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及其水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震亮 朱玉双 +1 位作者 陈荷立 宋岩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2-548,共7页
流体本身既是运动的介质,又是蕴含能量的载体,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动力的分布状态。通过对地层水矿化度、水型、钠氯比值、脱硫系数和原油的密度、粘度与凝固点温度,以及天然气中的甲烷含量与Δ R3等九个参... 流体本身既是运动的介质,又是蕴含能量的载体,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动力的分布状态。通过对地层水矿化度、水型、钠氯比值、脱硫系数和原油的密度、粘度与凝固点温度,以及天然气中的甲烷含量与Δ R3等九个参数的研究,发现与下伏的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相比,侏罗系地层水明显处于一种更加开放的水动力环境,且平面上多发育点式或条带状、埋藏深浅不一的水动力“潜山”,与其他地区相比,后者更容易受到浅层地下水(甚至是地表渗入水)对深层水的淋滤或交替作用。同时,原油、天然气性质也可指示,陆梁隆起南部可能是来自 SW向的压实流与来自 NE向的重力流的水动力平衡作用带,应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另外,根据石西油田的流体性质及水动力剖析,认为石西油田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存在一原油的氧化脱气界面,在该界面上、下分别存在不同的水动力环境,下部油气性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运移色层效应,反映了封闭的水动力环境,而在该界面之上,油气性质纵向变化则更多地受控于氧化脱气、水洗作用等因素,说明处于一种较为开放的水动力环境。最后,还就两条深大断裂的开启封闭历史及其在石西油田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田 侏罗系 流体 物理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