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疆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化学体系优化研究
1
作者 张菁 冷润熙 +2 位作者 张林 丛苏男 李杰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7-31,共5页
结合目前聚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缺乏的难题,以新型插层聚合物为驱油剂,研究了插层聚合物体系对新疆七东1区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能力。插层聚合物驱替效果好于普通聚合物,同等条件下可以多提高采收率2~3个百分点,二元体系在聚驱后可以... 结合目前聚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缺乏的难题,以新型插层聚合物为驱油剂,研究了插层聚合物体系对新疆七东1区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能力。插层聚合物驱替效果好于普通聚合物,同等条件下可以多提高采收率2~3个百分点,二元体系在聚驱后可以提高采收率6%~15%,三元体系在聚驱后还可以提高采收率8%~17%。一元体系单位成本提高采收率最高(0.36),其次是二元体系(0.21)。综合分析,建议七东1区插层聚合物体注入体系以二元体系为主,适当考虑一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层聚合物 体系优化 提高采收率 聚驱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研究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乳状液破乳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郭东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2,共6页
选用一种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别与 3种破乳剂GE 189、XE 12 0和XP 12 0复配 ,对模拟原油乳状液进行破乳脱水。结果表明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引入能够明显地提高破乳剂的破乳速率和效率 ,而且当破乳剂的浓度较低时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 选用一种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别与 3种破乳剂GE 189、XE 12 0和XP 12 0复配 ,对模拟原油乳状液进行破乳脱水。结果表明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引入能够明显地提高破乳剂的破乳速率和效率 ,而且当破乳剂的浓度较低时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界面张力的测定 ,证实了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破乳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水 油 水界面的膜电容和膜电阻 ,探讨了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乳状液破乳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 ,单独使用微生物表面活性剂 ,观察不到膜电容和膜电阻的任何变化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破乳剂复配 ,界面膜电容随时间的升高与界面膜电阻随时间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独使用破乳剂时的情况 ,也表明了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破乳剂之间的协同效应。而且由于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 ,引起膜电容的迅速升高和膜电阻的迅速下降与乳状液破乳脱水速率的加快密切相关 ,说明该种电化学方法用于破乳机理的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 原油 乳状液破乳 破乳机理 协同作用 膜电容 膜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采收率用石油磺酸盐的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浩 郭东红 +2 位作者 周涛 张贺宏 沈上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石油磺酸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从石油磺酸盐的组成测定、结构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三方面综述了石油磺酸盐的分析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做了比较。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引用文献50篇)。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提高采收率用油 组成分析 结构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油藏8001井有机-无机复合堵塞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立新 郭东红 +2 位作者 谢慧专 辛浩川 崔晓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2-415,共4页
通过对堵塞物的分离和组分分析,探讨了肯基亚克油田8001井井筒中有机-无机复合堵塞的机理。利用有机溶剂对其堵塞物进行了分离,各组分的含量如下:无机杂质5.31%,正庚烷沥青质48.23%,胶质10.87%。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分析了无机物杂质... 通过对堵塞物的分离和组分分析,探讨了肯基亚克油田8001井井筒中有机-无机复合堵塞的机理。利用有机溶剂对其堵塞物进行了分离,各组分的含量如下:无机杂质5.31%,正庚烷沥青质48.23%,胶质10.87%。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分析了无机物杂质的组成,其中的石英成分高达60.8%。结果表明,盐下油藏8001井井筒的堵塞主要是胶质、沥青质的沉积,并与无机杂质协同作用,加剧了堵塞物的形成;堵塞物中的主要无机杂质并不是来自于储层,而是由于各种施工措施带入的。通过沥青质沉积初始压力预测模型的建立,预测了8001井原油发生沥青沉积的初始压力和初始温度。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8001井堵塞物中沥青质、8001井原油中沥青质以及地层沥青质的碳、氢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堵塞物沥青质中的碳元素含量高于原油沥青质中的碳元素含量,堵塞物沥青质中的氢元素含量低于原油沥青质中的氢元素含量,而地层沥青质的碳元素含量最高、氢含量最低,意味着8001井堵塞物中的沥青质并非完全来自于原油,有部分沥青质可能来自于地层沥青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油田 盐下油藏 8001井 有机-无机复合堵塞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的高效、廉价驱油表面活性剂OCS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东红 辛浩川 +1 位作者 崔晓东 张雅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2,共6页
针对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缺点,以廉价的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合成出廉价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CS,并初步评价了所得OCS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制备重复性好,性能稳定。OCS表面活性剂... 针对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缺点,以廉价的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合成出廉价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CS,并初步评价了所得OCS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制备重复性好,性能稳定。OCS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降低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在NaOH存在条件下,能在较宽的碱浓度范围内使大庆四厂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在Na2CO3存在条件下,能在较宽的碱浓度范围内使大庆四厂原油、华北油田古一联原油及胜利孤东采油厂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在无碱条件下,对于大港油田枣园1256断块原油,当OCS表面活性剂含量达到0.1%时,油-水界面张力即可降至10-3mN/m。对大庆四厂原油的驱油试验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ASP)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表面活性剂 OCS 制备方法 ASP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稳定剪切条件下聚乙烯亚胺冻胶成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梦云 张锁兵 +2 位作者 丁树柏 欧阳坚 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15,共5页
考察了由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6.47×106~1.06×107)和水解度(2%~25%)的5种PAM与聚乙烯亚胺PEI-C1(M为3000~3500)的蒸馏水溶液在100℃、静态条件下的成冻性能,选择1.25%HF70008(M=8.18×106、水解度2.5%的PAM)/0.625%PEI-C... 考察了由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6.47×106~1.06×107)和水解度(2%~25%)的5种PAM与聚乙烯亚胺PEI-C1(M为3000~3500)的蒸馏水溶液在100℃、静态条件下的成冻性能,选择1.25%HF70008(M=8.18×106、水解度2.5%的PAM)/0.625%PEI-C1为实验成冻体系。该体系在120℃、51/s下连续剪切时的表观黏度曲线包括诱导、成冻和稳定三个阶段;在110℃下,剪切速率由11/s增至201/s时,初凝时间由2162s缩短至840s;由90℃、100℃、120℃和51/s下的初凝时间按Arrhenius公式求得,该体系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61.94kJ/mol,与文献值一致。通过改变该体系中PEI-C1的用量求得HF70008与PEI-C1的临界质量比为2∶1,高于此比例的体系形成的冻胶不稳定。温度、剪切速率、PAM和PEI用量对成冻时间的影响与一般聚合物冻胶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冻胶 聚合物冻胶 聚丙烯酰胺 成冻(成胶)性能 组成与配方 高温 稳态剪切 堵水调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水气井高效廉价排水采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郭东红 杨晓鹏 +2 位作者 孙建峰 崔晓东 侯庆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为解决苏里格气田不断出现的井筒积液难题,根据其气藏特点,研制出一种新的高效廉价泡排剂配方体系KPJ-15。测试结果表明,在煤油质量分数为0~15%、矿化度为30 000 mg/L的条件下,KPJ-15体系的起始发泡量、析液半衰期以及携液量均高于现场... 为解决苏里格气田不断出现的井筒积液难题,根据其气藏特点,研制出一种新的高效廉价泡排剂配方体系KPJ-15。测试结果表明,在煤油质量分数为0~15%、矿化度为30 000 mg/L的条件下,KPJ-15体系的起始发泡量、析液半衰期以及携液量均高于现场用泡排剂。泡排现场试验结果表明,KPJ-15泡排剂体系具有较好的排液和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积液 泡沫排水剂 发泡性能 析液半衰期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自生二氧化碳泡沫吞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守军 郭东红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4,共4页
为了改善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效果,探讨了应用自生二氧化碳泡沫辅助超稠油蒸汽吞吐技术的可行性。室内考察了磺酸盐类高温泡沫剂(GFPJ)体系的发泡性能、再发泡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高温下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GFPJ体系具有很好的发泡性... 为了改善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效果,探讨了应用自生二氧化碳泡沫辅助超稠油蒸汽吞吐技术的可行性。室内考察了磺酸盐类高温泡沫剂(GFPJ)体系的发泡性能、再发泡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高温下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GFPJ体系具有很好的发泡性能以及再发泡性能,280℃温度下老化96 h后体系的活性物损失不大于12.5%,200℃温度下的阻力因子达到16.7。使用以尿素为发气剂,GFPJ为泡沫剂的地下自生二氧化碳泡沫技术开展了130井次的蒸汽吞吐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累计增油3.66×104t,经济效益达7 500万元,投入产出比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二氧化碳 泡沫 蒸汽吞吐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PKKR原油特性及HS防蜡剂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付生 方甲中 +2 位作者 朱福民 林红 封新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2-717,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核磁共振和DSC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萨克斯坦PKKR原油的组成和结构。采用显微镜和接触角仪研究了HS防蜡剂对哈萨克斯坦PKKR原油的防蜡机理。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PKKR油井结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中沥青质+胶质与蜡的质... 采用气相色谱、核磁共振和DSC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萨克斯坦PKKR原油的组成和结构。采用显微镜和接触角仪研究了HS防蜡剂对哈萨克斯坦PKKR原油的防蜡机理。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PKKR油井结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中沥青质+胶质与蜡的质量比低、采出液含水量低、原油中溶解气量较多、原油含高碳蜡且蜡的支链度低和井口温度低于析蜡点。HS防蜡剂对PKKR原油的防蜡率大于60%(部分油井防蜡率大于90%)。HS防蜡剂通过改变原油中蜡晶的结构,抑制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改变蜡沉积表面的水润湿性能,形成不利于蜡沉积的表面,从而达到降低结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蜡 支链度 析蜡点 析蜡峰温 防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东红 李睿博 +1 位作者 孙建峰 崔晓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针对大港港东油藏条件,对新型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EAB40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LS的复配体系)的耐温性能、耐矿化度性能、抗二价离子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的耐温性能达到80℃,耐矿化度性能达... 针对大港港东油藏条件,对新型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EAB40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LS的复配体系)的耐温性能、耐矿化度性能、抗二价离子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的耐温性能达到80℃,耐矿化度性能达到60 000 mg/L,抗二价离子性能达到220 mg/L。岩心对比驱油实验表明,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0. 3%EAB40+0. 2%SLS能够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 8%,明显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驱(0. 5%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EHSB40)或单一泡沫驱(0. 5%α-烯烃磺酸盐A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界面张力 泡沫性能 低张力泡沫驱油体系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睿博 郭东红 +1 位作者 王源源 孙建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针对大港港东油藏条件,通过系列甜菜碱的泡沫性能、油水界面张力性能测试,筛选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作为主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复配研制出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港港东原油和模拟矿化水,发泡体积可达溶液体积的... 针对大港港东油藏条件,通过系列甜菜碱的泡沫性能、油水界面张力性能测试,筛选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作为主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复配研制出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大港港东原油和模拟矿化水,发泡体积可达溶液体积的5倍,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2m N/m数量级水平,能够满足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发泡性能 油水界面张力 调驱一体化泡沫驱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稠油开采高温防窜化学剂的性能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东红 辛浩川 +2 位作者 崔晓东 张飞宇 沈德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特点,通过发泡性能、泡沫稳定性以及高温下的封堵性能的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温防窜化学剂体系FPJ。在200℃下,该高温防窜剂的阻力因子达到18.0以上。为了简化施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尿素作为增效剂,开展了... 针对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特点,通过发泡性能、泡沫稳定性以及高温下的封堵性能的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温防窜化学剂体系FPJ。在200℃下,该高温防窜剂的阻力因子达到18.0以上。为了简化施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尿素作为增效剂,开展了"蒸汽+尿素+高温防窜化学剂"三元复合蒸汽吞吐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蒸汽中添加尿素和高温防窜化学剂FPJ,不仅能够延长周期生产时间、提高原油产量及采注比,而且具有提高回采水率的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防窜化学剂 发泡性能 封堵性能 蒸汽吞吐 蒸汽+尿素+高温防窜剂三元 复合体系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基亚克油田盐下8010井沥青质初始沉积压力温度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东红 赵凤兰 +1 位作者 谢慧专 苗钱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6,150,共3页
原油温度、压力和组成的改变均会引起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造成储层伤害和井筒堵塞。建立一种沥青质沉积条件的预测模型,根据盐下油田8010井的井筒流体组成、原油和C7+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原油和各组分的密度、沸点等数据,可以方便快... 原油温度、压力和组成的改变均会引起沥青质发生絮凝和沉积,造成储层伤害和井筒堵塞。建立一种沥青质沉积条件的预测模型,根据盐下油田8010井的井筒流体组成、原油和C7+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原油和各组分的密度、沸点等数据,可以方便快速地确定原油沥青质沉积初始压力和温度。结果表明,肯基亚克8010井原油的沉积初始温度为70℃,沉积初始压力为38.6MPa,比地层温度下的原油饱和压力高出6.6MPa。相应地可以推测出在1300~1400m井筒处开始发生沥青质沉积,沉积过程可能会持续几百米甚至直到地面泵阀处。实际发生的情况证实了这一预测的可靠性,为该油田制定预防和解除油井发生沥青质沉积的具体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基亚克油田 原油沥青质 沉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贵江 姜勇 +3 位作者 欧阳坚 朱卓岩 王凤 孙广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4-988,共5页
以丙烯酰胺、疏水单体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AMC12)和极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采用胶束水溶液共聚法合成了耐温、抗盐疏水缔合三元共聚物(NKP)。考察了引发温度、功能性引发剂MP和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的... 以丙烯酰胺、疏水单体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AMC12)和极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采用胶束水溶液共聚法合成了耐温、抗盐疏水缔合三元共聚物(NKP)。考察了引发温度、功能性引发剂MP和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和单体含量对NKP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温度10℃、MP质量浓度20mg/L、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120mg/L、总单体占体系质量的20%(其中,AMC12质量分数为0.8%、AMPS质量分数为5.0%)时,NKP的滤过比小于2,相对分子质量达到2.1×10^7,依靠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使NKP具有很好的耐温、抗盐性能,有望替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7)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作为驱油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三元聚合物 聚合物驱 耐温 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东红 张雅琴 +1 位作者 崔晓东 辛浩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The raw heavy alkylbenzenes were fractionately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actions, from which five fractions with low, middle and hig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ere collected and sulfonted by ClSO_ 3 H into correspond... The raw heavy alkylbenzenes were fractionately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actions, from which five fractions with low, middle and hig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ere collected and sulfonted by ClSO_ 3 H into corresponding heavy alkylbenzene sulfonates(HABS). Their synergetic effects on the interfacial tensions of Sichang(Daqing Oilfield) oil-wat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terfacial activity of the mixed HAB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has been remarkably impro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single H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重烷基苯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石油开采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S表面活性剂工业品的界面活性及驱油效率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东红 辛浩川 +1 位作者 崔晓东 谢慧专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1-44,共4页
针对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缺点,利用廉价的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合成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CS。测试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工业品具有优异的降低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的能力,能在较宽的碱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 针对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缺点,利用廉价的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合成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CS。测试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工业品具有优异的降低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的能力,能在较宽的碱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使不同大庆采油厂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在无碱条件下,对于大港油田枣园1256断块原油,当OCS活性剂质量分数达到0.2%时,油-水界面张力即可降至10-3mN/m。大庆原油的平面模型驱油试验表明,OCS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ASP)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磺化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东红 杨晓鹏 +2 位作者 郭家兴 崔晓东 辛浩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328,共6页
为满足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的需求,采用自制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系列作为抗温、耐盐驱油表面活性剂,考察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复配前后原油-矿化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变化,并讨论了其协同效应,并采用静态吸... 为满足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的需求,采用自制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系列作为抗温、耐盐驱油表面活性剂,考察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系列表面活性剂复配前后原油-矿化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变化,并讨论了其协同效应,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NA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氧乙烯链节数的增加,原油-矿化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最低值对应的矿化度向着高矿化度方向移动,当氧乙烯链节数适中时,可以获得超低油-水界面张力。同系列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显著改善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活性,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复配表面活性剂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值的时间大大缩短,拓宽了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范围(0.03%~0.15%),耐盐性能也得到提高,使用单剂时耐盐能力在100g/L以下,复配后耐盐能力达到100g/L以上。同系列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吸附规律相同,从而降低了表面活性剂被地层色谱分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三次采油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界面张力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耐高温泡沫剂的研制及在超稠油蒸汽吞吐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东红 沈文敏 +3 位作者 杨晓鹏 孙建峰 李睿博 崔晓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5-177,共3页
为满足超稠油蒸汽吞吐防汽窜的需要,研制出一种耐酸耐高温泡沫剂配方体系KAF-2,对其发泡性能、泡沫稳定性以及高温下的封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去离子水和矿化度5000 mg/L的水配制的酸性溶液(pH=3)、泡沫剂质量分数为0.5%... 为满足超稠油蒸汽吞吐防汽窜的需要,研制出一种耐酸耐高温泡沫剂配方体系KAF-2,对其发泡性能、泡沫稳定性以及高温下的封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去离子水和矿化度5000 mg/L的水配制的酸性溶液(pH=3)、泡沫剂质量分数为0.5%时,均具有较好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高温下(200℃)岩心封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泡沫剂的质量分数为0.5%、KAF-2体系的阻力因子达到20以上时,具有较好的岩心封堵性能。在“泡沫剂+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现场试验表明,与现场用泡沫剂相比,注入KAF-2体系后,注汽压力上升、周期产油量增加、周期生产时间延长,在考虑自然递减的情况下,杜80-38-54井和杜813-43-54井措施后的周期增油率分别达到26.1%和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酸耐高温 泡沫剂 发泡性能 泡沫稳定性 阻力因子 超稠油蒸汽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降粘剂提高大港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付生 郭鉴 +1 位作者 张怀斌 汪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51,共4页
在对大港官109-1断块稠油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藏高温、高矿化度及水驱采出程度低的特点,研制出一种降粘剂。在含水量大于30%及降粘剂加入量大于1 000 mg/L(占油水总质量)的条件下,能使油水体系形成稳定的O/W型乳液,降粘... 在对大港官109-1断块稠油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藏高温、高矿化度及水驱采出程度低的特点,研制出一种降粘剂。在含水量大于30%及降粘剂加入量大于1 000 mg/L(占油水总质量)的条件下,能使油水体系形成稳定的O/W型乳液,降粘率大于97%,且降粘剂的存在对采出液的破乳脱水没有负面影响。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降粘剂驱油体系比水驱体系稠油采收率提高22%以上,说明使用降粘剂可以降低油藏稠油粘度,改善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明显改善水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驱 采出程度 降粘剂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德拜原油破乳低效的机理分析及高效破乳剂的优选
20
作者 郭东红 韩建国 +1 位作者 辛浩川 崔晓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针对哈萨克斯坦热德拜原油破乳脱水过程中破乳剂加量高、乳化中间层厚等破乳低效问题,从机理出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德拜油田采出液中原油高含蜡、高含盐、一定量的机械杂质以及低效的现场破乳剂是破乳脱水低效、易形成乳化中间... 针对哈萨克斯坦热德拜原油破乳脱水过程中破乳剂加量高、乳化中间层厚等破乳低效问题,从机理出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德拜油田采出液中原油高含蜡、高含盐、一定量的机械杂质以及低效的现场破乳剂是破乳脱水低效、易形成乳化中间层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原油破乳脱水性能、减弱乳化中间层厚度,通过室内破乳脱水实验,优选出BKP-62高效破乳剂。界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破乳剂BKP-62的界面活性明显高于现场破乳剂,进一步说明其破乳脱水性能应该明显优于现场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热德拜原油 破乳剂 破乳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