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塞油田改变相渗压裂液重复压裂现场先导试验 被引量:13
1
作者 翁定为 蒋廷学 +3 位作者 焦亚军 邱晓慧 张昊 吕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为提高安塞油田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的改造效率,首先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中、高含水井的划分标准;然后对导致中、高含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成因将安塞油田的中、高含水井分为3类,其中由于储层物性条件差而导致高含水的井占... 为提高安塞油田中、高含水井重复压裂的改造效率,首先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中、高含水井的划分标准;然后对导致中、高含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成因将安塞油田的中、高含水井分为3类,其中由于储层物性条件差而导致高含水的井占了绝大部分,而改造此类井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实施改变相渗压裂液重复压裂。以杏13- 08井为例,进行了改变相渗压裂液重复压裂方案设计,确定了改变相渗压裂液段的排量、用量和泵入次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改变相渗压裂液重复压裂效果良好,比采用常规压裂液的重复压裂井平均单井日增油量提高64.3%,且含水率较压裂前下降幅度大于10%,实现了稳水增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改变相渗 高含水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安塞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碳酸盐岩及复杂砾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沈华 康汝坤 +3 位作者 王欣 才博 吴刚 卢海兵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1期59-62,92,共4页
碳酸盐岩和复杂砾岩储层在华北油田具有广泛的分布,而且该部分储层的地质特征复杂,认识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较深,使用常规的酸化技术很难实现长距离改造的目的。优选出一种新型的能提高酸液作用距离的清洁酸液体系及前置液酸压... 碳酸盐岩和复杂砾岩储层在华北油田具有广泛的分布,而且该部分储层的地质特征复杂,认识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较深,使用常规的酸化技术很难实现长距离改造的目的。优选出一种新型的能提高酸液作用距离的清洁酸液体系及前置液酸压或者多级注入酸压技术。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在80℃下的酸岩反应速率仅为盐酸的65%左右,抗温达120℃,破胶彻底,降摩阻性能好,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低,残酸对储层的伤害率仅为胶凝酸的32%左右,为常规瓜胶压裂液的20%左右。在虎x井的现场试验应用表明,该酸液体系结合新的工艺方法可以提高裂缝的深穿透性,有利于提高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 酸化压裂 清洁酸 前置液 多级注入酸压 闭合酸化 华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设计的新模型和新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翁定为 付海峰 梁宏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4,共6页
压裂设计是水力压裂技术的核心,由于非常规储层的特殊性,使得压裂设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为此,梳理了国内外压裂设计各环节的新模型和新方法,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压裂设计的新模型和方法主要分布在储层描述、水力裂缝刻画、水力裂缝优... 压裂设计是水力压裂技术的核心,由于非常规储层的特殊性,使得压裂设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为此,梳理了国内外压裂设计各环节的新模型和新方法,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压裂设计的新模型和方法主要分布在储层描述、水力裂缝刻画、水力裂缝优化以及水力裂缝模拟等4个方面,其中储层描述主要是在创新参数获取基础上建立新的地质力学模型;水力裂缝刻画主要体现在开发新方法,并结合物理模拟实验认识,提高现有监测手段的准确性;水力裂缝优化方面主要进展是挖掘储层与流体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规律性描述,形成新型的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水力裂缝模拟主要通过方法创新,研发新型的适用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的裂缝数值模拟器。因此,建议国内同行在坚持工具、设备等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各种评价模型和软件方面取得突破,从而提高压裂设计的科学性,进而实现非常规油气藏的高效经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压裂设计 储层描述 裂缝刻画 水力裂缝优化 裂缝模拟 数学模型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德尔特油田裂缝型油藏体积改造技术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存荣 贺杨 翁定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100,共5页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裂缝型油藏是海拉尔盆地的主力产油层之一,采用常规规模压裂工艺,油井措施有效期短,增产效果不理想.通过分析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变质岩岩石力学特性,确定了体积改造压裂方式,现场应用了滑溜水混合缝网压裂、大...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裂缝型油藏是海拉尔盆地的主力产油层之一,采用常规规模压裂工艺,油井措施有效期短,增产效果不理想.通过分析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变质岩岩石力学特性,确定了体积改造压裂方式,现场应用了滑溜水混合缝网压裂、大规模冻胶体积压裂等2种压裂工艺,效果显著.分析结果证明,扩大改造规模并提供有效支撑是裂缝型油藏增产改造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苏德尔特油田 裂缝型油藏 体积改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分段多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翁定为 张启汉 +3 位作者 郭子义 郑力会 梁宏波 刘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为提高致密油水平井段分段多簇设计的针对性,建立一种新的水平井分段多簇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岩心试验和垂向非均质平面均质(VTI)应力模型评价水平井水平段的应力与脆性指数剖面,并结合测井解释的储层品质参数及水力裂缝优化结果,采用模... 为提高致密油水平井段分段多簇设计的针对性,建立一种新的水平井分段多簇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岩心试验和垂向非均质平面均质(VTI)应力模型评价水平井水平段的应力与脆性指数剖面,并结合测井解释的储层品质参数及水力裂缝优化结果,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优选水平井段的射孔簇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可采用岩石力学参数方法建立连续的脆性指数剖面,可根据水平井导眼井校正后的模型参数计算水平段的VTI应力剖面;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优选的射孔簇储层品质与脆性较好,宜作为裂缝布置的的位置;现场试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多簇设计 模糊识别模型 脆性指数 VTI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压裂改造中加深对砂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状况的认识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振铎 王晓泉 +3 位作者 陈彦东 陈祥 陈代林 郝明慧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3期24-28,共5页
结合河南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深层系不同类型的低孔、低渗、天然裂缝较发育的储层压裂所表现的不同的施工压力及工程特征 ,分析了不同的施工压力及工程特征的形成原因 ,提出了压裂不同砂岩储层应该采取不同的工艺技术措施 ,从而实现提高复... 结合河南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深层系不同类型的低孔、低渗、天然裂缝较发育的储层压裂所表现的不同的施工压力及工程特征 ,分析了不同的施工压力及工程特征的形成原因 ,提出了压裂不同砂岩储层应该采取不同的工艺技术措施 ,从而实现提高复杂砂岩储层压裂改造成功率和增产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 砂岩储层 岩化物性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解除储层深部粘土堵塞的氟硅酸/盐酸体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宝峰 赵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1-313,共3页
在Bryant的最新砂岩基质酸化模型 (1991)基础上 ,提出了由不与石英反应而选择性地与粘土反应的氟硅酸(H2 SiF6)、可减少硅胶和氟硅酸盐沉淀的盐酸 (HCl)组成的混合酸化液 ,用于解除砂岩储层深部粘土堵塞。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考察了H2 SiF6... 在Bryant的最新砂岩基质酸化模型 (1991)基础上 ,提出了由不与石英反应而选择性地与粘土反应的氟硅酸(H2 SiF6)、可减少硅胶和氟硅酸盐沉淀的盐酸 (HCl)组成的混合酸化液 ,用于解除砂岩储层深部粘土堵塞。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考察了H2 SiF6/HCl混合酸液体系与含粘土 14%的砂岩储层岩心之间的反应 ,实验结果如下 :①该体系适用于解除砂岩油层深部粘土造成的堵塞 ,解堵效果优于常规土酸 (3%HF/ 12 %HCl) ;②温度越高 (30— 12 0℃ ) ,该体系与岩心之间的反应速度越快 ;③对于H2 SiF6/ 12 %HCl体系 ,H2 SiF6浓度 (3%— 10 % )控制体系与岩心间的反应速度 ,对于解除深部粘土堵塞 ,H2 SiF6的最佳浓度为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酸/盐酸混合酸化液 氟硅酸 基质酸化 砂岩储藏 粘土堵塞 深部解堵 酸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