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点及其融合属性在深水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曾勤 王英民 +1 位作者 白广臣 龚承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58-162,共5页
在当今世界深水勘探油气勘探热潮中,深水储层的研究和预测更受注目。利用多种地震属性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甜点属性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识别砂体的一种新技术。甜点值是反射强度与均方根频率的比值,能有效地预测深... 在当今世界深水勘探油气勘探热潮中,深水储层的研究和预测更受注目。利用多种地震属性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甜点属性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识别砂体的一种新技术。甜点值是反射强度与均方根频率的比值,能有效地预测深海沉积中的孤立砂体。研究发现,甜点结合地震相波形分类、相干体技术可以预测储层的沉积类型、砂体展布特征;甜点和相干的融合属性可以清晰确定岩性类型和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点 融合属性 相干 波形分类 深水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磊 王英民 +2 位作者 张莲美 白广臣 王小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
研究块体搬运沉积有助于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分布和演化,对深水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规律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表现... 研究块体搬运沉积有助于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分布和演化,对深水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规律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表现为弱振幅、杂乱、丘状地震反射,块体搬运复合体底部具有明显的线性侵蚀擦痕;块体搬运复合体常常与浊积水道、堤岸沉积伴生出现;块体搬运复合体对早期浊积岩侵蚀形成大量残余地层,残余浊积岩与块体搬运复合体可以形成潜在的深水地层圈闭。尽管块体搬运复合体本身不能作为有效的储层,但这些沉积体的准确识别可以提高深水浊积水道储层预测的精度,许多侵蚀过程和围绕块体搬运沉积所发育的地层关系提供创造地层圈闭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块体搬运复合体 浊积复合体 残余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约束条件的云模型控制策略在风储联合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韩晓娟 程成 +1 位作者 孔令达 黄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9-755,共7页
在一阶低通滤波器平抑风电功率方法的基础上,从风电平抑波动需求和储能自身吞吐波动能力两方面考虑,提出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储能系统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方法。该方法以风电功率的波动率和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作为二维云模型控制器的规则前... 在一阶低通滤波器平抑风电功率方法的基础上,从风电平抑波动需求和储能自身吞吐波动能力两方面考虑,提出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储能系统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方法。该方法以风电功率的波动率和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作为二维云模型控制器的规则前件,以低通滤波器的时间常数作为云模型控制器的规则后件,设计适于风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二维云模型控制器。该方法通过调整低通滤波器的时间常数,自适应地使储能系统协调风电功率输出,在不同工况下合理地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达到合理利用储能且较好地抑制风电功率波动的控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波动 云模型控制 储能系统 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车用汽油中多种添加剂含量 被引量:9
4
作者 荣海腾 宋春风 +4 位作者 袁洪福 李效玉 胡爱琴 谢锦春 闫德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57-2760,共4页
为解决汽油中添加过量含氧化合物和未列入国家产品标准的添加剂化合物快速检测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近红外光谱结合斜投影算法实现汽油中添加剂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选用了四种不同种类的无氧汽油,包括调和汽油、FCC精制汽油、重整... 为解决汽油中添加过量含氧化合物和未列入国家产品标准的添加剂化合物快速检测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近红外光谱结合斜投影算法实现汽油中添加剂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选用了四种不同种类的无氧汽油,包括调和汽油、FCC精制汽油、重整汽油和脱硫汽油,配制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化合物的系列汽油样品,使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其近红外光谱,采用斜投影算法将被测添加化合物光谱信号从汽油光谱信号中分离出来,建立一元回归的标准工作曲线。预测分析中,根据分离的被测化合物光谱和标准工作曲线计算被测样本的添加化合物含量。此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含量之间绝对偏差小于0.8,相对偏差小于8%,用于实际汽油样本,此方法与气相色谱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绝对偏差小于0.85,相对偏差小于6.85%。本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一般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方法建模维护工作量大,模型稳健性差的问题。对开发适合现场油品快速检测和有效加强我国汽油质量监管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汽油 斜投影 添加剂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定车用汽油诱导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亚飞 袁洪福 +3 位作者 宋春风 谢锦春 李效玉 闫德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29-2933,共5页
诱导期是评价汽油氧化安定性的重要指标。国内燃油市场汽油流通量较大,但目前仍采用传统GB/T 8018—87方法测定汽油诱导期,工序繁琐,耗时较长,难以实现对每批油品及时检测,无法满足汽油品质监管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变... 诱导期是评价汽油氧化安定性的重要指标。国内燃油市场汽油流通量较大,但目前仍采用传统GB/T 8018—87方法测定汽油诱导期,工序繁琐,耗时较长,难以实现对每批油品及时检测,无法满足汽油品质监管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测定汽油诱导期的快速分析方法。设计和集成了一种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的智能型专用燃油品质快速分析系统,集光谱采集、数据处理、显示与存储等于一体。设计的测样附件由9次反射的衰减全反射(ATR)硒化锌晶体和带密封的不锈钢盖组成,具有光程恒定,注样和清洗方便等优点。研究了光谱扫描次数和重复装样次数对光谱信噪比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扫描次数为15次,装样次数为4次。从京津地区收集64个不同牌号、不同生产时间的汽油样本,采用GB/T 8018—87方法测定其诱导期数值作为建模参考数据。使用该系统采集油样红外光谱。对光谱数据进行均值中心化、一阶求导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将汽油红外光谱与其诱导期数据进行关联,建立车用汽油诱导期定量校正模型,其决定系数(R2)0.897,校正标准偏差(SEC)68.3min,预测标准偏差(SEP)91.9min。模型专用燃油品质快速分析系统预测汽油诱导期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满足GB方法重复性允差要求。与传统GB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单个样本检测仅需3min,对油品储运及销售过程中快速准确品质监管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FTIR 汽油 氧化安定性 诱导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