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融合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庞世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年第4期281-284,309,共5页
多传感器图像信息融合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并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图像融合的概念、分类、方法及应用情况。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及实现过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分析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图像融合的优点及图... 多传感器图像信息融合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并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图像融合的概念、分类、方法及应用情况。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及实现过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分析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图像融合的优点及图像融合技术在地震勘探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融合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速度变化对构造成像影响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郝守玲 赵群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塔河地区低幅度构造普遍发育,由于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目的层埋藏深,局部构造难以落实,因此,加大了勘探风险。为此,利用物理模拟技术探讨了横向速度变化对构造成像的影响。建立了上覆变速层的背斜构造模型,并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和偏移... 塔河地区低幅度构造普遍发育,由于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目的层埋藏深,局部构造难以落实,因此,加大了勘探风险。为此,利用物理模拟技术探讨了横向速度变化对构造成像的影响。建立了上覆变速层的背斜构造模型,并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和偏移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于上覆变速层的影响,时间剖面上构造形态被改变,构造高点发生位移,常规时间偏移方法和常用的几种时深转换方法均不能得到正确的深度构造成像结果。利用物理模型建立了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的深度域层速度模型,对物理模拟数据进行了深度偏移处理,在深度偏移剖面上,原始地层和构造的几何形态基本得到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速度横向变化 低幅度构造 时深转换 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其在LS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咸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6,19,共6页
在塔里木盆地LS地区,泥盆系和志留系的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是重要的勘探目标。然而,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这类圈闭的落实程度较低。为此,在LS地区开展了提高分辨率VSP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分析VSP资料,求取球面扩散振幅补... 在塔里木盆地LS地区,泥盆系和志留系的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是重要的勘探目标。然而,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这类圈闭的落实程度较低。为此,在LS地区开展了提高分辨率VSP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分析VSP资料,求取球面扩散振幅补偿因子;对VSP走廊叠加剖面与地震资料进行匹配分析。优选反褶积参数;通过分析零偏VSP资料,计算时变Q因子;对地震资料进行时空变Q分析,并由VSP资料进行校正,得到时变Q补偿因子。通过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处理后的资料,分辨率有了较大提高,对砂岩尖灭点和志留系内幕的描述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分辨率 球面扩散振幅补偿 Q补偿因子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塔河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汝珍 袁联生 +2 位作者 李鹏 陈杰 武永山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5期360-365,369,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复式”成藏组合所具有的油气圈闭类型复杂、储层厚度薄、构造幅度小、岩性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以A区块为例.采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进行资料处理。重点介绍了速度建模等关键技术及其有关参数的选择,从而... 针对塔河油田“复式”成藏组合所具有的油气圈闭类型复杂、储层厚度薄、构造幅度小、岩性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以A区块为例.采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进行资料处理。重点介绍了速度建模等关键技术及其有关参数的选择,从而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具有丰富的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溶孔内幕,清晰的奥陶系顶不整合面。断层、断点可靠,并有清楚的三叠系反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油气圈闭 三维地震资料 叠前时间偏移 速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地震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秦绪英 朱海龙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3期219-225,237,共8页
简要介绍了第76届SEG年会反映的时移地震技术的进展,主要内容有:时移地震的可重复性,讨论了激发、接收环境对可重复性的影响,海上拖缆长度、定位精度及排列稳定性对可重复性的影响,以及通过数据处理技术提高数据的重复性;时移地震技术... 简要介绍了第76届SEG年会反映的时移地震技术的进展,主要内容有:时移地震的可重复性,讨论了激发、接收环境对可重复性的影响,海上拖缆长度、定位精度及排列稳定性对可重复性的影响,以及通过数据处理技术提高数据的重复性;时移地震技术的新领域,讨论了管波时移地震监测、谱分解技术和时移VSP监测等;简要分析了时移地震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通过时移地震在某个油田的实际应用,讨论了时移地震技术与其他地球物理手段的综合应用;最后分析了时移地震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 可重复性 管波时移地震 谱分解 时移VSP 岩石物理反演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