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构造-层序-沉积特征、盆地原型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国臣 焦大庆 +3 位作者 肖斌 陈明权 刘建军 王彦丽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通过对钻井、测井、三维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白垩系至新生界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4个构造层序、6个超层序和11个层序。根据等时层序格架下各层序单元内部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级次构造成因层序... 通过对钻井、测井、三维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白垩系至新生界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4个构造层序、6个超层序和11个层序。根据等时层序格架下各层序单元内部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级次构造成因层序的构造-层序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应力机制研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采用平衡剖面技术解析查干凹陷的构造-沉积史,将该凹陷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序列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和若干二级、三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进而分析了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构造和沉积特征、凹陷原型的性质及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查干凹陷 层序格架 沉积充填 构造-沉积演化 盆地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模拟 被引量:16
2
作者 钟立国 韩大匡 +1 位作者 李莉 赵明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通过PVT筒和填砂管气液平衡等模拟实验,测定原油与CO2体系的黏度、膨胀因数和最小混相压力等高压物性参数,研究了恒压和降压(吐)下5次CO2接触过程中原油和气体的产量变化,并对比研究模拟特低渗填砂管与PVT筒CO2吞吐实验的开采动态.结果... 通过PVT筒和填砂管气液平衡等模拟实验,测定原油与CO2体系的黏度、膨胀因数和最小混相压力等高压物性参数,研究了恒压和降压(吐)下5次CO2接触过程中原油和气体的产量变化,并对比研究模拟特低渗填砂管与PVT筒CO2吞吐实验的开采动态.结果表明,注入CO2使原油的膨胀因数、体积因数和气油体积比增大,黏度和密度降低;CO2对原油的萃取作用明显,采出流体的密度低于原油,且注入压力越高萃取作用越强;在特低渗透多孔介质条件下,CO2与原油能够在48 h内达到气液平衡.因此,特低渗透油藏CO2吞吐采油技术可行,较高注入压力和达到气液平衡对保证吞吐效果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 吞吐 气液平衡 萃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压裂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钟立国 韩大匡 李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29,共5页
根据大庆外围油田人工压裂低渗透油藏的一般地质特征,开展二氧化碳吞吐的主要油藏参数和注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人造裂缝半长、注入强度、开井压力、油层厚度和压力因数对人工压裂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的换油率和采油强度具有... 根据大庆外围油田人工压裂低渗透油藏的一般地质特征,开展二氧化碳吞吐的主要油藏参数和注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人造裂缝半长、注入强度、开井压力、油层厚度和压力因数对人工压裂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的换油率和采油强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人工压裂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的选井要求是人工压裂规模适中(人造裂缝半长为30~40m)、油层厚度大,原油黏度低,含油饱和度高,分层性强,但对油藏基质和天然微裂缝渗透率要求不高;CO2吞吐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人造裂缝半长来确定合理的注入强度、注入速度、焖井时间和开井压力;建议焖井时间为10~40d,开井压力为0.5~1MPa,不宜高于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裂 二氧化碳 吞吐 敏感性分析 换油率 采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