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89
1
作者 李建江 崔健 +2 位作者 王聃 严林 黄义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35-2642,共8页
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运行时支持库,能够自动并行执行大规模计算任务,隐藏底层实现细节,降低并行编程的难度.本文对MapReduce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与MapReduce相关的典型研究成... 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运行时支持库,能够自动并行执行大规模计算任务,隐藏底层实现细节,降低并行编程的难度.本文对MapReduce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与MapReduce相关的典型研究成果的特点和不足,重点对MapReduce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模型改进、模型针对不同平台的实现、任务调度、负载均衡和容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最后还对MapReduce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REDUCE 并行编程模型 运行时支持库 海量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标准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冯明刚 严丽 +3 位作者 王雪玲 田雨 王昆 程斯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538,共4页
针对元坝气田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通过测试法、实验分析法、经验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长兴组储层的有效孔隙度下限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有效孔隙度下限为2.0%,完成了元坝气田长兴组气... 针对元坝气田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通过测试法、实验分析法、经验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长兴组储层的有效孔隙度下限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有效孔隙度下限为2.0%,完成了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第一期探明储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法 实验分析法 经验统计法 有效孔隙度下限 长兴组 元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台地建造过程及其礁滩储层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永生 储昭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8-556,共9页
普光气田及近年来川东北地区一系列重大发现,实现了按海相深层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和岩性气藏勘探思路寻找大型礁滩气藏的目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至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典型... 普光气田及近年来川东北地区一系列重大发现,实现了按海相深层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和岩性气藏勘探思路寻找大型礁滩气藏的目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普光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至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典型的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建造过程及巨厚礁滩和鲕滩复合体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发现:普光气田长兴期台缘礁及开阔台地生屑滩和飞一、飞二段台缘和开阔台地鲕滩的垂向加积过程构筑了四川盆地和国内厚度最大的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普光气田长兴礁起源于二级层序海泛期的陆棚环境,它建造成台地镶边,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丘状空白反射;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台缘及台内鲕滩形成于二级层序高位期早期,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丘状杂乱-不连续强反射。长兴礁及礁后沉积为后继飞仙关组鲕滩的形成提供了浅水高能背景。从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角度,普光气田长兴组和飞仙关组由5个三级层序组成,而每个三级层序又由2~3个四级层序组成。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结合揭示了普光碳酸盐台地的演化过程。随着探井的钻探,碳酸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序揭示出普光气田礁、滩白云岩储层对称的高频旋回特征。在每一旋回内,孔隙度随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的减小、白云石晶体的变粗而增大。普光气田台地建造过程及高频层序内储层孔隙度分布特征,不仅为拓展今后礁滩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后继气藏开发具指导意义,是实现碳酸盐岩气藏勘探、开发一体化的重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深层 碳酸盐岩台地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优质储层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河道砂体特征及勘探意义——以元坝地区须三段为例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661,688,共6页
元坝地区须三段钙屑砂岩气藏具有"源储共生、高效运聚、成藏条件优越和整体含气"的岩性气藏的特征,储层主要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高能河道砂体中。元坝地区西北部须三段富钙屑高能河道砂体具有低伽马(伽马曲线均呈光滑箱型或微... 元坝地区须三段钙屑砂岩气藏具有"源储共生、高效运聚、成藏条件优越和整体含气"的岩性气藏的特征,储层主要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高能河道砂体中。元坝地区西北部须三段富钙屑高能河道砂体具有低伽马(伽马曲线均呈光滑箱型或微齿化箱型)、高电阻,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石英含量低,溶蚀孔隙和裂缝十分发育的特点。富钙屑高能河道砂体沉积厚度大,是须三段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基础;近物源,碳酸盐岩屑含量高,抗压实程度强,可溶蚀程度强,是须三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须三段钙屑砂岩气藏的勘探应以钙屑砂岩单层厚度大、钙屑含量高、石英含量低的近源高能河道砂体为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屑砂岩 低孔低渗储层 主控因素 须三段 元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算法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在隐蔽与复合型河道刻画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懿疆 蒲勇 +3 位作者 缪志伟 苏建龙 李世凯 李明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4-1227,共14页
近年来,在致密油气藏的部分井上钻遇了一些前期未预测出的砂体与泥岩。如何有效识别隐蔽河道并精准钻遇砂岩成为气田增储上产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谱分解技术可以从全频地震资料中剥离出反映河道地质特征的特定频段信息,有助于河道... 近年来,在致密油气藏的部分井上钻遇了一些前期未预测出的砂体与泥岩。如何有效识别隐蔽河道并精准钻遇砂岩成为气田增储上产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谱分解技术可以从全频地震资料中剥离出反映河道地质特征的特定频段信息,有助于河道精细识别。传统时频分析方法分频结果的分辨率低,难以清晰刻画出河道边界及内幕,为此首次引入LR算法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进行陆相致密砂岩的识别。具体方法是,先利用频谱分析结果及研究区已钻井的录井岩性资料,明确砂泥岩地震响应特征及优势频段,再利用所提出的LR算法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分解出河道特征最明显的单频体进行河道刻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步挤压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广义S变换时频分辨率,较好地区分了非平稳信号中不同频率的信号分量,更适用于实际地震信号的时频谱分解。四川盆地东南缘涪陵区块实际地震资料应用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谱分解方法精确刻画出了研究区“隐蔽”河道展布及复杂河道带内幕,分频结果与相似研究区曲流河道沉积模式匹配,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挤压 时频分析 致密砂岩 “隐蔽”型河道识别 复合河道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高陡断褶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69
6
作者 邹玉涛 段金宝 +2 位作者 赵艳军 张新 李让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46-2052,共7页
在川东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特征、演化特征及成因机制。川东高陡断褶带经历了由拉张向挤压转变的动力学环境,主要划分为4期构造演化阶段:弱褶皱阶段(印支期以前)、褶皱雏形阶段(印支期)、褶皱活跃阶段(... 在川东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特征、演化特征及成因机制。川东高陡断褶带经历了由拉张向挤压转变的动力学环境,主要划分为4期构造演化阶段:弱褶皱阶段(印支期以前)、褶皱雏形阶段(印支期)、褶皱活跃阶段(燕山期)、褶皱定型阶段(喜马拉雅期)。川东高陡断褶带现今构造格局受早期基底断裂控制、晚期多期挤压构造叠加改造,定型"隔挡式"高陡断褶带排状展布;受纵向2套主要膏盐滑脱层及1套次要泥页岩滑脱层影响,川东断褶带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构造形变层,在多期挤压应力过程中,各构造层纵向上形成、演化具有差异性,构造形态截然不同。四川盆地多期挤压构造叠加改造对川东盐类矿床和油气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断褶带 川东地区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识别 被引量:34
7
作者 胡伟光 蒲勇 +2 位作者 赵卓男 肖伟 肖继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3,共8页
元坝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对钻遇长兴组礁滩储层的井进行含气性测试,获得了工业天然气流。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综合多种方法对元坝地区的生物礁进... 元坝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对钻遇长兴组礁滩储层的井进行含气性测试,获得了工业天然气流。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综合多种方法对元坝地区的生物礁进行了识别。首先基于正演模拟结果和连井地震剖面,归纳总结了生物礁的地震响应模式;然后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识别了长兴期末期沉积地层的沉积相;最后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分频处理技术、相干体识别技术和古地貌恢复技术对长兴组生物礁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较好地描述了长兴组生物礁的形态和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地区 生物礁 地震相 沉积相 波形分类技术 分频处理技术 相干体识别技术 古地貌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DA架构下的灰度图像匹配并行算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建江 张磊 +2 位作者 李兴钢 陈翔 黄义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提出一种NVIDIACUDA架构下的灰度图像匹配算法,利用GPU加速灰度图像的匹配过程。实际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现有实验环境中,对同一图像,在不损失匹配精度的前提下,在GPU上使用CUDA实现的灰度图像匹配并行算法比在CPU上使用MPI实现的灰度图... 提出一种NVIDIACUDA架构下的灰度图像匹配算法,利用GPU加速灰度图像的匹配过程。实际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现有实验环境中,对同一图像,在不损失匹配精度的前提下,在GPU上使用CUDA实现的灰度图像匹配并行算法比在CPU上使用MPI实现的灰度图像匹配并行算法快了40多倍,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灰度图像匹配应用于如交互式系统等实时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A GPU 灰度 图像匹配 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平邑盆地古近系湖相核形石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矿明 黄文辉 +2 位作者 汪建辉 曾婷婷 唐鑫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山东省平邑盆地古近系官庄组湖相核形石较富集,其特征和分布受古沉积环境的控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野外现场观测、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地球化学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本区核形石灰岩的岩石形态、结构、古生物、构造... 山东省平邑盆地古近系官庄组湖相核形石较富集,其特征和分布受古沉积环境的控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野外现场观测、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地球化学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本区核形石灰岩的岩石形态、结构、古生物、构造、元素地球化学等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的特征,并据此将该区核形石分成A、B两类,它们之间根本性区别在于其形成的沉积环境的不同,A类核形石形成于翻转、滚动的强水动力的,水体较浅且较混浊的滨湖岸滩—浅湖浅滩环境;而B类核形石形成于水体较深、较平静的且较清澈的浅湖湖湾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核形石发育于一个处于湖侵体系域阶段的干热湖盆的缓坡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盆地 官庄组 湖相 核形石 特征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地区长兴组礁滩地震相精细刻画 被引量:21
10
作者 肖秋红 李雷涛 +1 位作者 屈大鹏 彭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3,114,共6页
为了准确划分YB地区长兴组的沉积相带,进一步开展长兴组礁滩储层精细预测,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地震相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地震相检测技术,对地震波形进行分类,区分了不同沉积体。首先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相模式分... 为了准确划分YB地区长兴组的沉积相带,进一步开展长兴组礁滩储层精细预测,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地震相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地震相检测技术,对地震波形进行分类,区分了不同沉积体。首先对YB地区长兴组进行了系统的相模式分析;然后利用地震相切片技术,分析了YB地区长兴组各沉积时期相带发育及迁移情况;最后进行地震相平面分析,并对各种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较好地划分出了YB地区长兴组各沉积相带,认为YB地区长兴组主要划分为开阔台地相、礁后浅滩相、台地边缘礁滩相以及斜坡陆棚相四大相带,清楚地展现了生物礁滩的平面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滩 地震相分析 波形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坝构造飞仙关组裂缝储层综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涛 朱祥 谭代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9,共7页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天然气蕴藏量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裂缝储层的非均质性很强,给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增加了难度。为此,采用了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基于叠前地震资料的振幅和频率随方位角变化特征分析,AVO和FVO分析,叠前弹...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天然气蕴藏量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裂缝储层的非均质性很强,给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增加了难度。为此,采用了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基于叠前地震资料的振幅和频率随方位角变化特征分析,AVO和FVO分析,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裂缝预测思路,对毛坝构造飞仙关组三段进行了裂缝储层及其含气性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气藏的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坝构造 飞仙关组 综合预测方法 裂缝描述 含气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弹性参数预测礁、滩相储层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伟光 蒲勇 +2 位作者 赵卓男 李发贵 肖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76-180,共5页
受地质情况复杂和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限制,对川东北YB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分布规律的成功研究史例很少。文中以现有的钻井、地质和地震资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该区礁、滩相储集体的沉积特征,分析了弹性参数与储层的含油气关系,搞清了... 受地质情况复杂和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限制,对川东北YB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分布规律的成功研究史例很少。文中以现有的钻井、地质和地震资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该区礁、滩相储集体的沉积特征,分析了弹性参数与储层的含油气关系,搞清了礁、滩相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并得出以下认识:①YB地区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可分为上、下两套储层,上储层以礁盖白云岩为主,下储层以礁后生物滩屑储层及早期生屑滩储层为主。②长兴组含气储层表现为低纵波速度、低弹性模量和低泊松比特征,而不含气储层则相反;随着孔隙度的增高,纵波速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基于储层预测结果部署的针对礁、滩相的钻井大多数都获得了工业气流,长兴组储层段都表现出低泊松比特征,符合Ⅱ、Ⅲ类含气储层的划分依据,储层预测结果与钻井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长兴组 礁、滩相 弹性参数 泊松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精细解释在普光气田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勤 冯明刚 +2 位作者 彭劲 李淑荣 王燕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3-548,共6页
普光气田应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计算得到的矿物成分含量、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偏差,难以满足储量申报需要。因此,开展测井精细解释攻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选取普光气田取心井作为关键井,开展岩心刻度测井精细解释研究;其次... 普光气田应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计算得到的矿物成分含量、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偏差,难以满足储量申报需要。因此,开展测井精细解释攻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选取普光气田取心井作为关键井,开展岩心刻度测井精细解释研究;其次利用PE曲线并结合其余测井资料计算储层矿物成分含量;最后分储层类型优选权值系数将中子和密度孔隙度进行合理组合,计算储层孔隙度,并编制适用普光气田的测井资料处理软件。将测井精细解释结论同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测井处理解释精度大幅提高。该测井精细解释方法有力支撑了普光气田储量参数的研究及探明储量的申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曲线 孔隙度 矿物成分 储量计算 碳酸盐岩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在四川FL地区礁滩型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伟光 李发贵 杨鸿飞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4期62-67,共6页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对礁滩型储层的预测和流体识别较叠后声阻抗反演的可信度更高,可对含油气性进行半定量—定量描述。以四川FL地区礁滩型储层为重点,以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为技术路线,对该地区反演出的数据体进行交汇解释,预测出了该区...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对礁滩型储层的预测和流体识别较叠后声阻抗反演的可信度更高,可对含油气性进行半定量—定量描述。以四川FL地区礁滩型储层为重点,以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为技术路线,对该地区反演出的数据体进行交汇解释,预测出了该区礁滩型储层的平面分布特点,预测结果与该区仅有的两口钻井资料相吻合。实践表明,用交会法并结合对储层响应敏感的两个参数泊松比和剪切模量进行储层解释,可靠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储层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 地震解释 储层预测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巴山前构造带油气苗分布及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金宝 张庆峰 范小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3-167,共5页
大巴山前构造带构造变形强烈,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勘探程度低。从地表油气显示分布特征分析入手,结合露头烃源岩与含烃流体包裹体资料,探讨了大巴山前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前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具有"递进变... 大巴山前构造带构造变形强烈,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勘探程度低。从地表油气显示分布特征分析入手,结合露头烃源岩与含烃流体包裹体资料,探讨了大巴山前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前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具有"递进变形、油气分带、差异成藏"的特征;大巴山前构造带的构造由北东向西南呈现多期递进变形特征,并相应控制了油气的分带性,其中冲断带主要分布油气苗,滑脱褶皱带见沥青与气藏;根据大巴山前构造带不同区带油气藏成藏时序与油气藏后期改造的差异性,总结出3种油气成藏类型,即破坏型、局部残存型和内部调整型,其中铁溪-万源滑脱褶皱带属于内部调整型,油气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前构造带 油气苗 递进变形 油气分带 差异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涪陵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新 梁子锐 汪建辉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4期23-29,共7页
涪陵地区位于四川盆地长兴组台地边缘沉积相带上,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针对该地区生物礁滩储层的xl1井获得工业天然气流,通过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研究,并结合钻井资料建立该地区沉积相模式,总... 涪陵地区位于四川盆地长兴组台地边缘沉积相带上,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针对该地区生物礁滩储层的xl1井获得工业天然气流,通过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研究,并结合钻井资料建立该地区沉积相模式,总结出长兴组生物礁滩具有横向迁移和纵向加积两大沉积特征。通过井震响应分析、模型正演以及与元坝生物礁地震反射特征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涪陵地区生物礁滩的地震响应模式。最后结合地震相、沉积相以及钻井资料总结出该地区生物礁滩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地区 生物礁 地震特征 沉积特征 模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褶积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薄储层流体识别——以元坝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盛秋红 张金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1-46,共6页
元坝地区长兴组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礁后滩储层厚度薄,气水识别是该区的勘探难点之一。低频伴影是进行流体识别的有效方法,但对薄储层进行流体识别难度巨大。为此,引入了反褶积短时傅立叶变换。相较于传统时频分析方法... 元坝地区长兴组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礁后滩储层厚度薄,气水识别是该区的勘探难点之一。低频伴影是进行流体识别的有效方法,但对薄储层进行流体识别难度巨大。为此,引入了反褶积短时傅立叶变换。相较于传统时频分析方法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由于该方法利用了信号短时傅里叶变换,在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分析中发现同一地震剖面取不同时窗时其"低频阴影"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为此,通过建立模型以及实际地震数据实验,得到了最佳时间和频率分辨率的地震主频与时窗组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可进行高分辨的低频伴影分析。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GNER-VILLE分布 短时傅里叶变换 反褶积 时窗长度 地震主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AVO反演技术在川东北元坝地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鸿飞 胡伟光 +1 位作者 林琳 李文成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4期55-60,共6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礁滩储层的油气、水系统相对复杂,钻遇水层或气水同层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储层识别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井中储层段的流体类型进行物性分析研究,得出了该区含气层、气水同层、水... 川东北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礁滩储层的油气、水系统相对复杂,钻遇水层或气水同层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储层识别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井中储层段的流体类型进行物性分析研究,得出了该区含气层、气水同层、水层及非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含气层、气水同层都具有泊松比值、λρ(拉梅系数λ与密度ρ的乘积)值较非储层值低的特点。利用AVO反演技术对该区礁滩储层进行反演,得到相应的泊松比、λρ数据体。利用反演所得到的泊松比、λρ成果预测了元坝地区长兴组礁滩储层的含气有利分布范围,预测结果和该区测井资料吻合度较高。结论表明,采用AVO反演技术进行海相礁滩储层识别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储层 AVO反演 储层识别 长兴组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毛坝场构造飞仙关组三段裂缝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伟光 赵卓男 +2 位作者 劳牡丹 肖伟 李发贵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5期348-354,共7页
对川东北毛坝地区的钻井资料进行研究发现,该区飞仙关组三段含气裂缝储层横向上呈不均匀分布,井位设计论证困难较大。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研究,得知该区断层发育,并对飞仙关组三段的裂缝发育有较大影响。飞三段岩性组合也使其容... 对川东北毛坝地区的钻井资料进行研究发现,该区飞仙关组三段含气裂缝储层横向上呈不均匀分布,井位设计论证困难较大。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研究,得知该区断层发育,并对飞仙关组三段的裂缝发育有较大影响。飞三段岩性组合也使其容易产生裂缝。对此,首先利用井资料进行岩石物理正演模型研究,得到了飞仙关组三段裂缝含气储层的AVO响应特征;其次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所表现的各向异性,从叠前地震属性随方位角变化关系分析入手,表征和描述了研究区飞仙关组三段裂缝储层的分布特征,以此预测飞仙关组三段裂缝型储层发育情况。裂缝储层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坝场 飞仙关组三段 P波各向异性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波形分类技术在川东北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伟光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1期52-57,共6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的生物礁、潮道及河流和岩溶相等特殊地质体皆是含油气的有利区域,如何识别出这些特殊地质体成为能够找到油气资源的一种有力手段。采用钻井资料中所包含的沉积学信息可以进行非常详细的沉积研究,只是这种点上的沉积...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的生物礁、潮道及河流和岩溶相等特殊地质体皆是含油气的有利区域,如何识别出这些特殊地质体成为能够找到油气资源的一种有力手段。采用钻井资料中所包含的沉积学信息可以进行非常详细的沉积研究,只是这种点上的沉积相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面(区域)上研究的需要;利用该区现有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相波形分类,就能得到特殊地质体在平面上的展布,并结合钻井资料,得出地震相划分的合理性。钻井资料和地震相波形分类的结果吻合很好,表明地震相波形分类技术能够对生物礁、潮道及河流和岩溶等进行有效的识别,但该方法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把沉积和断层区分开,往往在沉积较简单的地区地震相波形分类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断层的发育会破坏地震相波形分类的基础(地层沉积的原生信息),使地震相波形分类的解释变得异常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波形分类技术 特殊地质体 川东北地区 钻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