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石油化工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湘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13-20,共8页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石油化工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内石油消费现状对我国今后20年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对我国石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石...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石油化工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内石油消费现状对我国今后20年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对我国石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石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以及需采取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 可持续发展 消费 市场需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化工企业供应商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6-1268,共3页
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供应商特点进行分析 ,阐述了石化企业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方法、评估原则及评估实施过程 。
关键词 供应商 评估 采购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供需形势与展望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常规天然气和致密气储量、产量的午增长率由两位百分数降至一位百分数,总体呈降低之势。预计中国天然气产量在2015年有达到1340×10^8m^3的可能,如其商品率能达90%,则供应量有达到1206×10^8m^3的可能。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常规天然气和致密气储量、产量的午增长率由两位百分数降至一位百分数,总体呈降低之势。预计中国天然气产量在2015年有达到1340×10^8m^3的可能,如其商品率能达90%,则供应量有达到1206×10^8m^3的可能。页岩气开采刚刚起步,在2015年可望有6×10^8m^3商品气投入供应。煤层气开采量,特别是利用量长期大幅度落后于预定指标,其生产量和利用量的统计存在缺陷;按目前的实际利用量增加趋势推算,2015年其商品气量有达到40×10^9Nm^3的可能。煤制气的开拓已取得许多新成果,从已建成的生产能力看,2015年有供应55×10^8m^3燃气的可能性。综上所述,2015年国内燃气供应总量可能为1310×10^8m^3,如按预测的当年消费量达2310×10^8m^3计算,则2015年需进口天然气1000×10^8m^3。从目前预计的管道气和LNG接收站的实际进口量看,尚有270×10^8~300×10^8m^3的缺口,需及时采取措施提前投产一批LNG接收站并增加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数量。建议在“十三五”能源规划的基础性研究中,完善对实际可供应的燃气商品量的统计。综合分析的结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是影响我国油气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储量 产量 增长率 供需形势 商品气 常规气 非常规气 进口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泥盆系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过程
4
作者 蒋小琼 宋晓波 +3 位作者 黄思钦 潘文蕾 吴小奇 曾华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泥盆系观雾山组获工业气流,展示出观雾山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其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研究程度较低,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天然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测温、地震资料等,开展了川西北地区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地质...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泥盆系观雾山组获工业气流,展示出观雾山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其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研究程度较低,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天然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测温、地震资料等,开展了川西北地区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合区域埋藏-热演化史恢复结果,恢复了观雾山组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北地区观雾山组天然气成藏条件较好,具体表现为:①观雾山组滩相白云岩储层孔、洞发育;②天然气以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供烃为主,为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油气来源;③烃源断裂为天然气垂向输导提供了有利通道,利于天然气富集成藏;④观雾山组天然气藏的形成经历早印支期古油藏—印支晚至早燕山期古油气藏—现今气藏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过程 成藏条件 观雾山组 泥盆系 川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智能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志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88-1093,共6页
评述了化工智能化生产技术在测量技术的数字化、控制仪表及装置的智能化、现场过程控制与经营管理的一体化方面的应用与进展;对当前流行的主要技术、概念,例如ERP、MES、DCS、SCM、APS等及其关系进行了论述与解释。
关键词 先进制造 现代制造 智能化制造 化工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扎乌龙地区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二者的成矿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建国 周明召 +5 位作者 郑碧海 李广伟 靳文楷 章荣清 朱文斌 许志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0-1402,共23页
锂-铍等稀有金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早已将其列为禁止出口矿产名录,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中国锂-铍矿产资源丰富,成矿背景优越,但地表第四纪覆盖严重,且分布不均。近年甜水海-松潘-甘... 锂-铍等稀有金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早已将其列为禁止出口矿产名录,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中国锂-铍矿产资源丰富,成矿背景优越,但地表第四纪覆盖严重,且分布不均。近年甜水海-松潘-甘孜造山带花岗伟晶岩型锂矿资源逐步被勘探发现,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川西石渠县扎乌龙锂矿作为该造山带中部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点,厘清该矿床锂资源聚集主控因素及其稀有金属富集规律将为甜水海-松潘-甘孜造山带下一步战略找矿行动提供指导和重要决策依据。本文对扎乌龙地区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脉、白云母钠长伟晶岩脉、电气石钠长石伟晶岩脉、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体以及岩体边部的含电气石细晶岩、十字石黑云母片岩等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利用LA-ICP-MS独居石U-Th-Pb同位素定年技术,确定扎乌龙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3~211 Ma,含电气石细晶岩约形成于210 Ma,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约形成于210~200 Ma,富锂伟晶岩可能在205 Ma集中产出。结合前人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扎乌龙矿区由二云母花岗岩、电气石细晶岩到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和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形成时代逐步年轻。210 Ma以后,岩浆演化逐步进入岩浆-热液阶段,在约10 Ma时间内发生了持续、多期次的岩浆侵位活动。此外,结合花岗岩向伟晶岩逐步降低的REE、K/Rb、Nb/Ta和Zr/Hf等微量特征值,以及高演化伟晶岩独居石矿物Nd、Eu负异常现象,表明花岗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在扎乌龙伟晶岩稀有金属富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水海-松潘-甘孜造山带 片麻岩穹隆 稀有金属伟晶岩 花岗岩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形成过程初探 被引量:77
7
作者 鄢继华 陈世悦 +2 位作者 宋国奇 姜在兴 邱桂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3-578,共6页
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四种滑塌浊积岩类型,即无触发机制的天然重力滑塌、地震诱发作用产生的滑塌、波浪作用产生的滑塌和与底形相关的砂岩透镜体。实验结果表明,外界触发机制是形成三角洲前缘... 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四种滑塌浊积岩类型,即无触发机制的天然重力滑塌、地震诱发作用产生的滑塌、波浪作用产生的滑塌和与底形相关的砂岩透镜体。实验结果表明,外界触发机制是形成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的重要条件,底形的变化结合波浪、地震等外界触发机制的作用更容易在三角洲前缘形成滑塌浊积体。此外,被破坏和改造的三角洲前缘更易找到滑塌浊积体;相反,形态规则、保存完好的三角洲前缘反而不利于滑塌浊积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岩 三角洲 滑塌 触发机制 地震 形成 砂岩透镜体 波浪作用 水槽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加氢催化剂载体氧化铝的改性及其工业应用(Ⅰ) 被引量:27
8
作者 朱警 戴伟 +3 位作者 穆玮 宋硕 郭彦来 彭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报道了将稀土元素加入催化剂载体Al2 O3 中改进了Al2 O3 的热稳定性 ,调节了载体的表面酸度。用这种改性载体制成的Pd -Al2 O3 催化剂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将改性的氧化铝载体用于工业化C2 选择加氢催化剂 ,性能卓越 ,降低了副... 报道了将稀土元素加入催化剂载体Al2 O3 中改进了Al2 O3 的热稳定性 ,调节了载体的表面酸度。用这种改性载体制成的Pd -Al2 O3 催化剂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将改性的氧化铝载体用于工业化C2 选择加氢催化剂 ,性能卓越 ,降低了副产物绿油的生成量。而且改性的Al2 O3 作为载体 ,适用于制备所有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及环保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加氢催化剂 载体 氧化铝 改性 稀土元素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许书堂 马维民 +3 位作者 王德仁 靳广兴 李继东 杨玉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4-650,共7页
在总结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对白音查干凹陷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将下白垩统地层划分为3个超层序,6个三级层序。对主要层序内部的岩性特征、沉积相构成、体系域发育状况、地层叠加样式等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特征的研... 在总结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对白音查干凹陷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将下白垩统地层划分为3个超层序,6个三级层序。对主要层序内部的岩性特征、沉积相构成、体系域发育状况、地层叠加样式等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特征的研究,对层序的形成背景、沉积演化过程,以及生储盖层的发育条件和组合关系等有了清楚的认识,认为白音查干凹陷演化具有早期形成,继承性发育,晚期鼎盛的特点,凹陷经历三次湖泛,形成三套烃源岩,发育四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存在三套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白音查干凹陷 储盖层 储盖组合 二连盆地 沉积演化 钻井 层叠 叠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99
10
作者 魏斌 魏红红 +1 位作者 陈全红 赵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7-450,共4页
根据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和碎屑颗粒粒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两种类型的母岩,即深变质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根据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和碎屑颗粒粒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两种类型的母岩,即深变质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在延长组沉积早中期,主要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南两个方向,而延长组沉积晚期,西南方向物源占优势,北部物源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且物源南北分布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重矿物组合 古流向 粒度 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结构催化剂及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龙军 邵潜 +3 位作者 贺振富 田辉平 李阳 段启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25-932,共8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规整结构催化剂。它在废气排放处理等气相催化反应中已表现出优于常规催化剂的优良催化性能 ,在气液固多相催化反应领域的研究也表明它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催化反应。将这种催化剂和反应器结构特性与常规催化反应中应用的...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规整结构催化剂。它在废气排放处理等气相催化反应中已表现出优于常规催化剂的优良催化性能 ,在气液固多相催化反应领域的研究也表明它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催化反应。将这种催化剂和反应器结构特性与常规催化反应中应用的固体催化剂和反应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它有可能替代浆态床和固定床反应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强化 结构催化 规整结构催化剂 规整结构反应器 多相反应器 多功能反应器 传质与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被引量:81
12
作者 何莹 鲍志东 +2 位作者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6-818,共13页
根据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下奥陶统深埋热液白云岩类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深埋藏白云岩主要由细晶或中... 根据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微量元素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下奥陶统深埋热液白云岩类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研究区深埋藏白云岩主要由细晶或中晶白云石组成,白云石呈自形或半自形晶。δ13CPDB值为-1.63‰~2.31‰,平均为0.25‰,δ18OPDB值为-11.49‰^-6.02‰,平均为-8.72‰;锶含量较低,在77×10-6~107×10-6之间,二价铁、锰含量较高,具有高的有序度和低的CaCO3摩尔含量的特点。各种资料表明,该类白云岩是在深埋藏环境中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白云岩的形成与海西期岩浆喷发活动有关,变质岩体的分布控制了白云岩的分布。白云化流体来自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有机酸及区域地下热卤水的混合,白云化所需的Mg2+来自岩浆岩中铁镁矿物的分解、埋藏压实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等。因此其白云化机制可称之为“深埋热液白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下奥陶统深埋热液白云岩 白云化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柴油中硫化物 被引量:36
13
作者 凌凤香 姚银堂 +1 位作者 马波 王少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5-539,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 原子发射光谱 (GC AED)联用技术对柴油中硫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 ,考察了柴油加氢脱硫处理前后硫化物的变化及不同柴油原料硫化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1#柴油可定性出 33类硫化物 ,经加氢脱硫处理后 ,1 1#和 1 2 #样... 采用气相色谱 原子发射光谱 (GC AED)联用技术对柴油中硫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 ,考察了柴油加氢脱硫处理前后硫化物的变化及不同柴油原料硫化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1#柴油可定性出 33类硫化物 ,经加氢脱硫处理后 ,1 1#和 1 2 #样品硫含量可由 1497mg/L分别降到 16 5 1mg/L和 90 4mg/L ,平均脱除率为 89 0 %和94 0 %。其中噻吩或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10 0 %;C1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90 0 %和 96 2 %;C2 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80 6 %和 91 7%;C3 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72 6 %和 84 4 %;C4 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79 0 %和 90 3%;C5或C6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5 8 4 %和 6 8 4 %;未知硫化物脱除率 95 7%和 97 9%。噻吩类脱除率视取代基的大小、个数和取代位置的不同脱除率不同 ;不同原料总硫和各种硫化物含量差别很大 ,应根据其硫化物的分布特点 ,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加氢脱硫的催化剂及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 柴油 硫化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9
14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2 位作者 李中超 毛立华 邓宏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4-671,共8页
总结了依据地层基准面原理进行开发调整阶段储层精细对比和油藏精细描述的方法。以湖泛面为层序界面,在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内识别出超短期、短期、中期和长期四级界面和基准面旋回,短期旋回是油藏细分开发调整的最小单元。短期基准... 总结了依据地层基准面原理进行开发调整阶段储层精细对比和油藏精细描述的方法。以湖泛面为层序界面,在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内识别出超短期、短期、中期和长期四级界面和基准面旋回,短期旋回是油藏细分开发调整的最小单元。短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差、高渗段位于砂层下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而短期基准面下降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好、高渗段位于中上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中长期基准面较低部位沟道较为发育,砂体厚度大、分布广、物性较好,而在中长期基准面较高部位沟道不发育,砂体厚度薄、面积小、储层物性较差。中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内形成向上物性变差的层间非均质格局,而在中长期下降期则形成向上物性变好的非均质性格局。在水下扇前缘区,近湖心剖面砂体中的沟道成份较小,砂体连通性、连续性及物性较差,而向岸方向储层相对较连续,物性较好。基准面低位处的砂体油气储量和储量丰度均较高,而基准面高位处砂体油气储量和丰度较低。基准面低位处砂体物性较好,较易动用,采出油气数量和采出程度较高,但由于其本身的储量较大,剩余油仍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基准面高位处砂体物性较差,储量较难动用,采出油量和采出程度均较小,但受其本身储量的限制,剩余油量在剩余可采储量中的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 地层格架 非均质性 储量 剩余油分布 开发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早新生代的活动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芹芹 季建清 +3 位作者 王金铎 王振兰 韩文功 于建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郯庐断裂带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大陆大地构造演化中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对郯庐断裂的认识制约了大型盆地的形成演化的认识及油气资源的评价。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郯庐断裂带与地层的穿切关系入手,借助最新的地震反射剖面以... 郯庐断裂带是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大陆大地构造演化中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对郯庐断裂的认识制约了大型盆地的形成演化的认识及油气资源的评价。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郯庐断裂带与地层的穿切关系入手,借助最新的地震反射剖面以及第一手野外资料,判定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早期经历了强烈的活动,表现为左旋兼具逆冲的性质。通过分析覆盖在郯庐断裂带之上火山岩中的断裂发育样式和地震反射剖面上的地层覆盖关系,认为中新世以来,相当于渤海湾盆地的东营运动之后,构造应力场发生了变化,郯庐断裂带不再有显著的活动,发育了新的断裂体系。郯庐断裂新生代兼有垂向位移的走滑活动奠定了中国东部古近纪盆地形成、沉积演化和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行走滑作用 地表地质 地震反射剖面 早新生代 郯庐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鹏春 陈广浩 +2 位作者 曾乔松 易金 胡罡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2-856,共15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广泛发育,岩石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结晶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残余灰质白云岩、藻云岩、亮边雾心白云岩、环带白云岩及少量膏云岩等结构类型。白云岩交代现象明显,δ18O普遍为中—高负值(-3.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广泛发育,岩石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结晶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残余灰质白云岩、藻云岩、亮边雾心白云岩、环带白云岩及少量膏云岩等结构类型。白云岩交代现象明显,δ18O普遍为中—高负值(-3.2‰~-8.7‰);δ13C值基本为低中负值(-3‰~-0.77‰),Z值大多集中在118~123之间,成岩温度大部分集中于36~51℃范围,属于低温白云岩。白云岩具有低Mg/Ca比值,而Fe/Mn比值变化较大;白云石成分显示高铁白云石和低铁白云石之分;Sr同位素组成(0.708 8~0.709 7)普遍与海水锶同位素组成相当,但也存在个别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10 1~0.710 9)。结合塔中地区奥陶系古地理演变特征,白云岩化类型可划分为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发生于海底(主要是潮间)成岩环境,主要是在潮坪环境或滩相环境中,其白云岩形成温度较低,具低87Sr/86Sr比值,白云石单矿物具低Fe含量;而埋藏白云岩化存在两种模式,一种为早期浅埋藏过程中的卤水回流模式,其白云岩形成温度亦较低,具高87Sr/86Sr比值,白云石单矿物具高Fe含量;另一类发生于还原性较强晚期埋藏较深的成岩环境,在埋藏阶段白云岩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和调整,其白云岩形成温度较高,白云石捕获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成因 地球化学 C-O-Sr同位素 下奥陶统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7
17
作者 程岳宏 于兴河 +2 位作者 韩宝清 杜海峰 白振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蕴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对研究物源区性质与沉积环境的重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了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泥岩和盐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微量元素Sr、Ba... 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蕴含了大量的地质信息,对研究物源区性质与沉积环境的重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了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泥岩和盐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微量元素Sr、Ba丰度高,其他Rb、V、Ni、Mn、Fe、Cr、Br等元素含量较低,多数微量元素含量比同类岩石克拉克值偏高;∑REE为47.1×10-6~268.02×10-6,平均值为181.55×10-6,接近于后太古宙页岩(PAAS)的平均值,高于大陆上地壳(UCC)平均值。轻稀土与重稀土总量的比值为7.96~11.46,平均值为9.71,其分配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整体特征为"右倾斜型",但重稀土元素为较平坦。铕(Eu)具有明显的亏损(0.48~0.70),铈(Ce)轻微亏损(0.89~0.97)。而盐岩样品中所含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普遍很少。通过对样品中Sr/Cu、V/(V﹢Ni)、(La/Yb)N、Sr/Ba、δCe和Ceanom等特征参数的分析,总结出沙三段属于陆相沉积,处于还原、厌氧、咸水沉积环境;根据La/Th-Hf和Co/Th-La/Sc源岩判别图解、Eu、δEu以及REE—La/Yb等组合特点,显示源岩主要为中酸性长英质岩石(花岗岩)和混合长英质岩/基性岩,古老沉积岩对其贡献不大,主要来自内黄隆起和鲁西隆起的碎屑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物源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王家岗孔店组油气成因解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1 位作者 邱桂强 高永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6-733,共8页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王家岗地区孔店组原油特征明显不同于沙河街组为主的上部层系。孔店组原油具有高含蜡量、低含硫特征;多项生物标志物成熟度指标一致显示其成熟度高于上部层系,反映母源岩相对较高的成熟度。同区沙河街组原油具有相对...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王家岗地区孔店组原油特征明显不同于沙河街组为主的上部层系。孔店组原油具有高含蜡量、低含硫特征;多项生物标志物成熟度指标一致显示其成熟度高于上部层系,反映母源岩相对较高的成熟度。同区沙河街组原油具有相对低蜡、高硫、低熟—中等成熟等相反的特征,表明研究区内孔店组、沙河街组原油为不同成因原油。油—油、油源对比显示孔店组原油既有沙四段烃源岩的典型特征(如高含量伽玛蜡烷),也有沙四段烃源岩不具备而孔店组烃源岩具备的特征(如C29-规则甾烷优势)。正构烷烃单体烃同位素δ13C值揭示孔店组原油与沙河街组原油有别,与深层孔店组烃源岩接近。综合研究认为,王家岗地区孔店组原油具有混源性,油气主要来自深层沙四段、孔二段烃源岩。研究区孔店组油气的发现及其与以往发现油气的不同表明深层另一套烃源岩的存在及广阔的深层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岗 孔店组 油气成因 生物标志物 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晚古生代走滑构造及其叠加变形序次 被引量:22
19
作者 赵磊 季建清 +3 位作者 徐芹芹 龚俊峰 涂继耀 王金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57-2268,共12页
东准地区构造演化研究的重要构造单元。前人的研究认为卡拉麦里构造带是板块碰撞形成的缝合带。本文结合野外考察、构造分析和年代学工作认为,该构造带主要反映了走滑构造带的特点。在遥感影像上,卡拉麦里构造带呈断续的线状延伸特征。... 东准地区构造演化研究的重要构造单元。前人的研究认为卡拉麦里构造带是板块碰撞形成的缝合带。本文结合野外考察、构造分析和年代学工作认为,该构造带主要反映了走滑构造带的特点。在遥感影像上,卡拉麦里构造带呈断续的线状延伸特征。地震剖面上,卡拉麦里断裂带主断面产状近于直立向下延伸至基底,与一般张性断层、压性逆冲断层所显示的上陡下缓的铲状特征截然不同。野外考察显示,该构造带发育密集而陡立劈理,主断面附近劈理面倾角近于直立,在相对较浅层次的地层上,劈理面成花状散开,体现花状构造的特点。卡拉麦里构造带内的石炭系、泥盆系地层以及蛇绿岩系受到强烈改造,超糜棱岩化、糜棱岩化、千枚岩化现象普遍。糜棱岩中,硅质岩透镜体拖尾指示右旋走滑特征,与同构造岩脉次级张裂面指示的结果相一致。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以及地层变形证据,可以推断构造带活动时限为270~260Ma。因此,卡拉麦里构造带是一条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活动的右旋剪切走滑构造带,准东地区与卡拉麦里构造带相关的缝合带确认,必须以卡拉麦里走滑构造带性质的准确厘定为基础。卡拉麦里构造二叠纪时期的走滑活动性质的确定,指示新疆北部二叠纪大陆地壳已经形成,而且,新疆北部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序次研究也显示具有大区域上的共性,指示新疆北部二叠纪以来进入基本统一大陆内部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走滑构造 大陆地壳 卡拉麦里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岩热模拟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2 位作者 孟仟祥 宋岩 秦胜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24-728,共5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岩热模拟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不仅受其母质的控制,而且还受热成熟度和生油岩的岩性影响。这与生油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先质在不同演化阶段释放出不同碳数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强度有关。同时,...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岩热模拟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不仅受其母质的控制,而且还受热成熟度和生油岩的岩性影响。这与生油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先质在不同演化阶段释放出不同碳数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强度有关。同时,在烃源岩热演化过程中时,不能仅依靠OEP值作为热成熟度的判识指标;正构烷烃峰型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双峰型,前驼峰的主峰碳主要集中在nC16—nC18,而后驼峰则随着模拟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煤岩的ΣC21-/ΣC22+值与热模拟温度之间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原始煤岩的Pr/Ph值随热模拟温度由250℃~550℃升高,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生物标志化合物 生油岩 塔里木盆地 热演化 特征研究 演化阶段 煤岩 热模拟实验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