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体系研究进展 Ⅰ.主催化剂组分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商涛 吕占霞 +3 位作者 吕英莹 吴春红 胡友良 李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80,共6页
从构成催化剂体系的金属中心原子出发,介绍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体系的主催化剂组分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讨论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发展过程中典型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催化聚合性能,包括典型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 从构成催化剂体系的金属中心原子出发,介绍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体系的主催化剂组分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讨论了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发展过程中典型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催化聚合性能,包括典型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催化剂。其中,以第ⅣB族过渡金属为中心的催化剂种类和数量最多,占据了整个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绝大部分,并且对我国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催化剂 催化剂体系 配位聚合 烯烃聚合 组分 茂金属催化剂 ZIEGLER-NATTA催化剂 中心原子 过渡金属 催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PS中纳米分散相形态的TEM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树 吴杏芳 李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研究了高透明抗冲聚苯乙烯(HT-IPS)中纳米分散相形态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HT-IPS中分散相是直径为10~20 nm、长不超过50 nm的棒状“颗粒”,且均匀地弥散在整个聚苯乙烯基体中。一些试样中分散相会聚集,... 研究了高透明抗冲聚苯乙烯(HT-IPS)中纳米分散相形态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HT-IPS中分散相是直径为10~20 nm、长不超过50 nm的棒状“颗粒”,且均匀地弥散在整个聚苯乙烯基体中。一些试样中分散相会聚集,这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此外,研究还表明,材料中纳米分散相“颗粒”其实是一些富含丁二烯段的苯乙烯和丁二烯共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分散相 TEM 研究 高透明抗冲聚苯乙烯 苯乙烯 丁二烯 透射电子显微镜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石化公司20kt/a BOPP装置投产
3
作者 燕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7,共1页
2004年12月21日,洛阳石化公司的20kt/a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装置开工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BOPP薄膜产品。该装置总投资约为1.97亿元.主生产线全套引进法国DMT公司工艺设备,采用”五层共挤”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可生产包装膜... 2004年12月21日,洛阳石化公司的20kt/a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装置开工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BOPP薄膜产品。该装置总投资约为1.97亿元.主生产线全套引进法国DMT公司工艺设备,采用”五层共挤”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可生产包装膜、珠光膜、烟膜、消光膜、电容膜等多种高档次和高质量的薄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 20kt/a 洛阳石化公司 装置 投产 双向拉伸聚丙烯 电容膜 产品 生产 总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朱结东 徐宏德 +4 位作者 杨力 李金树 吕占霞 廖明义 李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3期81-82,共2页
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SB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其纳米分散结构及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为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与SBS相比,SB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断裂拉伸强度和300... 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SB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其纳米分散结构及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为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与SBS相比,SB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断裂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强度显著提高,储能模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粘土 溶液插层 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齐聚制备高级α-烯烃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子方 陈伟 +1 位作者 李杨 糜家铃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5期61-66,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乙烯齐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乙烯齐聚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配体、助催化剂、第三组分、溶剂、压力和温度等)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乙烯齐聚研究的差距与不足,指出应加快Zr系及Ni系乙烯齐聚催化剂的研究。
关键词 烯烃工业 乙烯齐聚 制备 Α-烯烃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NMR波谱法研究乙丙共聚物的微观序列结构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春红 卜少华 +1 位作者 王足远 冯钰琦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利用索氏抽提分离、升温淋洗分级对乙丙共聚物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级分做核磁共振碳谱测试。研究了乙丙共聚物的链段存在形式,讨论了不同级分试样结构上的差别,建立了适合工业生产和科研开发过程中评价产品序列结构的方法。
关键词 乙丙共聚物 核磁共振碳谱 索氏抽提 升温淋洗分级 微观序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建枚 金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6-38,共3页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磺化、环氧化和开环聚合等一系列反应合成聚磺酸基环氧琥珀酸(PESSA),合成分子中引入—SO3H基团,通过IR和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表明PESSA具有优良的阻CaCO3、Ca3(PO4)2垢性能及稳定锌盐和分散氧化铁的性能。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聚磺酸基环氧琥珀酸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中锌离子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秦会敏 郦和生 +3 位作者 成敏 阎岩 李春丽 胡艳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1-43,共3页
研究了循环水中锌离子的稳定性,讨论了磺酸盐共聚物和水质因素对锌离子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磺酸盐共聚物ZF322浓度的增大,循环水中锌离子的稳定性增强;三价铁离子、钙离子浓度和碱度的增加都会降低锌离子的稳定性;正磷在低浓度... 研究了循环水中锌离子的稳定性,讨论了磺酸盐共聚物和水质因素对锌离子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磺酸盐共聚物ZF322浓度的增大,循环水中锌离子的稳定性增强;三价铁离子、钙离子浓度和碱度的增加都会降低锌离子的稳定性;正磷在低浓度时可增强其稳定性;pH值对锌离子稳定性影响很大,但加入药剂后影响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 锌离子 稳定性 磺酸盐共聚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极限碳酸盐硬度测定仪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婕 郦和生 王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2,共3页
开发了一种用于阻垢剂性能评价的新型极限碳酸盐硬度测定仪及评价方法,对5种常用阻垢剂的评价结果和静态容量瓶法及浓缩法评价结果相比性能优劣趋势相同,均为PBTCA>ATMP>HEDP>YSW-301>T-225;极限碳酸盐硬度测定仪的最佳评... 开发了一种用于阻垢剂性能评价的新型极限碳酸盐硬度测定仪及评价方法,对5种常用阻垢剂的评价结果和静态容量瓶法及浓缩法评价结果相比性能优劣趋势相同,均为PBTCA>ATMP>HEDP>YSW-301>T-225;极限碳酸盐硬度测定仪的最佳评价温度为70℃;当达到极限碳酸盐硬度时,水样的pH将突降,电导率变化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碳酸盐硬度测定仪 阻垢剂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阻垢剂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郦和生 谢文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随着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对反渗透膜阻垢剂的研究也渐趋深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评价反渗透膜阻垢剂性能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反渗透膜阻垢剂评价方法的综合分析,比较了静态评价法和动态评价法的特点,并重... 随着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对反渗透膜阻垢剂的研究也渐趋深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评价反渗透膜阻垢剂性能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反渗透膜阻垢剂评价方法的综合分析,比较了静态评价法和动态评价法的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动态评价法中一次通过法、部分循环法、全循环法和间歇全循环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阻垢剂 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枚 杨文忠 +2 位作者 唐永明 刘瑛 尹晓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聚醚胺D-230、亚磷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PAPEMP)。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产品的阻垢和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在Ca2+、HCO3-质量浓度分别为4000、300mg/L(以CaCO3计)时,PAPEMP的阻垢率可以达到95%以上,阻磷酸钙率可... 以聚醚胺D-230、亚磷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PAPEMP)。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产品的阻垢和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在Ca2+、HCO3-质量浓度分别为4000、300mg/L(以CaCO3计)时,PAPEMP的阻垢率可以达到95%以上,阻磷酸钙率可达到93%以上,并具有优良的稳定锌盐和分散氧化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 阻垢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聚丙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连鹏 王玉荣 +1 位作者 吕占霞 李杨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PP)功能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丙烯与极性单体直接共聚法、中介物功能化法、接枝改性法等,重点讨论了后两种功能化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在PP分子结构中引入极性基团是达到PP功能化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功能化 聚丙烯 共聚法 PP 接枝改性 极性基团 分子结构 国内外 根本途径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过渡Fe(Co)系乙烯齐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明芳 刘珺 栗同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类Fe(Co)系催化剂(包括吡啶基二亚胺类、吡啶基单亚胺类、1,10-菲咯啉类等)在乙烯齐聚方面的发展概况。后过渡Fe(Co)系催化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不仅可制备高密度聚乙烯,还可通过改变配体的空间位阻...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类Fe(Co)系催化剂(包括吡啶基二亚胺类、吡啶基单亚胺类、1,10-菲咯啉类等)在乙烯齐聚方面的发展概况。后过渡Fe(Co)系催化剂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不仅可制备高密度聚乙烯,还可通过改变配体的空间位阻使乙烯齐聚制备α-烯烃,尤其是铁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具有高活性和对线型α-烯烃的高选择性。尽管如此,该体系铝氧烷的用量大可能成为制约其工业化的瓶颈。寻找价格低廉的助催化剂替代品是加快该技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钴)系催化剂 齐聚 Α-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聚丙烯用作相容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占霞 徐宏德 +1 位作者 李杨 胡友良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1,共4页
研究了功能化改性聚丙烯(PP)对PP/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有机蒙脱土共混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共混体系的结构与形貌。结果表明,接枝功能化聚丙烯(MPP)的加入,促进了PP... 研究了功能化改性聚丙烯(PP)对PP/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有机蒙脱土共混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共混体系的结构与形貌。结果表明,接枝功能化聚丙烯(MPP)的加入,促进了PP的β晶型生成,减小了晶粒尺寸,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在拉伸强度下降幅度较小的情况下,MPP的引入较明显地提高了共混体系的抗冲击性能和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功能化 相容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9石油树脂加氢技术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柴忠义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4,共4页
介绍了C_9石油树脂的原料和产品特性,综述了加氢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进展。建议我国发展加氢石油树脂,在开发C_9石油树脂加氢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改进现有国内石油树脂聚合技术,尽量减少树脂中的凝胶和杂质含量,以降低加氢催化剂的技术... 介绍了C_9石油树脂的原料和产品特性,综述了加氢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进展。建议我国发展加氢石油树脂,在开发C_9石油树脂加氢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改进现有国内石油树脂聚合技术,尽量减少树脂中的凝胶和杂质含量,以降低加氢催化剂的技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九原料 石油树脂 加氢处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ABS树脂供需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小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5,共5页
介绍了ABS树脂的主要生产方法 ,分析了我国ABS树脂的生产消费状况和市场前景 ,提出了发展我国ABS树脂生产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ABS树脂 生产方法 消费 供需分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乙烯装置副产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3-155,共3页
论述了我国乙烯装置副产碳五馏分的资源、现状、分离方法和综合利用的途径,为乙烯装置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一条参考路线.
关键词 乙烯 碳五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及产品开发
18
作者 解希铭 于国柱 +2 位作者 姜科 刘冬梅 韩丙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0,共4页
以苯乙烯、丁二烯为单体,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聚合合成了透明抗冲丁苯树脂。考查了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丁二烯含量、聚合温度与树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丁二烯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一定时,聚合物结构对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含... 以苯乙烯、丁二烯为单体,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聚合合成了透明抗冲丁苯树脂。考查了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丁二烯含量、聚合温度与树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丁二烯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一定时,聚合物结构对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含有无规过渡段结构的树脂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较高,但拉伸强度较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由40.52g/10min降低至3.33g/10min,硬度由74.7升至82.5,但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共聚单体丁二烯质量分数的增加,丁苯树脂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增加且成正比关系,硬度呈下降趋势。开发的2个牌号透明抗冲丁苯树脂,透光率超过90%,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树脂 透明抗冲 苯乙烯 丁二烯 力学性能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系列银催化剂研究开发的新进展
19
作者 金积铨 李金兵 王淑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87-1090,共4页
叙述了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用YS-系列"高活性"和"高效"两种新型银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应用新进展.
关键词 银催化剂 环氧乙烷(EO) 乙二醇(EG) 工业开发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0
作者 何海燕 徐宏德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1,共4页
综述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在塑料垃圾回收、塑料改牲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介绍了SBS薄膜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光记忆材料方面的应用。SBS的引入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材料体系的综合性能,具有广阔的技术开发前景。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弹性体 废旧塑料回收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