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以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火山岩油气藏勘探为例
1
作者 陈延哲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2期26-31,共6页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的整体,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它是企业发展纲领性文件,关系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在松辽盆地取得较好的成效...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部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的整体,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它是企业发展纲领性文件,关系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在松辽盆地取得较好的成效,为推进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针对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尚未有一个标准体系。因此,整合各专业技术领域标准,构建企业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技术标准体系至关重要。论述了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在充分调研分析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及标准的基础上,探究了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结构类别、框架及修订规划表,构建了由4个专业、13个门类组成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急需研究制修订5个专业门类、10项技术和质控规范,为提高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成功率及效益勘探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勘探技术 标准体系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登娄库——永安地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洋 张美华 +1 位作者 黄兰 王春华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
在已了解的松辽盆地登娄库一永安地区构造和沉积演化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该地区的成藏模式特征从运移方式和生储盖空间组合两个方面上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分析了各自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 在已了解的松辽盆地登娄库一永安地区构造和沉积演化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该地区的成藏模式特征从运移方式和生储盖空间组合两个方面上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分析了各自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域地层具有断坳双层结构,按油气运移类型划分,在断陷期主要发育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原生油气成藏模式和次生油气成藏模式;在坳陷期主要发育次生油气成藏模式和混生油气藏。从储层与烃源岩的空间组合上来看,区域内主要发育有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这三种油气成藏模式。形成这些不同成藏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该区深至基底的大型断裂构造和继承性断裂、反转构造以及固有沉积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气成藏模式 原生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 混生油气藏 基底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油气资源动态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玺 宋振响 +1 位作者 徐文 李忠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4-230,共7页
根据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的最新勘探进展,结合地震、钻井、地化测试数据等资料,系统评价了梨树断陷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展布特征及生烃潜力。利用盆地模拟法和油藏规模序列法,分别计算了区带资源量和预测了资源... 根据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的最新勘探进展,结合地震、钻井、地化测试数据等资料,系统评价了梨树断陷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展布特征及生烃潜力。利用盆地模拟法和油藏规模序列法,分别计算了区带资源量和预测了资源发现趋势,并对计算结果与三次资评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资源量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 资源量 资源评价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可变面元三维地震勘探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向晓丽 陈世军 +1 位作者 刘洪雷 袁红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8,20,共7页
可变面元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常规三维观测系统的参数,可形成不同尺寸的面元资料。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四五家子—八屋地区断裂系统发育,小断层较多。为了提高破碎小断层的成像精度,采用可变面元观测系统进行地震资料采集。... 可变面元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常规三维观测系统的参数,可形成不同尺寸的面元资料。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四五家子—八屋地区断裂系统发育,小断层较多。为了提高破碎小断层的成像精度,采用可变面元观测系统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在地震资料处理中,采用了层析静校正、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CMP重排与基准面重新计算和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对松辽盆地南部四五家子—八屋地区高精度可变面元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和解释,解决了该区特殊的地质问题,取得了好的勘探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 三维观测系统 可变面元 覆盖次数 信噪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坳陷层断裂输导能力研究——以长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云锋 于永利 +1 位作者 陈亮 朱建峰 《海洋石油》 CAS 2016年第2期25-31,共7页
长岭凹陷坳陷层的油藏类型以断层一岩性复合藏为主,断裂的有效输导是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勘探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方法定性或定量研究断裂的输导能力。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可采用静态断层几何要素分析与动态断层活动性分析相结... 长岭凹陷坳陷层的油藏类型以断层一岩性复合藏为主,断裂的有效输导是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勘探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方法定性或定量研究断裂的输导能力。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可采用静态断层几何要素分析与动态断层活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断层是否具有输导能力;在勘探程度高的地区,可开展启闭系数计算,定量分析断裂输导能力。综合上述方法,长岭凹陷断裂输导能力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断裂输导体系评价以及圈闭风险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凹陷 坳陷层 断裂(断层)几何要素 输导能力 启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武断陷义县组火山岩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洪宇 韩双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彰武断陷义县组火山岩基本成藏条件、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彰武断陷火山岩成藏主要受油源丰富程度、沟通断层是否发育、构造背景及火山岩储层性能四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彰武断陷 火山岩 油气藏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技术在松南气田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曼丽 徐文 +1 位作者 黄兰 张美华 《海洋石油》 CAS 2013年第3期46-49,共4页
利用包裹体分析技术对松南气田充注期次和成藏期进行初步分析后认为:松南气田存在四期有机烃类气体充注,分别为泉头组沉积时期、青山口组沉积末期、姚家组沉积末期和嫩江组沉积末期,具有多期充注多期成藏的特点;新近系以来受深大断裂的... 利用包裹体分析技术对松南气田充注期次和成藏期进行初步分析后认为:松南气田存在四期有机烃类气体充注,分别为泉头组沉积时期、青山口组沉积末期、姚家组沉积末期和嫩江组沉积末期,具有多期充注多期成藏的特点;新近系以来受深大断裂的影响,幔源二氧化碳充注,形成混合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气田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南新区小型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分析——以彰武断陷为例
8
作者 李丹 于雷 樊薛沛 《海洋石油》 CAS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中石化松辽盆地南部新登记区块(简称松南新区)分布着20多个有效勘探面积100~300 km^2、现今残留厚度小于3 000 m的小型断陷,它们具有相似的成盆、成烃、成藏演化过程。彰武断陷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其成藏具有"低熟近源... 中石化松辽盆地南部新登记区块(简称松南新区)分布着20多个有效勘探面积100~300 km^2、现今残留厚度小于3 000 m的小型断陷,它们具有相似的成盆、成烃、成藏演化过程。彰武断陷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其成藏具有"低熟近源、陡坡控砂、相带控藏、构造富集"特征,进而建立斜坡带、洼陷带、断阶带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彰武断陷 低熟近源 陡坡控砂 相带控藏 构造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SN167井三维VSP采集参数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瑞磊 冯晓辉 陈光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9-656,698,共9页
SN167井是位于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上的一口大斜度井.针对SN167井区的井-地联合地震资料采集,开展了三维VSP采集参数优化技术应用研究.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假设下计算的入射角与反射系数关系,确定最大井源距;根据不同接收深度时... SN167井是位于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上的一口大斜度井.针对SN167井区的井-地联合地震资料采集,开展了三维VSP采集参数优化技术应用研究.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假设下计算的入射角与反射系数关系,确定最大井源距;根据不同接收深度时成像范围和覆盖次数的正演结果,分析优选最佳检波器沉放深度;综合考虑目的层成像范围和覆盖次数,选择合适的井下观测点数.应用优化确定的SN167井三维VSP采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采集效果,所获三维VSP资料的频宽较地面三维地震资料高出20~30 Hz,井周小断层的分辨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技术 采集参数优化 最大井源距 检波器沉放深度 井下观测点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构造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雷 《海洋石油》 CAS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龙凤山次凹的勘探成功表明该区带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在原有的二维资料基础上部署北201井已经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依托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结合最新勘探进展,以该区域构造应力分析及断裂形成机制作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了龙凤... 龙凤山次凹的勘探成功表明该区带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在原有的二维资料基础上部署北201井已经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依托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结合最新勘探进展,以该区域构造应力分析及断裂形成机制作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了龙凤山次凹整体构造演化特征和断裂发育特征,探讨了成藏地质条件,从而为在龙凤山次凹寻找有利油气富集区带提供可靠依据并为下一步勘探部署及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断裂发育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火一段沉积相
11
作者 黄兰 李会娟 +1 位作者 刘曼丽 朱建峰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火石岭组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分析,并结合单井沉积微相分析,认为该区域火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可进... 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火石岭组一段的总体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分析,并结合单井沉积微相分析,认为该区域火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辫状河道、分流河道间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湖泊相主要发育半深湖一深湖亚相。通过对该区火一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火一段的砂体主要分布于火一Ⅱ、Ⅲ砂层组,其次是火一Ⅰ砂层组和火一Ⅳ砂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火一段 沉积相 扇三角洲相 湖泊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储层预测质控方法优化及其应用
12
作者 冯晓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6期183-183,共1页
储层作为油气储藏的载体,是油气勘探开发中要落实的主要目标,其精度直接影响钻探的成功率,储层预测工作在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工业化软件的流程化设计,也让储层预测专业人员对储层预测工作驾轻就熟,但精细储层预测的基础就... 储层作为油气储藏的载体,是油气勘探开发中要落实的主要目标,其精度直接影响钻探的成功率,储层预测工作在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工业化软件的流程化设计,也让储层预测专业人员对储层预测工作驾轻就熟,但精细储层预测的基础就是对基础输入数据的质控与优化,只有准确的基础数据才能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更好地消除反演的多解性。文章总结了一些在储层预测工作中数据质控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际数据中,取得的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反演 储层预测 数据质控 地震地质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在金山地区水平井部署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光宇 曹磊 张雅晨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5年第4期30-32,共3页
金山气田位于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带南部,整体呈南高北低的构造特征。金山气田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为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泥岩互层。利用模型正演技术分别进行了储层厚度识别模型正演和薄互储层波形特征定量分析。通过该实验模拟,在梨树断陷... 金山气田位于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带南部,整体呈南高北低的构造特征。金山气田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为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泥岩互层。利用模型正演技术分别进行了储层厚度识别模型正演和薄互储层波形特征定量分析。通过该实验模拟,在梨树断陷金山地区梨6-6HF井水平井的部署中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在金山地区缓坡带水平井梨6-8HF、梨6-11HF、梨6-12HF部署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可以在该地区进一步开展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正演 水平井部署 梨树断陷 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法计算页岩气资源量原理及方法说明——以Surfer软件计算LF断陷沙二段资源量为例
14
作者 许方哲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229-230,共2页
我国的页岩气类型多且地质条件复杂,相关计算参数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概率体积法是目前国内最常采用的资源量计算方法,但在资料较充足且可以绘制各参数平面图的地区,体积法可以成为更优于概率体积法的选择,并且由于体积法考虑了烃源岩的... 我国的页岩气类型多且地质条件复杂,相关计算参数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概率体积法是目前国内最常采用的资源量计算方法,但在资料较充足且可以绘制各参数平面图的地区,体积法可以成为更优于概率体积法的选择,并且由于体积法考虑了烃源岩的实际空间展布特征,计算的结果更准确。目前的许多地质软件都可以轻松实现体积法的计算,本文举例说明应用Surfer软件如何完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体积法 概率体积法 资源量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