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sNet50与卷积稀疏表达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大光 邵现振 +2 位作者 刘鹏 赵闯 陶青川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6,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ResNet50神经网络与卷积稀疏表达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通过低通滤波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分解成基础层和细节层;运用卷积稀疏表达对基础层进行处理得到新的基础层,使用ResNet50神经网络对细节层进行特征提取,对得到... 提出一种基于ResNet50神经网络与卷积稀疏表达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通过低通滤波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分解成基础层和细节层;运用卷积稀疏表达对基础层进行处理得到新的基础层,使用ResNet50神经网络对细节层进行特征提取,对得到的特征图进行L1正则化和最大选择策略得到最大权重层,经过权重分配得到新的细节层;对新的基础层和细节层进行重建,得到融合图像。该算法针对基础层和细节层提出了新的融合策略,并且能较好地保留细节信息和结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和客观指标证明上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ResNet50 卷积稀疏表达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东潜山周缘地区沙河街组等时地层对比 被引量:7
2
作者 邱隆伟 符晶 +2 位作者 杨勇强 王新征 蔡宏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60,共9页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东潜山周缘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厚度变化大,岩-电标志难于寻找,地层对比划分难度大。以区域地质背景为出发点,在标准地震反射界面的环山引入、古生物地层分析、地震不整合分析等基础上,综合应用岩性、电性等识别方法...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东潜山周缘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厚度变化大,岩-电标志难于寻找,地层对比划分难度大。以区域地质背景为出发点,在标准地震反射界面的环山引入、古生物地层分析、地震不整合分析等基础上,综合应用岩性、电性等识别方法,进行了界面的准确识别以及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探索了适合环山地区"标准界面引入-多因素约束"的等时地层分析和对比方法。研究区沙河街组发育完整,发育了大致和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沙河街组二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一段等地层单元相对应的6个三级层序。博东潜山的发育对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的地层发育特征影响最大,而对沙河街组二段上部及其上覆地层的影响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层序地层 博东潜山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地层超压成因机理 被引量:9
3
作者 曾治平 宋国奇 刘魁元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5,共5页
从超压成因机理研究的各种分析方法入手,依据压实不均衡、成烃及裂解成气作用两方面对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地层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声波时差及其对应的泥岩密度曲线表现为两段式演化,趋势线变化点在3 250 m附近。一方... 从超压成因机理研究的各种分析方法入手,依据压实不均衡、成烃及裂解成气作用两方面对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地层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声波时差及其对应的泥岩密度曲线表现为两段式演化,趋势线变化点在3 250 m附近。一方面从古近系沉积速率看,沙三期沉积中心的沉积速率高达450 m/Ma,可形成高幅度的异常高压,反映了压实不均衡作用对该地区地层超压的贡献作用;另一方面,套尔河洼陷地层超压分布范围与该地区生烃中心范围一致,且沙三中下段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在0.8%-1.1%之间,说明生烃作用对套尔河洼陷地区地层超压的发育亦具有一定的贡献。由此认为,压实不均衡和生烃作用是套尔河洼陷地区地层超压发育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尔河洼陷 超压成因机理 异常高压 压实不均衡 生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古近系超压成因机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楠 刘显凤 +1 位作者 杨世刚 曾治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8,共4页
综合超压成因机理的各种分析方法,从压实不均衡、生烃作用两方面对白庙地区的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声波时差曲线表现为两段式线性演化,其拐点深度为3100m左右。一方面,白庙地区实测超压顶界面深度约为2... 综合超压成因机理的各种分析方法,从压实不均衡、生烃作用两方面对白庙地区的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声波时差曲线表现为两段式线性演化,其拐点深度为3100m左右。一方面,白庙地区实测超压顶界面深度约为2800~3050m,说明是压实不均衡作用导致了该区超压的形成;另一方面,超压顶界面埋深与生烃高峰深度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在3050m深度其镜质体反射率R0值为1.0%,说明生烃作用对白庙地区超压的发育亦具有一定的贡献,由此认为,压实不均衡和生烃增压作用是白庙地区超压发育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庙 超压机理 压实不均衡 生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原油类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任拥军 邱隆伟 刘魁元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499,505,共6页
根据原油物性、含硫量和族组分组成,将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原油分为中—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原油和中—高密度、中—高粘度、高含硫原油2大类。根据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2类原油的成因和成藏进行了... 根据原油物性、含硫量和族组分组成,将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原油分为中—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原油和中—高密度、中—高粘度、高含硫原油2大类。根据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2类原油的成因和成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类原油以该区淡水—微咸水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下沉积的沙三段成熟烃源岩为母源,保存条件良好,基本没有发生次生变化;第二类原油为至少2期不同来源、不同保存条件下形成的混源原油,沙四段盐湖—咸水湖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烃源岩提供的成熟度较低的高含硫原油为最初来源,成藏之后,由于埋藏较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生物降解,之后沙三段成熟烃源岩提供的原油再次混入,此外沙一段低熟烃源岩提供的低熟油也有一定贡献,导致了该类原油组成和分布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原油类型 大王北洼陷 车镇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成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 被引量:12
6
作者 国梁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135,共2页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空间、新平台、新机遇,国有企业需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注重矩阵化、栏目化、故事化、大众化,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服务企业改革稳定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稠油油藏润湿性对水锥回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俊杰 马珍福 +4 位作者 邵现振 钱军 李月胜 张贵才 王翔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4-650,共7页
岩石润湿性对底水油藏压锥后延缓水锥回升具有重要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明确。因此,以接触角为指标优选具有不同润湿能力的4种润湿调节剂。将其溶于油溶性降黏剂,评价了该降黏体系对稠油降黏、抑制水锥回升的影响,定量描述了润湿性和采... 岩石润湿性对底水油藏压锥后延缓水锥回升具有重要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明确。因此,以接触角为指标优选具有不同润湿能力的4种润湿调节剂。将其溶于油溶性降黏剂,评价了该降黏体系对稠油降黏、抑制水锥回升的影响,定量描述了润湿性和采出物性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润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4种润湿调节剂对降黏剂的降黏性能没有影响。油湿润湿剂作用后的储层抑制底水回升的效果最好,平衡压力比达到3.75,净采出程度提高15.17%;而强水湿润湿剂作用后的储层平衡压力比仅为0.54,净采出程度提高6.51%。润湿性和采出物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调整储层润湿性可以有效抑制水锥的回升,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调节剂 降黏剂 水锥回升 采收率 平衡压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漏失治理用环氧树脂胶塞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庆琛 葛际江 +2 位作者 郭洪宾 吴千慧 毛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随着油田生产到中后期,套管受到地层水腐蚀、投产射孔、修井作业以及固井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破损,严重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针对浅层套漏常用的挤水泥堵漏技术存在含有固相、注入能力差、封堵强度低的问题,以环氧树脂、稀释剂和... 随着油田生产到中后期,套管受到地层水腐蚀、投产射孔、修井作业以及固井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破损,严重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针对浅层套漏常用的挤水泥堵漏技术存在含有固相、注入能力差、封堵强度低的问题,以环氧树脂、稀释剂和固化剂为原料制备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55℃下,以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为稀释剂制备的DGEBA注入性提高,芳香胺和聚酰胺复配的固化剂可使DGEBA的固化时间在3~6 h内可调,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大于40 MPa,且老化360 d仍能保持90%的强度,封堵压力超过30 MPa,满足胜利油田浅层套管堵漏要求。通过加入微硅粉可以降低环氧树脂固化体的收缩率,提高环氧树脂体系的使用性能。图6表3参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井筒漏失 固化时间 抗压强度 收缩率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稠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杰 葛际江 +2 位作者 毛源 赵赛 刘子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1-126,共6页
以胜利孤东普通稠油为研究对象,筛选并构建了两种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但乳化能力不同的驱油体系,研究了乳化作用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月桂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S12)、油酸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S17)以及... 以胜利孤东普通稠油为研究对象,筛选并构建了两种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但乳化能力不同的驱油体系,研究了乳化作用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月桂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S12)、油酸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S17)以及烷醇酰胺与醇醚羧酸盐1∶1和1∶2形成的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可达超低值。由0.15%烷醇酰胺、0.15%醇醚羧酸盐、0.2%HPAM构成的体系对稠油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其提高采收率的能力要明显好于0.3%油酸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0.2%HPAM构成的体系。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表明,乳化能力强的体系通过与稠油形成乳状液,抑制了驱油体系的指进,因而具有更好的提高采收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驱 超低界面张力 乳化 提高采收率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增强双酚A型酚醛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薛 孙振华 +3 位作者 李俊仪 王景平 赵珩煜 孙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5,33,共7页
为了获得热稳定性好、韧性高且附着力优异的酚醛环氧树脂,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不同酚醛比的双酚A型酚醛树脂,利用环氧氯丙烷进行改性,并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得到纳米粒子增强型酚醛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并对涂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 为了获得热稳定性好、韧性高且附着力优异的酚醛环氧树脂,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不同酚醛比的双酚A型酚醛树脂,利用环氧氯丙烷进行改性,并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得到纳米粒子增强型酚醛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并对涂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酚醛环氧树脂与传统环氧树脂相比,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经过纳米改性后的涂层具有更好的腐蚀防护性能,当酚醛比为1∶1,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为3%时,涂层的硬度达到5H,附着力达到1级,柔韧性达到1 mm,且在30 d浸泡实验后阻抗依旧在10^(8)Ω·cm^(2)以上。表明在酚醛环氧树脂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可以改善涂层的机械性能和防腐性能,且最佳添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环氧树脂 纳米粒子 有机涂层 机械性能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