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红外光谱在石油化工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齐 鲁树亮 彭晖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对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石油化工过程催化剂表面酸性、表面羟基、表面吸附行为的测定,以及用于加氢和甲烷化等典型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剖析气固相催化反应机理。随着反应池固件以及联用技术的发展,原位红... 对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石油化工过程催化剂表面酸性、表面羟基、表面吸附行为的测定,以及用于加氢和甲烷化等典型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剖析气固相催化反应机理。随着反应池固件以及联用技术的发展,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对于固液等反应体系机理研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光谱 催化剂 反应机理 探针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同举 杜志国 +3 位作者 郭莹 杨晓红 张永刚 王国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76-1680,共5页
超临界流体因其黏度低、溶解能力强以及物性灵活易调整的特点,被广泛地用于石油化工领域。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聚合反应、渣油处理以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应用情况,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聚合 渣油 生物柴油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纤维细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文龙 周翔 +4 位作者 楼爽 马秀清 李好义 李长金 杨卫民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阐述了熔喷过程中纤维直径的细化机理,详细综述了熔喷工艺参数对超细纤维制备的影响效果,主要包括熔喷气流、温度、熔体挤出量和接收距离,总结了工艺方法对纤维直径衰减作用的一般规律及原理。最后介绍了模具类型对纤维直径的作用方式... 阐述了熔喷过程中纤维直径的细化机理,详细综述了熔喷工艺参数对超细纤维制备的影响效果,主要包括熔喷气流、温度、熔体挤出量和接收距离,总结了工艺方法对纤维直径衰减作用的一般规律及原理。最后介绍了模具类型对纤维直径的作用方式。进一步地,对传统模具进行创新设计或者在熔喷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静电技术,是实现熔喷纤维向纳米尺度细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技术 超细纤维 聚合物加工 静电熔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敖畅 张新妙 +1 位作者 栾金义 王雅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6,共5页
探讨了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重点总结了光催化材料的改性策略和光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能带结构、晶相结构和操作条件等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展望了光催化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光催化 有机废水 光催化材料 氧化 废水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臭氧化法处理煤化工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舒展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79,共5页
介绍了煤化工难降解废水来源、特点及其现状,分析了零排放政策下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方式,提出煤化工工艺废水应进行多级处理。催化臭氧化法以处理效果好的优势获得关注,对其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在深入研发催化... 介绍了煤化工难降解废水来源、特点及其现状,分析了零排放政策下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方式,提出煤化工工艺废水应进行多级处理。催化臭氧化法以处理效果好的优势获得关注,对其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在深入研发催化剂、改善操作条件的同时,应进一步开发以催化臭氧化法为主的联用工艺,以实现该技术的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联用工艺 难降解废水 煤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络合铁法脱除石油伴生气中H_2S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曹会博 李振虎 +3 位作者 郝国均 钱智 王文宾 郭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1-974,共4页
以络合铁为脱硫液,在旋转填充床中,进行石油伴生气脱H_2S的实验。考察了石油伴生气流量、石油伴生气中H_2S的质量浓度、脱硫液流量、旋转填充床转速对H_2S脱除率(θ)和气相传质系数(K_G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θ和K_Ga随脱硫液流量的... 以络合铁为脱硫液,在旋转填充床中,进行石油伴生气脱H_2S的实验。考察了石油伴生气流量、石油伴生气中H_2S的质量浓度、脱硫液流量、旋转填充床转速对H_2S脱除率(θ)和气相传质系数(K_G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θ和K_Ga随脱硫液流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旋转填充床转速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随石油伴生气中H_2S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超重力络合铁法脱除H_2S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石油伴生气流量30~70 m^3/h,石油伴生气中H_2S质量浓度20~80g/m^3,脱硫液流量0.5~1.0 m^3/h,旋转填充床转速900~1 100 r/min。在此条件下,θ稳定在99.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技术 石油伴生气 络合铁 脱硫 硫化氢 旋转填充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废旧塑料化学回收与化学循环技术探索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明丰 蔡志强 +7 位作者 邹亮 魏晓丽 习远兵 王国清 蔡立乐 张哲民 夏国富 蒋海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76,共13页
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是实现塑料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之一,特别是废旧塑料热解技术备受关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结合自身优势,对废旧塑料化学回收及化学循环技术进行了全面设计规划,开发了几种不同途径的化学回收及... 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是实现塑料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之一,特别是废旧塑料热解技术备受关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结合自身优势,对废旧塑料化学回收及化学循环技术进行了全面设计规划,开发了几种不同途径的化学回收及化学循环技术。其中,废旧塑料生产低杂质油品(SPWO)技术,通过物理法脱杂、溶剂热解的有机耦合实现了最大量生产低杂质油品的目的,为废旧塑料的全循环利用奠定了基础;开发了废旧塑料微波辅助热解技术,可实现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废旧塑料热解油加氢生产柴油调和组分技术所得柴油馏分十六烷值可达到61.2;所开发的催化裂化技术生产汽油时,汽油产率可达50%,而同时生产汽油和低碳烯烃产品时,汽油收率可达30%,乙烯和丙烯产率总产率18%以上;设计开发了废旧塑料热解油加氢‐蒸汽裂解制备烯烃技术,经深度加氢预处理耦合蒸汽裂解处理后,三烯收率可达41.9%。对不同的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技术路线进行碳足迹分析并与石油基炼厂及废旧塑料焚烧发电技术的碳排放进行对比,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具有良好的碳减排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塑料 化学回收 热解油加工 碳足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琰 李东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8-533,共6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的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Neste公司的NExTAME工艺,其特点是采用精馏塔和侧线反应器;Snamprogetti公司的DET工艺,主要特点是采用由甲基叔戊基醚合成、骨架异构化和烷烃分离组成的组合工艺;CDT... 对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的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Neste公司的NExTAME工艺,其特点是采用精馏塔和侧线反应器;Snamprogetti公司的DET工艺,主要特点是采用由甲基叔戊基醚合成、骨架异构化和烷烃分离组成的组合工艺;CDTECH公司的CDEthers工艺和UOP公司的Ethermax工艺均采用了催化精馏技术;抚顺石化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公司的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其中兰州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公司分别开发了催化精馏工艺。催化精馏技术是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轻汽油 催化精馏 醚化 甲基叔戊基醚 甲基叔己基醚 甲基叔庚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明华 梁云 徐怡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86-191,共6页
六氟丙烯高浓度氟盐废水,采用20%左右的Ca(OH)2乳液沉淀除F-、CO32-,回收KOH溶液,回用于生产中,达到废水零排放。生产中的浓缩装置废水、悬浮聚合物废水、PTFE净化R22废水和分散聚合4股含氟有机废水经混合后,采用石灰沉淀、铝盐絮凝除... 六氟丙烯高浓度氟盐废水,采用20%左右的Ca(OH)2乳液沉淀除F-、CO32-,回收KOH溶液,回用于生产中,达到废水零排放。生产中的浓缩装置废水、悬浮聚合物废水、PTFE净化R22废水和分散聚合4股含氟有机废水经混合后,采用石灰沉淀、铝盐絮凝除氟—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出水F-小于10mg/L,COD小于l50mg/L,BOD5小于30mg/L,达到了规定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工 废水处理 絮凝 沉淀 生物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材料应用于化工废水回用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再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调查了使用膜材料的化工废水回用工程的若干案例后,总结了目前使用膜材料化工废水回用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使化工废水回用目标顺利实现,应做到:要认认真真地做试验,要以试验为基础;按科学研究的规律,开发废水回用的全流程技术;明确职责... 调查了使用膜材料的化工废水回用工程的若干案例后,总结了目前使用膜材料化工废水回用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使化工废水回用目标顺利实现,应做到:要认认真真地做试验,要以试验为基础;按科学研究的规律,开发废水回用的全流程技术;明确职责,开好车,加强装置的日常操作管理;开发、使用有针对性的清洗药剂;充分利用废水处理的成熟技术。建议新建项目废水处理的目标应直接定在回用,而不是达到排放标准;膜材料、废水回用技术术语、使用标准等应规范化,制定、修订废水回用于锅炉补充水、循环冷却补充水、杂用水的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废水回用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太阳能驱动海水淡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雪 周明宇 +4 位作者 韩朋 戚桂村 高达利 陶胜洋 王玉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7-42,共16页
由于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一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严重受制于淡水资源短缺,海水淡化已成为沿海地区应对淡水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受自然界水循环启发,利用太阳能驱动水蒸发,直接从海水中分离出清洁水,是一种可持续的低成本海水淡... 由于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一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严重受制于淡水资源短缺,海水淡化已成为沿海地区应对淡水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受自然界水循环启发,利用太阳能驱动水蒸发,直接从海水中分离出清洁水,是一种可持续的低成本海水淡化技术。针对传统太阳能蒸发较低的能量利用率和蒸发效率,研究人员基于界面蒸发基本理论,利用光热转化材料选择性地加热空气-水界面,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本文结合前沿的工作介绍了实现高效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的关键因素,概述了已报道的常用光热材料,讨论了光热蒸发器结构设计对体系能量管理和物质传输的调控,分析质能传递过程对蒸发系统性能的影响。除此之外,本文对长时间海水蒸发过程中盐析出污染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综述,最后探讨了目前太阳能界面蒸发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在海水淡化应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蒸发 太阳能 光热材料 光热蒸发器 海水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反渗透膜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娟 杨永强 +1 位作者 李井峰 张新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以某化工工艺废水的超滤出水为原水,采用耐高温反渗透膜进行处理,考察了操作压力、废水pH、膜面流速及废水总铁质量浓度对耐高温反渗透膜产水通量及脱盐率(以电导率减小率计,下同)和TOC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24 MP... 以某化工工艺废水的超滤出水为原水,采用耐高温反渗透膜进行处理,考察了操作压力、废水pH、膜面流速及废水总铁质量浓度对耐高温反渗透膜产水通量及脱盐率(以电导率减小率计,下同)和TOC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24 MPa、废水pH为7.60、膜面流速为2.0 m/s的最佳条件下运行4 200 min后,产水通量衰减约73%,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为95%~97%,TOC去除率为83%~95%,出水电导率在50μs/cm左右,出水TOC为21~2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高温 操作条件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季有机污染物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羽 柳颍 +1 位作者 满毅 姜健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48-253,共6页
大气有机污染物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研究北京冬季有机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在2014年1月8-20日连续采样12 d,每隔4 h采样1次。利用GC-MS测定了细颗粒物中有机组分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有机组分月平均浓度(49.10... 大气有机污染物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研究北京冬季有机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在2014年1月8-20日连续采样12 d,每隔4 h采样1次。利用GC-MS测定了细颗粒物中有机组分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有机组分月平均浓度(49.10±35.39)μg/m^3,共检测到5类有机污染物,分别是正构烷烃、一元酸、糖醇、二元酸、多环芳烃,分别占有机污染物的35%、25%、20%、13%、7%。5类有机污染中,正构烷烃与多环芳烃基本上呈现"单峰单谷"分布,脂肪酸、二元酸以及糖醇基本呈现"双峰单谷"分布,同时表明5类有机污染物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通过比值法,可简单判定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日变化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工生产中全氟异丁烯分析方法评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姝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69,共3页
介绍了PFIB分析方法现状;分析了气相色谱法分析PFIB的难点;评述了PFIB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中PFIB标样的制备、色谱柱(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和检测器;提供了PFIB的气相色谱分析的具体操作参考条件。讨论了PFIB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氟化工 全氟异丁烯(PFIB)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5
作者 左国庆 张长琪 +6 位作者 殷杰 张龙贵 孙永祥 李玉光 刘一寰 朱宁 郭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180,共9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性能、拓展下游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文中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功能...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质,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近年来,氧化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性能、拓展下游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文中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与不同聚酰胺复合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原位聚合、熔融复合和溶液共混等制备方法,讨论了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方法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及应用,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酰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聚丙烯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6
作者 潘瑞琦 金滟 +3 位作者 康鹏 丁树岩 蔡涛 石胜鹏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介绍了聚丙烯(PP)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主要组成和产生来源。综述了助剂对PP气味及VOC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抗氧剂、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化学除味剂和气味吸附剂等助剂对PP气味和VOC的影响。PP产生气味和VOC来源主要是由于在聚合过... 介绍了聚丙烯(PP)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主要组成和产生来源。综述了助剂对PP气味及VOC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抗氧剂、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化学除味剂和气味吸附剂等助剂对PP气味和VOC的影响。PP产生气味和VOC来源主要是由于在聚合过程中催化剂单体残留以及PP在加工过程中降解所致。加入气味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烷烃、烯烃、苯酚、醛及酮类等有气味的小分子物质。因此,探究PP气味与VOC的关联进而控制PP气味在今后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助剂 气味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丁醇脱氢制甲乙酮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余启炎 郝雪松 +3 位作者 杨晓红 顾申 闫丽梅 石翠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8-821,共4页
采用BC-DH2004催化剂进行仲丁醇脱氢合成甲乙酮的研究.考察不同催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并考察催化剂的堆密度、助剂含量和仲丁醇的原料组成对BC-DH2004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及BC-DH2004催化剂多周期运行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BC-DH2004催化剂... 采用BC-DH2004催化剂进行仲丁醇脱氢合成甲乙酮的研究.考察不同催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并考察催化剂的堆密度、助剂含量和仲丁醇的原料组成对BC-DH2004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及BC-DH2004催化剂多周期运行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BC-DH2004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好;在反应温度250~270℃、液态空速4 h-1的条件下,仲丁醇脱氢产物中甲乙酮的质量分数大于80%,碳八酮的质量分数小于3%;具有适当的堆密度和助剂含量的催化剂性能较好;经再生后催化剂的性能稳定,操作周期大于1 25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仲丁醇 甲乙酮 脱氢 BC—DH2004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裂解原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兆斌 王国清 +1 位作者 张永刚 许士兴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芳烃抽提、分子筛脱蜡等方法改进裂解原料,并对F-T合成馏分油的裂解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芳烃抽提方法处理原料,提高了原料中烷烃的含量,在裂解条件和乙烯产量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节省裂解原料16%以上;而采用5A分子筛对原料进行... 利用芳烃抽提、分子筛脱蜡等方法改进裂解原料,并对F-T合成馏分油的裂解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芳烃抽提方法处理原料,提高了原料中烷烃的含量,在裂解条件和乙烯产量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节省裂解原料16%以上;而采用5A分子筛对原料进行脱蜡处理,可以使原料中正构烷烃的含量大大提高,在更为缓和的裂解条件下,乙烯产量相同时,可节省裂解原料50%以上。F-T合成馏分油以正构烷烃为主,是一种很好的裂解原料。F-T合成馏分油与常规裂解原料相比,在更为缓和的裂解条件下,可以得到更高的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 原料优化 正构烷烃 芳烃抽提 分子筛脱蜡 F-T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祝桂香 陈伟 +3 位作者 黄凤兴 吴保军 陈锡荣 张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8-1003,共6页
综述了以脂肪族酯和芳香族酯为单体制备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研究进展。随脂肪族酯链段的长度和共聚酯无规立构度的变化,共聚酯的物理性能(强度、柔韧性)和降解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类共聚酯通常结合脂肪族聚酯的生物可降... 综述了以脂肪族酯和芳香族酯为单体制备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研究进展。随脂肪族酯链段的长度和共聚酯无规立构度的变化,共聚酯的物理性能(强度、柔韧性)和降解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类共聚酯通常结合脂肪族聚酯的生物可降解性和芳香族聚酯优异的热和力学性能(其力学性能甚至超过低密度聚乙烯),成为一类新型可替代传统塑料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因此可推广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友好的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缩聚 生物降解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芳香组分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锡荣 陈伟 +3 位作者 张伟 闫一凡 祝桂香 张敬畅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4-358,共5页
采用稀土-钛催化剂,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T)的一系列共聚酯,对共聚酯的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堆肥埋片法,将BT 摩尔... 采用稀土-钛催化剂,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T)的一系列共聚酯,对共聚酯的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堆肥埋片法,将BT 摩尔分数为40%和60%的两种共聚酯与纸、聚乙烯、环保餐盒薄膜进行了生物降解性对比实验;以失重率、降解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作为指标,考察了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并简述了生物降解行为的作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中引入摩尔分数为40%-60%的BT,所制备的共聚酯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又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且随BT含量的增加, 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 芳香族 聚酯 共聚酯 牛物降解 稀土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