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润滑油全尺寸台架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磊 赵勇 +4 位作者 李静 王将兵 常虎山 刘翔 邓志彬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的方案,对自研油品成功实施了全尺寸发动机润滑油台架试验,并通过试验前后油品黏度、酸值、元素含量以及发动机部件磨损等的分析,对自研油品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前准备发现,发动机气密性良好、油耗表现正常,因此发动机装配符合试验要求;耐久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油黏度、酸值衰变较小,曲轴、凸轮轴、连杆等关键部位磨损情况不严重,活塞积炭和油底壳油泥较少。因此,自研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抗磨减摩性、抗剪切性等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 润滑油 台架试验 适航验证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润滑油分子集生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康 魏朝良 +4 位作者 汤仲平 王栋 车昕昊 王建新 张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4-816,共13页
基于从分子层面更理性化指导润滑油品改性实验、构建充分详实的基础油分子结构和物性数据库的目的,采用了一种结合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润滑油矿物型基础油分子集生成方法,按个性化地生成满足目标结构或性质要求的理想分子集。通过利用... 基于从分子层面更理性化指导润滑油品改性实验、构建充分详实的基础油分子结构和物性数据库的目的,采用了一种结合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润滑油矿物型基础油分子集生成方法,按个性化地生成满足目标结构或性质要求的理想分子集。通过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快速预测分子物性和神经网络模型智能探索分子化学空间的双重优势,该方法能够在数小时内生成数千个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油分子,并且可同时考虑熔点、沸点、油品黏度、分子结构等多方面的设计需求,针对油品数据库构建时探究理想分子组成和辅助油品分子表征2种应用场景,分别通过以探究理想分子组成为目的的基础油分子生成和以辅助油品分子表征为目的的基础油分子生成2个案例来说明提出的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分子数据库 机器学习 强化学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RV试验机研究温度对润滑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雷爱莲 李小刚 +4 位作者 金志良 翟国容 魏斌斌 金理力 李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究建立的测定润滑剂抗擦伤失效温度的试验方法,这是摩擦学领域性能评价的一个新发展。利用该试验方法评价了几种润滑剂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确定抗擦伤失效温度,对典型样品摩擦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机理...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究建立的测定润滑剂抗擦伤失效温度的试验方法,这是摩擦学领域性能评价的一个新发展。利用该试验方法评价了几种润滑剂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确定抗擦伤失效温度,对典型样品摩擦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机理探讨,以期为相关润滑剂研发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抗擦伤 失效温度 机理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轴承润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毛菁菁 杨涛 +2 位作者 张丽娟 李建明 周建强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风电轴承的过早失效降低了风机的可靠性,增加了维护运营成本,而轴承性能的优化和可靠性的提高要求润滑脂在各种工况下均能提供理想的润滑性能。总结了风电机组主轴、变桨、偏航和发电机系统中轴承的失效形式,并阐述了润滑脂针对微剥落... 风电轴承的过早失效降低了风机的可靠性,增加了维护运营成本,而轴承性能的优化和可靠性的提高要求润滑脂在各种工况下均能提供理想的润滑性能。总结了风电机组主轴、变桨、偏航和发电机系统中轴承的失效形式,并阐述了润滑脂针对微剥落、微动磨损和电蚀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目前风电轴承润滑脂的配方研制和现场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润滑脂普遍采用合成基础油和多种功能添加剂复配协同才能满足润滑要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国产润滑脂性能与在用进口润滑脂相当;润滑脂的组成对风电轴承磨损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且应当加快建设自主风电轴承模拟试验台架,为润滑脂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润滑脂 微动磨损 剥落 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茂金属聚-α烯烃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健 彭立 +1 位作者 马国梁 杨云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0,32,共4页
介绍了茂金属聚α-烯烃(mPAO)的性能和优点,重点评述了mPAO的合成催化剂和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以茂金属为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合成mPAO的工艺中尚存的问题,并认为降低MAO用量,研发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茂金属催化... 介绍了茂金属聚α-烯烃(mPAO)的性能和优点,重点评述了mPAO的合成催化剂和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以茂金属为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合成mPAO的工艺中尚存的问题,并认为降低MAO用量,研发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茂金属催化剂和工艺是今后mPAO的研究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茂金属催化剂 润滑油 合成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DSC考察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梅 李久盛 李建群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2-154,共3页
结合环境友好润滑油产品的开发工作,用加压差热扫描示量法(PDSC)研究了菜籽油、双酯、多元醇酯等几种基础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与旋转氧弹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菜籽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反应特性进行了考察,并采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菜籽... 结合环境友好润滑油产品的开发工作,用加压差热扫描示量法(PDSC)研究了菜籽油、双酯、多元醇酯等几种基础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与旋转氧弹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菜籽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反应特性进行了考察,并采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菜籽油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初步研究了其氧化反应机制。试验结果表明,PDSC可用于评价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合成酯的氧化安定性明显优于菜籽油,且多元醇酯的氧化安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差热扫描示量法 氧化稳定性 环境友好润滑油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植物油合成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健 彭立 +1 位作者 王如文 邓永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2,34,共5页
总结了由环氧植物油通过开环、酰化和酯交换反应合成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环氧植物油及其衍生物环氧脂肪酸甲酯与有机醇、羧酸和酸酐合成润滑油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合成润滑油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的问题,并认... 总结了由环氧植物油通过开环、酰化和酯交换反应合成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环氧植物油及其衍生物环氧脂肪酸甲酯与有机醇、羧酸和酸酐合成润滑油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合成润滑油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的问题,并认为优化改性工艺、开发新的高效催化剂和降低成本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植物油 润滑油 环境友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光照沉淀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会东 韩志群 +2 位作者 王仁安 张永连 赵锁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7,共6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MALDI TOF MS)、红外光谱 (IR)和紫外光谱 (UV)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 (简称加氢油 )光照沉淀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 ,加氢油的沉淀含有碳、...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MALDI TOF MS)、红外光谱 (IR)和紫外光谱 (UV)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 (简称加氢油 )光照沉淀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 ,加氢油的沉淀含有碳、氢、氧、氮和硫元素 ,沉淀中最高的硫和氮含量为加氢油中硫和氮含量的2 0 0倍以上 ,且硫和氮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含有硫和氮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是引起光不安定的主要化合物。加氢油经光照后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是加氢油对光氧化产生的极性化合物溶解能力差 ,生成大分子化合物是次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处理 润滑油基础油 光照沉淀 芳香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中含磷添加剂热稳定性的核磁共振磷谱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顾海波 郎需进 +1 位作者 周亚斌 程型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109,116,共6页
利用气质联用、质谱和核磁验证润滑油添加剂T306(磷酸三甲酚酯)和T310A(硫代磷酸酯胺盐)的组成和结构,并采用核磁共振磷谱(31P-NMR)检测齿轮机试验前后润滑油中磷系添加剂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T306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磨性,适用于... 利用气质联用、质谱和核磁验证润滑油添加剂T306(磷酸三甲酚酯)和T310A(硫代磷酸酯胺盐)的组成和结构,并采用核磁共振磷谱(31P-NMR)检测齿轮机试验前后润滑油中磷系添加剂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T306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温的工况;T310A具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摩擦能力和磷保持能力,适用于温度高、周期长的苛刻工况。不同的含磷添加剂热力学稳定性不同,所适合的工况也存在差异。利用核磁共振磷谱可以判断不同含磷添加剂所适用的工况以及在该工况条件下添加剂的结构变化情况,从而可通过对含磷添加剂的监测来判断油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磷谱 磷系添加剂 齿轮机试验 极压抗磨添加剂 热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发动机润滑油在重型燃气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汤仲平 晏熊 +3 位作者 张勤 孙丁伟 金鹏 徐小红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33,共3页
在某重型燃气发动机上进行了昆仑燃气发动机油1000h可靠性试验,通过对发动机拆检及废油分析表明,昆仑燃气发动机油具有优良的高温清净性、分散性、抗磨抗腐性及氧化安定性,可完全满足重型燃气发动机的用油要求。根据试验初步确定了该油... 在某重型燃气发动机上进行了昆仑燃气发动机油1000h可靠性试验,通过对发动机拆检及废油分析表明,昆仑燃气发动机油具有优良的高温清净性、分散性、抗磨抗腐性及氧化安定性,可完全满足重型燃气发动机的用油要求。根据试验初步确定了该油品的换油周期,为重型燃气发动机的合理用油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发动机 润滑油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丙烯酸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龙华 李铭 +1 位作者 苏刚 刘维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实验室合成了3种分子结构不同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丙烯酸酯(ADDP)。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质谱分析确证了产物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它们的热稳定性;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极压抗磨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 实验室合成了3种分子结构不同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丙烯酸酯(ADDP)。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质谱分析确证了产物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它们的热稳定性;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极压抗磨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试验钢球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丙烯酸酯的热稳定性好于商用ZDDP;ADDP中不同的烷链结构对其抗磨性能的影响不同,带有支链烷基的ADDP比直链烷基的ADDP具有更好的极压抗磨作用,可有效改善润滑油产品的极压抗磨性能,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硫代磷酸 极压抗磨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润滑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2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3 位作者 刘长斌 杨松林 张新瑞 王晓月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根据摆线针轮(RV)减速器的运行特点与摩擦副运行工况,选择合成烃基础油作为主要基础油,同时加入部分环烷基基础油以改善基础油与皂的相容性,增加部分增黏剂来保证产品的附着力和基础油的黏度指数;为提升润滑脂的抗氧化性及减摩和极压性... 根据摆线针轮(RV)减速器的运行特点与摩擦副运行工况,选择合成烃基础油作为主要基础油,同时加入部分环烷基基础油以改善基础油与皂的相容性,增加部分增黏剂来保证产品的附着力和基础油的黏度指数;为提升润滑脂的抗氧化性及减摩和极压性能,选择氢过氧化物分解型抗氧剂(硫酯型)与自由基捕获型(胺型、酚型)抗氧剂复合抗氧剂,选择MoDTC为主的复合摩擦磨损添加剂。对该润滑脂在机器人负荷2100 N、满行程、室温((23±2)℃)、24 h不间断运行的极端运行条件下,进行了为期8000 h的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机器人运行情况平稳、定位准确,表明该润滑脂对减速器的润滑保护性能优良,满足机器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润滑脂 添加剂 固体填料 工业机器人 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离子液体作为镍基合金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观 黄卿 +4 位作者 张朝阳 郭便 王行伟 于强亮 蔡美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7-96,共10页
目的合成一种无卤素油溶性离子液体润滑添加剂(P88816-Phosphate,以下简称PP),提高PAO 40作为硬质合金/镍基合金Inconel 690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方法以PP为添加剂,在PAO 40基础上配制质量分数为0.5%、1%、2%的润滑剂,与PAO 40进行对比... 目的合成一种无卤素油溶性离子液体润滑添加剂(P88816-Phosphate,以下简称PP),提高PAO 40作为硬质合金/镍基合金Inconel 690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方法以PP为添加剂,在PAO 40基础上配制质量分数为0.5%、1%、2%的润滑剂,与PAO 40进行对比。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分析其热稳定性,采用SRV-I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MicroXAM-800非接触三维表面轮廓仪考察该离子液体减摩抗磨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在50℃条件下,PP可以明显地提高PAO 40的减摩抗磨性能。1%PP的效果最为明显,摩擦因数降低了约22%,磨损体积减小了约48%。150℃条件下,0.5%PP的摩擦因数最低,而且磨损体积也是最小。结论PP中活性元素P与金属基底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摩擦化学反应膜。油溶性离子液体在镍基合金表面形成的润滑膜结构,可以揭示油溶性离子液体在减少金属摩擦和磨损方面的作用机制。PP有望为镍基合金提供更好的润滑保护,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PAO 40 镍基合金Inconel 690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车用润滑油30年
14
作者 廖国勤 杨俊杰 +2 位作者 周惠娟 汤仲平 伏喜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1-693,708,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其中汽车和润滑油是发展最快、进步最大的行业,文中总结了30年车用润滑油伴随汽车和发动机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发动机油 基础油 添加剂 规格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Ⅰ.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组成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会东 李建明 +2 位作者 薛卫国 王爱勤 李桂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采用柱色谱、质谱1、H NMR1、3C NMR和DEPT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 采用柱色谱、质谱1、H NMR1、3C NMR和DEPT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型含量的分布和基础油烃类结构组成影响其黏度指数。正构烷烃和亚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高,而支链甲基和次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低;支化度与基础油黏温性能有负的相关性,支化度越大,黏温性能越差,黏度指数越低。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结构符合相应原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 烃组成 质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 Ⅱ.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建明 王会东 +2 位作者 薛卫国 王爱勤 李桂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6,共5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法(PDSC)、旋转氧弹法和烘箱氧化法研究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大庆石蜡基原油和兰州中间基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法(PDSC)、旋转氧弹法和烘箱氧化法研究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结构组成与氧化安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大庆石蜡基原油和兰州中间基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较差,氧化后的黏度大幅度上升;黏度指数越高的基础油,其黏度保持能力越强,黏度增加越少;加氢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后的烃组成变化趋势是,饱和烃含量降低,芳香烃和胶质含量增加;轻芳烃的存在对加氢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有负面影响,中芳烃和多芳烃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基础油 烘箱氧化 高压差示扫描法 氧化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各组分对光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会东 韩志群 +2 位作者 王仁安 张永连 赵锁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61,共5页
将经紫外光照前后的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分离为饱和烃、轻质芳烃、中质芳烃、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质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组分的烃组成、硫和氮含量的变化 ,并通过将从原料油中分离出的各组分反加到光安定性好... 将经紫外光照前后的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分离为饱和烃、轻质芳烃、中质芳烃、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质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各组分的烃组成、硫和氮含量的变化 ,并通过将从原料油中分离出的各组分反加到光安定性好的饱和烃中 ,试验验证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重质芳烃和极性组分是光不安定组分 ,其中含有硫、氮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光安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处理 润滑油基础油 组分 光安定性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流变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毛菁菁 程型国 张遂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9-83,共5页
对5种复合锂基脂样品进行流变性测试,研究流变特征参数与样品的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流变特性与体系的微观结构有关,其中流动转变指数可以描述润滑脂内部结构的破坏行为,其值越大,复合锂基脂的皂纤维结构越好;损... 对5种复合锂基脂样品进行流变性测试,研究流变特征参数与样品的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流变特性与体系的微观结构有关,其中流动转变指数可以描述润滑脂内部结构的破坏行为,其值越大,复合锂基脂的皂纤维结构越好;损耗系数小时复合锂基脂的脆性大,损耗系数大时复合锂基脂更容易铺展;在恒定剪切速率下,复合锂基脂的皂纤维结构越致密均匀,在剪切的过程中相对黏度下降率越小。通过测定润滑脂的流变特征参数,可以描述复合锂基润滑脂结构的稳定性和受破坏的程度,对于润滑脂的研发和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锂基脂 流变性 黏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纳米添加剂的润滑体系在摩擦过程中的接触电阻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明 王晓波 +1 位作者 伏喜胜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4-508,共5页
采用UMT-2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4种纳米颗粒LaF3、Ag、SiO2及Al2O3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的接触电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由此监测摩擦副表面的成膜状况;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4种纳米添加剂润滑下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 采用UMT-2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4种纳米颗粒LaF3、Ag、SiO2及Al2O3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的接触电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由此监测摩擦副表面的成膜状况;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4种纳米添加剂润滑下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结合接触电阻测试结果分析纳米油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接触电阻测试能够适时监测添加剂在摩擦副表面的成膜过程,4种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均能够在磨损表面沉积成膜,其在试验过程中的化学状态没有发生变化,但4种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的成膜性能不同,Ag和LaF3在摩擦过程中的沉积速率、沉积膜厚度及其在摩擦副表面的结合强度优于SiO2和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电阻 纳米颗粒 润滑油添加剂 润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龙 程型国 周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400,共4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典型抗氧剂T501(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L135(高分子量液体酚)、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T531(N-苯基-α萘胺)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抗氧剂浓度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典型抗氧剂T501(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L135(高分子量液体酚)、L57(辛基/戊基二苯胺)和T531(N-苯基-α萘胺)对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抗氧剂浓度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DSC是一种快速简便评价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方法,适用于抗氧剂的筛选。与传统的旋转氧弹氧化法相比较而言,PDSC的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具有规律性。另外,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润滑脂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SC 氧化安定性 抗氧剂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