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助催Ziegler-Natta体系用于混合癸烯制备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斯晗 李磊 +3 位作者 孙恩浩 蒋岩 曹媛媛 王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38,共6页
以自制混合癸烯为原料,采用AlEt_2Cl和AlEt_3两种助催化剂与TiCl_4形成双助催Ziegler-Natta体系,制备出高黏度指数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PAO)。利用GC表征和黏度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AO收率和黏温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以自制混合癸烯为原料,采用AlEt_2Cl和AlEt_3两种助催化剂与TiCl_4形成双助催Ziegler-Natta体系,制备出高黏度指数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PAO)。利用GC表征和黏度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AO收率和黏温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AlEt_2Cl-AlEt_3双组分助催化剂制备PAO,PAO的收率和黏度指数较高。适宜的PAO制备条件为:TiCl_4用量2%(w)(基于混合癸烯的质量)、反应温度80℃、铝钛摩尔比为1.4∶1,在该条件下,所得PAO的100℃运动黏度为30 mm2/s,黏度指数135。推测了该催化体系催化癸烯合成PAO的反应机理。双助催Ziegler-Natta体系催化混合癸烯得到的PAO具有中等黏度和高黏度指数的特点,在润滑油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癸烯 双助催化剂 ZIEGLER-NATTA催化剂 聚Α-烯烃 润滑油基础油 黏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润滑脂中基础油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丽 何少飞 +1 位作者 陈志忠 仇建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锂基润滑脂中基础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12-羟基硬脂酸体系稠化基础油制备锂基润滑脂,然后采用石油醚提取法和压力分油提取法分别提取制备的润滑脂中的基础油,并分析2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基础油与原稠化基础油在黏度...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锂基润滑脂中基础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12-羟基硬脂酸体系稠化基础油制备锂基润滑脂,然后采用石油醚提取法和压力分油提取法分别提取制备的润滑脂中的基础油,并分析2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基础油与原稠化基础油在黏度、族组成、低温性能和组分构成方面的差别。结果表明:2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基础油的红外谱图与稠化基础油的红外谱图基本一致,族组成和苯胺点也与稠化基础油基本一致;压力分油提取法提取的基础油的黏度、黏指、倾点和蒸发损失与稠化基础油一致;石油醚提取法提取的基础油的黏度与混合基础油中的小黏度基础油基本一致,黏指和倾点与润滑脂稠度相关,蒸发损失略大于原稠化基础油。对于润滑脂的剖析,2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锂基润滑脂 苯胺点 族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团乐 刘玉峰 +4 位作者 张峻凡 王俊明 薛卫国 安文杰 吕会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4,共6页
针对现有噻二唑衍生物制备工艺中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极高的问题,探索以去离子水替代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并引入相转移催化剂促进固-液两相反应,开发了制备噻二唑衍生物的绿色环保新工艺;进而,采用红外光谱、液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对新工... 针对现有噻二唑衍生物制备工艺中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极高的问题,探索以去离子水替代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并引入相转移催化剂促进固-液两相反应,开发了制备噻二唑衍生物的绿色环保新工艺;进而,采用红外光谱、液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对新工艺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铜片腐蚀试验和四球试验评价了合成产物的金属腐蚀抑制性能、极压性能和减摩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合成产物过程中产生的废水COD为2000 mg/L,与传统工艺产生的废水COD(700000 mg/L)相比显著降低,说明新工艺符合绿色环保要求;采用传统工艺和新工艺分别合成了2,5-双(叔壬基二硫代)-1,3,4-噻二唑,其金属腐蚀抑制性能、极压性能、减摩性能相当,且优于市售噻二唑衍生物类金属减活剂T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衍生物 合成工艺 废水 化学需氧量 相转移催化剂 极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衍生物的缓蚀机理计算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意 徐瑞峰 +4 位作者 张峻凡 郑来昌 安文杰 薛卫国 吕会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6,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分析了咪唑啉衍生物的结构特征,设计了3种咪唑啉衍生物:咪唑啉、甲苯基咪唑啉、硝基苯基咪唑啉;对其分子结构、电荷分布、轨道能量,及其与Fe原子配位的结合能和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Fe原子与不同咪唑啉...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分析了咪唑啉衍生物的结构特征,设计了3种咪唑啉衍生物:咪唑啉、甲苯基咪唑啉、硝基苯基咪唑啉;对其分子结构、电荷分布、轨道能量,及其与Fe原子配位的结合能和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Fe原子与不同咪唑啉衍生物分子间作用力和结合能的变化规律;进而,合成得到3种相应的化合物,对其缓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甲苯基咪唑啉>咪唑啉>硝基苯基咪唑啉。咪唑啉衍生物分子中取代基供电子能力越强,咪唑啉衍生物分子和Fe原子的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差越小,二者发生配位作用吸附在金属表面的作用效果越好,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越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量子化学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油对锂基脂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马丽 何少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为研究基础油对锂基脂安定性能的影响。在相同酸碱比例、皂份和相同工艺等条件下,采用12-羟基硬脂酸体系稠化相同黏度不同组分的基础油,制备系列通用锂基润滑脂,分析基础油黏度指数、苯胺点和饱和烃含量对锂基润滑脂安定性能的影响。结... 为研究基础油对锂基脂安定性能的影响。在相同酸碱比例、皂份和相同工艺等条件下,采用12-羟基硬脂酸体系稠化相同黏度不同组分的基础油,制备系列通用锂基润滑脂,分析基础油黏度指数、苯胺点和饱和烃含量对锂基润滑脂安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础油黏度指数、苯胺点和饱和烃含量的升高,锂基脂工作锥入度、抗水喷雾和压力分油增大,而十万次剪切差值和蒸发量减小;基础油黏度指数、苯胺点和饱和烃含量三者与锂基脂安定性能呈现正相关性,与锂皂的溶解性呈现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通用锂基润滑脂 黏度指数 苯胺点 饱和烃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