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酯切片流态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希军 张军 +3 位作者 王嘉骏 冯连芳 蒋士成 汪燮卿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4-1167,共4页
聚酯切片的含水量和结晶度明显影响后续的固相缩聚过程,采用特殊流化床进行干燥和结晶处理是发展方向。在内径为85 mm的流化床中对聚酯切片的流态化特性进行了冷态模拟实验研究,测定了聚酯切片的起始流化速度和床层膨胀比,并通过对床层... 聚酯切片的含水量和结晶度明显影响后续的固相缩聚过程,采用特殊流化床进行干燥和结晶处理是发展方向。在内径为85 mm的流化床中对聚酯切片的流态化特性进行了冷态模拟实验研究,测定了聚酯切片的起始流化速度和床层膨胀比,并通过对床层的压力脉动进行功率谱分析,考察了聚酯切片的流态化动力学特性和流型转变。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聚酯切片属于Geldart D类颗粒,起始流化速度为0.66 m/s。对床层压力脉动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的结果表明,聚酯切片的流化状态不稳定,首先形成节涌流态化;当流化气速大于3 m/s时,形成湍动流态化。当流化床处于湍动流态化状态时,气体与聚酯切片间传热传质效率高,可实现快速干燥和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固相缩聚 流化床 功率谱分析 流态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固相缩聚前后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希军 李金霞 +3 位作者 冯连芳 张军 蒋士成 汪燮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176,共5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固相缩聚过程存在聚合反应与结晶偶合的现象。利用自制的固相缩聚实验装置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ET固相缩聚反应中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SC升温速率增加使PET冷结晶峰温度明显升高,结晶峰面积减...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固相缩聚过程存在聚合反应与结晶偶合的现象。利用自制的固相缩聚实验装置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ET固相缩聚反应中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SC升温速率增加使PET冷结晶峰温度明显升高,结晶峰面积减小,而熔融峰温度和面积随升温速率的变化很小;等温结晶时不同结晶温度的结晶形态存在差异,结晶形态取决于温度和结晶历史;PET固相缩聚过程中结晶度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缩聚反应的进程促进新结晶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固相缩聚 结晶行为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熔体热水中造粒传热过程的模拟
3
作者 沈希军 张军 +2 位作者 冯连芳 蒋士成 汪燮卿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开发聚酯熔体热水中造粒与结晶集成技术,建立了聚酯熔体在热水中的传热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切片内的温度呈中心温度高、四周温度低的对称式温度分布,切片的直径和在热水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切片内温度分... 为开发聚酯熔体热水中造粒与结晶集成技术,建立了聚酯熔体在热水中的传热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切片内的温度呈中心温度高、四周温度低的对称式温度分布,切片的直径和在热水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切片内温度分布的敏感因素;在93~99℃,热水温度对切片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不明显。对于切片直径4.0mm、热水温度95℃、切片停留时间2.5s,切片内的平均温度约为199℃,可实现后续聚酯固相缩聚所要求的切片最佳结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造粒 切片 传热 模拟 MATLAB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