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对比度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冀东油田南堡2-1区东营组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莹 王腾 +2 位作者 徐波 张杰 曲丽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619,共4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冀东油田南堡2-1区东营组存在大量低对比度油气层,常规测井方法不能准确评价其含油性的问题,引入自然伽马相对值、视地层水电阻率作为有效参数,运用测井图版识别法,剔除岩性、水性对电性的干扰,同时探索多信息融合技术,... 针对渤海湾盆地冀东油田南堡2-1区东营组存在大量低对比度油气层,常规测井方法不能准确评价其含油性的问题,引入自然伽马相对值、视地层水电阻率作为有效参数,运用测井图版识别法,剔除岩性、水性对电性的干扰,同时探索多信息融合技术,采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增强测井识别能力,达到了解决电性与含油性矛盾的目的,形成以放大电性特征为核心的评价技术。研究成果对低对比度油气层测井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油田 东营组 低对比度油气层 视地层水电阻率 概率神经网络 测井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震藏结合判定井间砂体连通性研究及应用——以南堡油田M区中深层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林伟强 曲丽丽 +1 位作者 朱露 冯林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2期373-381,共9页
南堡油田M区是冀东油田的主力注水开发区块,目前已进入中含水阶段,主体区域注水效果显著,局部区域受井间砂体连通性认识不清的影响,注水效果不明显,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较低。准确判定井间的砂体连通性,对于完善该区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意... 南堡油田M区是冀东油田的主力注水开发区块,目前已进入中含水阶段,主体区域注水效果显著,局部区域受井间砂体连通性认识不清的影响,注水效果不明显,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较低。准确判定井间的砂体连通性,对于完善该区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意义重大。该区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砂体层数多而薄,叠置关系复杂,井间砂体连通认识难度大。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地质、地震、测井、油藏等多学科综合技术来判定井间砂体连通性,其中包括地震相技术、地震属性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油藏动态分析技术等。井震藏结合的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该区的井间砂体连通性判定,并在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成果提高了该区井间砂体连通性判定的准确率,为指导该区的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有利依据,对同类型油藏的井间砂体连通性判定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油田 井间砂体连通性 井震藏结合 地震相技术 地震属性技术 地震反演技术 油藏动态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应用与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X区块为例
3
作者 林伟强 丛彭 +6 位作者 王红 魏子琛 杨云天 么志强 曲丽丽 马立民 王方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9,323,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层气资源量丰富,神木气田X区块是冀东油田在该盆地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块,其深层本溪组8号煤层是该区块的重要建产资源,主要通过水平井钻探和大规模压裂改造的方式进行生产。本溪组8号煤层局部构造多变,煤层脆、软,钻速...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层气资源量丰富,神木气田X区块是冀东油田在该盆地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块,其深层本溪组8号煤层是该区块的重要建产资源,主要通过水平井钻探和大规模压裂改造的方式进行生产。本溪组8号煤层局部构造多变,煤层脆、软,钻速快,易坍塌,水平段轨迹控制难度大,储层钻遇率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提高煤层气水平井的储层钻遇率并实现快速钻井、完井,成为该领域勘探开发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基于此开展地质、地震、测井、录井、钻井等多学科技术研究,形成以精细地震构造解释为前提、以近钻头方位伽马成像分析为核心的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包括煤层构造精细刻画、煤层特征预测、着陆井轨迹控制、煤层综合判定、水平段地质导向和钻井工程参数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有效整合与合理运用,实现了水平井的精准着陆和实时水平轨迹的精细调整。在该区块探评井和先导试验井的地质导向实践中,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已展现出显著效果,煤层钻遇率由首口风险探井的70.4%提升至目前的平均值94.0%,此外,该技术还实现了工程井眼轨迹的光滑顺畅,确保了下套管和固井施工的顺利实施,缩短了钻井、完井周期。深层煤层气水平井的高效钻井、完井为后续大规模压裂改造和效益开发生产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其他区块深层煤层气地质导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神木气田 深层煤层气 8号煤层 水平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南堡H断块油层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曲丽丽 李明林 +3 位作者 伍志敏 张林 冯林平 邓丽萍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如何准确评价当前油层潜力直接影响着开发中后期复杂断块注水油藏剩余油的挖潜工作。通过静态油藏地质特征与动态开发效果综合分析,确定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并利用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和属性测度理论的层次分析+未确知... 如何准确评价当前油层潜力直接影响着开发中后期复杂断块注水油藏剩余油的挖潜工作。通过静态油藏地质特征与动态开发效果综合分析,确定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并利用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和属性测度理论的层次分析+未确知测度评价方法进行油层潜力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精确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判定评价空间,最终得到油层潜力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层次分析+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油层潜力,建立了7个参数组成的评价体系并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根据油藏潜力大小可将油层分为4类,其中,Ⅰ、Ⅱ类油层潜力较好,评价结果与数模结果相似,并通过现场实施验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结合 剩余油 层次分析法 未确知测度 油层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南堡1-5区东一段储层层次结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伟 赵峰 +3 位作者 李晓革 李姗姗 赵崇志 何雄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9,44,共5页
南堡凹陷南堡1-5区主力开发层系东一段为浅水环境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发育砂体的层数多、接触关系复杂.根据层次结构分析的原理,将研究区东一段储层划分为9级层次,研究重点为第5至第7级层次储层,即单砂层—单成因砂体—单河道砂... 南堡凹陷南堡1-5区主力开发层系东一段为浅水环境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发育砂体的层数多、接触关系复杂.根据层次结构分析的原理,将研究区东一段储层划分为9级层次,研究重点为第5至第7级层次储层,即单砂层—单成因砂体—单河道砂体.在小层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夹层特征完成沉积时间单元的细分(单砂层划分);根据单砂层的沉积微相特征,识别出单成因砂体;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高程和厚度差异特征,在最主要的单成因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识别出单河道砂体.研究结果表明,南堡1-5区东一段单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砂体厚度为3~5m,最大宽度为400 m,且多条单河道砂体交切形成广泛分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受波浪作用的改造和后期水下分流河道的破坏,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边缘砂体呈席状化展布;河口坝砂体不发育,仅在水下分流河道间和河道边缘部位局部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层次结构分析 单砂层 单成因砂体 单河道砂体 东一段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算法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火山岩储层流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莹 曲丽丽 +3 位作者 朱露 张艳 韩思洋 曾诚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2期181-189,共9页
火山岩储层受岩相、岩性、储集空间类型等多因素影响,流体识别难度大,是测井解释的难题之一,亟需建立一种方便快捷识别方法。为此,针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火山岩储层特征,采用机器学习的SVM(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未知储层进行流体预测。研... 火山岩储层受岩相、岩性、储集空间类型等多因素影响,流体识别难度大,是测井解释的难题之一,亟需建立一种方便快捷识别方法。为此,针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火山岩储层特征,采用机器学习的SVM(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未知储层进行流体预测。研究表明:①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流体敏感特征参数寻优,单信息敏感参数为声波时差、补偿密度、深侧向电阻率,多信息融合参数为自然伽马相对值、全烃比值、烃气密度指数、烃气湿度指数,以上7种参数参与模型建立;②使用SVM算法进行火山岩流体预测,将储层流体分为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3类,选取测井、录井敏感参数,训练可靠样本库,预测库正判率达90%。SVM算法预测应用表明,SVM算法计算复杂程度低,泛化推广能力强,可快速识别火山岩流体性质,为油气成藏规律分析和地质储量动用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算法 储层特征 流体预测 火山岩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钟会影 余承挚 +3 位作者 沈文霞 毕永斌 伊然 倪浩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9,共8页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α越大,裂缝干扰条数越多,压力动态曲线改造区线性流持续的时间越长,改造区窜流、拟稳定流动发生得越晚;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拟稳定流发生的时间就越早。(2)裂缝导流能力越大,主裂缝线性流出现时间越早,两井裂缝导流能力越接近,α对压力动态的影响较明显。(3)α越大,井底压力相对较低的水平井初期产量越高,至晚期后,产量下降越明显,无因次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后期产量递减越快。(4)裂缝导流能力越小,前期阶段产量曲线越靠下,两井裂缝导流能力相近时,α对产量的干扰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井间干扰系数 启动压力梯度 裂缝导流能力 渗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桑托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邓超 白国平 +3 位作者 仲米虹 邹建红 刘君兰 张明辉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2,共8页
巴西桑托斯盆地深水区白垩系—新生界的油气绝大部分分布于圣保罗高地,其次分布于盆地陆坡坳陷区。盆地的下白垩统区域性蒸发岩盖层为盐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保证。根据盆地的构造格局以及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分布的特征,划分出两个含... 巴西桑托斯盆地深水区白垩系—新生界的油气绝大部分分布于圣保罗高地,其次分布于盆地陆坡坳陷区。盆地的下白垩统区域性蒸发岩盖层为盐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保证。根据盆地的构造格局以及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分布的特征,划分出两个含油气系统: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和上白垩统含油气系统,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还可划分为盐下和盐上两个成藏组合。划定了含油气系统在盆地中的分布范围。认为圣保罗高地下白垩统盐下Guaratiba群湖相碳酸盐岩层系最有勘探潜力,盆地北部和中部的上白垩统土伦阶Ilhabela段浊积岩和新生界Marambaia组内浊积岩储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西南部下白垩统盐上Guaruja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亦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托斯盆地 白垩系 含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 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油藏大斜度井深抽技术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进 田洪波 胡宇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2期247-253,共7页
南堡油田地处滩海,油井位置局限,整体开发以大斜度定向井为主,受油藏形成特性影响,断块发育破碎,横向面积小,纵向含油层系多,低能量区存在大量供液不足的油井,泵的常规下入深度难以满足连续生产的供排需求,导致单井效益过低,同时泵筒充... 南堡油田地处滩海,油井位置局限,整体开发以大斜度定向井为主,受油藏形成特性影响,断块发育破碎,横向面积小,纵向含油层系多,低能量区存在大量供液不足的油井,泵的常规下入深度难以满足连续生产的供排需求,导致单井效益过低,同时泵筒充不满加剧了井下杆柱应力的复杂性和偏磨程度。在对抽油机井杆管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深抽工艺的技术对策,并由油藏压力和生产参数预测了深抽放大压差的增产潜力,从多级杆柱加深后应力计算及延长生产周期等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入手,通过软件模拟深抽后杆柱应力变化,对深抽后不同深度杆柱进行应力测试与理论计算对比,并对相关配套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深抽后杆柱应力的安全性。实现了深抽后油井动液面下降,产能增加,沉没度的增加,并提高了泵筒充满系数,泵挂深度平均加深800 m、最大泵挂深度达到3300 m,生产压差平均放大6 MPa,泵效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单井增油平均提高300 t,同时针对不同油层物性、不同供液能力的油井进行效果分析和经验总结,形成了不同油井深抽的可行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油藏 大斜度井 杆柱应力 产能预测 深抽技术 防偏磨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液面曲线的间歇采油工作制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凯 王昊 齐京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2期254-259,共6页
间歇采油是低产低效井挖潜的常用方式,在应用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定性和效益因素确定工作制度,缺乏科学性。为精细化、定量化优化其工作制度,结合物质平衡、流入流出动态等理论,并综合考虑井斜、储层物性参数等因素,建立了间歇采油的开关... 间歇采油是低产低效井挖潜的常用方式,在应用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定性和效益因素确定工作制度,缺乏科学性。为精细化、定量化优化其工作制度,结合物质平衡、流入流出动态等理论,并综合考虑井斜、储层物性参数等因素,建立了间歇采油的开关井动液面耦合数学模型,并创新性地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液面恢复曲线进行拟合,从而求取地层物性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枚举法将开关井动液面进行等分,并从井口产量、泵效、地层流入量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评价,最终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通过矿场应用验证表明:建立的耦合数学模型,将其数值迭代结果与实测液面恢复曲线进行拟合,能更科学确定间歇采油工作制度,确保油井处于高效协同供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数学模型 泵效 间歇采油 工作制度 液面恢复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砂岩油藏难动用储量压裂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革 廖保方 +3 位作者 孙悦文 李丹 苏英献 黄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77-380,共4页
在调研目前压裂效果评价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南堡油田多层低渗砂岩储层特点,提出以系统的观点,从产量、技术和裂缝特征三种角度对压裂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油井评价重点在于地层能量,水井评价需引入视吸水指数这一参数,裂缝特征评价... 在调研目前压裂效果评价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南堡油田多层低渗砂岩储层特点,提出以系统的观点,从产量、技术和裂缝特征三种角度对压裂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油井评价重点在于地层能量,水井评价需引入视吸水指数这一参数,裂缝特征评价需多种手段联合监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已压裂井效果评价工作,可以为下步压裂选井、优化压裂设计和油气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 低渗砂岩 压裂效果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桌子山地区奥陶系克里摩里组下段等深暖流沉积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向东 郇雅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3,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为深水等深流极为发育时期,而等深流对于油气系统中储层的形态特征及烃源岩的分布均具有重要影响。以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下段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等深流沉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薄层石灰岩碳...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晚奥陶世为深水等深流极为发育时期,而等深流对于油气系统中储层的形态特征及烃源岩的分布均具有重要影响。以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下段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等深流沉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薄层石灰岩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对克里摩里组下段沉积时期的等深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克里摩里组薄层石灰岩沉积时期的海水盐度正常,石灰岩与海水之间的氧同位素交换达到平衡,成岩作用对氧同位素的影响甚微。氧同位素测试数据计算古水温为22.2~30.7℃,平均为26.4℃。根据沉积时期深部水体温度较高和盐度正常的特点,推测研究区克里摩里组下段可能为风海流引起的等深暖流沉积,属于海洋表层环流沉积体系。等深暖流沉积的发现预示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古生界可能发育自生自储式等深流沉积型油气藏,并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深流沉积 风海流 石灰岩 碳、氧同位素 中奥陶统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储层改造液对完井管柱的腐蚀与缓蚀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虎 何雄坤 +2 位作者 赵松柏 聂领 杨志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井筒完整性对超深井安全高效生产意义重大,为揭示改造液对完井管柱的腐蚀规律,选取超深井改造常用的5种改造液与超级JFE 13Cr材质油管试片,通过金属挂片失重法和应力腐蚀实验,评价了超深层改造液对13Cr材料的腐蚀和新型高密度盐水加重... 井筒完整性对超深井安全高效生产意义重大,为揭示改造液对完井管柱的腐蚀规律,选取超深井改造常用的5种改造液与超级JFE 13Cr材质油管试片,通过金属挂片失重法和应力腐蚀实验,评价了超深层改造液对13Cr材料的腐蚀和新型高密度盐水加重压裂液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5种改造液对13Cr材质油管试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表面腐蚀,在140℃下的腐蚀速率为4.8~10.6 g/(m2·h)。当加载90%应力屈服强度时,试片在5种改造液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开裂裂纹,其中在硝酸钠加重压裂液中的应力腐蚀较为显著。在硝酸钠和氯化钙加重压裂液中加入由炔胺类化合物及一些金属化合物组成的高浓度缓蚀剂后,应力腐蚀显著缓解。该项研究对认识改造液的应力腐蚀、安全高效改造超深井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完井管柱 改造液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幅频矢量感知的井下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运全 李瑾 +3 位作者 郭银景 梁泉泉 郭登岭 刘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101-105,共5页
现有的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低,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和灾后救援系统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矿用精密定位算法。在该算法中,移动节点接收巷道空间的电磁波,在分析所接收电磁波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融合并构造幅频特性矢量,经马尔科夫滤波... 现有的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低,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和灾后救援系统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矿用精密定位算法。在该算法中,移动节点接收巷道空间的电磁波,在分析所接收电磁波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融合并构造幅频特性矢量,经马尔科夫滤波与模式匹配,将幅频特性矢量映射到巷道的电子地图,进而得到移动节点的精确位置信息。实验表明,该算法定位误差小于2m,计算复杂度较低,易于工程实现,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频矢量 感知 定位算法 移动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天然水驱油藏氮气泡沫控水稳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光林 寇磊 +2 位作者 汤云浦 彭凯 崔伟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361-364,共4页
基于南堡油田浅层天然水驱油藏高含水期油井堵水的需要,开展了氮气泡沫控水稳油技术研究。通过室内实验,从6种发泡剂及3种稳泡剂中优选出适合南堡油田浅层油藏堵水的泡沫体系及最佳配方为0.3%HPAM+0.6%SDS,针对目的层该泡沫体系具有较... 基于南堡油田浅层天然水驱油藏高含水期油井堵水的需要,开展了氮气泡沫控水稳油技术研究。通过室内实验,从6种发泡剂及3种稳泡剂中优选出适合南堡油田浅层油藏堵水的泡沫体系及最佳配方为0.3%HPAM+0.6%SDS,针对目的层该泡沫体系具有较强配伍性、遇油消泡及抗老化性能。同时开展矿场试验33井次,成功率78.8%,累计增油9 428t,增油效果显著,表明该项技术在油井高含水开发后期可以有效达到控水稳油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驱油藏 氮气泡沫控水稳油技术 起泡剂 稳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剖剂GPJ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娟党 阚艳娜 +2 位作者 李贤旭 李泽 王召堂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高含水非均质砂岩地层存在高渗透大孔道且层间差异大,常规的小剂量、短半径调剖很难达到增油降水的效果。本文室内考察了合成调剖剂GPJ的基本性能,得到了最佳调剖剂体系的配方:3%GPJ+5%膨润土,着重考察了该调剖剂体系的调剖性能。结果表... 高含水非均质砂岩地层存在高渗透大孔道且层间差异大,常规的小剂量、短半径调剖很难达到增油降水的效果。本文室内考察了合成调剖剂GPJ的基本性能,得到了最佳调剖剂体系的配方:3%GPJ+5%膨润土,着重考察了该调剖剂体系的调剖性能。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调剖剂GPJ的水分散性及胶体稳定均良好;1%GPJ悬浮液的电动电位在+54 mV以上,带有较高的正电荷;GPJ的油溶率高达94%;GPJ悬浮液的粒度分布在5 80μm,粒径中值为28μm。当3%GPJ+5%膨润土调剖剂体系的注入量为1 PV时,其对水测渗透率为10.067811.7883μm2的填砂管模型的封堵率高达95%以上。该调剖剂体系封堵率高,耐冲刷性能好,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性能评价 注入性 封堵性 深度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水管快速接头强度及疲劳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庹鑫 段梦兰 +4 位作者 刘秉奇 周性坤 陈景皓 袁宇翔 刘凯 《石油机械》 2015年第5期44-48,共5页
受到环境载荷的循环作用,钻井隔水管快速接头出现故障的最大原因来自疲劳裂纹的延伸,所以在快速接头设计中疲劳分析是重点考虑的环节。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隔水管整体和接头局部计算模型,将隔水管最大位移和最大转角作为强度计算的边... 受到环境载荷的循环作用,钻井隔水管快速接头出现故障的最大原因来自疲劳裂纹的延伸,所以在快速接头设计中疲劳分析是重点考虑的环节。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隔水管整体和接头局部计算模型,将隔水管最大位移和最大转角作为强度计算的边界条件,得到接头在最大受载情况下的应力;然后根据雨流计数法、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计损伤准则来研究接头的疲劳损伤,并对影响疲劳损伤的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接头应力不均匀,主要受力部位出现在外接头和内接头接触的根部以及2个卡簧上,内、外接头和卡黄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材料屈服强度;快速接头各零件的疲劳损伤均随着波高和土体刚度的减小而减小,波高和土体刚度对卡簧的疲劳损伤影响比对内、外接头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快速接头 疲劳损伤 土体刚度 波高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支撑剂嵌入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雨迪 任屹 +4 位作者 郑彬 龚瑞程 牛生亮 陈璐 张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嵌入会对裂缝的导流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效果。为了研究支撑剂嵌入对页岩储层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采用改进型的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评价了不同因素对支撑剂嵌入深度和裂缝导流...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嵌入会对裂缝的导流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页岩储层压裂施工的效果。为了研究支撑剂嵌入对页岩储层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采用改进型的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评价了不同因素对支撑剂嵌入深度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闭合压力的增大,支撑剂嵌入深度和导流能力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当闭合压力为70 MPa时,支撑剂的嵌入深度为0.94 mm,页岩板导流能力降低率达到了53.5%;支撑剂粒径越小、铺砂浓度越大、页岩杨氏模量越大,支撑剂嵌入深度和导流能力降低率就越小;另外,页岩板使用清水浸泡24 h后,支撑剂的嵌入深度明显增大,导流能力降低幅度明显增大,而使用3%KCl和压裂返排液浸泡后,支撑剂的嵌入深度和导流能力降低率均变化不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页岩储层现场压裂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水力压裂 支撑剂嵌入 导流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水驱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娟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19-523,529,共6页
南堡油田1-29区浅层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断块小、断层多、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且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采油期,综合含水高达79.4%、采出程度低,仅15.2%,目前油藏“三大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水驱效果变差。为进一步改善水... 南堡油田1-29区浅层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断块小、断层多、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且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采油期,综合含水高达79.4%、采出程度低,仅15.2%,目前油藏“三大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水驱效果变差。为进一步改善水驱效果、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对1-29区浅层油藏动态和静态资料的系统整理分析,利用数值模拟解剖油藏纵向和平面水淹状况,明晰了“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的水驱规律,识别了大孔道及优势渗流通道并确定了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油藏平面矛盾采取“调、均、改”的分类治理对策,针对层内和层间矛盾采取调剖调驱、层段重组、细分注水等治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出程度提高了3.5%,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0%以下,同时对有效指导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油田 水驱规律 剩余油 高含水 复杂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