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埋深变化的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洋 唐洪明 +4 位作者 廖纪佳 罗超 赵圣贤 郑马嘉 钟权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2-484,共13页
【研究目的】中国浅层-中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深层页岩成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探明不同埋深条件下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于推动深层页岩的评优选区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 【研究目的】中国浅层-中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深层页岩成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探明不同埋深条件下页岩的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于推动深层页岩的评优选区工作。【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比性评价了川南地区不同深度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随着埋深的增加,总孔隙度呈现下降的趋势;3000 m以浅、3000~3500 m和3500 m以深页岩孔隙度主体分别为4%~8%、3%~7%和3%~6%。不同埋深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与大小分布无显著差异,各深度段页岩均发育大量纳米级有机质孔隙、矿物粒间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结论】高U/Th比和低Ti含量下形成的丰富有机质是深层页岩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高硅质矿物含量和高地层压力系数对页岩储层孔隙起到了保护作用,减缓了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但埋深过大仍会导致页岩孔隙减少、孔隙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孔隙度 孔隙特征 压力系数 深度 油气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