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流动床生物膜工艺处理炼油污水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家义 王宏军 +2 位作者 胡晓丽 曾俊峰 赵保全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9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采用流动床生物膜工艺,对原活性污泥池进行了改造,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对比了新工艺和原工艺排水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在进水量为140~160 m3/h,采用新工艺,出口CODCr质量浓度小于60 mg/L,氨氮质量浓度小于10 mg/L,...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采用流动床生物膜工艺,对原活性污泥池进行了改造,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对比了新工艺和原工艺排水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在进水量为140~160 m3/h,采用新工艺,出口CODCr质量浓度小于60 mg/L,氨氮质量浓度小于10 mg/L,石油类化合物质量浓度小于5 mg/L,达到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流动床生物膜工艺要优于活性污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床生物膜工艺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BR工艺提升催化剂污水装置生化系统处理能力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赵燕 秦勇 王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7-32,共6页
应用MBBR工艺对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催化剂污水处理装置生化系统ABFT池进行升级改造,研究影响该工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即温度、DO含量和污泥回流比.研究表明,实际运行中,温度20℃~30℃、DO 1~4mg/L、污泥回流比R≤3工况下,能取得较... 应用MBBR工艺对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催化剂污水处理装置生化系统ABFT池进行升级改造,研究影响该工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即温度、DO含量和污泥回流比.研究表明,实际运行中,温度20℃~30℃、DO 1~4mg/L、污泥回流比R≤3工况下,能取得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工艺,生化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处理量从100~120m3/h提升至200~260m3/h,出水水质稳定:COD≤60mg/L、氨氮≤5mg/L,能够满足新的排放标准.稳定运行下,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97%和98.59%,证明MBBR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减少了外排污染物浓度和污泥产生量,节能减排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 催化剂污水 升级改造 COD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含硫催化剂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晓宁 周霞 刘博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含硫催化剂污水生化系统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进水量由改造前的4.90 m3/h提高到改造后的23.47 m3/h。改造后,进出水氨氮化合物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7.55,3.27 mg/L,进出水化学需氧...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含硫催化剂污水生化系统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进水量由改造前的4.90 m3/h提高到改造后的23.47 m3/h。改造后,进出水氨氮化合物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7.55,3.27 mg/L,进出水化学需氧量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0.7,59.9 mg/L,排水达到GB 8978—1996标准要求。此外,改造后装置运行成本较改造前降低了2.36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含硫催化剂污水 氨氮化合物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框式压滤机在催化剂污水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赵燕 赵保全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9-32,36,共5页
针对催化剂污水装置污泥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板框式压滤机中试试验研究,选择了3种不同的工况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影响该工艺高效脱水的主要因素,即滤布类型、进泥时间、药剂投加量、进料压力、吹扫风压等.试验结果表明,3种工况下,板框式... 针对催化剂污水装置污泥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板框式压滤机中试试验研究,选择了3种不同的工况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影响该工艺高效脱水的主要因素,即滤布类型、进泥时间、药剂投加量、进料压力、吹扫风压等.试验结果表明,3种工况下,板框式压滤机出水悬浮物含量较低,最低可达到28mg/L、滤饼含水率平均值在65%以下、上清液SS平均值在100mg/L以下,均能满足装置运行要求,其中源水试验优势较为明显.实践证明,板框式压滤机应用于催化剂污水处理装置,成功解决了催化剂污泥流动性差、颗粒细等困扰污泥系统稳定运行的难题,也为该装置预处理系统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框压滤机 催化剂污水 污泥系统 污泥脱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减量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义朝 刘发强 +3 位作者 朱家义 江岩 李常青 王军 《中外能源》 CAS 2008年第6期95-98,共4页
针对某炼油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进行调质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氯化铁、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和生石灰复合调质处理含油污泥后,经过55kPa(绝)抽滤,可使含水率由98.6%下降到70.3%,体积减少为原来污泥脱水后体积的71.43%,大大降... 针对某炼油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进行调质试验。结果表明,以三氯化铁、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和生石灰复合调质处理含油污泥后,经过55kPa(绝)抽滤,可使含水率由98.6%下降到70.3%,体积减少为原来污泥脱水后体积的71.43%,大大降低了含油污泥的体积,实现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计算了应用三氯化铁、CPAM和生石灰复合调质后的经济效益,可减少费用支出588.3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调质 含水率 减量化 污水处理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Al_2O_3载体及Pd/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小荣 朱家义 +2 位作者 胡晓丽 李平智 段宏昌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采用CO2气体成胶制备了Al2O3载体,考察了载体焙烧温度对载体和相应Pd/Al2O3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BET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容减小,平均... 采用CO2气体成胶制备了Al2O3载体,考察了载体焙烧温度对载体和相应Pd/Al2O3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BET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容减小,平均孔径逐渐增大,孔分布较集中。所制得的拟薄水铝石较纯净。400~800℃焙烧时,Al2O3载体只有γ-Al2O3晶型;1 050℃时,主要以θ-Al2O3为主;到1 250℃已完全转变为α-Al2O3。Pd/Al2O3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双烯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其中以970℃和1 050℃焙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薄水铝石 氧化铝载体 焙烧温度 加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污泥离心脱水机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浩 江岩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5年第8期36-38,共3页
通过实际调整操作和分析,探讨了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转鼓与螺旋之间的差转速以及溢流堰板直径等运行参数对催化剂污泥离心脱水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离心机最佳的运行参数设定值。研究了污泥含水率对离心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 通过实际调整操作和分析,探讨了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转鼓与螺旋之间的差转速以及溢流堰板直径等运行参数对催化剂污泥离心脱水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离心机最佳的运行参数设定值。研究了污泥含水率对离心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泥含水率控制在97%左右时,离心机处理污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污泥 离心机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回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文善雄 刘光利 +1 位作者 赵保全 荣树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124,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异辛酯(EHA)为共聚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醇酯(EGDMA)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明胶为分散剂,活性磷酸钙(ATCP)为助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3 L四口烧瓶中合成了三元共聚高吸油...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异辛酯(EHA)为共聚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醇酯(EGDMA)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明胶为分散剂,活性磷酸钙(ATCP)为助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3 L四口烧瓶中合成了三元共聚高吸油树脂。讨论了吸油时间、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EGDMA、BPO分别为总单体百分含量的2.5%、0.05%及1.5%,明胶、ATCP分别为蒸馏水的0.20%、0.02%时,树脂的吸油性能达最佳,其对煤油和二甲苯的吸附倍率分别为9.76 g/g、23.39g/g,在4h内吸油基本达到饱和,保油率分别为95.5%、94.2%。另外,考察了高吸油树脂的回用性能,试验证明:将吸附油品至饱和的高吸油树脂用乙醇解吸后可至少回用1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油树脂 悬浮聚合 吸油倍率 保油率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法-湿法氧化再生组合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江岩 程浩 +2 位作者 马健维 王树勖 赵雪芹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4期283-285,共3页
采用生物炭法(PACT)-湿法氧化再生(WAR)组合工艺,处理电脱盐污水产生的碳泥混合物,确定了WAR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不同类型粉末活性炭(PAC)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WAR装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6... 采用生物炭法(PACT)-湿法氧化再生(WAR)组合工艺,处理电脱盐污水产生的碳泥混合物,确定了WAR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不同类型粉末活性炭(PAC)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WAR装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6.5MPa,反应时间60min;在该最佳条件下PAC经氧化再生后,比表面积与孔容均大幅下降,孔径则增大,糖蜜值略有升高;选择粒径为76μm,碘值为900mg/g的PAC用于PACT-WAR组合工艺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法工艺(PACT) 湿法氧化再生(WAR) 粉末活性炭(PAC) 再生 总有机碳 糖蜜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马健维 程浩 +1 位作者 李扬 李晶蕊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8年第6期386-388,共3页
以氧化铝为载体,硝酸铜为一次浸渍液,硝酸铈为二次浸渍液(或加有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含有臭氧的苯酚溶液脱总有机碳(TOC)的催化氧化评价中。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载体实验中,二次浸渍制备的催化剂对苯... 以氧化铝为载体,硝酸铜为一次浸渍液,硝酸铈为二次浸渍液(或加有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含有臭氧的苯酚溶液脱总有机碳(TOC)的催化氧化评价中。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载体实验中,二次浸渍制备的催化剂对苯酚溶液TOC的去除率要高于一次浸渍的。选用聚乙烯类有机物(助剂A)-羧酸类有机物(助剂B)混合助剂,分别在不同载体上制备的催化剂的TOC去除率较单独使用助剂B的分别降低约3. 00,1. 00个百分点。二次浸渍后,助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Ce O2的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法 臭氧催化氧化 催化剂 苯酚溶液 总有机碳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预热器在乙烯裂解炉上的应用
11
作者 程海 赵秀娟 《石化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乙烯装置裂解炉消耗的燃料约占装置综合能耗的70%,为了减少燃料气的消耗量,在101B裂解炉底部增设了空气预热器。以乙烯装置急冷水富余热量作为热源的空气预热器投用后,进入裂解炉炉膛的空气温度提高了30℃,裂解炉燃料气用量减少了248.1 ... 乙烯装置裂解炉消耗的燃料约占装置综合能耗的70%,为了减少燃料气的消耗量,在101B裂解炉底部增设了空气预热器。以乙烯装置急冷水富余热量作为热源的空气预热器投用后,进入裂解炉炉膛的空气温度提高了30℃,裂解炉燃料气用量减少了248.1 kg/h,引风机转速降低了35.9 r/min,排烟温度下降了3.1℃,实现了提高裂解炉燃烧效率,降低装置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预热器 乙烯装置 裂解炉 急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