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余成林
国殿斌
+4 位作者
熊运斌
陈德斌
曾萍
周凯
常振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5-39,54,共6页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夹层
剩余油
挖潜
沙河街组
古近系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烟气CO2捕集吸收剂测试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屈丹龙
陆诗建
+5 位作者
林名桢
李玉星
刘鹏
梁海宁
胡其会
李奉波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99,共5页
进行了高效CO2捕集吸收剂的筛选工作,以中石化新开发的吸收剂为考察对象,以室内烟气CO2捕集实验装置和已建的胜利燃煤电厂烟气100t/d的CO2捕集纯化示范工程为研究平台,进行了吸收剂的测试分析。着重考察了操作条件对CO2产量及再生能耗...
进行了高效CO2捕集吸收剂的筛选工作,以中石化新开发的吸收剂为考察对象,以室内烟气CO2捕集实验装置和已建的胜利燃煤电厂烟气100t/d的CO2捕集纯化示范工程为研究平台,进行了吸收剂的测试分析。着重考察了操作条件对CO2产量及再生能耗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国内某知名公司吸收剂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吸收剂
测试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袁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从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针对纯油藏和具有气顶的油气藏,采用单储系数、横截面面积与油层横向分布长度三者乘积的方式改进采用单储系数、含油面积与油层厚度三者乘积方式的传统容积法,提出相应的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公式,并...
从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针对纯油藏和具有气顶的油气藏,采用单储系数、横截面面积与油层横向分布长度三者乘积的方式改进采用单储系数、含油面积与油层厚度三者乘积方式的传统容积法,提出相应的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公式,并根据油气藏的特点提出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的预测公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目前主要采用容积法,这类方法不仅计算繁琐,而且不确定因素较多;改进后的新方法计算简单方便,理论性更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减少。采用新方法在高青油田高424块高424-1井区进行了实践应用。实践表明:改进的新方法适用于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及预测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储量计算
容积法
水平井
高青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相页岩油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叠前地震反演预测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
10
4
作者
于景强
于正军
+4 位作者
毛振强
高刚
骆坤
雷霆
宗兆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3-830,共8页
针对济阳坳陷地区致密页岩储层微孔缝中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存在的页岩油预测问题,在测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发展了一种陆相页岩油总有机碳含量(TOC)叠前地震反演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济阳坳陷已有测井数据的纵横波速度、密...
针对济阳坳陷地区致密页岩储层微孔缝中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存在的页岩油预测问题,在测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发展了一种陆相页岩油总有机碳含量(TOC)叠前地震反演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济阳坳陷已有测井数据的纵横波速度、密度、孔渗性、TOC和泥质含量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TOC敏感的弹性参数,根据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的标准化弹性阻抗方程,建立TOC和弹性阻抗之间的关系,即确定性岩石物理模型,并将误差项加入这种关系中,从而获取统计性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的桥梁。再进一步假设TOC先验分布服从混合高斯分布,并假设噪声也是高斯的,则TOC的后验概率密度是混合高斯分布。利用最大期望化(EM)算法计算混合高斯和高斯分布参数,解析地计算出TOC的后验概率分布,取最大后验估计(MAP)为最终反演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济阳坳陷典型陆相页岩油工区,得到了和测井数据较为一致的TOC预测结果,为该地区页岩油地质甜点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页岩油
总有机碳
岩石物理
叠前反演
贝叶斯
地质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余成林
国殿斌
熊运斌
陈德斌
曾萍
周凯
常振强
机构
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
油田
分公司
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5-39,5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项目(2009ZX05009-003)
文摘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关键词
厚油层
夹层
剩余油
挖潜
沙河街组
古近系
东濮凹陷
Keywords
thick reservoir
interbed
residual oil
potential tapping
Shahejie Formation
Paleogene
Dongpu Sag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烟气CO2捕集吸收剂测试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屈丹龙
陆诗建
林名桢
李玉星
刘鹏
梁海宁
胡其会
李奉波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
勘探开发事业部
中石化
石油
工程设计
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
胜利油田
鲁胜
石油
开发
有限
责任
公司
二氧化碳开发
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
出处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9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吸收/吸附全系统集成优化及匹配技术"(2017YFB0603304)。
文摘
进行了高效CO2捕集吸收剂的筛选工作,以中石化新开发的吸收剂为考察对象,以室内烟气CO2捕集实验装置和已建的胜利燃煤电厂烟气100t/d的CO2捕集纯化示范工程为研究平台,进行了吸收剂的测试分析。着重考察了操作条件对CO2产量及再生能耗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国内某知名公司吸收剂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吸收剂
测试分析
优化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bsorbent
test analysi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Q028.17 [化学工程]
X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袁丽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94)
文摘
从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针对纯油藏和具有气顶的油气藏,采用单储系数、横截面面积与油层横向分布长度三者乘积的方式改进采用单储系数、含油面积与油层厚度三者乘积方式的传统容积法,提出相应的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公式,并根据油气藏的特点提出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的预测公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目前主要采用容积法,这类方法不仅计算繁琐,而且不确定因素较多;改进后的新方法计算简单方便,理论性更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减少。采用新方法在高青油田高424块高424-1井区进行了实践应用。实践表明:改进的新方法适用于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及预测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
关键词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储量计算
容积法
水平井
高青油田
Keywords
stratigraphic unconformity screened reservoir
calculation of reserve
volumetric method
horizontal well
Gaoqing Oilfiel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相页岩油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叠前地震反演预测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
10
4
作者
于景强
于正军
毛振强
高刚
骆坤
雷霆
宗兆云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胜利油田
分公司
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
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3-8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基金联合项目(U1762103)资助。
文摘
针对济阳坳陷地区致密页岩储层微孔缝中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存在的页岩油预测问题,在测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发展了一种陆相页岩油总有机碳含量(TOC)叠前地震反演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济阳坳陷已有测井数据的纵横波速度、密度、孔渗性、TOC和泥质含量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TOC敏感的弹性参数,根据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的标准化弹性阻抗方程,建立TOC和弹性阻抗之间的关系,即确定性岩石物理模型,并将误差项加入这种关系中,从而获取统计性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的桥梁。再进一步假设TOC先验分布服从混合高斯分布,并假设噪声也是高斯的,则TOC的后验概率密度是混合高斯分布。利用最大期望化(EM)算法计算混合高斯和高斯分布参数,解析地计算出TOC的后验概率分布,取最大后验估计(MAP)为最终反演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济阳坳陷典型陆相页岩油工区,得到了和测井数据较为一致的TOC预测结果,为该地区页岩油地质甜点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济阳坳陷
页岩油
总有机碳
岩石物理
叠前反演
贝叶斯
地质甜点
Keywords
Jiyang depression
shale oil
total organic carbon
rock physics
prestack inversion
Bayesian
sweet spot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余成林
国殿斌
熊运斌
陈德斌
曾萍
周凯
常振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烟气CO2捕集吸收剂测试分析与优化
屈丹龙
陆诗建
林名桢
李玉星
刘鹏
梁海宁
胡其会
李奉波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
袁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陆相页岩油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叠前地震反演预测方法与应用
于景强
于正军
毛振强
高刚
骆坤
雷霆
宗兆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