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磊
杨世刚
+4 位作者
刘宏
张德顺
郭炳平
杨英才
梁北援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3-619,537,共7页
对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地表观测的微地震压裂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和讨论。通过不同岩性条件下直井、斜井和水平井压裂监测等多个应用实例的试验研究,讨论分析了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应用成功必须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①在时间上精确同...
对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地表观测的微地震压裂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和讨论。通过不同岩性条件下直井、斜井和水平井压裂监测等多个应用实例的试验研究,讨论分析了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应用成功必须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①在时间上精确同步、与大地良好耦合的专用微震监测仪器;②在远离压裂车群1~3km的环形地域内定量优选安静处布设离散监测地震台网;③对向量扫描输出的破裂能量分布的解释,必须在分辨出压裂段近处的压裂裂缝、由于振动波型叠加特性引起的伪能量斑点以及远处不连通的诱发破裂的较高能量带的基础上,作出服从物理力学原理和可能的最逼近真实的裂缝时空分布特性解释。通过与井下邻近观测压裂监测解释结果的对比验证,说明了地表观测的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压裂监测
地表微地震观测
向量扫描
震源机制
破裂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磊
杨世刚
刘宏
张德顺
郭炳平
杨英才
梁北援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胜利
油田
分公司
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开发部
中国石油
天然气集团
公司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
有限
责任
公司
国际勘探事业部
北京博达吉泰科技
有限公司
GeoImage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3-619,53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51)资助
文摘
对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地表观测的微地震压裂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和讨论。通过不同岩性条件下直井、斜井和水平井压裂监测等多个应用实例的试验研究,讨论分析了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应用成功必须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①在时间上精确同步、与大地良好耦合的专用微震监测仪器;②在远离压裂车群1~3km的环形地域内定量优选安静处布设离散监测地震台网;③对向量扫描输出的破裂能量分布的解释,必须在分辨出压裂段近处的压裂裂缝、由于振动波型叠加特性引起的伪能量斑点以及远处不连通的诱发破裂的较高能量带的基础上,作出服从物理力学原理和可能的最逼近真实的裂缝时空分布特性解释。通过与井下邻近观测压裂监测解释结果的对比验证,说明了地表观测的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微地震压裂监测
地表微地震观测
向量扫描
震源机制
破裂能量分布
Keywords
micro-fracture monitoring
surface microseismic survey
vector scanning
seismic source mechanism
fracture energy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在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王磊
杨世刚
刘宏
张德顺
郭炳平
杨英才
梁北援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