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中东部走滑断裂带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马超 吕海涛 +1 位作者 蒲仁海 曹自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0-850,共11页
塔中东部断裂带发育北北东(NNE)、北东东(NEE)和北西西(NWW)向3组直立走滑断裂,断穿了寒武系—石炭系地层,具有明显上拱或下弯地震反射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发现,断裂带地层上拱下弯与断裂带厚度和两侧厚度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 塔中东部断裂带发育北北东(NNE)、北东东(NEE)和北西西(NWW)向3组直立走滑断裂,断穿了寒武系—石炭系地层,具有明显上拱或下弯地震反射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发现,断裂带地层上拱下弯与断裂带厚度和两侧厚度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据此可以判断断裂古应力场性质。断裂带地层的下弯与张扭活动有关,与断裂带地层厚度的同生增大相对应;断裂带地层的上拱则与压扭活动有关,与断裂带地层厚度的同生减薄相对应。据此得出三组走滑断裂的活动期:NNE向断裂形成于晚奥陶世桑塔木组沉积期,经历了左行压扭—左行张扭—静止—张扭4个阶段;NEE和NWW向断裂均以共轭张扭性质开始于中寒武世,NWW向断裂在中寒武世以后停止活动,NEE向断裂则在良里塔格组沉积期停止活动。3组走滑断裂对奥陶系蓬莱坝组、鹰山组及一间房组碳酸盐岩中广泛分布热液岩溶储层的形成及油气聚集都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东部 走滑断裂 上拱下弯 活动期次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尾管回接分段压裂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国安 姚辉前 +2 位作者 李维斌 代红涛 侯跃全 《石油机械》 2015年第9期105-108,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大牛地气田单井产量,扩大储量动用程度,应用了水平井尾管回接分段压裂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环空间隙小、地层压力低、固井过程易发生井漏和气窜等技术难题;实现双重锚定及封隔,避免了后续分段压裂施工时因固井质量差或常规回... 为进一步提高大牛地气田单井产量,扩大储量动用程度,应用了水平井尾管回接分段压裂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环空间隙小、地层压力低、固井过程易发生井漏和气窜等技术难题;实现双重锚定及封隔,避免了后续分段压裂施工时因固井质量差或常规回接密封失效引起的油套环空封隔失效的风险;压裂回接回收技术能够节省套管,压裂管柱的回收重复利用节约了建井成本。水平井尾管固井回接压裂技术的成功应用,满足了井筒全通径、高承压及可回收的要求,为可钻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井筒条件,同时保证施工顺利完成,取得较好的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回接压裂 尾管固井 分段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砂体刻画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宁东26井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炬 齐颖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6期64-70,共7页
利用宁东26井区延安组油层组不同厚度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形结构特征差异,根据有利储集砂体的地震反射波形结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从已知井点出发向外横向追踪,定性地刻画出主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同时,采用地质统计学随机岩性反演... 利用宁东26井区延安组油层组不同厚度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形结构特征差异,根据有利储集砂体的地震反射波形结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从已知井点出发向外横向追踪,定性地刻画出主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同时,采用地质统计学随机岩性反演技术对储集砂体进行定量预测,其定性、定量预测的结果相吻合,从而精确地刻画出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在预测的有利砂体范围内部署的井位,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波形结构 岩性反演 砂体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