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对油井采出含硫废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怀珠 于慧艳 +4 位作者 胡彬彬 赵亮 赵康宁 朱广斌 吴新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178,共8页
针对油井采出废水中硫化物去除难的问题,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对油井采出废水经过UASB生物反应池和仿生池进行分段递进式回流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调节采出废水中S/N为5.2∶2,补充一定量的HCO_(3)^(-),设置回... 针对油井采出废水中硫化物去除难的问题,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对油井采出废水经过UASB生物反应池和仿生池进行分段递进式回流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调节采出废水中S/N为5.2∶2,补充一定量的HCO_(3)^(-),设置回流比为2.7∶1条件下,采出废水中的硫化物(S_(2)^(-))去除率为95.8%,最大容积载荷6.46 kg/(m^(3)·d);硝酸盐(NO_(3)^(-)-N)去除率达99.6%,最大容积载荷1.13 kg/(m^(3)·d)。经SEM和XRD验证,硫代谢产物以单质硫(S0)为主,回收率83.8%,其次为SO_(4)^(2−)和S_(2)O_(3)^(2-);硝酸盐代谢产物以N_(2)为主,产率72.4%,其次为NO_(2)^(-)。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不仅解决了采出废水中的硫化物去除难题,同时实现了资源回收(S0)和主要代谢终产物(如N2)的无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废水 硫化物 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 容积载荷 单质硫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南堡1-5区东一段储层层次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伟 赵峰 +3 位作者 李晓革 李姗姗 赵崇志 何雄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9,44,共5页
南堡凹陷南堡1-5区主力开发层系东一段为浅水环境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发育砂体的层数多、接触关系复杂.根据层次结构分析的原理,将研究区东一段储层划分为9级层次,研究重点为第5至第7级层次储层,即单砂层—单成因砂体—单河道砂... 南堡凹陷南堡1-5区主力开发层系东一段为浅水环境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发育砂体的层数多、接触关系复杂.根据层次结构分析的原理,将研究区东一段储层划分为9级层次,研究重点为第5至第7级层次储层,即单砂层—单成因砂体—单河道砂体.在小层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夹层特征完成沉积时间单元的细分(单砂层划分);根据单砂层的沉积微相特征,识别出单成因砂体;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高程和厚度差异特征,在最主要的单成因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识别出单河道砂体.研究结果表明,南堡1-5区东一段单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砂体厚度为3~5m,最大宽度为400 m,且多条单河道砂体交切形成广泛分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受波浪作用的改造和后期水下分流河道的破坏,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边缘砂体呈席状化展布;河口坝砂体不发育,仅在水下分流河道间和河道边缘部位局部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层次结构分析 单砂层 单成因砂体 单河道砂体 东一段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冲模式下井下工具可通过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星 刘斌彦 +1 位作者 姜明明 刘永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针对井下工具在井筒摩阻较大、井筒几何形状的变化以及油管内有杂物形成的糨糊状物质存在等情况下的可通过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悬冲式工具下放作法。通过建立工具串在实际井眼轨迹内的悬冲动力学模型及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分析工具串下放... 针对井下工具在井筒摩阻较大、井筒几何形状的变化以及油管内有杂物形成的糨糊状物质存在等情况下的可通过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悬冲式工具下放作法。通过建立工具串在实际井眼轨迹内的悬冲动力学模型及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分析工具串下放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变化并预测工具的通过性。研究结果表明:井眼曲率是限制工具通过长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随着管柱内径的增大,工具可通过的长度不断增加;速度发生变化后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会在工具下放的切向产生惯性力,此惯性力可将软卡点剪切掉,有助于工具通过遇阻段;工具按一定高度悬冲,对于突破卡点而言效果明显。所得结论可为现场作业人员判断井下工具通过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工具 几何通过性 动力学模型 悬冲模型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