计,压裂施工前采取母井关井恢复压力至稳定状态、子井压裂施工期间采取远场封堵转向压裂技术等方式规避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定合理的压裂防干扰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对行业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邻井压裂 干扰响应特征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套管内压周期变化对水泥环密封失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广国 刘奎 +3 位作者 曾夏茂 刘仍光 艾军 郝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311-5317,共7页
压裂、回注、储气库注采等作业将造成套管内压的循环变化,最终导致水泥环的密封失效。针对前人套管内压循环变化造成水泥环密封失效破坏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最新的实验结果,分析了是否考虑地层岩石约束两种井眼系统工况条件下的水泥环失效... 压裂、回注、储气库注采等作业将造成套管内压的循环变化,最终导致水泥环的密封失效。针对前人套管内压循环变化造成水泥环密封失效破坏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最新的实验结果,分析了是否考虑地层岩石约束两种井眼系统工况条件下的水泥环失效破坏方式。分析结果显示:未考虑地层岩石约束的实验易导致水泥环的周向拉伸破坏而产生径向裂纹;套管-水泥环界面过渡区的存在能降低水泥环的径向压应力和周向拉应力,从而降低水泥环产生拉伸破坏的风险;考虑地层岩石的约束时,水泥环内外界面受到套管和地层岩石的径向和周向约束,阻止了已经达到拉伸强度极限的水泥环发生拉伸破坏而产生径向裂纹的趋势;套管内压增大时,井下工况中水泥环主要发生塑性屈服破坏产生微环隙,基本不会发生周向拉伸破坏。研究成果可为固井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环 密封失效 拉伸破坏 塑性变形 微环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地震裂缝参数反演的解释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海波 杨心超 +1 位作者 廖如刚 高东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中监测裂缝发育情况的有效地震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开展了地面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裂缝解释技术在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研究。根据地面观测的微地震数据,采用矩张量反演获得微...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中监测裂缝发育情况的有效地震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开展了地面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裂缝解释技术在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研究。根据地面观测的微地震数据,采用矩张量反演获得微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基于震源机制结果计算微地震事件震级以及裂缝的地质参数;在统计的裂缝地质参数上解释裂缝发育情况,为油藏描述提供有效的信息。四川盆地页岩气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平井的压裂设计合理,发育裂缝为高角度缝;根据统计的裂缝方位角度和实际的地下应力状况,建立了走滑型剪切裂缝模型;在裂缝模型上了解局部最大、最小水平应力方向,建议井布置方位在现有方位上调整为北偏西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裂缝反演 地质应力 震源机制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不整合结构对火山岩裂缝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少春 何妮茜 +2 位作者 宋明水 牛海瑞 欧阳黎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利用岩心、薄片、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研究区不整合结构特征和各结构层的裂缝发育特征。结果表明,车排子地区石炭系顶面不整合各结构层发育,自上而下依次为不整合面之上的岩...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利用岩心、薄片、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研究区不整合结构特征和各结构层的裂缝发育特征。结果表明,车排子地区石炭系顶面不整合各结构层发育,自上而下依次为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黏土层、水解层、淋滤层、崩解带Ⅰ、崩解带Ⅱ,不整合面下各结构层的裂缝发育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裂缝充填程度由低到高为淋滤层、水解层、崩解带Ⅰ、崩解带Ⅱ;裂缝发育由好到差为淋滤层、崩解带Ⅰ、崩解带Ⅱ、水解层;结构层内裂缝发育特征与火山岩岩性、风化淋滤作用和充填作用有关,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等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的火山岩,在淋滤层和崩解带Ⅰ所占比例较大;淋滤层内,黏土化作用弱于风化淋滤作用,因此淋滤层裂缝发育程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结构 裂缝 火山岩 车排子地区 石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