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地质构造特征的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部署
1
作者
柏宗宪
王宇飞
+6 位作者
郝杰
马明珍
柏宗翰
王亮亮
祝志敏
黄政
马英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4-841,共8页
世界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由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清洁、可再生的地热资源逐渐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之一。以河北省西南部的藁城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该区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
世界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由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清洁、可再生的地热资源逐渐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之一。以河北省西南部的藁城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该区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储量特征,建立了地热资源精细化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地热资源高效开发的井位和井间距。结果表明:开发区具有优良的热源条件,热储层和盖层优势突出,地层流体的水质结垢和腐蚀风险较低,地热资源品质高。部署采灌井40口,按照1∶1的比例分配(采水井20口,回灌井20口),设计采灌井距380 m(开发年限30 a)时可以满足长期换热和供暖的需求。基于地质构造特征的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部署研究,可为现场地热资源的持续与高效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评价体系
热突破边界
井距优化
井位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质构造特征的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部署
1
作者
柏宗宪
王宇飞
郝杰
马明珍
柏宗翰
王亮亮
祝志敏
黄政
马英亮
机构
中国石油
冀东
油田
公司
新
能源
事业
部
(
供电
公司
)
中国石油
冀东
油田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青海
油田
公司
采油二厂
中国石油
冀东
油田
公司
南堡作业区
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
石油
工程学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4-841,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课题“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21DJ5502(GF))。
文摘
世界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由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清洁、可再生的地热资源逐渐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之一。以河北省西南部的藁城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该区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储量特征,建立了地热资源精细化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地热资源高效开发的井位和井间距。结果表明:开发区具有优良的热源条件,热储层和盖层优势突出,地层流体的水质结垢和腐蚀风险较低,地热资源品质高。部署采灌井40口,按照1∶1的比例分配(采水井20口,回灌井20口),设计采灌井距380 m(开发年限30 a)时可以满足长期换热和供暖的需求。基于地质构造特征的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部署研究,可为现场地热资源的持续与高效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热资源
评价体系
热突破边界
井距优化
井位部署
Keywords
geothermal resources
evaluation system
thermal breakthrough boundary
well spacing optimization
well location deployment
分类号
TE0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地质构造特征的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部署
柏宗宪
王宇飞
郝杰
马明珍
柏宗翰
王亮亮
祝志敏
黄政
马英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