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
马永生
郭彤楼
付孝悦
肖朝晖
|
《海相油气地质》
|
2002 |
32
|
|
2
|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探讨 |
马永生
楼章华
郭彤楼
付晓悦
金爱民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0
|
|
3
|
中国南方典型气(油)藏控藏模式探讨 |
徐思煌
马永生
梅廉夫
袁彩萍
郭彤楼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4
|
叠合盆地成藏流体源类型、演化及控藏意义——以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为例 |
徐思煌
袁彩萍
梅廉夫
马永生
郭彤楼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5
|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下组合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
杨贵祥
贺振华
朱铉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6 |
18
|
|
6
|
晚印支期以来中国南方大陆的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
付孝悦
肖朝晖
陈光俊
张汉荣
|
《海相油气地质》
|
2002 |
9
|
|
7
|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
马永生
郭旭升
郭彤楼
黄锐
蔡勋育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29
|
|
8
|
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和油气勘探远景 |
刘殊
郭旭升
马宗晋
曲国胜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6 |
31
|
|
9
|
论江南—雪峰基底拆离式构造——南方构造问题之一 |
丁道桂
郭彤楼
胡明霞
刘运黎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9
|
|
10
|
四川盆地川东北区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展望 |
马永生
蔡勋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6
|
|
11
|
江南—雪峰山前缘油气聚集及烃源对比——南方构造问题之三 |
丁道桂
刘光祥
陈玉华
潘文蕾
瞿常博
饶丹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2
|
江汉盆地当阳复向斜当深3井热史恢复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
郭彤楼
李国雄
曾庆立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13
|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
杨贵祥
郑天发
敬朋贵
高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4
|
南方海相天然气保存机理及保存条件初探 |
付孝悦
王津义
张汉荣
|
《海相油气地质》
|
2002 |
10
|
|
15
|
滇黔桂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
周明辉
麻建明
郑冰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6
|
通南巴构造带阳新统缝洞型气藏勘探远景评价 |
刘殊
郭旭升
曲国胜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7 |
3
|
|
17
|
川西地区中、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勘探意义 |
郭旭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9
|
|
18
|
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新方法在西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刘天佑
朱铉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
2006 |
4
|
|
19
|
提高南方山地地震采集质量管理的思考 |
俞建宝
曹荣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
2006 |
3
|
|
20
|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油裂解气判定及成藏过程定量模拟 |
孙玮
刘树根
马永生
蔡勋育
徐国盛
王国芝
雍自权
袁海锋
盘昌林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