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马昭军 唐建明 徐天吉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4期247-253,共7页
随着采集设备的发展以及采集技术的提高,多波多分量采集成本大大降低,在当前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其技术和实际应用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进入工业化生产。回顾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 随着采集设备的发展以及采集技术的提高,多波多分量采集成本大大降低,在当前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其技术和实际应用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进入工业化生产。回顾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多波多分量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多波多分量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和成果综合运用。分析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多分量 数据处理 解释 联合反演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小波变换分频处理在川西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曙光 徐天吉 +1 位作者 甘其刚 李显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0-503,19,共4页
基于频率域小波变换研究,在频率域构建了合适的小波滤波器,实现了一种对地震资料进行分频与重构处理的方法。地震合成信号的分频与重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频率的地震信号,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确度。针对川西坳陷深层须家... 基于频率域小波变换研究,在频率域构建了合适的小波滤波器,实现了一种对地震资料进行分频与重构处理的方法。地震合成信号的分频与重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频率的地震信号,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确度。针对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天然气储层埋藏较深、地震资料主频低、分辨率十分有限的问题,应用频率域小波变换分频重构处理方法对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取了不同频率段的三维地震数据,将其应用于井震标定、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 小波变换 分频处理 川西坳陷 地震勘探 deep wavelet transform 地震资料 重构 同频率 三维地震数据 分辨率 处理方法 地震属性分析 致密碎屑岩 小波滤波器 天然气储层 波阻抗反演 须家河组 地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反射剩余静校正方法对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波 徐天吉 +1 位作者 唐建明 潘树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7,105,共6页
在沙漠、山地和黄土塬等复杂地表地区的地震勘探中,由于地表起伏大、低速带厚度大且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基准面静校正计算不准确,因而对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剩余静校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共地面点法、Satan算法和最大能量法等3种剩余... 在沙漠、山地和黄土塬等复杂地表地区的地震勘探中,由于地表起伏大、低速带厚度大且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基准面静校正计算不准确,因而对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剩余静校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共地面点法、Satan算法和最大能量法等3种剩余静校正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进行了研究。从模型道构建方法和构造项影响的角度详细分析了3种剩余静校正方法的适用性,指出在能消除构造项影响的情况下,共地面点法和Satan算法可以生成质量更高的模型道和计算大剩余静校正量,处理效果更好;但在构造项影响无法消除的情况下,由于最大能量法不受构造项影响,因而更加适用。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验证了3种剩余静校正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静校正 地表一致性 共地面点法 Satan算法 最大能量法 构造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裂缝模型含气响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鲁红英 徐天吉 +2 位作者 甘其刚 屈社民 李显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254-260,271,共8页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具有储层预测难、裂缝分布描述难、含气性检测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区裂缝介质的含气响应特征,探索裂缝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方法与技术手段,建立了近似地层原位条件的裂缝储层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分析...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具有储层预测难、裂缝分布描述难、含气性检测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区裂缝介质的含气响应特征,探索裂缝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方法与技术手段,建立了近似地层原位条件的裂缝储层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以指导该区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其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基于Hudson裂缝介质理论,采用复杂裂缝性气藏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充分利用该区的实际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与岩石物理测试参数等信息,建立与地层原位条件近似的各种含气裂缝介质模型;其次,运用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全波场正演数值模拟技术对裂缝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地震波场数据;最后,从地震波的能量、相位、瞬时信息、频谱特征及吸收衰减属性等角度对获得的地震波场记录进行含气性分析,归纳总结裂缝模型的含气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当地震波经过含气裂缝介质时,其振幅、相位、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异常特征,如“亮点”现象、高频衰减等。利用这些异常特征更有利于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的储层解释、裂缝分布描述及含气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模型 数值模拟 波场特征 衰减 含气响应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以新场气田三维三分量勘探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唐建明 马昭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3期310-318,16,共9页
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勘探综合了宽方位纵波勘探和转换波勘探二者的优势,对于解决川西深层致密裂缝性气藏的勘探开发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地震采集设计是三维转换波地震勘探在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条件下,采集到高质... 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勘探综合了宽方位纵波勘探和转换波勘探二者的优势,对于解决川西深层致密裂缝性气藏的勘探开发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地震采集设计是三维转换波地震勘探在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条件下,采集到高质量多分量原始资料的技术保障。为此,首先根据储层埋藏深、岩性致密的特点,结合地质任务要求,分析了宽方位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设计的难点;然后通过观测系统参数的分析论证。确定了同时适合纵波勘探和转换波勘探的面元尺寸、最大和最小炮检距、接收线距、束间滚动距等;通过针对目的层深度和纵、横波速度比的观测系统模板分析,确定了观测系统的类型。基于上述分析设计了3种观测系统方案,通过对3种方案观测系统的玫瑰图、CMP面元和CCP面元属性、最大炮检距分布等的分析,确定了适合新场地区的宽方位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并利用正演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将该观测系统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采集,获得的三分量资料波组特征清楚,同相轴连续性好,反射信息丰富;PP波剖面和PS波剖面反射层次清楚,目的层反射特征明显,构造形态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 观测系统 面元属性 覆盖次数 宽方位 偏移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MJ地区蓬莱镇组储层含气性识别模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谯述蓉 赵爽 谢雄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6-392,25,共7页
川西MJ地区蓬莱镇组气藏为河、湖相碎屑岩致密储层,砂体分布不稳定,厚度和物性变化大,多呈透镜状,采用传统的"低频、强振幅、低波阻抗"含油气性识别模式预测含气砂体存在多解性,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引入了"低频共... 川西MJ地区蓬莱镇组气藏为河、湖相碎屑岩致密储层,砂体分布不稳定,厚度和物性变化大,多呈透镜状,采用传统的"低频、强振幅、低波阻抗"含油气性识别模式预测含气砂体存在多解性,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引入了"低频共振、高频衰减"含气性识别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川西31口已知井储层段的含气性进行了检测,发现检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度较高。根据该模式含气性检测结果部署并完钻了7口井,全部获得工业气流,其中,MP52、MP63-1、MP61、MP61-1井为高产气井,分别产天然气16.619×10~4m^3/d,13.79×10~4m3/d,23.45×10~4m^3/d及16.79×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蓬莱镇组 气藏 低频共振 高频衰减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气藏地震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苏锦义 刘殊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2期167-171,19,共5页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气藏埋深大,砂体超致密、非均质性强。砂体物性特征分析表明,优质储层的孔隙主要由溶蚀作用形成,且大都发育在河口坝砂体中。河口坝砂体成熟度相对较低,含有相对较多的长石。河口坝与前缘砂坝接触,酸性水容易进入...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气藏埋深大,砂体超致密、非均质性强。砂体物性特征分析表明,优质储层的孔隙主要由溶蚀作用形成,且大都发育在河口坝砂体中。河口坝砂体成熟度相对较低,含有相对较多的长石。河口坝与前缘砂坝接触,酸性水容易进入河口坝,河口坝砂体中的长石受酸性水溶蚀,形成次生孔隙。由此建立油气富集模式:生烃时期,以断层为通道、厚大的前缘相砂体为疏导层,酸性水进入河口坝砂体,在长石砂岩中发生溶蚀作用,油气早期进入河口坝砂体,形成早期油气富集带。通过分析典型的X851井,建立河口坝砂体、油气富集带预测模式:河口坝在纵剖面上具有典型S型前积反射结构,横切面呈贝壳形丘状反射,平面呈马蹄形分布。用地震相特征预测了新场气田优质储层、油气富集带分布,结果与钻井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须家河组二段 超致密砂岩 河口坝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小波域层间吸收属性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1 位作者 唐建明 李显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9,共5页
基于小波理论,对地震资料进行小波域分频成像处理,具有突出地质体的局部化地质特征、储层的微观结构、反映薄互层反射的重要信息等优点。将小波域二维分频地震剖面进行重构,可以形成地震波的振幅与时间、频率直接相关的三维地震数据体... 基于小波理论,对地震资料进行小波域分频成像处理,具有突出地质体的局部化地质特征、储层的微观结构、反映薄互层反射的重要信息等优点。将小波域二维分频地震剖面进行重构,可以形成地震波的振幅与时间、频率直接相关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再沿目标层段或井位置点分析地震波的层间吸收属性、高频衰减特征,能够获取圈定储层与预测油气的重要参考信息。将该方法运用到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气藏的储层预测与含气性检测中,获得了与测井记录吻合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域 分频成像 地震资料 层间吸收 应用研究 须家河组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与多尺度吸收属性应用研究——以川西坳陷深层气藏预测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李显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0-395,17,共6页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窄,主频较低,不能很好地对储层进行描述。针对上述特点,开展了频率与多尺度吸收属性研究。利用小波函数具有局部化特征这一性质,基于... 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窄,主频较低,不能很好地对储层进行描述。针对上述特点,开展了频率与多尺度吸收属性研究。利用小波函数具有局部化特征这一性质,基于Aki和Richards振幅公式,推导出地震主频和多尺度吸收属性计算公式,并通过研究和开发形成了分析技术。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以在不同尺度范围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主频与吸收属性之间的关系,刻画能量、频率、吸收衰减和波形等属性的含油气响应特征。将该方法应用于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描述,所得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地震信号 多尺度 频率 吸收衰减 含气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雷口坡组气藏勘探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菊芬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7-424,共8页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面是一个风化面,目前在雷口坡组还没有发现大型的溶蚀孔洞缝型气藏。从雷口坡组的成藏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演化、沉积相和地震相等方面探讨了雷口坡组发育优质储层的可能性,预测了洛带气田、新场气田和马井...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面是一个风化面,目前在雷口坡组还没有发现大型的溶蚀孔洞缝型气藏。从雷口坡组的成藏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演化、沉积相和地震相等方面探讨了雷口坡组发育优质储层的可能性,预测了洛带气田、新场气田和马井构造雷口坡组气藏的勘探远景区。雷口坡组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是潮坪沉积相的藻屑滩和古岩溶形成的各类溶蚀性孔隙,区域岩相古地理分析认为,沿着中坝—安县—新场—洛带印支期古斜坡环带可能发育藻屑滩,且受到过暴露剥蚀作用。洛带地区雷口坡组地震相表现为丘形反射,两侧存在斜交反射带,顶部呈削蚀面特征,可能存在溶蚀沟和古潜山,预测发育有经过暴露溶蚀作用的藻屑滩;新场气田雷口坡组顶部存在地层圈闭和斜交反射带,有明显的削蚀面特征;马井构造存在连片的丘形地震异常。结合露头剖面的藻屑滩特征,分析认为洛带气田和新场气田的雷口坡组为有利勘探远景区,马井构造雷口坡组为远景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雷口坡组 风化面 藻屑滩 针孔白云岩 古潜山 地层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波与P-SV波叠前联合反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2 位作者 唐建明 甘其刚 李显贵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年第5期368-372,316,共5页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理论和Zoeppritz方程,利用PP波与P-SV波叠前地震资料能够反演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及各向异性系数,能够进一步计算得到弹性阻抗、泊松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拉梅常数等多种弹性参数。结合地质、测井、岩石物理...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理论和Zoeppritz方程,利用PP波与P-SV波叠前地震资料能够反演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及各向异性系数,能够进一步计算得到弹性阻抗、泊松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拉梅常数等多种弹性参数。结合地质、测井、岩石物理等资料,对反演获得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归纳总结其变化规律,提炼岩性判断和流体识别的各种敏感参数,实现含油气异常区域的准确圈定。综合分析多种参数异常的交叉分布区域,能够更准确地实现有利储层及油气分布的预测与评价。基于新场3D3C地震资料,将这套方法和技术思路应用到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超致密非常规天然气藏储层预测与含气性检测中,获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联合反演 纵波 转换波 非常规气藏 致密砂岩 多分量地震 储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储层识别技术 被引量:24
12
作者 唐建明 杨军 张哨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893,894,共16页
川西坳陷陆相沉积领域浅、中层(深度大约在500-3000 m)天然气藏属近常规到致密砂岩远源气藏。这些气藏主要分布在侏罗系─白垩系的地层中,并形成了如新场气田、洛带气田、新都气田、马井气田等大、中型气田。川西坳陷的中、浅层气藏具... 川西坳陷陆相沉积领域浅、中层(深度大约在500-3000 m)天然气藏属近常规到致密砂岩远源气藏。这些气藏主要分布在侏罗系─白垩系的地层中,并形成了如新场气田、洛带气田、新都气田、马井气田等大、中型气田。川西坳陷的中、浅层气藏具有储层发育良好、输导条件较好、储层展布与构造配置关系好及封盖保存条件良好等特点。储层沉积微相以三角洲前缘毯状砂体、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和湖底扇砂体等为主,储层地球物理特性通常表现为低波阻抗特征,与围岩具有良好的波阻抗差异。川西坳陷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表覆盖有几米至200多米厚的卵石和沙土,高频吸收严重,原始地震记录干扰波(面波、声波及折射波)发育,信噪比较低。因此,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储层识别成功的关键技术是卵石覆盖区高精度的三维地震采集、保持含气地震响应特征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正演模拟指导下的储层地震属性提取及分析和储层空间展布刻划及多学科协同的综合评价等。川西中、浅层气藏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地震勘探技术在气藏分布范围确定、空间几何形态描述、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沉积相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高产富集带预测、含气性识别等方面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地震响应 地震属性 空间展布刻划 非均质性 储层识别 远源气藏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地震反演在川西坳陷DY构造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丽兵 张虹 +2 位作者 谯述蓉 赵爽 罗德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79,18-19,共7页
川西坳陷DY构造是川西深层须家河组勘探和开发的重点区块,目前已完钻5口井,测试显示该区块具有较好的勘探和开发潜力。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勘探和开发工作,目前亟须查明该地区须家河组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通过对地震反演方法的比较认... 川西坳陷DY构造是川西深层须家河组勘探和开发的重点区块,目前已完钻5口井,测试显示该区块具有较好的勘探和开发潜力。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勘探和开发工作,目前亟须查明该地区须家河组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通过对地震反演方法的比较认为,基于统计学的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地震反演方法是DY构造现阶段最佳的地震反演方法。该方法将地震随机反演与地质统计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了地下介质的随机特性,使反演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且分辨率较高,解决了基于模型反演方法对井的依赖性较强、未考虑地下介质的随机特性、模型化严重、多解性较强等问题。在统计和分析测井资料所反映的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地区仅利用速度反演就能够很好地得到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但是进一步区分有利砂体和干层的效果较差。采用基于统计学的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对川西坳陷DY构造须家河组的砂体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较好,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DY构造 概率密度函数 随机地震反演 地球物理特征 砂体空间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频解释技术在川西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4
作者 叶泰然 苏锦义 刘兴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72-76,17-18,共5页
分频解释技术是沿着储层或固定时窗对地震反射波各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能量进行识别和成像,它避免了常规属性分析方法中的调谐陷阱,提高了识别薄储层的能力,能更客观地刻画地质体。在川西地区陆相隐蔽岩性气藏勘探中,存在调谐陷阱、波阻... 分频解释技术是沿着储层或固定时窗对地震反射波各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能量进行识别和成像,它避免了常规属性分析方法中的调谐陷阱,提高了识别薄储层的能力,能更客观地刻画地质体。在川西地区陆相隐蔽岩性气藏勘探中,存在调谐陷阱、波阻抗特征不明显、复杂地层结构中的有效薄储层不易识别等问题。为此,利用分频解释技术对川西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冲积扇相砾岩储层、上三叠统须四段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进行了描述。在多频率振幅叠加图上,冲积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等地质体形态和边界反映清晰;在单频振幅图上,清楚地显示出冲积扇内的辫状河道相薄层砾岩储层,与钻井结果相吻合,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解释技术 川西地区 冲积扇 三角洲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率属性在川西新场地区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孔选林 唐建明 徐天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7-520,7,共4页
川西凹陷新场气田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埋藏深、超高压、超致密、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裂缝型气藏。裂缝检测是新场气田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现有裂缝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川西凹陷新场气田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埋藏深、超高压、超致密、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裂缝型气藏。裂缝检测是新场气田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现有裂缝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多解性,研究了一种实用的地震属性——曲率属性,将该属性应用于川西凹陷新场地区XC区块的裂缝检测,弥补了相干属性在该地区检测裂缝时的不足。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曲率属性在川西地区的裂缝检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程度高,检测裂缝的尺度比相干体属性要小,且在解决高相干地区裂缝检测问题方面优势明显,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裂缝检测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 地震属性 裂缝预测 精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在川西深层致密砂岩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泰然 唐建明 +1 位作者 文雪康 丁蔚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8-564,527-528,共7页
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致密裂缝性气藏,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裂缝尤其是高角度裂缝预测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由于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叠置,而且裂缝预测复杂,常规地震勘探技术难以适应气藏勘探开发的需要。为此,利用三维三分量... 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致密裂缝性气藏,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裂缝尤其是高角度裂缝预测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由于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叠置,而且裂缝预测复杂,常规地震勘探技术难以适应气藏勘探开发的需要。为此,利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储层预测、裂缝检测和含气性预测。以储层岩石物理参数敏感性分析为基础,利用多波联合反演、多波属性分析和多属性交会方法,更好地预测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分析储层含气性;利用纵波及转换波振幅特征,识别规模网状裂缝形成的高效储渗区;利用相干、曲率、循环重褶积、PS波方位各向异性、横波分裂等技术可靠预测裂缝,特别是高角度裂缝的分布及发育程度。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适用于川西深层致密裂缝性气藏的地震综合识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裂缝性 气藏 三维三分量 地震勘探 横波分裂 方位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回龙地区沙溪庙组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帆 孙准 赵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9-573,共5页
从油气的烃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及成藏组合方面入手,结合构造史以及岩心、地震及钻井等资料,对川西回龙地区沙溪庙组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该地区沙溪庙组气藏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主... 从油气的烃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及成藏组合方面入手,结合构造史以及岩心、地震及钻井等资料,对川西回龙地区沙溪庙组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该地区沙溪庙组气藏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主要为低阻抗的孔隙性砂体、边界气源断层以及有效的圈闭。典型砂体成藏剖析揭示,区内存在3种典型的成藏组合模式,但受圈闭限制,气藏成藏规模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天然气 沙溪庙组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斯兴焱 李录明 +1 位作者 胥良君 赵俊省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4,70,共10页
针对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三维VSP上行反射纵波及转换波的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求取接收点以下反射层的多波速度,填补了常规VSP速度分析方法中仅依靠下行波初至求取接收点以上地层速度的缺陷。该速度分析方法包含非零... 针对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三维VSP上行反射纵波及转换波的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求取接收点以下反射层的多波速度,填补了常规VSP速度分析方法中仅依靠下行波初至求取接收点以上地层速度的缺陷。该速度分析方法包含非零偏VSP多波时距曲线公式、纵波反射点计算、转换波转换点的迭代算法及在没有横波初至信息的情况下求取检波点处横波速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流程和步骤。应用于理论VSP多波资料及实际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的处理,得到了与地面地震时间坐标一致的多波叠加速度模型、多波动校正道集及叠加剖面。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速度分析 多波 VSP转换点 VSP转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在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马昭军 唐建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74-180,15,共7页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的方法原理——根据转换波的特点,在转换波散射旅行时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针对转换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利用“三谱”分析技术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原理——通过对共成像点道集的偏移、反正常时差校正处理、交互迭代解释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等,确定最佳的偏移速度场。将该技术应用于XC气田的三维三分量转换波资料处理,处理后的三维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清晰,归位准确,地质形态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资料处理 各向异性参数 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 共成像点道集 偏移速度场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深层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20
20
作者 甘其刚 许多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93-597,共5页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气藏属近源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其有利储层分布、储层裂缝发育带预测和含气性识别是制约气藏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针对须家河组气藏的特点,基于储层特征分... 川西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气藏属近源气藏,具有超深、超压、超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其有利储层分布、储层裂缝发育带预测和含气性识别是制约气藏勘探开发的难点。为此,针对须家河组气藏的特点,基于储层特征分析及储层分类,建立了波阻抗反演与拟声波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地震相划分、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分频预测等多技术相结合的有利储层横向展布预测方法;采用地质、地震、测井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方法,系统地建立了多尺度裂缝发育带预测和裂缝综合评价技术系列;以叠前反演和叠前地震属性提取方法为主,建立了AVO岩石物性参数反演、AVD叠前反演油气预测、Proni吸收滤波、吸收梯度预测、双相介质理论含气性识别、多尺度频率和吸收分析等含气性预测和识别的技术系列。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须家河组致密非均质裂缝性储层进行了有利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和含气性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须家河组 裂缝性气藏 有利储层 裂缝检测 含气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