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岭坳陷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修安鹏 车燕 +6 位作者 许世红 余海洋 姜颖 任凤楼 周红建 王德喜 陈云锋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
腰英台油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气区。结合勘探实践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表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源、储层和输导三个方面。油气成藏主要围绕乾安次凹生烃中心,烃源岩控... 腰英台油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气区。结合勘探实践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表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源、储层和输导三个方面。油气成藏主要围绕乾安次凹生烃中心,烃源岩控制油藏的聚集与分布;断裂一方面作为输导体系,另一方面控制着不同类型油藏的平面分布;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平面分布以及砂体的储集物性。最终指出了近源带、断裂带、砂体发育带三者叠置区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英台油田 主控因素 烃源岩 断层 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格里底山区块断裂与火成岩重磁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江霞 李琴 李竹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2-318,212,共7页
青格里底山区块广泛分布的火成岩对地震信号有较强的屏蔽和吸收使用,使石炭系内幕呈空白或杂乱反射。利用该区及邻区岩石、地层物性统计结果,分析了岩石、地层密度与磁化率变化的规律,通过研究区重力、磁力资料精细处理,得到反映断裂与... 青格里底山区块广泛分布的火成岩对地震信号有较强的屏蔽和吸收使用,使石炭系内幕呈空白或杂乱反射。利用该区及邻区岩石、地层物性统计结果,分析了岩石、地层密度与磁化率变化的规律,通过研究区重力、磁力资料精细处理,得到反映断裂与火成岩的重力、磁力异常信息,结合钻井、地震资料,进行了重磁异常的综合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青格里底山区块火成岩的分布与断裂关系密切,区内深大断裂以北西、北东向逆断层为主,这些断裂控制了火成岩的分布。据此推断深大断裂两侧及附近的火成岩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重力 磁力 石炭系 密度 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凹陷正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研究
3
作者 刘洪霞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67-69,72,共4页
利用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长岭凹陷正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确认其为三角洲相沉积,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决口扇、分流间湾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 利用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长岭凹陷正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确认其为三角洲相沉积,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决口扇、分流间湾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等微相)。并分析了目的层青二段Ⅲ砂组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青山口组 长岭凹陷 正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古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幕式成藏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治平 郝芳 +1 位作者 宋国奇 隋风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7,205,共6页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异常高压的演化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具有内在的联系。通过古地层压力恢复确定地史时期地层压力的演化规律,对比有机质热演化阶段的划分,能有效地确定地层压力演化不同阶段与油气生成...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异常高压的演化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具有内在的联系。通过古地层压力恢复确定地史时期地层压力的演化规律,对比有机质热演化阶段的划分,能有效地确定地层压力演化不同阶段与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阶段性,最终确定地层流体在不同压力演化阶段的流动样式。车镇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存在两期超压积累-释放过程,早期超压积累过程形成的微裂缝是烃类初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晚期超压积累过程形成的次生孔隙和微裂缝是烃类大量运移的二次运移通道和集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古地层压力 流动样式 运移 套尔河洼陷 车镇凹陷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苏朝光 仲维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5,共8页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分析、砂砾岩含量分析、地层倾角分析以及岩屑组分分析等方法,对沙湾组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沙湾组存在西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早期发育西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了...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分析、砂砾岩含量分析、地层倾角分析以及岩屑组分分析等方法,对沙湾组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沙湾组存在西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早期发育西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了砂体呈近南北向展布,晚期物源方向往东迁移,以东北方向为主,控制了砂体呈东北-西南向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古水流 沙湾组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鲁盆地茫汉断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修安鹏 车燕 +4 位作者 许世红 陈云锋 姜颖 周红建 任凤楼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4期38-41,共4页
茫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属于后期改造型盆地。由于对其构造演化过程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勘探工作的进展。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厘清了各时期的构造特征,明确了研究区构造格局,进而指出了构造演... 茫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属于后期改造型盆地。由于对其构造演化过程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勘探工作的进展。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厘清了各时期的构造特征,明确了研究区构造格局,进而指出了构造演化对研究区烃源、储层、圈闭以及成藏主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汉断陷 构造演化 烃源 储层 圈闭 成藏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盆地盆山转换及与贺兰山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柳忠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66-1371,共6页
银川盆地具有独特的地质背景,不同于中国西部其他以挤压为特色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石化近期投入的大量实物工作量,应用盆山一体化的研究思路,恢复了银川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晚侏罗世和渐新... 银川盆地具有独特的地质背景,不同于中国西部其他以挤压为特色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石化近期投入的大量实物工作量,应用盆山一体化的研究思路,恢复了银川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晚侏罗世和渐新世时期2次明显的盆山转换过程,晚侏罗世盆山转换的主控因素是燕山运动引起的构造应力场的改变,渐新世时期的深层次控制因素是深部热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浅部应力场由挤压转为拉张伸展环境。银川盆地与其东侧的贺兰山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两者在成因上密切相关,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同步演化,贺兰山东麓断裂在空间上发挥了直接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一体化 基底 主控因素 构造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断陷火石岭组原型盆地特征及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海洋 《海洋石油》 CAS 2013年第2期48-53,共6页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经多期改造致使现今残留盆地与盆地原型特征差异较大,拓展火石岭组勘探阵地受到一定的局限。在残留盆地特征研究基础上,依据该区地质背景及资料情况,在系统考虑各种方法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井或地区...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经多期改造致使现今残留盆地与盆地原型特征差异较大,拓展火石岭组勘探阵地受到一定的局限。在残留盆地特征研究基础上,依据该区地质背景及资料情况,在系统考虑各种方法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井或地区选用了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法、剖面趋势法等计算长岭断陷火石岭组的地层剥蚀量,并恢复了研究区该时期的盆地原型,明确了其特征。在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指出西部斜坡带上火石岭组超覆带与西部、南部断阶带残留箕状洼陷内构造高部位(火山岩体)是本区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盆地 剥蚀量 原型盆地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南气田登娄库-泉头组天然气成藏特征分析
9
作者 韩志宁 陈云峰 +1 位作者 雷敏 于永利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3期51-54,共4页
松南气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中央隆起带达尔军断凸带腰英台深层构造高部位。通过分析解剖烃源岩、输导等,认为松南气田登娄库—泉头组天然气藏具有双向供烃的特征;达尔罕断裂是控制气藏规模的主断裂,它的开启与封闭直接决定天然... 松南气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中央隆起带达尔军断凸带腰英台深层构造高部位。通过分析解剖烃源岩、输导等,认为松南气田登娄库—泉头组天然气藏具有双向供烃的特征;达尔罕断裂是控制气藏规模的主断裂,它的开启与封闭直接决定天然气藏的形成保存及破坏散失。在典型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综合油气成藏条件,总结了成藏规律:多期生烃,北、西次凹供烃、近距离运移,长期运移指向、聚集,深层储盖组合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藏特征 松南气田 登娄库组 泉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