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系列高温高盐条件下界面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晓鹏 郭东红 +2 位作者 辛浩川 崔晓东 钟安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2-424,共3页
实验考察了作为驱油表面活性剂合成的氧乙基数n为7,8,9,12,15的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n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性质。实验中使用华北油田晋45断块脱水脱气原油,实验温度70℃。用含钙镁离子0.6g/L的模拟水配制的NNA溶液,随矿... 实验考察了作为驱油表面活性剂合成的氧乙基数n为7,8,9,12,15的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n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性质。实验中使用华北油田晋45断块脱水脱气原油,实验温度70℃。用含钙镁离子0.6g/L的模拟水配制的NNA溶液,随矿化度增大(20120g/L),油水(平衡)界面张力显现低谷区,其中NNA-9和NNA-12显现较宽的超低界面张力区(10-3mN/m)。当矿化度分别为60、80、100g/L,钙镁离子浓度由0增至1.2g/L时,NNA-9和NNA-12在中间钙镁浓度区也显现界面张力低谷区;NNA-9的低谷区随矿化度加大而变深,在矿化度20g/L、钙镁浓度约为0.30.8g/L区间有超低值;NNA-12的界面张力则在矿化度80g/L时最低,超低值出现在钙镁浓度0.40.9g/L区间。NNA-9在矿化度40g/L模拟水中的1g/L溶液,在110℃老化192小时后,有效物含量为42%,界面张力为8.94×10-3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驱油表面活性剂 高温高盐环境 油水界面张力 抗高温老化性 华北晋45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GD采出液反相破乳剂GBED-08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锁兵 马自俊 +4 位作者 蔡永生 赵梦云 刘国良 赵振兴 欧阳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0-292,289,共4页
由多元醇、环氧氯丙烷合成了氯代聚醚,再用二甲胺进行季铵盐化,得到了有效含量约60%的聚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GBED-08,简介了合成方法,考察了用于辽河油田SAGD法开采超稠油时产出的高含油污水脱油的效果。所用污水样含油量55163 mg/L,在9... 由多元醇、环氧氯丙烷合成了氯代聚醚,再用二甲胺进行季铵盐化,得到了有效含量约60%的聚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GBED-08,简介了合成方法,考察了用于辽河油田SAGD法开采超稠油时产出的高含油污水脱油的效果。所用污水样含油量55163 mg/L,在90℃沉降90 m in后含油量44903 mg/L,加入GBED-08的污水样在90℃沉降90m in后的含油量,加量200 mg/L时为1005 mg/L,加量350 mg/L时最低,为110 mg/L,加量继续增加时缓慢增大,对此现象作了解释。在加量为300 mg/L,70℃下沉降时间≥60 m in时含油量不再变化,沉降90 m in的含油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90℃时为276 mg/L,50℃约为700 mg/L。按300 mg/L的加量分别加入5种水溶性商品破乳剂、3种油溶性商品破乳剂及混凝剂PAC,在90℃沉降90 m in后含油量均大于250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季铵盐 除油剂 反相破乳剂 油由污水 采出液 高含油量 超稠油油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法(SAG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酸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形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建华 蒋晓明 +5 位作者 高瑞民 曹莘 张荣 刘继德 刘大锰 唐长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实验所用泡沫酸FSH-1由氮气和无机酸、有机酸、发泡剂、稳泡剂及其他多种添加剂组成,目前在中原油田已获得广泛应用.采用具有规则网格孔隙通道的平面玻璃微观模型,研究泡沫酸的渗流特点,得到了20组温度(50~120℃)/压力(20~32 MPa)条... 实验所用泡沫酸FSH-1由氮气和无机酸、有机酸、发泡剂、稳泡剂及其他多种添加剂组成,目前在中原油田已获得广泛应用.采用具有规则网格孔隙通道的平面玻璃微观模型,研究泡沫酸的渗流特点,得到了20组温度(50~120℃)/压力(20~32 MPa)条件下泡沫酸的气液比,包括上限、下限及适宜值范围,结果表明形成稳定的连续泡沫流所需的气液比随温度升高略有增大,随压力升高显著增大;考虑到酸的有效穿透深度,泡沫酸的适宜气液比约为0.68.采用平面玻璃仿真微观模型(及规则微观模型),研究了泡沫酸的渗流特性,观测到了以下机理:①泡沫酸在仿真模型中流动时不断发生泡沫破灭和再生,其中包括气泡缩颈分离、液膜分离、气泡变形分割、气泡破裂聚并等现象;②泡沫酸优先进入较大孔道,产生贾敏效应,起液流转向作用;③气液比较大时,泡沫酸以相同流量通过模型时的压差较大;④泡沫酸中气泡大小可以通过气液比进行控制,气液比降低时泡沫中气泡直径减小;⑤泡沫酸连续流过仿真模型可引起模型两端压差持续增大,在规则模型中不发生此现象.图5表1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酸 渗流特性 渗流机理 仿真模型 气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制备膨体颗粒调剖剂的含油污泥除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振兴 刘国良 李芮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70,共4页
利用含油污泥制备膨体颗粒调剖剂用于调剖堵水是一种新的污泥资源化技术,研究了含油污泥的预处理方法,尤其是除油技术。分别使用热水酸洗、热水酸洗/除油剂对污泥进行了除油试验,并以干泥含油率为指标考察了pH值、水与泥质量比、除油剂... 利用含油污泥制备膨体颗粒调剖剂用于调剖堵水是一种新的污泥资源化技术,研究了含油污泥的预处理方法,尤其是除油技术。分别使用热水酸洗、热水酸洗/除油剂对污泥进行了除油试验,并以干泥含油率为指标考察了pH值、水与泥质量比、除油剂用量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与泥质量比为2.0、pH值为6.0、45℃条件下,用矿化水热水酸洗可使干泥含油率从31.5%降至19.4%。同样条件下,除油剂用量为40.0mg/L时,热水酸洗/除油剂处理能使干泥含油率进一步降至11.2%。聚合试验结果表明,经热水酸洗/除油剂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聚合得到胶块强度高、膨胀倍数高的膨体颗粒调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膨体颗粒 调剖剂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净水剂处理超稠油采出水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锁兵 马自俊 +2 位作者 蔡永生 赵振兴 欧阳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8,72,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采出水含油量高的特点,以多元脂肪醇、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和十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处理超稠油SAGD采出水的净水剂GBEDL-08,并考察了药剂加量、沉降时间和水温对GBEDL-08除油效果的影...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采出水含油量高的特点,以多元脂肪醇、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和十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处理超稠油SAGD采出水的净水剂GBEDL-08,并考察了药剂加量、沉降时间和水温对GBEDL-08除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BEDL-08不仅除油性能良好,而且除油速度快;在水温90℃、沉降时间90min和投加质量浓度为350mg/L的条件下,采出水含油量从63642mg/L可以降低到176mg/L,除油率达到99%以上,是一种高效的阳离子净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净水剂 辽河油田 超稠油 产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表面活性驱油聚合物GL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星光 欧阳坚 +2 位作者 朱卓岩 王凤 王源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3-406,共4页
针对油田现有聚合物抗盐性差并且难以提高洗油效率的问题,合成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耐盐型驱油剂GL,考察了它在大庆特定油藏条件下的溶液性质。研究表明:在温度45℃、矿化度2400 mg/L、浓度在250~1500mg/L范周内,GL溶液的表观黏度均高... 针对油田现有聚合物抗盐性差并且难以提高洗油效率的问题,合成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耐盐型驱油剂GL,考察了它在大庆特定油藏条件下的溶液性质。研究表明:在温度45℃、矿化度2400 mg/L、浓度在250~1500mg/L范周内,GL溶液的表观黏度均高于油田现阶段常用的HPAM溶液的。在温度45℃、浓度1000mg/L下,二者溶液的黏度均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但GL溶液的黏度始终比HPAM高20mPa·s左右;浓度为1000mg/L的GL溶液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时的析水率较低,为50%左右,而HPAM在相同条件下与原油形成乳状液的析水率达到95%。相同浓度(1000mg·L^(-1))或者相同黏度(62mPa·s)的两种溶液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GL溶液驱的采收率分别比HPAM溶液驱的高4.0%和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盐聚合物 增黏性 表面活性 乳化能力 驱替效率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深部调驱采出液中柔性可动凝胶微球的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健斌 马自俊 +1 位作者 刘大锰 王临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119-120,共3页
介绍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油田深部调驱采出液中柔性可动凝胶微球(SMG)质量浓度的实验操作方法,绘制了SMG溶液线性回归曲线.测定了油田采出液中SMG的质量浓度,解决了现场采出液中SMG检测不准确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采出液中SM... 介绍采用凯式定氮法测定油田深部调驱采出液中柔性可动凝胶微球(SMG)质量浓度的实验操作方法,绘制了SMG溶液线性回归曲线.测定了油田采出液中SMG的质量浓度,解决了现场采出液中SMG检测不准确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采出液中SMG质量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能够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氏定氮法 柔性可动凝胶微球 油田深部调驱 采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重晶石改善钻井液性能室内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华 季一辉 +4 位作者 张忠民 闫丽丽 王立辉 冯杰 李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5,96,共3页
为了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沉降稳定性,制备出了粒径(D90)小于5μm的微粉重晶石。分别在大位移水基钻井液和深井油基钻井液配方中进行了性能评价,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与API重晶石加重钻井液相比,用微粉重晶石和API重晶石混合加重的水基钻... 为了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沉降稳定性,制备出了粒径(D90)小于5μm的微粉重晶石。分别在大位移水基钻井液和深井油基钻井液配方中进行了性能评价,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与API重晶石加重钻井液相比,用微粉重晶石和API重晶石混合加重的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塑性黏度更低,动切力更大,能明显降低钻井液当量循环压耗,在水基钻井液中极压润滑系数能降低8%以上,用其加重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具有更好的沉降稳定性。因此,微粉重晶石是大位移井和高温高压深井理想的加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粉重晶石 流变性 沉降稳定性 高密度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采出原油组成和破乳脱水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付生 张雅琴 +2 位作者 程杰成 李金玲 宋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进行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聚合物驱采出液与水驱采出液的对比破乳脱水实验及模拟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实验,考察了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采出原油与水驱采出原油组成的差异,以及沥青质和胶质对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由于... 进行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聚合物驱采出液与水驱采出液的对比破乳脱水实验及模拟采出液的破乳脱水实验,考察了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采出原油与水驱采出原油组成的差异,以及沥青质和胶质对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由于原油各组分与岩石表面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及不同驱替液的驱替能力的差异,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采出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和芳烃含量增加。原油中沥青质和胶质含量的增加,导致采出液的油、水相分离更困难,因为沥青质和胶质是原油中对油-水界面膜强度贡献较大的组分,其进入油-水界面使界面膜强度较大。沥青质形成的界面膜的强度大于胶质形成的界面膜,因此沥青质对油、水分离的影响大于胶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沥青质 胶质 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付生 张雅琴 +1 位作者 谢慧专 张怀斌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925-927,815,共4页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单一的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乳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3种化学剂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含化学剂的乳液照片验证了多重乳状液的存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多重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HA非聚醚型破乳剂的合成及破乳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付生 张雅琴 +1 位作者 谢慧专 张怀斌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56-258,8-9,共5页
根据原油的特性和破乳机理,设计合成了具有适宜芳香度和极性的BAHA非聚醚型破乳剂,该 剂具有较强的增溶、絮凝、击破界面膜的能力。试验数据表明,该剂具有适宜极性(PHA=13~18)时, 对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液具有较好的破乳脱水效果。
关键词 非聚醚型破乳剂 极性 芳香度 增溶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剂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脱水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付生 张雅琴 +1 位作者 谢慧专 张怀斌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10期1-4,共4页
研究了驱油剂对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单一的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脱水率和水色有较大的影响;3种驱油剂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对脱水率和脱出水色的影响很大。显微照片验证了含驱油剂的乳液存在多重乳状液... 研究了驱油剂对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单一的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脱水率和水色有较大的影响;3种驱油剂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对脱水率和脱出水色的影响很大。显微照片验证了含驱油剂的乳液存在多重乳状液。根据破乳机理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特点,提出了合成新型破乳剂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三元复合驱 采出液 破乳 脱水 多重乳液 复合驱采出液 三元复合驱 破乳脱水 驱油剂 表面活性剂 多重乳状液 影响规律 脱水效果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含油污水净水剂XL-01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浪 马自俊 +3 位作者 姜绍军 赵振兴 蔡永生 方克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针对吉林油田低温(≤25℃)含油污水研制了低温净水剂XL-01.使多元脂肪醇与环氧氯丙烷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氯代聚醚,再与二甲胺反应生成含季铵盐侧基的阳离子聚醚,即净水剂XL-01.讨论了合成反应,用红外光谱确证了合成产物结构.实验污水样... 针对吉林油田低温(≤25℃)含油污水研制了低温净水剂XL-01.使多元脂肪醇与环氧氯丙烷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氯代聚醚,再与二甲胺反应生成含季铵盐侧基的阳离子聚醚,即净水剂XL-01.讨论了合成反应,用红外光谱确证了合成产物结构.实验污水样取自吉林采油三厂,矿化度3106 mg/L,悬浮物105.2 mg/L,含油942.2 mg/L;含油量用石油醚萃取液吸光度法(430 nm)测定.在25℃下含油量与XL-01用量关系曲线通过最低点,最低值范围宽,最佳加量为60 mg/L;沉降时间2 h时的含油量已能满足气浮处理要求;在20~30℃之间水温降低则XL-01除油效果变差.在温度25℃、沉降2 h、加药量60 mg/L条件下,与多种常用原油破乳剂、絮凝荆、净水剂相比,XL-01处理后污水含油量最低(82.65 mg/L).图4表2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剂 除油剂 聚醚季铵盐 研制 油田污水 低温污水处理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型破乳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付生 张雅琴 +1 位作者 谢慧专 张怀斌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12期1-4,共4页
根据大港原油的特性和破乳机理,设计合成了具有较高芳香度和适宜极性的聚合物型破乳剂,详细阐述了该破乳剂的作用机理。室内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型破乳剂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及较强的增溶、絮凝、击破界面膜的能力,具有适宜极性(PHA 13%~1... 根据大港原油的特性和破乳机理,设计合成了具有较高芳香度和适宜极性的聚合物型破乳剂,详细阐述了该破乳剂的作用机理。室内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型破乳剂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及较强的增溶、絮凝、击破界面膜的能力,具有适宜极性(PHA 13%~18%)时,对大港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液具有较好的破乳脱水效果,优于目前油田常用的聚醚型破乳剂TA1031和F3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型破乳剂 破乳 脱水 增溶 絮凝 极性 芳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电极法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自俊 黄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经敏化的氨选择气敏电极(NH3-ISE)由于其测定的高选择性和精密度,较适用于石油开产过程中对聚合物溢流液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浓度的动态监测。试样按凯氏定氮法进行消化处理。在硫酸的作用下,PHPA分子中的酰胺基转化为NH4... 经敏化的氨选择气敏电极(NH3-ISE)由于其测定的高选择性和精密度,较适用于石油开产过程中对聚合物溢流液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浓度的动态监测。试样按凯氏定氮法进行消化处理。在硫酸的作用下,PHPA分子中的酰胺基转化为NH4^+离子,于试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11左右,使NH4^+转化为NH3后用NH3-ISE进行检测。适宜的PHPA的测定范围为6.00-45.00mg·L^-1;在此范围内,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1%,几乎所有无机离子对测定无干扰或干扰甚微,但挥发性胺有明显干扰。此法也能用于去离子水及矿泉水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化氨离子选择气敏电极(NH3-ISE)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 聚合物溢流 溢流采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油气井堵水堵剂封堵位置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才程 赵福麟 岳湘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3-50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堵剂的突破压力确定其在油藏中封堵位置的方法。堵剂的突破压力随地层的初始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由此关系可确定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堵剂的突破压力;根据地层参数及油水井条件,可以绘制高渗透层的压降曲线;当堵剂的突破压力... 提出了一种应用堵剂的突破压力确定其在油藏中封堵位置的方法。堵剂的突破压力随地层的初始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由此关系可确定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堵剂的突破压力;根据地层参数及油水井条件,可以绘制高渗透层的压降曲线;当堵剂的突破压力高于其在高渗透层中所承受的压差时,就能封堵住高渗透层,这一位置就为堵剂的封堵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 突破压力 压降曲线 铬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温剂与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时林 石军辉 +1 位作者 张付生 张怀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3,97,共4页
为提高酚醛树脂防砂剂的耐温性能,以廉价煤焦油和三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与酚醛树脂结构类似(含CH2-OH)且能与酚醛树脂发生缩合反应的耐温剂.结果表明:在酚醛树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耐温剂,固结岩心经280℃老化7d后的强度从1.1MPa提高... 为提高酚醛树脂防砂剂的耐温性能,以廉价煤焦油和三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与酚醛树脂结构类似(含CH2-OH)且能与酚醛树脂发生缩合反应的耐温剂.结果表明:在酚醛树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30%耐温剂,固结岩心经280℃老化7d后的强度从1.1MPa提高到5.0MPa以上,耐温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降低防砂剂的成本;固结岩心经地层水、原油、酸性和碱性介质浸泡后,强度没有下降,耐介质浸泡性能好;防砂剂对岩心伤害较小,并且油相渗透率增加而水相渗透率减小,说明固结后防砂剂使砂粒表面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吞吐 耐温剂 防砂剂 介质浸泡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防砂剂结构优化及其固结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付生 张怀斌 +1 位作者 谢慧专 张雅琴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20-22,共3页
根据酚醛树脂的防砂机理,设计合成出在低温(30~40℃)下具有较高固结强度的酚醛树脂,达到同样固结强度的其用量降低,因而降低了油井施工成本。并考察了酚醛树脂加量、固化时间、固化剂加量和偶联剂加量等因素对酚醛树脂低温固结强... 根据酚醛树脂的防砂机理,设计合成出在低温(30~40℃)下具有较高固结强度的酚醛树脂,达到同样固结强度的其用量降低,因而降低了油井施工成本。并考察了酚醛树脂加量、固化时间、固化剂加量和偶联剂加量等因素对酚醛树脂低温固结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防砂剂 固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90
19
作者 郭东红 李森 袁建国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7期36-41,共6页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作用特征、水驱后残余油的受力情况以及表面活性剂对残余油受力状况影响的分析,对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进行了评述。根据对国内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认为开发研制...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作用特征、水驱后残余油的受力情况以及表面活性剂对残余油受力状况影响的分析,对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进行了评述。根据对国内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的分析,结合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认为开发研制廉价、高效表面活性剂是开展表面活性剂驱油及其相关驱油技术的关键,并对表面活性剂及其相关驱油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驱渍机理 原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