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级存储的石油勘探地震处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树仁 冯超敏 +1 位作者 蔡长宁 樊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66-270,共5页
石油勘探中“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深入应用,对地震资料并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存储对地震资料处理应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提高各类应用的运算效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SD、集群NAS多级分层存储地震资料处理方法,针对高IOPS应... 石油勘探中“两宽一高”采集技术的深入应用,对地震资料并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存储对地震资料处理应用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提高各类应用的运算效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SD、集群NAS多级分层存储地震资料处理方法,针对高IOPS应用、大数据块并行应用进行算法流程级设计。通过DD与IOZONE基准测试、两种应用实际运行效果,验证了设计方案具备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效率与性价比上的优势,适用于勘探数据中心地震资料处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硬盘(SSD) 集群NAS DD与IOZONE基准测试 石油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FS并行文件系统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启伟 赵满春 张向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0-222,225,共4页
在大规模集群系统的并行运算环境中,I/O效率一直是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并行文件系统技术是目前解决I/O性能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当前并行文件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并行文件系统的类型,阐述SNFS并行文件系统的架构以及负载均衡... 在大规模集群系统的并行运算环境中,I/O效率一直是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并行文件系统技术是目前解决I/O性能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当前并行文件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并行文件系统的类型,阐述SNFS并行文件系统的架构以及负载均衡DLC(分布式LAN客户端)技术的实现原理,并给出大规模集群系统环境中SNFS文件系统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分析说明该技术在提升I/O性能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文件系统 SNFS文件系统 负载均衡 分布式LAN客户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研究
3
作者 刘树仁 冯超敏 赵书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76-1880,F0003,共6页
为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以数学建模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两个模型:基于光子类氢结构的单缝衍射仿真模型,解释光通过细缝后前进方向发生的改变;基于光子平面电磁波概念的双缝干涉仿真模型,提出双缝与光子间的"类... 为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以数学建模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两个模型:基于光子类氢结构的单缝衍射仿真模型,解释光通过细缝后前进方向发生的改变;基于光子平面电磁波概念的双缝干涉仿真模型,提出双缝与光子间的"类黑洞效应"。经过Matlab程序仿真定量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合这两个模型,通过定性分析表明仿真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粒二象性 类氢结构 聚类分析 计算机程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特征排序的可解释碳排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向阳 刘树仁 +2 位作者 刘宝亮 李长春 付占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7,共8页
提出基于关键特征排序的可解释碳排放预测模型(EEMD-LSTM-ATT),选取人口总数、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总额这6个变量,以非线性预测能力强的长短时记忆网络为基线模型... 提出基于关键特征排序的可解释碳排放预测模型(EEMD-LSTM-ATT),选取人口总数、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总额这6个变量,以非线性预测能力强的长短时记忆网络为基线模型,采用注意力机制提取影响因素与时间属性的权重信息。结果表明:该模型一方面能够抑制模态混叠的产生,减少数据非线性对于模型预测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解释不同时间属性与不同影响因素对于碳排放的重要性程度,使得预测结果具备可解释性;将影响因素与时间属性的权重信息加入模型的训练过程能够促进碳排放影响因素与模型预测有机结合;本文方法可实现高精度碳排放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772,平均绝对误差为3.416,拟合优度为0.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模型 注意力机制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PU的逆时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向阳 冯超敏 +1 位作者 赵书贵 文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4-307,共4页
逆时偏移可以对来自大角度甚至超过90°反射界面的反射波精确成像,是解决地下复杂构造成像的有力工具,但是由于传统PC集群和基于该架构的逆时偏移应用软件无法满足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因而阻碍了该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一种基于GP... 逆时偏移可以对来自大角度甚至超过90°反射界面的反射波精确成像,是解决地下复杂构造成像的有力工具,但是由于传统PC集群和基于该架构的逆时偏移应用软件无法满足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因而阻碍了该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一种基于GPU的逆时偏移并行加速算法,从而极大提高逆时偏移的并行度和运算效率,使逆时偏移的运行效率相对于PC集群达到数十倍的提高。将逆时偏移和单程波动方程成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GPU的逆时偏移的并行算法不仅能满足巨大的运算量需求,同时其成像效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GPU并行算法 双程波动方程 GPU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加速逆时偏移技术的应用和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向阳 冯超敏 文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3-225,共3页
在地震资料的处理应用中,逆时偏移等处理技术由于计算资源的需求量巨大,而不能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采用。GPU及CUDA编程架构的引入大幅提高其运算性能,是解决类似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同时,GPU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得一些应用不仅不能提高性... 在地震资料的处理应用中,逆时偏移等处理技术由于计算资源的需求量巨大,而不能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采用。GPU及CUDA编程架构的引入大幅提高其运算性能,是解决类似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同时,GPU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得一些应用不仅不能提高性能,甚至使性能急剧下降。通过逆时偏移技术应用实例来说明GPU的加速效果,同时将其和常规流程进行对比和分析给出应用软件的GPU适用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U 逆时偏移 CUDA编程架构 GPU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doop的高性能集群状态监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树仁 冯超敏 +2 位作者 文玲 蔡长宁 赵书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49-4053,共5页
油气勘探对高性能集群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其与传统管理技术间的矛盾,设计并实现基于Hadoop技术的集群状态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该方案包括状态数据收集、HBase存储与通过MapReduce实现的k-means聚类算法。通过对HBase的压... 油气勘探对高性能集群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其与传统管理技术间的矛盾,设计并实现基于Hadoop技术的集群状态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该方案包括状态数据收集、HBase存储与通过MapReduce实现的k-means聚类算法。通过对HBase的压力测试以及k-means算法的聚类效果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实用性,其适用于高性能集群的主动方式故障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OOP HBASE MAPREDUCE K-MEANS 集群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叠前时间偏移在地震数据规则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吴丹 龚仁彬 +2 位作者 王从镔 胥小马 吴海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4,I0002,共10页
地震数据不规则和地下照明不均匀是阻碍地震保幅成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此,利用已知的地下模型信息,采用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将原始数据映射到成像空间,在成像空间提取有效特征,再反偏移到数据空间,重建缺失数据。由于偏移算子在一定... 地震数据不规则和地下照明不均匀是阻碍地震保幅成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此,利用已知的地下模型信息,采用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将原始数据映射到成像空间,在成像空间提取有效特征,再反偏移到数据空间,重建缺失数据。由于偏移算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因此成像空间比数据空间更加简单,更易于提取有效的信息特征。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利用迭代算法拟合观测数据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精度,并分析了该方法对速度模型的依赖性。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复杂介质条件下的地震数据进行有效的规则化处理,并改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规则化 最小二乘反演 叠前时间偏移 叠前时间反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析的统计报表多维数据建模方法
9
作者 沈晖 陆育锋 +1 位作者 郭以东 杨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3-246,共4页
在统计类应用系统实施过程中,依据前台报表的样式和填报要求设计后台数据库表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往往凭借的是系统设计人员的经验,被看作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有章可循的技术,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针对同一套业务统计报表,不同的系... 在统计类应用系统实施过程中,依据前台报表的样式和填报要求设计后台数据库表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往往凭借的是系统设计人员的经验,被看作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有章可循的技术,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针对同一套业务统计报表,不同的系统设计人员可能设计出千差万别的后台数据库表,带来系统运行性能与日后运维升级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对现实中基于业务统计报表设计后台数据模型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从统计报表集合抽取统一多维数据模型的规范化、程序化方法,并在某大型国企信息系统项目中进行了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报表 多维数据建模 语义分析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