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并购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吗?——基于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步丹璐 黄旭兰 李华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6-72,3,共7页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2006-2010年间作为买方发生并购行为的362个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并购行为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资产回报率、市场回报率与公司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并购前,高管薪酬...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2006-2010年间作为买方发生并购行为的362个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并购行为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资产回报率、市场回报率与公司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并购前,高管薪酬与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显著正相关,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度较高。并购所增加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与高管薪酬在10%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可见,企业并购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公司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的业绩敏感度。并购规模无论是通过会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检验分析,都显著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说明高管薪酬与并购规模的扩大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分析并购绩效是否会影响高管薪酬变动,本文采用差分模型分析了高管薪酬变化值与并购业绩变化值和并购规模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的变化与并购绩效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并购增加的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业绩敏感度 管理层权力 企业并购 国有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二段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
2
作者 熊亮 陈冬霞 +3 位作者 杨映涛 张玲 李莎 王翘楚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4-816,共13页
以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为例,基于测录井、生产、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解释,开展构造特征及演化、储层成岩及致密化作用、断缝类型及期次等系统分析,揭示多阶段、多因素动态耦合的致密气藏富集机理。结果表明:(1)燕山早期古... 以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为例,基于测录井、生产、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解释,开展构造特征及演化、储层成岩及致密化作用、断缝类型及期次等系统分析,揭示多阶段、多因素动态耦合的致密气藏富集机理。结果表明:(1)燕山早期古构造圈闭形成,储层未致密,早期低熟—中成熟油气受浮力作用在构造高部位聚集,古构造控制圈闭及早期油气藏形成。(2)燕山中期—晚期,烃源岩成熟并大量生排烃,岩石粒度及砂岩类型影响储层致密化时间,油气沿断缝附近砂体或致密化程度较弱的基质储层小规模运移,储层致密化作用控制油气充注规模。(3)喜马拉雅期烃源岩过成熟,滞留原油裂解气沿晚期断缝高效运移,高产井集中于晚期南北向四级断层及晚期裂缝形成的Ⅰ类、Ⅱ类断缝区,晚期断缝改造作用控产。(4)新场构造带经历3期构造演化、两期成藏、3期断缝发育,在古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经致密化及晚期断缝调整形成复杂气水分布,总结为“早期油气近源低丰度充注,晚期断褶缝体-优质储层-构造高位三者叠合控制天然气差异富集”的模式。断-褶-缝-孔耦合良好的断缝体是有利勘探靶区,勘探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新场构造带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二段 致密砂岩气藏 富集机理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过成熟页岩有机质孔隙与分子官能团的响应关系:来自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的证据
3
作者 赵建华 刘可禹 +8 位作者 赵生辉 胡钦红 吴伟 陈扬 刘国恒 李俊乾 俞凌杰 游祖辉 王晔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7,共13页
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采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AFM-IR)对不同类型和赋存状态有机质开展亚微米尺度分子官能团分析,结合扫描电镜下孔隙发育程度定量统计,探讨海相过成熟页岩中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机理与有机质化... 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采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AFM-IR)对不同类型和赋存状态有机质开展亚微米尺度分子官能团分析,结合扫描电镜下孔隙发育程度定量统计,探讨海相过成熟页岩中有机质孔隙形成演化机理与有机质化学组成及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页岩中笔石表皮体和焦沥青AFM-IR光谱在波数约1600 cm^(-1)处代表芳香族化合物共轭双键C═C的伸缩振动占主导地位,1375,1450,1720 cm^(-1)波数附近代表脂肪族和羰基/羧基官能团吸收位出现微弱峰值。整体上,相同成熟度页岩样品中有机质的AFM-IR光谱结构参数与面孔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A和C因子值越低,有机质孔越发育,与其热演化过程中较多的脂肪链和含氧官能团脱离形成油气有关。焦沥青-黏土矿物复合体孔隙发育普遍较好,这可能与黏土矿物脱水参与生烃反应,导致较多的官能团脱离有关。此外,在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黏土复合体内部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可导致体积增大而发生爆裂并释放油气,较高的排烃速率有利于形成孔径较大的孔隙和沿片状黏土矿物呈裂缝形态的孔隙。研究成果显示,亚微米尺度分子官能团的研究可以更为深入诠释过成熟页岩有机质演化路径和有机质孔发育机制,并为页岩油气地质勘探提供储层评价方面的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M-IR光谱 有机质分子官能团 有机孔发育程度 龙马溪组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SEC储量评估差异分析——以元坝长兴组元坝103H井区长二段气藏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韵 张贵生 马丽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4-517,共4页
2000年以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陆续在美国证券交易市场成功上市,上市储量评估采用的技术规范是SEC准则。国内外储量评估内涵、分类和目的有所不同,使国内外评估结果存在差异。该文以元坝103H井区长二段气藏为例,就国内规范和SEC准则在容... 2000年以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陆续在美国证券交易市场成功上市,上市储量评估采用的技术规范是SEC准则。国内外储量评估内涵、分类和目的有所不同,使国内外评估结果存在差异。该文以元坝103H井区长二段气藏为例,就国内规范和SEC准则在容积法评估储量过程中确定含气面积、有效厚度等参数取值的具体方法逐一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规范 SEC准则 容积法 储量评估 元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鞋切削齿切削效率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蒲阳凤 何海 +1 位作者 王小魏 郭先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7-230,234,共5页
磨鞋作为处理井下难打捞物有效的工具,合理的布齿参数对于磨铣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金属切削力学和岩石破碎力学,推导了磨鞋工具破碎比功的计算方法;以Johnson-Cook本构模型建立起磨鞋齿切削铸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出了等效应力... 磨鞋作为处理井下难打捞物有效的工具,合理的布齿参数对于磨铣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金属切削力学和岩石破碎力学,推导了磨鞋工具破碎比功的计算方法;以Johnson-Cook本构模型建立起磨鞋齿切削铸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出了等效应力云图及其周期波动的主切削力曲线。通过分析不同被切削材料、前倾角、侧倾角、转速等参数对磨鞋切削效率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破碎比功都随着前倾角的增加而减小,被切削材料硬度对于破碎比功有较明显的敏感度,破碎比功随着侧倾角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转速对破碎比功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磨鞋工具布齿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鞋 切削 井下工具 切削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n HYSYS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BOG深冷提氦工艺研究
6
作者 游赟 颜黎 +1 位作者 程晓明 周新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0,共11页
目的优化调节某L-BOG深冷提氦装置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采用Aspen HYSYS建立流程模型,分析精馏塔温度、回流比等参数对能耗及回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建立交互作用条件组合试验,模拟得出组合参数优化调节数据。结... 目的优化调节某L-BOG深冷提氦装置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采用Aspen HYSYS建立流程模型,分析精馏塔温度、回流比等参数对能耗及回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建立交互作用条件组合试验,模拟得出组合参数优化调节数据。结果模拟结果显示,精馏塔压力对流程的影响极小,而降低温度、增加回流比以及高位塔板进料均提高了氦回收率,响应曲面分析明确了各变量对氦体积分数和冷凝器、再沸器功率影响的显著性排序。经模型优化,设定精馏塔进料温度为-160℃,塔顶回流比为0.655,进料位置为5#塔板,装置设备总能耗降低了20.31%,氦回收率提升了0.12个百分点。结论基于HYSYS模拟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建立的多因素预测回归模型,可为L-BOG深冷提氦装置提供合理的组合参数运行值,显著降低了设备能耗并提高了氦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OG 提氦 深冷工艺 Aspen HYSYS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的石油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国生 《现代管理科学》 2005年第2期88-89,共2页
本文在分析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讨论建立石油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物流管理 供应链物流 供应链管理 管理模式 思路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入射角叠前密度反演在白云岩优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叶泰然 李俊 +3 位作者 丁蔚楠 龙凡 杨建礼 刘春雨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3-1213,共11页
川西坳陷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发育潮坪相低渗致密白云岩储层,该套储层埋藏深(5600~5900 m)、厚度薄(相对地震分辨率)、纵向多层叠置、横向储层厚度和物性变化快、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白云岩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研究区测井数... 川西坳陷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发育潮坪相低渗致密白云岩储层,该套储层埋藏深(5600~5900 m)、厚度薄(相对地震分辨率)、纵向多层叠置、横向储层厚度和物性变化快、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白云岩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研究区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该区优质储层最敏感。首先基于目的层储盖层的测井数据开展了Zoeppritz近似线性方程误差分析、AVO道集正演和全入射角道集叠前密度反演的可行性研究,并与基于部分叠加的叠前密度反演方法即叠前同时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在对实际叠前偏移道集优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适用于研究区的Zoeppritz近似线性方程,并优选参数(包括v_(P)/v_(S)、道集切除参数和入射角参数)开展全入射角叠前密度反演,得到高质量的密度数据体,并与部分叠加的叠前密度反演得到的密度数据体进行了对比。将全入射角叠前密度反演得到的密度反射率数据应用于后续的密度高分辨率反演,该反演结果得到了雷四上亚段两套优质储层预测结果的证实,11口后钻井揭示的储层厚度和物性的符合率均超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EPPRITZ方程 误差分析 可行性 道集 全入射角 部分叠加 叠前反演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浅水三角洲砂体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邓文龙 叶泰然 +3 位作者 纪友亮 周勇 万宏峰 任钰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66,共22页
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厚度差异较大,导致气藏层间隔层、层内夹层分布不均,储集层分布非均质性强烈,因此需对储集砂体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特征及砂体结构展开精细研究,为下一步储集层预测和气... 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厚度差异较大,导致气藏层间隔层、层内夹层分布不均,储集层分布非均质性强烈,因此需对储集砂体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特征及砂体结构展开精细研究,为下一步储集层预测和气藏高效开发奠定基础。作者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分析测试等资料,系统阐明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砂体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次之,河道砂体侧向迁移频繁,垂向多期叠置、横向上广覆连片。不同位置水下分流河道特征差异大,结合其典型特征,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进一步细分为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总结出研究区共发育2大类9小类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和3种侧向接触样式。砂体结构特征和发育样式主要受基准面升降、河流能量控制。最终建立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沉积微相及砂体结构发育模式,这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气藏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结构 叠置样式 接触关系 浅水三角洲前缘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新场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结构分形维数的水驱气藏见水井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双双 何勇明 +3 位作者 邓美洲 牛娜 蒋燕聪 冯英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7,107,共7页
基于渗流理论和分形介质理论,利用分形维数与相渗曲线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建立了气水两相流动条件下考虑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有效非达西系数的产能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水驱气藏产水气井产能随着渗透率和有效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随... 基于渗流理论和分形介质理论,利用分形维数与相渗曲线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建立了气水两相流动条件下考虑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有效非达西系数的产能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水驱气藏产水气井产能随着渗透率和有效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随着参数值的增大逐渐变缓;随着分形维数、生产水气比、表皮系数、供给半径的增大,产水气井产能明显降低。在本文参数取值范围下,渗透率和有效厚度对产水气井产能影响最显著,是产能主控因素。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水驱气藏产水气井产能,从而为调整气井生产制度、延缓气藏水侵、提高气藏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模型 水驱气藏 分形维数 影响因素 产能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分带性变形特征 被引量:103
11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3 位作者 杨克明 万桂梅 吕志洲 余一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2-1080,共9页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与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之间为前缘-褶皱冲断带,广元-关口-大邑断裂以东为前陆坳陷带,在构造变形特征上,各条断裂在演化上具有前展式特征,在松潘-甘孜构造带和韧性变形带构造变形强烈,形成推覆构造带等构造变形样式,在前缘-褶皱冲断带和前陆坳陷带,变形强度较弱,形成背冲断块或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西北部区域的变形表现为塑性变形特征,向南东方向渐变为塑-脆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在剖面上各条断裂所形成的深度向盆地方向逐渐递减。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分带性变形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板块构造背景的决定作用、多套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和岩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带性变形 松潘-甘孜构造带 基底卷入冲断带 前陆坳陷带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50
12
作者 金文正 汤良杰 +2 位作者 杨克明 万桂梅 吕志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6,共10页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龙门山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几何样式,构造演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即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上下分层,同时发育大量构造变形样式,如断层相关褶皱、三...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龙门山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几何样式,构造演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即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上下分层,同时发育大量构造变形样式,如断层相关褶皱、三角带、飞来峰、双重构造等等,在经历了多期复杂构造演化之后,构造变形样式具有多期叠加特征,最后提出详细地表构造地质建模、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及合理模型的建立,同时结合多种量化测试分析手段能够有效推进龙门山冲断带复杂构造样式与多期构造演化阶段分析研究工作,以及推动该地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冲断带 差异构造变形 构造变形样式 断层相关褶皱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陆相地层水纵向变化特征及水—岩相互作用初探 被引量:35
13
作者 沈忠民 刘四兵 +2 位作者 吕正祥 罗小平 宫亚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502,共8页
地层水是孔隙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变化上受控于流体动力场,时间演化上主要受控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川西坳陷300余个地层水化学数据的系统分析,对研究区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成岩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川西坳... 地层水是孔隙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变化上受控于流体动力场,时间演化上主要受控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川西坳陷300余个地层水化学数据的系统分析,对研究区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成岩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川西坳陷上侏罗统到须家河组可分为地层水交替阻滞带和地层水交替停滞带2个水化学作用带,大气水作用的范围在530m以上地层;黏土矿物大规模脱水的淡化作用是地层水交替阻滞带离子浓度随深度变大而变小的主要因素,而该带中HCO3-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原因则可能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中CO2的加入有关;盐岩溶解可能是交替阻滞带地层水Na+富集的主要因素,Ca2+的富集则可能主要由蒙皂石的伊利石化和少量碳酸盐岩的溶解造成;钙长石的钠长石化是研究区地层水交替停滞带的一项重要的水—岩作用过程,同时存在的成岩作用类型还包括绿泥石化、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钠长石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交替阻滞带 交替停滞带 水-岩相互作用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被引量:57
14
作者 刘殊 唐建明 +1 位作者 马永生 赵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2-339,347,共9页
普光气田有典型的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在斜坡上沉积大型礁滩相储层,礁滩相储层出现比较明显的烟囱效应———地震剖面表现为波阻杂乱和中断,出现下拉。通过对已知气田分析建立起储层预测方法,在川东北地区进行全面的储层预测应用。研究... 普光气田有典型的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在斜坡上沉积大型礁滩相储层,礁滩相储层出现比较明显的烟囱效应———地震剖面表现为波阻杂乱和中断,出现下拉。通过对已知气田分析建立起储层预测方法,在川东北地区进行全面的储层预测应用。研究发现,通南巴构造带上的马路背构造和苍溪九龙山构造存在典型的台地边缘相层序地层特征。预测的苍溪礁滩相具有典型的进积型层序地层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并且具有可靠的波组下拉现象。预测苍溪一带有可能存在一个特大型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气田。马路背礁滩相层序地层特征和普光气田基本上相同,为一个斜坡带,其上可能发育大型礁滩相储层,预测可能为一个大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囱效应 下拉现象 地震相 层序地层 鲕粒滩 生物礁滩相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推覆构造特征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块预测 被引量:43
15
作者 何鲤 刘莉萍 +2 位作者 罗潇 吕志洲 王应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川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平面上可划分为3段,北段属印支期褶皱,中段属燕山期褶皱,南段属喜山期褶皱;纵向上可分为3层,下层为印支期原地系统,中层为燕山期推覆构造,上层为喜山期推覆和滑移叠加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形变强... 川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平面上可划分为3段,北段属印支期褶皱,中段属燕山期褶皱,南段属喜山期褶皱;纵向上可分为3层,下层为印支期原地系统,中层为燕山期推覆构造,上层为喜山期推覆和滑移叠加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形变强烈,因此,封盖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因素。北段断层通天,目的层裸露;中段目的层裸露与掩盖参半;南段地表出露中下侏罗统红层,发育连续形变对破裂构造的封盖,目的层埋深适中,油气藏保存条件变好。据此认为龙门山南段的大邑、高家场—莲花山构造带是最有利地带,可以找到大、中型油气田;中段的磁丰场—亍子断褶带是有利地带,可望找到中、小型油气田;北段油气藏破坏,局部地段可能发现小型残余稠油藏。进而提出在山前隐蔽带首钻大邑、重上鸭子河、探索金马、聚源的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大邑 磁峰场断高 鸭子河 龙门山前缘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前陆盆地构造层序及沉积充填响应特征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君龙 纪友亮 +4 位作者 杨克明 宋虹玉 刘大卫 王天云 郑占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3,共13页
川西坳陷在须家河组沉积期为典型的周缘前陆盆地,受幕式造山运动的控制,其构造层序具有'二元体系域'的特征,即强烈造山期体系域和构造宁静期体系域。构造运动不仅控制着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发育,也会分配层序内部的沉积物充填。... 川西坳陷在须家河组沉积期为典型的周缘前陆盆地,受幕式造山运动的控制,其构造层序具有'二元体系域'的特征,即强烈造山期体系域和构造宁静期体系域。构造运动不仅控制着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发育,也会分配层序内部的沉积物充填。基于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内构造层序类型及主控因素,阐明不同构造层序内部的沉积充填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在前陆盆地期(须二段—须五段)可以划分为2个构造层序,其中须二段和须四段为强烈造山期体系域,须三段和须五段为构造宁静期体系域;构造运动是控制研究区构造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强烈造山期体系域以粗粒沉积为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构造宁静期体系域以细粒沉积为主,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层序 二元体系域 沉积充填响应 须家河组 川西前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地震联合反演预测相对优质储层——以川西深层致密碎屑砂岩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叶泰然 付顺 +1 位作者 吕其彪 赖未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7-362,369,共7页
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发育三角洲致密碎屑砂岩,砂体厚度大,但含气较好的相对优质储层厚度薄。相对优质储层与作为围岩的致密砂岩和泥岩波阻抗较为接近,利用常规地震方法很难预测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而且预测精度差。利用3D3C勘探... 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发育三角洲致密碎屑砂岩,砂体厚度大,但含气较好的相对优质储层厚度薄。相对优质储层与作为围岩的致密砂岩和泥岩波阻抗较为接近,利用常规地震方法很难预测该类优质储层分布,而且预测精度差。利用3D3C勘探优势,开展纵波及转换横波联合反演,在储层岩石物理参数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采用"砂中找砂"的预测思路,优选泊松比、P波阻抗多波属性数据体,采用多体交会解释手段,剔除泥岩和致密砂岩,可较好地预测致密砂岩背景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联合反演 优质储层预测 致密储层 须家河组 川西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导层(体)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理论与实践——四川盆地新类型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突破的启示 被引量:48
18
作者 郭彤楼 熊亮 +3 位作者 叶素娟 董晓霞 魏力民 杨映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7,共14页
针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层系寒武系筇竹寺组历经多年页岩气勘探未获重大突破、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气一直未能实现规模商业建产的问题,在对老井反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致密气、页岩气的聚集机理以及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开发过程中产量压力... 针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层系寒武系筇竹寺组历经多年页岩气勘探未获重大突破、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气一直未能实现规模商业建产的问题,在对老井反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致密气、页岩气的聚集机理以及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开发过程中产量压力变化等特征,提出转变勘探开发思路,从源、储勘探转向输导层(体)勘探,把有效烃源岩、有效输导层(体)和有效砂岩(页岩)层的有机组合作为成藏体,建立了输导层(体)非常规天然气形成富集模式。实践应用上取得2项成效:(1)指导筇竹寺组低有机质丰度粉砂质页岩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改变了只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中寻找页岩气的传统思维,也实现了四川盆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页岩气的突破与勘探开发向多层系的转变;(2)实现了须家河组致密砂岩难动用储量的勘探突破和高效开发,破解了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层产量不高、裂缝带产量不稳的难题,推动了致密砂岩气从有储量无产量向有效动用的转变,提升了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输导层(体) 致密气 页岩气 粉砂质页岩 寒武系筇竹寺组 三叠系须家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和油气勘探远景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殊 郭旭升 +1 位作者 马宗晋 曲国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452-458,共7页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含气量丰富,但生物礁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发现生物礁的钻井多数为随机钻遇的。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用从已知气田预测模式入手对未知区域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长兴期礁滩...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含气量丰富,但生物礁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发现生物礁的钻井多数为随机钻遇的。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用从已知气田预测模式入手对未知区域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长兴期礁滩相的分布状态进行了预测。首先对研究区的构造和沉积背景进行了描述,对长兴组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解剖普光气田长兴组礁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确立了礁滩相储层预测方法,重点对通南巴构造和通南巴构造带-九龙山构造南侧的礁滩相层序地层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这2个构造的礁滩相分布区,评价了礁滩相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旺海槽 生物礁 礁滩相 地震相 沉积相 层拉平 油气勘探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偏相关+灰关联方法进行致密砂岩气藏压裂地质选层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谢润成 周文 +3 位作者 高雅琴 郭新江 葛善良 张凌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7-800,805,共5页
压裂选层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并且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选层时除了利用经验类比外,还需要运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才可能满足现场需要。通过对现有备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偏相关+灰关联压裂地质选层方法。依靠提取待压层段有效厚度、... 压裂选层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并且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选层时除了利用经验类比外,还需要运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才可能满足现场需要。通过对现有备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偏相关+灰关联压裂地质选层方法。依靠提取待压层段有效厚度、孔隙度、地应力差及顶底隔层平均厚度等14项特征参数进行的优选压裂层段的偏相关+灰色关联度计算,其结果与现场压裂测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并对于同类型气藏的压裂评井选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 偏相关 压裂 选层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