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气库套损井井筒检测与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锋刚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213-214,共2页
随着储气库运行时间的延长,相关生产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垢甚至磨损等现象,导致生产井出现套损,严重影响储气库的生产运行效率。因此,必须及时摸清套损井的套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以实现修复。基于此,本文针对套管井的损坏类... 随着储气库运行时间的延长,相关生产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垢甚至磨损等现象,导致生产井出现套损,严重影响储气库的生产运行效率。因此,必须及时摸清套损井的套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以实现修复。基于此,本文针对套管井的损坏类型开展了套损井井筒检测及治理技术攻关,并形成了四项技术系列,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套损井 井筒检修 井筒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导向钻井技术在井眼重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一鸣 于晓东 翁广超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第3期57-66,共10页
在储气库库址筛选评价中发现某些生产老井,由于卡钻、钻具落井等历史原因,存在弃置裸眼钻穿储气库盖层的现象,为了建库安全,需要对其裸眼进行有效封堵。但由于井下钻具与周边套管对测量工具存在严重的磁干扰影响,常规方法不能有效封堵... 在储气库库址筛选评价中发现某些生产老井,由于卡钻、钻具落井等历史原因,存在弃置裸眼钻穿储气库盖层的现象,为了建库安全,需要对其裸眼进行有效封堵。但由于井下钻具与周边套管对测量工具存在严重的磁干扰影响,常规方法不能有效封堵裸眼。为此,通过救援井重入裸眼固井封堵的方式,利用国内自主研制的首套主动磁测距系统计算出两井眼的空间距离,搭配陀螺测斜仪校正救援井的方位,反演出两井眼的空间位置关系,引导救援井重入裸眼,完成冲探、封堵作业。结果表明:①救援井重入裸眼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可通过无线随钻测量系统接近老井、磁测距定位逼近、轨迹伴行跟踪、连通重入裸眼4个阶段实现对救援井轨迹的精准控制;②通过轨道优化调整、岩屑识别及元素分析、钻具组合优选及钻井参数优化等多项技术手段,现场顺利实现裸眼重入;③国内首套主动磁测距系统可满足井眼重入轨迹的精度要求,磁导向钻井技术在储气库复杂弃置井眼的重入封堵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测距 弃置井眼 重入 储气库 轨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采井连续油管投送堵塞器技术研发及应用
3
作者 蔡建平 尹国栋 +3 位作者 姜涛 杨彧 罗一峰 赵良骢 《钻采工艺》 2025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针对JD储气库井井斜大、水平井段长,永久气密封封隔器不能有效座封的问题,设计研发了在注采井连续油管投送堵塞器技术,该技术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的扶正器、万向节、直井加长杆、坐落短节等辅助工具以及优化改进了2种堵塞器结构,解决了常... 针对JD储气库井井斜大、水平井段长,永久气密封封隔器不能有效座封的问题,设计研发了在注采井连续油管投送堵塞器技术,该技术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的扶正器、万向节、直井加长杆、坐落短节等辅助工具以及优化改进了2种堵塞器结构,解决了常规钢丝投堵时,堵塞器受井斜大、水平段长度长影响,堵塞器无法输送到位的问题。通过现场应用,已经成功施工12井次,成功率100%,施工最高深度4 447.8 m,施工最大井斜78.51°,最高井口压力20.8 MPa。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连续油管投捞堵塞器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注采井由于井斜大造成的气密封封隔器座封困难等技术难点。该项工艺可靠性高、施工周期短、清洁高效,在大斜度储气库注采井完井管柱应用方面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注采井 连续油管 堵塞器 投送 坐落短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