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6
1
作者 车春霞 滕元成 桂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放射性废物安全有效的处置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固化处理后埋入地下已经成为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发展趋势。对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玻璃固化、人造岩石固化等5种固... 放射性废物安全有效的处置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固化处理后埋入地下已经成为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发展趋势。对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玻璃固化、人造岩石固化等5种固化处理方法的固化机理、研究现状、应用情况、适用领域及优缺点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探讨。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适用于中低放废物的固化处理,玻璃固化和人造岩石固化适用于高放废物的固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 水泥固化 沥青固化 塑料固化 玻璃固化 人造岩石固化 放射性废物处置 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植酸转化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卢勇 冯辉霞 张晓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55-1461,共7页
化学转化膜技术是金属物件表面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可使金属物件得到较好的防护,可用于金属防腐、耐磨、减摩、涂装底层,其应用涉及汽车制造、家电以及五金构件加工等诸多行业。化学转化膜技术作为最常用的金属表面预处理技术... 化学转化膜技术是金属物件表面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可使金属物件得到较好的防护,可用于金属防腐、耐磨、减摩、涂装底层,其应用涉及汽车制造、家电以及五金构件加工等诸多行业。化学转化膜技术作为最常用的金属表面预处理技术,因工艺简单、效果显著、沉淀均匀、成本低且膜的厚度易控制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铬酸盐和磷酸盐转化处理方法会对环境产生持久性危害,因而已逐步被绿色环保的方法取代。目前,金属表面绿色前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该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研究人员相继开发了各类环境友好型转化膜。本文针对无铬化学转化膜,从锆盐、钛盐、钒盐、钼酸盐、锡酸盐、铌盐和稀土元素类转化膜等的制备工艺、防腐蚀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无铬化学转化膜的研究进展。虽然,无铬转化新技术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但作为防腐蚀技术而言,单一使用该技术的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并加以改进。本文重点分析了植酸转化膜的沉积机理、影响因素及改进技术发展。植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无毒天然有机大分子,分子中含有能够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的六个磷酸基,每个磷酸基中又有两个羟基和四个氧原子,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与大多数二价及以上的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植酸作为金属表面化学转化膜成膜材料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在植酸处理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与植酸分子发生螯合作用,沉积形成植酸化学转化膜。植酸化学转化膜的研究涉及多种金属如镁合金、钢、铁等。本文通过分析植酸转化膜的制备过程,总结了影响转化膜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植酸的浓度、处理液的pH值和处理时间;同时还归纳了单一植酸转化膜存在的不足,如膜层表面存在微小裂纹、膜层较薄、耐蚀时间较短、耐腐蚀效果不佳等。研究表明,提高植酸转化膜保护效率的途径有碱预处理、热后处理及与金属离子协同等改进技术,以及同其他转化膜复合、同其他物质复合等复合方法。此外,还展望了植酸在金属表面转化处理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植酸 转化膜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粘结剂的制备及其在裂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从华 张忠东 +1 位作者 邓友全 张海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6,共4页
在实验室通过对常规铝溶胶粘结剂进行改性制备了SP粘结剂。采用这种新型粘结剂制备FCC催化剂,与常规粘结剂相比可以降低粘结剂用量的30%~40%,同时改善了催化剂的裂化活性和焦炭选择性。
关键词 SP粘结剂 制备 裂化催化剂 应用 研究 活性 焦炭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内电解法处理ABS树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莲秀 赵旭涛 +2 位作者 李贵贤 曹兰花 刘发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采用混凝-内电解法对处理ABS树脂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体系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出水在V铁屑∶V废水=3∶40,pH值为5,铁炭比为3∶4,常温搅拌25 min的条件下,COD总去除率达75%以上,出水达到... 采用混凝-内电解法对处理ABS树脂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体系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出水在V铁屑∶V废水=3∶40,pH值为5,铁炭比为3∶4,常温搅拌25 min的条件下,COD总去除率达75%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废水 混凝 内电解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丁二烯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齐永新 高建苹 +5 位作者 漆志刚 王善伟 张立芬 孟凡宁 邓春华 李彦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共4页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一类羟基封端的低分子量遥爪聚合物,由于末端羟基本身较弱的亲核性限制了常规方法对HTPB的改性研究。利用HTPB带有的大量的羟基和双键,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转变为不同的官能团或不同分子结构的液体聚合物,赋于改...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一类羟基封端的低分子量遥爪聚合物,由于末端羟基本身较弱的亲核性限制了常规方法对HTPB的改性研究。利用HTPB带有的大量的羟基和双键,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转变为不同的官能团或不同分子结构的液体聚合物,赋于改性后的HTPB不同性能,并拓宽了HTPB的应用领域。阐述了端羟基聚丁二烯的3种改性途径,详细介绍了端官能团转化、双键改性和聚合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 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岭土微球中合成ZSM-5沸石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书红 王宁生 +3 位作者 刘涛 滕秋霞 黄业录 高雄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92-295,共4页
采用XRD、SEM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高岭土微球中合成ZSM-5沸石的机理。高岭土微球中的活性氧化硅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缓慢溶解,形成硅酸钠凝胶,凝胶进一步转化为ZSM-5沸石。活性氧化硅溶解形成凝胶与晶化生成ZSM-5的反应是... 采用XRD、SEM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高岭土微球中合成ZSM-5沸石的机理。高岭土微球中的活性氧化硅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缓慢溶解,形成硅酸钠凝胶,凝胶进一步转化为ZSM-5沸石。活性氧化硅溶解形成凝胶与晶化生成ZSM-5的反应是同时进行的,直至晶化结束。液相参与凝胶与沸石的生长过程,在晶化过程中容易形成聚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微球 ZSM-5 沸石 合成 晶化机理 碱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双层包膜多功能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兴刚 秦静雯 +5 位作者 吕少瑜 冯晨 徐秀彬 白啸 高楠楠 柳明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将尿素和聚磷酸铵包埋于魔芋葡甘露聚糖中作为肥料内核,以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共混物作为内层包膜材料,以魔芋葡甘露聚糖-g-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co-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KGM-g-P(HPMAm-coAMPS)]保水剂作为外层包膜材料... 将尿素和聚磷酸铵包埋于魔芋葡甘露聚糖中作为肥料内核,以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共混物作为内层包膜材料,以魔芋葡甘露聚糖-g-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co-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KGM-g-P(HPMAm-coAMPS)]保水剂作为外层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种具有吸水保水功能的包膜型缓释复合肥料。该双层包膜肥料中N和P含量为18.4%和8.9%,具有较好的养分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包膜材料 养分释放速率 保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冬红 范永将 +2 位作者 李彤霞 潘广勤 齐永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3-125,共3页
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非离子丁苯胶乳作为改性剂,对不同基质沥青进行改性,考察改性乳化沥青的各项性能。并在高速公路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为非离子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非离子 丁苯胶乳 改性 乳化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材料在抗腐蚀涂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勇 冯辉霞 徐海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4,31,共6页
导电聚苯胺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耐划伤和耐点蚀的优点已成为最有应用价值的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领域。首先介绍了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的机理,重点讨论了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聚苯胺纳米颗... 导电聚苯胺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耐划伤和耐点蚀的优点已成为最有应用价值的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领域。首先介绍了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的机理,重点讨论了聚苯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聚苯胺纳米颗粒、聚苯胺纳米纤维、聚苯胺纳米管和聚苯胺纳米微球。作为新型的防腐蚀功能材料聚苯胺主要用作涂层中的功能材料而聚苯胺纳米粒子因小尺寸效益和表面效益,在涂层中应用时,其表现更出色的屏蔽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综述了各类聚苯胺纳米材料在金属表面防腐蚀涂层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聚苯胺基涂层在防腐蚀方面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材料 防腐蚀 机理 涂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放射性焚烧灰陶瓷固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滕元成 车春霞 +1 位作者 张朝彬 桂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1-296,共6页
以天然锆英石、模拟放射性焚烧灰为原料,对模拟放射性焚烧灰的陶瓷固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密度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陶瓷固化体烧结温度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放射性焚烧灰掺量的增加,Zr... 以天然锆英石、模拟放射性焚烧灰为原料,对模拟放射性焚烧灰的陶瓷固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密度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陶瓷固化体烧结温度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放射性焚烧灰掺量的增加,ZrSiO4的分解温度降低。陶瓷固化体的主要晶相及其烧结温度与模拟放射性焚烧灰的掺量有关,当模拟放射性焚烧灰掺量为20%时,固化体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是1230~1290℃,主要晶相为ZrSiO4;当掺量40%时,固化体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是1200~1260℃,主要晶相为ZrSiO4和ZrO2;当掺量60%时,固化体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是1290~1350℃,主要晶相为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焚烧灰 锆英石 陶瓷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基PTC导电材料研究开发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延龄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9-13,共5页
高分子基导电材料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高分子导电体 ,具有热敏开关特性 ,已被广泛用于保护元件和加热元件。本文介绍了近 10多年来高分子基 PTC(正温度系数 )导电材料在基础研究、加工制备技术、应用开发诸方面的最新成果 ,指出了高分子基
关键词 高分子导电材料 PTC 过热保护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提介质对二氯乙烷汽提脱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云 李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9-61,共3页
对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均相阳离子聚合体系二氯乙烷的脱除工艺进行了模拟。按照设计工艺流程,分别以180℃过热蒸汽、N2、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混合碳四为汽提介质,模拟了汽提介质对二氯乙烷残余量、汽提塔尺寸及二氯乙烷损耗量的影响,并... 对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均相阳离子聚合体系二氯乙烷的脱除工艺进行了模拟。按照设计工艺流程,分别以180℃过热蒸汽、N2、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混合碳四为汽提介质,模拟了汽提介质对二氯乙烷残余量、汽提塔尺寸及二氯乙烷损耗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以上几种介质可能导致的设备腐蚀问题。结果表明,以N2作汽提介质时,二氯乙烷残余质量分数为0.0005%,回收率为94.12%,且不会产生腐蚀,是一种用于脱除二氯乙烷的良好汽提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五加氢石油树脂 均相阳离子聚合 二氯乙烷 汽提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溶聚法低分子量端羟基丁苯橡胶的合成研究
13
作者 齐永新 柏海见 +7 位作者 王福善 易建军 陈继明 胡少坤 于晶 赵小龙 刘栓祥 李彦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9,共3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无水乙醇为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开发了低分子量端羟基丁苯橡胶(HTBS)产品。考察了单体比、溶剂的选择与用量和引发剂的用量等对HTBS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结合苯乙烯含量...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无水乙醇为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开发了低分子量端羟基丁苯橡胶(HTBS)产品。考察了单体比、溶剂的选择与用量和引发剂的用量等对HTBS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0%的HTBS,引发剂用量为4.0份时,聚合物分子量为3000左右,羟值为0.65mmol/g,单体转化率大于70%;合成结合苯乙烯含量为15%的HTBS,引发剂用量为4.5份时,聚合物分子量为2800左右,羟值为0.70mmol/g,单体转化率在68%以上;合成结合苯乙烯为20%左右的HTBS,引发剂用量为5.5份时,聚合物分子量为2400左右,羟值为0.85mmol/g,单体转化率在6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溶聚 端羟基丁苯橡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塔顶冷凝系统水露点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欧阳文彬 胡海军 +3 位作者 武玮 李欣昀 张耀亨 程光旭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以常压塔塔顶石脑油的相对密度和蒸馏数据为基础,通过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生成了一系列虚拟组分,计算了每个虚拟组分的摩尔分数、标准沸点、相对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并估算了每个虚拟组分的临界性质和偏心因子。使用Peng-Robinso... 以常压塔塔顶石脑油的相对密度和蒸馏数据为基础,通过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生成了一系列虚拟组分,计算了每个虚拟组分的摩尔分数、标准沸点、相对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并估算了每个虚拟组分的临界性质和偏心因子。使用Peng-Robinson方程对常压塔塔顶油气馏分进行严格三相平衡计算,研究了烃-水之间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对水在烃相的溶解度及水露点的影响。假设塔顶油气体系形成的水相为游离水,研究了水在烃相的溶解度对水露点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烃-水之间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对水在烃相的溶解度影响非常显著,当交互作用参数取0.43时,计算的水的溶解度与API Data Book计算值一致。使用2种方法计算时,水在烃相的溶解度对水露点的影响均不明显。使用严格的三相平衡计算的水露点为384.65K,比基于游离水假设计算的水露点高1.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塔顶冷凝系统 塔顶油气 水露点 虚拟组分 Peng-Robinson(PR)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me-G^+技术在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董海明 曲云 孙丽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0,共4页
为使出厂汽油硫含量达到国Ⅳ汽油排放标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引进法国Prime-G+技术建成1套1.8M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标定结果表明:装置加工硫质量分数为195gμ?g的催化裂化汽油时,所得混合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为38.5gμ?g,... 为使出厂汽油硫含量达到国Ⅳ汽油排放标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引进法国Prime-G+技术建成1套1.8M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标定结果表明:装置加工硫质量分数为195gμ?g的催化裂化汽油时,所得混合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为38.5gμ?g,硫醇硫质量分数为3.5gμ?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为1个单位,达到设计(不大于1.8个单位)要求;混合汽油产品收率为99.91%,高于设计值(99.90%);能耗为934.6MJ?t,低于设计值(937.2MJ?t)。在满负荷条件下装置运行较为平稳,经济效益明显,每年可增加效益6.9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e-G+ 催化裂化汽油 加氢脱硫 硫含量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烷氧化制取顺酐的Huntsman工艺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真真 张立芬 +4 位作者 李勇 杨帆 王晓华 齐永新 李彦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2-98,共7页
正丁烷制顺酐Huntsman工艺于1975年首次由Monsanto公司(前Huntsman公司)实现工业化,该工艺采用了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新型催化剂MarsV及有机溶剂吸收与精制新技术。2010年全球Huntsman工艺装置有10套左右,利用Huntsman工艺制顺酐的生... 正丁烷制顺酐Huntsman工艺于1975年首次由Monsanto公司(前Huntsman公司)实现工业化,该工艺采用了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新型催化剂MarsV及有机溶剂吸收与精制新技术。2010年全球Huntsman工艺装置有10套左右,利用Huntsman工艺制顺酐的生产能力高达249 kt/a,其生产总能力约占整个世界顺酐总能力的38%。相比于流化床水吸收工艺,Huntsman工艺具有整体运行费用低、顺酐收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等相对优势。然而,Huntsman工艺制顺酐也存在诸如溶剂净化、管道堵塞等问题。文中详细综述了Huntsman工艺制顺酐的流程、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技术进展,展望了该工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烷 顺丁烯二酸酐 固定床 Huntsman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复合涂层在钢材上的防腐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7
作者 卢勇 冯辉霞 孔佩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35,共9页
针对炼油化工设备所处酸碱盐等化学物质腐蚀环境下导致的电化学腐蚀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涂层方法来应对钢材防腐蚀。本文详细讨论了聚苯胺涂层的3种防腐机理,有钝化作用,屏蔽作用和缓释机理,分析总结了各类聚苯胺及其复... 针对炼油化工设备所处酸碱盐等化学物质腐蚀环境下导致的电化学腐蚀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涂层方法来应对钢材防腐蚀。本文详细讨论了聚苯胺涂层的3种防腐机理,有钝化作用,屏蔽作用和缓释机理,分析总结了各类聚苯胺及其复合涂层在钢材等金属材料的防腐蚀应用,着重阐述了聚苯胺/无机复合涂层的应用,并展望了聚苯胺基涂层在防腐蚀方面的研究趋势。聚苯胺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尤其是二元及多元复合材料,以及复合后防腐机理的研究将会是以后研究和开发的趋势,而聚苯胺复合涂层制备和针对环境的防腐研究,可为其在炼厂复杂环境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材 聚苯胺 复合物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合法合成高1,2-结构含量窄分子量分布的端羟基聚丁二烯 被引量:6
18
作者 柏海见 陈继明 +1 位作者 易建军 齐永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6-79,共4页
用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丙基锂为引发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了高1,2-结构含量、窄分子量分布的端羟基聚丁二烯。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羟值测定等分析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聚合合成的端羟基聚丁二烯的主链结构、分子量分... 用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丙基锂为引发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了高1,2-结构含量、窄分子量分布的端羟基聚丁二烯。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羟值测定等分析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聚合合成的端羟基聚丁二烯的主链结构、分子量分布、官能度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合成的端羟基聚丁二烯1,2-结构含量高达93.6%,分子量分布仅为1.06,官能度分布接近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高1 2-结构含量 窄分子量分布 端羟基聚丁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沉淀剂对改性Y型分子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栋 谭争国 +2 位作者 丁伟 郑淑琴 刘从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89-291,共3页
对比研究了3种沉淀剂对改性Y型分子筛的稀土利用率、中孔特性以及相应制备催化剂的微反活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得到一定改善,但是汽油性质有变差的趋势。
关键词 沉淀剂 Y分子筛 稀土 催化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膜致密化及耐蚀性能提升工艺优化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勇 冯辉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160-13166,共7页
化学转化膜技术是金属物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转化膜对金属基底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但在成膜过程中,因微阴极区域存在剧烈的析氢反应,以及在成膜结束干燥过程中失水导致转化膜收缩,使得所形成的转化膜结构疏松,膜层裂纹... 化学转化膜技术是金属物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转化膜对金属基底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但在成膜过程中,因微阴极区域存在剧烈的析氢反应,以及在成膜结束干燥过程中失水导致转化膜收缩,使得所形成的转化膜结构疏松,膜层裂纹增多。裂纹破坏了转化膜层的紧密度,为腐蚀性介质提供了有效的通道,严重削弱了膜层的保护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类环保、无铬的化学转化膜及其制备技术,并分析了转化膜存在微裂纹的原因。针对转化膜表面有微裂纹和耐蚀性不佳的缺点,技术人员通过多种技术来改进所得膜层的连续性和耐蚀性。目前,对于降低转化膜开裂程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向转化液中添加不同添加剂、采用后处理手段密封孔道等。本文重点阐述了转化膜膜层致密化及提升其耐蚀性能的工艺优化进展,着重分析了转化膜制备过程中添加不同添加剂和进行后处理的工艺技术。可使转化膜致密的添加剂有金属离子、纳米粒子、成膜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而在转化膜制备过程中,向转化液中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其对所形成的转化膜的致密机理不同,致密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工艺相对简单。当对制备的转化膜进行后处理时,主要用磷酸二氢盐、溶胶-凝胶、不同于基膜的成膜材料和热处理技术等,各种后处理技术也能提升转化膜层对金属基底的保护效率。本文总结归纳了提到的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致密化原理及所制备的膜层对基底的防腐蚀保护效果。在文献归纳的基础上,还对转化膜技术在金属表面转化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膜 致密性 耐蚀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