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长期停产渗流规律及开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敏 吴向红 +2 位作者 马凯 黄奇志 杨胜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121,共7页
针对油田停产后地下流体如何运移分布、地层能量如何恢复、产能如何变化等问题开展油田停产后油水渗流规律及地层能量恢复程度等研究。研究中综合利用了物理实验模拟、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项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停产期间仍存在微观... 针对油田停产后地下流体如何运移分布、地层能量如何恢复、产能如何变化等问题开展油田停产后油水渗流规律及地层能量恢复程度等研究。研究中综合利用了物理实验模拟、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项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停产期间仍存在微观油水运移,油水重新分布,油藏压力逐渐回升,地层能量逐步恢复。因此油田经过较长时间的停产后,单井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含水先降低后上升的特征。研究结果对长期大范围停产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停产 油水运移分布 渗流规律 地层压力恢复 开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边水砂岩油藏天然水驱开发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钰祥 杨胜来 +4 位作者 庞洁琼 吴向红 廖长霖 冯敏 王敉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3,共9页
为探究边水规模对天然水驱开发规律的影响,以南苏丹层状边水砂岩油藏P为原型,采用自主设计的天然水驱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边水体积的天然水驱实验,模拟地层温度和压力下边水能量衰竭驱替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可依据采出程度变化将边水分... 为探究边水规模对天然水驱开发规律的影响,以南苏丹层状边水砂岩油藏P为原型,采用自主设计的天然水驱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边水体积的天然水驱实验,模拟地层温度和压力下边水能量衰竭驱替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可依据采出程度变化将边水分为3类:Ⅰ类边水主要通过提高平面波及系数增加采出程度,Ⅱ类边水通过提高平面驱油效率增加采出程度,Ⅲ类边水能量较高,水侵速度较高,易产生高渗通道,导致采出程度小幅度下降。根据实验结果,对于发育Ⅰ类和Ⅱ类边水的油层,在天然水驱开发后,建议将因水淹关闭的低部位生产井转为注水井,在剩余油分布集中的油藏中部位和高部位加密生产井以解决剩余油平面分布不均的问题;对于发育Ⅲ类边水的油层,在天然水驱开发时,建议采取合适的堵水措施以预防高渗通道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驱开发 层状边水砂岩油藏 边水体积 水侵速度 平面波及系数 平面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a凹陷中央转换带对岩性油藏勘探的意义——以Abu Gabra组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冬 朱筱敏 +2 位作者 刘常妮 南征兵 史艳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72,共9页
为了阐明Muglad盆地Fula凹陷Abu Gabra组沉积砂体的分布特征,明确Fula凹陷中央转换带对岩性油藏勘探的意义,利用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识别典型地震层序和单井层序边界,将Fula凹陷Abu Gabra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命名为SQa1~SQa... 为了阐明Muglad盆地Fula凹陷Abu Gabra组沉积砂体的分布特征,明确Fula凹陷中央转换带对岩性油藏勘探的意义,利用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识别典型地震层序和单井层序边界,将Fula凹陷Abu Gabra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命名为SQa1~SQa5。在层序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分析地层厚度分布特征,认为Fula凹陷Abu Gabra组西南厚、东北薄,这种格局的形成与位于Fula凹陷中部的中央构造转换带关系密切;中央构造转换带影响了Abu Gabra组沉积时期的盆地结构、古地貌、沉积相带和层序内部充填,进而影响了Fula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目标的优选。研究表明,中央转换带北段西侧扇三角洲和浊积体,以及东侧三角洲、南段东侧辫状河三角洲及其前端浊积体、滨浅湖滩坝可作为油气勘探优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构造转换带 勘探目标 Abu Gabra组 Muglad盆地 苏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奥特尼夸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坤叶 秦雁群 +2 位作者 刘计国 胡瑛 张新顺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南非奥特尼夸盆地油气勘探程度非常低,2019年与2020年连续的天然气大发现吸引了国内外油气公司广泛关注。基于IHS数据库、新项目评价及文献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奥特尼夸盆地经历了二叠纪以来的前裂谷、同裂谷、过渡期和裂谷后4个演化阶... 南非奥特尼夸盆地油气勘探程度非常低,2019年与2020年连续的天然气大发现吸引了国内外油气公司广泛关注。基于IHS数据库、新项目评价及文献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奥特尼夸盆地经历了二叠纪以来的前裂谷、同裂谷、过渡期和裂谷后4个演化阶段;主要沉积了裂谷期陆相碎屑岩及过渡期–裂谷后的海相碎屑岩。盆地主力烃源岩为豪特里维阶和巴雷姆–阿普特阶海相页岩;发育了同裂谷期凡兰吟阶顶部浅海相砂岩和漂移早期阿尔比阶海相深水碎屑岩两套重要的储集层,储盖组合条件优越;共形成了巴雷姆–阿尔比阶砂岩、凡兰吟−豪特里维阶砂岩、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砂岩和基底4套成藏组合。油气分布呈“西多东少”格局,目前应以Bredasdorp次盆大陆边缘深水区白垩系透镜状浊积砂岩为勘探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特尼夸盆地 南非 大气田 深水 成藏组合 浊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源缓坡型薄层细粒浊积岩沉积规律——以松南西斜坡大布苏地区青一段地层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宁 黄江琴 +2 位作者 李栋明 吴向红 黄奇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1-301,共11页
以松南西斜坡大布苏地区青一段薄层细粒浊积岩地层为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五级层序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并用最大熵频谱分析进行验证。利用岩芯、测井和地震手段,总结了研究区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与三角洲... 以松南西斜坡大布苏地区青一段薄层细粒浊积岩地层为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五级层序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并用最大熵频谱分析进行验证。利用岩芯、测井和地震手段,总结了研究区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与三角洲前缘沉积相的区别,通过单井、连井以及RMS振幅确定了坡折带的位置及浊积岩沉积分布规律,得出该区浊积岩属于三角洲前缘河口坝远源缓坡滑塌成因,为线物源、砂泥混合型。薄层细粒浊积岩沉积规律研究表明:①滑塌浊积体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下降期,靠近层序界面,厚度较大,垂向上表现为叠加或与浊积水道呈互层,且向上厚度增大;②上升期浊积水道往往靠近层序界面,厚度较大,表现为"箱状"水道主体,下降期浊积水道靠近湖泛面,厚度较小,表现为"尖指状"水道侧翼;浊积水道随基准面上升厚度减薄,随基准面下降厚度增加;③浊积席状砂主要分布在较深水、最大湖泛面附近,厚度较薄,或表现为垂向上叠加,或与湖相泥岩、浊积水道侧翼及滑塌浊积体呈互层关系。勘探实践表明研究区薄层细粒浊积岩可以获得较高的油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西斜坡 薄层 细粒 浊积岩 沉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集成学习算法的基岩潜山油藏储层裂缝开度预测算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致学 姜宝胜 +1 位作者 肖康 李吉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8,共7页
天然裂缝是基岩潜山油藏油气存储及运输的重要场所,而裂缝开度是表征潜山油藏储层品质、油气储量及产能评价的关键参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新型裂缝开度预测算法。以B盆地中非乍得某基岩潜山油藏岩心描述、关键井成像测... 天然裂缝是基岩潜山油藏油气存储及运输的重要场所,而裂缝开度是表征潜山油藏储层品质、油气储量及产能评价的关键参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新型裂缝开度预测算法。以B盆地中非乍得某基岩潜山油藏岩心描述、关键井成像测井、裂缝参数解释获取开度数据,以相同深度测井数据作为特征变量构成学习样本。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学习样本进行降噪,剔除异常数据,以支持向量机回归和XGBoost回归算法为基础模型,再利用随机搜索进行参数优化,通过岭回归算法对基础模型进行集成组合,再进行裂缝开度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集成学习算法比基础模型性能有明显提升。测试集样本预测值与实际值均方根误差为0.047,相关系数达0.931。该算法弥补了单一回归算法不稳定的特点,提高了泛化能力,为裂缝开度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开度 K均值聚类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XGBoost回归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石灰岩骨架和流体弹性参数的估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邹荃 牛滨华 +1 位作者 孙春岩 郭继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3-768,836+664,共6页
本文利用Niu等提出的基于临界孔隙度模型的组分弹性参数数值计算方法,把测试岩石样品的孔隙度、整体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作为数值计算的输入数据,运用"双线性数值计算方法"反演求出临界点、流体和骨架的12个弹性参数。... 本文利用Niu等提出的基于临界孔隙度模型的组分弹性参数数值计算方法,把测试岩石样品的孔隙度、整体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作为数值计算的输入数据,运用"双线性数值计算方法"反演求出临界点、流体和骨架的12个弹性参数。具体做法是:基于临界孔隙度模型,给出三组线性关系,即密度—孔隙度,整体剪切模量—孔隙度,整体纵波模量—孔隙度,上述每组线性关系分别以孔隙度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得到两个线性方程,再把两个方程计算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相关的弹性参数估算值,并结合饱水石灰岩样品数据实现了弹性参数估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数值计算得到的弹性参数与测试弹性参数的均值和方差相差甚微,特别是密度数据的偏差均值更小,说明文中的数值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参数估算 饱水石灰岩 孔隙流体 组分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