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整合量化研究及其意义--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儒峰
郭彤楼
+1 位作者
汤良杰
陈国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2,共6页
本文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将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运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研究沉积记录不完整性的量化方法,该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定量描述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升降运动,恢复无地层"记录"中的...
本文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将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运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研究沉积记录不完整性的量化方法,该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定量描述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升降运动,恢复无地层"记录"中的沉积-剥蚀过程,进而定量分析盆地的沉积—剥蚀过程、计算沉积间断(不整合)内的地层剥蚀量、认识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实际钻井及"人工井"的波动过程分析,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可以作出主要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图、各层位的剥蚀厚度图和原始厚度图、各期构造的剥蚀量分布图等重要基础图件,为盆地进一步系统分析及盆地模拟打好基础,结合沉积相研究及构造样式分析还可分析盆地沉积中心、生油层、盖层、储层等在时空中的变化规律。由于沉积盆地的升降波动过程直接影响着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排烃史,因此通过沉积波动过程的系统分析不仅能正确建立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还可以正确认识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有效指导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剥蚀量
波动过程分析
二叠系
四川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楚雄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及地球化学的海相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儒峰
马永生
+2 位作者
郭彤楼
李一超
胡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81,共8页
楚雄盆地为中生代形成的典型前陆盆地。三叠纪是其形成的主体阶段和盆山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环境的转折期,同时上三叠统是楚雄盆地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层系。通过对楚雄盆地上三叠统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波动地...
楚雄盆地为中生代形成的典型前陆盆地。三叠纪是其形成的主体阶段和盆山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环境的转折期,同时上三叠统是楚雄盆地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层系。通过对楚雄盆地上三叠统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波动地质学分析,在上三叠统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和高频波动曲线。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楚雄盆地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沉积具有海相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指出楚雄盆地该时期为一与海域相接的近海湖盆,并受到间歇性海侵的影响。而海相烃源岩与陆相烃源岩在生烃能力、分布规律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这一认识对于重新评价楚雄盆地晚三叠世烃源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盆地
晚三叠世
海相
海侵
层序地层学
波动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进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方法在黔中隆起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高
于鹏
+1 位作者
陈晓
戴明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3,197,共7页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以及大地电磁(MT)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利用基于不同物性参数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同步联合反演技术,对黔中隆起地震资料品质低,且构造复杂的典型地段的实际资料进行...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以及大地电磁(MT)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利用基于不同物性参数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同步联合反演技术,对黔中隆起地震资料品质低,且构造复杂的典型地段的实际资料进行了联合反演。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利用两种地质解释方案建立了联合反演的初始速度模型和电性模型,并进行了联合反演和综合解释。将反演结果与已有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改进的联合反演方法适用于物性剧烈变化的复杂地质模型条件,在先验信息的约束下,改进后的联合反演方法在确定复杂物性条件下的电性和速度结构方面能够提供更合理的解释方案和物性参数,为目前研究区难以推断的古生界目的层的分布及基本构造特征的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地震
联合反演
黔中隆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整合量化研究及其意义--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儒峰
郭彤楼
汤良杰
陈国飞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油气勘探开发公司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143,40472107,40172076)
国家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3305)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04-2)资助成果
文摘
本文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将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盆地波动过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运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研究沉积记录不完整性的量化方法,该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定量描述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升降运动,恢复无地层"记录"中的沉积-剥蚀过程,进而定量分析盆地的沉积—剥蚀过程、计算沉积间断(不整合)内的地层剥蚀量、认识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实际钻井及"人工井"的波动过程分析,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可以作出主要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图、各层位的剥蚀厚度图和原始厚度图、各期构造的剥蚀量分布图等重要基础图件,为盆地进一步系统分析及盆地模拟打好基础,结合沉积相研究及构造样式分析还可分析盆地沉积中心、生油层、盖层、储层等在时空中的变化规律。由于沉积盆地的升降波动过程直接影响着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排烃史,因此通过沉积波动过程的系统分析不仅能正确建立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还可以正确认识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有效指导油气勘探。
关键词
不整合
剥蚀量
波动过程分析
二叠系
四川盆地北部
Keywords
unconformity
denuded amount analysis method of wave processes
Permian
north ofSichuan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楚雄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及地球化学的海相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儒峰
马永生
郭彤楼
李一超
胡剑
机构
中国石油
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
油气
勘探
开发
分
公司
中国石油
化工
集团
公司
油田管理部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81,共8页
基金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3
2005CB422100)资助的成果
文摘
楚雄盆地为中生代形成的典型前陆盆地。三叠纪是其形成的主体阶段和盆山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环境的转折期,同时上三叠统是楚雄盆地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层系。通过对楚雄盆地上三叠统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波动地质学分析,在上三叠统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和高频波动曲线。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楚雄盆地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沉积具有海相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指出楚雄盆地该时期为一与海域相接的近海湖盆,并受到间歇性海侵的影响。而海相烃源岩与陆相烃源岩在生烃能力、分布规律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这一认识对于重新评价楚雄盆地晚三叠世烃源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楚雄盆地
晚三叠世
海相
海侵
层序地层学
波动地质学
地球化学
Keywords
Chuxiong Basin
Upper Triassic
marin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sequence stratigraphy
undulation geology
marine transgression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方法在黔中隆起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高
于鹏
陈晓
戴明刚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
油气
勘探
开发
分
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3,197,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8AA09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4063)
+3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11706-02
2007CB41170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MG200801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5-005-010HZ)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以及大地电磁(MT)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利用基于不同物性参数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同步联合反演技术,对黔中隆起地震资料品质低,且构造复杂的典型地段的实际资料进行了联合反演。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利用两种地质解释方案建立了联合反演的初始速度模型和电性模型,并进行了联合反演和综合解释。将反演结果与已有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改进的联合反演方法适用于物性剧烈变化的复杂地质模型条件,在先验信息的约束下,改进后的联合反演方法在确定复杂物性条件下的电性和速度结构方面能够提供更合理的解释方案和物性参数,为目前研究区难以推断的古生界目的层的分布及基本构造特征的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地震
联合反演
黔中隆起地区
Keywords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MT)
seismic
joint inversion
middle Guizhou Uplift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整合量化研究及其意义--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
李儒峰
郭彤楼
汤良杰
陈国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楚雄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及地球化学的海相特征
李儒峰
马永生
郭彤楼
李一超
胡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进的大地电磁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方法在黔中隆起区的适用性研究
陈高
于鹏
陈晓
戴明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