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礁滩相碳酸盐岩油藏贼层识别方法及开发技术对策——以鲁迈拉油田Mishrif油藏为例 |
张琪
李勇
李保柱
刘卓
魏晨吉
周家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2
|
水力喷砂射孔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 |
袁玉
赵金
曹立虎
胡亚斐
任勇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3
|
长岭火山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 |
朱黎鹞
李留仁
马彩琴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4
|
吉拉克凝析气田单井产水分析及数值模拟 |
李勇
李保柱
胡永乐
焦玉卫
朱卫红
肖香姣
牛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5
|
双重介质油藏数值模拟并行算法研究 |
伍轶鸣
李勇
李保柱
姚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6
|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组分粗化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李勇
李保柱
胡永乐
张晶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高含水砂岩油藏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
蒋漫旗
黄船
胡长翠
胡永乐
|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8
|
可采储量标定的合理确定性探讨 |
齐梅
侯建锋
蒋漫旗
郝明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9
|
基于地层压力恢复时间的注采比数值模拟优化方法——以肯基亚克某亏空油藏为例 |
曹勋臣
喻高明
邓亚
万青山
王朝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0
|
塔中Ⅰ号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单井产能变化规律 |
李勇
李保柱
胡永乐
夏静
丁伟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1
|
考虑储集层伤害影响的复杂井产能预测模型 |
安永生
吴晓东
韩国庆
李凡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2
|
生产分析方法在碳酸盐岩凝析气井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
李勇
李保柱
胡永乐
施英
邓兴梁
丁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3
|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 |
李勇
胡永乐
李保柱
姜泽军
焦玉卫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4
|
基于地质多元统计分析的煤层气含量建模方法——以沁水盆地南部某区块3号煤层为例 |
胡亚斐
张遂安
吴峙颖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5
|
裂缝性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计算新方法 |
李勇
李保柱
胡永乐
彭晖
夏静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6
|
三重介质凝析气藏等效数值模拟方法 |
李勇
李保柱
胡永乐
夏静
丁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7
|
高温高盐高黏油藏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技术 |
庄永涛
刘鹏程
郝明强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8
|
毛细管数效应对碳酸盐岩凝析气井产能的影响 |
李勇
胡永乐
李保柱
张晶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高含水油田断层精细解释的地质任务与方法 |
刘文岭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边底水油藏水体及储层参数定量评价 |
于清艳
刘鹏程
李勇
郝明强
夏静
李保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