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被引量:69
1
作者 范明 胡凯 +3 位作者 蒋小琼 刘伟新 张建勇 陈红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6,共7页
普遍认为CO2、有机酸及H2S是碳酸盐岩储层溶蚀作用的酸性流体。CO2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作用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则以一个全新的模拟实验方式对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在有机酸和H2S水溶液中的相对溶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温度... 普遍认为CO2、有机酸及H2S是碳酸盐岩储层溶蚀作用的酸性流体。CO2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作用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则以一个全新的模拟实验方式对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在有机酸和H2S水溶液中的相对溶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温度从常温升高至200℃,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由弱变强再变弱,在90℃左右溶蚀能力最强。而H2S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则明显不同,60℃时基本达到最大溶蚀率,温度继续升高后,溶蚀能力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略有增加,150℃后突然降低。由于H2S主要是硫酸盐高温热还原产物(TSR),因而在碳酸盐岩成岩早期阶段,溶蚀作用的流体可能主要是有机酸和CO2,而在深埋阶段,H2S水溶液则可能是溶蚀作用的主要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溶蚀作用 飞仙关组 模拟实验 H2S 有机酸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闽地区下白垩统黑色泥岩沉积环境初探:微体古生物与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小敏 胡文瑄 +3 位作者 曹剑 姚素平 边立曾 高玉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8-1116,共9页
在中国东南沿海浙闽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广泛发育有中生代沉积岩系,关于这套沉积岩是否受到海水作用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论。通过对福建下白垩统坂头组(K1b)、浙江地区为寿昌组(K1s)和馆头组(K1g)地层进行系统观察及采样,并进行详... 在中国东南沿海浙闽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广泛发育有中生代沉积岩系,关于这套沉积岩是否受到海水作用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论。通过对福建下白垩统坂头组(K1b)、浙江地区为寿昌组(K1s)和馆头组(K1g)地层进行系统观察及采样,并进行详细的古生物化石观察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沉积岩中除陆相高等植物之外,还见过渡相的线叶植物和海相红藻和褐藻化石;同时某些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亦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海相沉积特征,如普遍存在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较低(0.11~0.18,平均值0.14),以及C30重排藿烷检出。因此,从古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该区的确受到海侵作用影响,结合地质背景,推测海侵事件主要受古太平洋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地区 下白垩统 有机地球化学 海相化石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烃源岩轻烃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启贵 李志明 +2 位作者 张彩明 王勤 唐晓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1,共5页
以1-己烯和1-壬烯为内标物质,采用低沸点溶剂密封抽提色谱分析技术,对东营有效烃源岩的轻烃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准确获取C1~C15组分质量分数的同时又能得到有重要信,息的轻烃参数。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轻烃与可溶有机质(轻烃+沥青“A... 以1-己烯和1-壬烯为内标物质,采用低沸点溶剂密封抽提色谱分析技术,对东营有效烃源岩的轻烃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准确获取C1~C15组分质量分数的同时又能得到有重要信,息的轻烃参数。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轻烃与可溶有机质(轻烃+沥青“A”)的质量分数比值平均可达14.59%,并随演化程度的增强而增大;链烷烃和环烷烃质量分数比值与成熟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当链烷烃与环垸烃质量分数比值等于1~2时为低熟阶段,当链烷烃与环烷烃质量分数比值等于2—6时为成熟阶段;证实了2,4-二甲基戊垸与2,3-二甲基戊烷质量分数比值的对数是温度的函数,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可获取源岩经历的最高埋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轻烃定量分析 成熟度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迎宾 张寿庭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8,共8页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广泛发育,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系。野外地质调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以油页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为主。油页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7.95%,有机质类型属Ⅰ-Ⅱ型,为好生油岩;泥...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广泛发育,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系。野外地质调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以油页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为主。油页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7.95%,有机质类型属Ⅰ-Ⅱ型,为好生油岩;泥岩的有机质丰度变化大,但80%以上的样品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大于1%,65%样品的有机碳的质量分数达1.5%以上,有机质类型为Ⅱ-Ⅲ1型,综合评价为差—中等烃源岩;碳质泥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10.89%,有机质类型为Ⅲ1-Ⅲ2型,综合评价为差烃源岩;煤岩最差,属非—差烃源岩。露头剖面烃源岩有机质大多处在未熟-低熟阶段,少量处于成熟阶段,推断拗陷内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相对较高,正处于生、排烃高峰期。烃类化合物组成及分布表明,中侏罗统属淡水沉积环境,拗陷内发育较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德令哈拗陷 中侏罗统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5 位作者 朱翠山 蒋兴超 申旭 张润和 马立桥 王鹏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51,共19页
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黔北坳陷东皇剖面、玉京山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_(1)l)烃源岩和黔南坳陷羊跳寨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Є_(1)n)烃源岩中存在C_(0-4)单金刚烷系列、C_(0-3)双金刚烷系列、C_(0-2)三金刚烷... 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黔北坳陷东皇剖面、玉京山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_(1)l)烃源岩和黔南坳陷羊跳寨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Є_(1)n)烃源岩中存在C_(0-4)单金刚烷系列、C_(0-3)双金刚烷系列、C_(0-2)三金刚烷系列、C_(0-1)四金刚烷系列和C_(0-1)五金刚烷系列的复杂组合,而在中等成熟的地质样品(镜质组反射率Ro=0.9%~1.4%)中一般仅出现烷基单金刚烷系列或烷基单金刚烷系列与烷基双金刚烷系列的简单组合,表明不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是衡量其经历热演化作用强度的定性指标。但黔北坳陷B1井Є_(1)n烃源岩和六井剖面上震旦统陡山沱组(Z2ds)烃源岩中缺失此类化合物,这可能与这些老地层经历的热演化作用强度(类镜质组反射率介于4.0%~5.5%之间)超出了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极限,并使它们遭到了分解破坏有关。研究区高演化海相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明显高于中等成熟湖相烃源岩,结合类镜质组反射率的实测值判断,表明它们是衡量地质样品中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玉京山剖面S_(1)l烃源岩中高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较低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正大量生成;羊跳寨剖面Є_(1)n烃源岩中低的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高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说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已遭到分解破坏;东皇剖面S_(1)l烃源岩在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上均介于两者之间,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开始发生明显分解破坏。因此,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是反映高演化地区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类化合物 高成熟度 海相烃源岩 黔北坳陷 黔南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融合准则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卿 宋春林 +1 位作者 谈彩萍 江兴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40-2043,共4页
认知无线网络中,现有协作频谱感知技术未考虑根据感知用户的可靠性程度,对其判决结果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融合准则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以双门限协作检测为基础,根据感知用户判决结果的... 认知无线网络中,现有协作频谱感知技术未考虑根据感知用户的可靠性程度,对其判决结果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融合准则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以双门限协作检测为基础,根据感知用户判决结果的可靠程度不同,采用AND准则和OR准则相结合的判决方法,对参与感知的用户判决结果进行分类融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协作频谱感知算法相比,能够显著改善认知无线网络的频谱感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网络 协作频谱感知 双门限 多融合准则 AND准则 OR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分形表征与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中良 王芙蓉 +4 位作者 韩元佳 侯宇光 何生 郑有恒 吴世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37,共13页
目前,众多学者从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等方面对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展开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其孔隙的复杂性、形成孔喉的主要矿物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存在盲点。依据分形理论,结合氮气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选取... 目前,众多学者从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等方面对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展开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其孔隙的复杂性、形成孔喉的主要矿物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存在盲点。依据分形理论,结合氮气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选取沉积位置不同的BX7井以及BYY2井,分别对潜三段第四亚段(Eq_(3)^(4)-10)页岩的比表面分形特征、孔隙结构分形特征以及孔喉分形特征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孔隙表面较为平整,比表面分形维数D1趋近于2,孔隙表面的粗糙程度主要受黏土矿物本身特性影响。相较于沉积边缘的BX7井,位于沉积中心的BYY2井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更为简单。小孔径孔隙的孔体积所占比例越大,孔隙结构分形特征越复杂。BX7井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维数D2主要受黏土矿物以及石英的影响,而BYY2井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维数D2主要受白云石的影响。白云石为构成BX7井储层孔喉的主要矿物,随白云石增加,孔喉特征复杂,连通性变差。BYY2井储层中石英形成的孔喉直径较小,石英的增加会使孔隙连通性变差;方解石形成的孔喉直径较大。页岩油的赋存会使孔隙的分形维数变小,对孔喉分形特征的影响较小。盐类矿物的存在会阻塞孔隙,使孔隙连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特征 页岩储层 潜江组 潜江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白色模板的扩展RGB颜色校正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天弼 宋春林 +1 位作者 江兴歌 徐旭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85-2087,2133,共4页
如何通过颜色校正获得真实的颜色重现已成为图像处理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点。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白色模板的颜色校正方法:首先将颜色空间的精度扩展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制作一个标准状态下的白色模板;接着根据条件选取适当的校正算... 如何通过颜色校正获得真实的颜色重现已成为图像处理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点。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白色模板的颜色校正方法:首先将颜色空间的精度扩展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制作一个标准状态下的白色模板;接着根据条件选取适当的校正算子,根据校正算子得出的RGB值去校正在同样条件下得到的目标图像。工程实践和仿真结果表明,校正后的图像不但在视觉上与标准图像达到一致,并且在数值误差上也小于传统的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校正 标准白色模板 扩展RG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