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相关时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以胜利油田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继光 耿林 +2 位作者 顾庆雷 陈新荣 徐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9,共7页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不同区块资料拼接中存在的时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的最大能量时差识别算法。通常相邻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重叠部分对应的是地下同一区域的地层,地震反射波的性质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相...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不同区块资料拼接中存在的时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的最大能量时差识别算法。通常相邻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重叠部分对应的是地下同一区域的地层,地震反射波的性质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互相关函数是对两个地震信号相似程度的比较,因此,可以利用互相关函数对同一位置的两个地震道进行互相关分析,定量描述两个信号的时间延迟。阐述了互相关时差定量识别技术的方法原理,讨论了影响互相关时差分析的因素,并将该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青东5区块与周边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理,以及东营东部大规模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互相关时差定量识别技术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减少了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提高了时差分析的客观准确性,使连片处理结果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连片 拼接 互相关 时差校正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体内幕岩性识别方法初探——以东营凹陷盐家油田盐22断块砂砾岩体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勇 牛拴文 +1 位作者 孟恩 张红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7-992,共6页
东营坳陷盐家油田砂砾岩体为近物源、快速堆积的近岸水下扇沉积,扇体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巨厚砂砾岩体内部的精细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制约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难点。根据该区盐22断块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首先运用测井曲线重构方法划分... 东营坳陷盐家油田砂砾岩体为近物源、快速堆积的近岸水下扇沉积,扇体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巨厚砂砾岩体内部的精细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制约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难点。根据该区盐22断块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首先运用测井曲线重构方法划分出砂砾岩体的砂砾岩段、泥岩段,剔去明显的非储层;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识别砂砾岩段的岩性构成。砂砾岩体内幕岩性划分结果与岩心资料比较吻合率为96.6%,与成像资料比较吻合率为96.2%。该方法为该区厚层砂砾岩体内部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盐家油田 砂砾岩体 测井曲线重构 聚类分析 岩性识别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0kW钻井泵曲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洪生 崔继强 +2 位作者 张宏利 徐和林 吕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1期2592-2595,共4页
通过三维软件Pro/e建立了钻井泵曲轴的三维模型,并对该三维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对曲轴进行了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获得了曲轴的特征频率和相应的振型。计算结果为曲轴的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钻井泵 曲轴 有限元法 静态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油田低渗透储集层岩性对地应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志鹏 刘显太 +1 位作者 杨勇 卜丽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3-702,共10页
针对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对储集层地应力场的影响机制问题开展详细分析及探讨。利用三轴压缩试验分析渤南油田低渗透储集层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异性。通过储集层力学分析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对储集层地应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应力椭圆及有限元... 针对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对储集层地应力场的影响机制问题开展详细分析及探讨。利用三轴压缩试验分析渤南油田低渗透储集层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异性。通过储集层力学分析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对储集层地应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应力椭圆及有限元模拟方法,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对储集层地应力场的影响规律。渤南油田低渗透储集层岩性越粗弹性模量越大、泊松比越低,砂岩相与泥岩相的岩石力学参数及应力-应变关系差异较大。岩性不同造成力学性质的差异,力学性质的差异造成岩性接触界面产生额外应力,额外应力的存在影响储集层地应力。不考虑构造特征对地应力场的影响,储集层地应力场受额外应力大小及岩性接触面与边界应力夹角的双重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力学性质 储集层 地应力 低渗透油藏 应力场 渤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22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44
5
作者 袁静 杨学君 +3 位作者 路智勇 陈武杰 樊海琳 袁凌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5-824,共10页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简单一段式"、"准牵引流型"等3种基本类型和"近似上拱弧形"、"台阶状多段式"、"低斜率两段式"、"低斜率三段式或多段式"等4种主要过渡类型。内扇亚相以泥石流(碎屑流)沉积作用为特点,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宽缓上拱弧形";中扇亚相以碎屑流和颗粒流沉积作用为主,辫状沟道微相中下部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近似上拱弧形"为主,顶部砂岩表现为"准牵引流型";外扇亚相发育牵引流和颗粒流沉积,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三段式"和"较高斜率上拱弧形"。总体上,从内扇到外扇亚相,随流体性质由泥石流(碎屑流)向牵引流逐渐演化,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会依次出现"宽缓上拱弧形"、"较高斜率上拱弧形"、"简单一段悬浮式"、"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或"一跳一悬夹过渡段三段式",相邻典型曲线间有复杂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丰1扇背斜的特征、成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钟建华 王国壮 +4 位作者 高祥成 夏景生 王洪宝 王志坤 陈志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在沙河街组三-四段沉积时期堆积了很厚的砂砾质碎屑沉积物,发育扇背斜,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近期的油气勘探证明了这一点。扇背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背斜、滚动背斜和披覆背斜,它是一种由低位沉积扇体(包括坡...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在沙河街组三-四段沉积时期堆积了很厚的砂砾质碎屑沉积物,发育扇背斜,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近期的油气勘探证明了这一点。扇背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背斜、滚动背斜和披覆背斜,它是一种由低位沉积扇体(包括坡积扇、洪积扇和冲积扇)形成的主体,尔后被高位体系域形成的细碎屑沉积物覆盖而形成的背斜;是砂砾岩体堆积后,其上又由盖层覆盖而成的背斜。虽同为沉积背斜,扇背斜与披覆背斜有很多不同之处。扇背斜油藏本质上是一种岩性油藏,其成藏条件受控于砂砾岩扇体的特性、距油源的距离、砂砾岩扇体和油源之间的连通性以及砂砾岩扇体上覆盖层的封堵能力。该类型的油气藏大多发育在断陷湖盆的陡坡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背斜 砂砾岩体 陡坡带 冲积扇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碳排放情景预测 被引量:23
7
作者 宋杰鲲 张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7期4108-4111,4116,共5页
碳排放预测有助于碳减排目标和碳减排路径的科学制定。借鉴STIRPAT模型的影响因素,选取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GDP比例、能源消耗强度、煤炭消费比例等6项因素为自变量,以1980—2009年的指标数据为训练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 碳排放预测有助于碳减排目标和碳减排路径的科学制定。借鉴STIRPAT模型的影响因素,选取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GDP比例、能源消耗强度、煤炭消费比例等6项因素为自变量,以1980—2009年的指标数据为训练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我国碳排放预测模型,并对2010—2015年我国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十二五"期间应适当降低GDP增速,促使碳排放目标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预测 BP神经网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乐辰 万菁菁 +1 位作者 杜天昊 杨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33,共10页
为了对常用型号的输油管道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设计了一种能够自主独立运行、搭载检测设备、保证较大范围的变径、适应较小直径管道的内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凭借自身动力在管道中行进,同时还可以利用超声波探伤,对管壁上包含腐蚀... 为了对常用型号的输油管道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设计了一种能够自主独立运行、搭载检测设备、保证较大范围的变径、适应较小直径管道的内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凭借自身动力在管道中行进,同时还可以利用超声波探伤,对管壁上包含腐蚀、裂口、错位及障碍物等多种缺陷进行探测并记录缺陷所在位置。该管道机器人采用有源驱动模块,可在输油管道内独立运行,额定运动速度为5 cm/s,最大测试距离为1 km,最小过弯半径为813 mm,驱动模块使用了同步带,大大增强了越障能力及运动的稳定性;其中的升降式变径机构的变径范围可以达到114~325 mm;其探头理想探测范围占管道内壁面积的84%。该项设计可为石油运输管道缺陷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超声波检测 输油管道 运动特性 COMSOL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评价及水平井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志鹏 杨勇 +2 位作者 杜玉山 王玮 卜丽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5,共12页
为形成陆上断陷盆地夹层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及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一体化理念,利用地质综合分析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对比济阳坳陷页岩油的典型特征及与中国其... 为形成陆上断陷盆地夹层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评价及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一体化理念,利用地质综合分析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对比济阳坳陷页岩油的典型特征及与中国其他页岩油的主要差异,初步提出“济阳”页岩油概念。系统研究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的夹层、构造、地应力、物性、地化参数、天然裂缝及压裂改造特征,建立综合夹层、天然裂缝、压裂改造性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甜点评价方法。形成地质工程制约条件下的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具体包括地质工程甜点、断层特征及水平段长度定方案部署区域,地面井台与压裂裂缝方向相结合定水平井部署区,钻井平台与靶前距定水平井A靶部署区,水平段长度、钻井难度及钻井投资定水平井B靶及水平段井轨迹。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济阳”夹层型页岩油夹层大孔隙相对发育,可动流体饱和度高,且压裂可改造性好;高频夹层发育区通过压裂可获得更复杂的压裂裂缝网络,沟通更多的夹层,产能高;通过平面动态A靶框及纵向水平段轨迹控制窗的设计方法,大大降低了钻井施工难度,缩短了钻井周期,大幅改善了页岩油开发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评价 页岩油 一体化设计 水平井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