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玛依油田石油磺酸盐型二元驱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新湘 陈永立 +1 位作者 牛春革 白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5,共6页
以稠油减二线馏分为原料油合成了石油磺酸盐(PS)产品;以PS为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增黏剂、污水为溶剂配制了二元驱-原油和三元驱-原油体系,并评价了体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原油放置时间越长,二元驱-原油界面张力越易在短时... 以稠油减二线馏分为原料油合成了石油磺酸盐(PS)产品;以PS为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增黏剂、污水为溶剂配制了二元驱-原油和三元驱-原油体系,并评价了体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原油放置时间越长,二元驱-原油界面张力越易在短时间内达到超低值(10-2mN/m);二元驱-原油瞬间界面张力随P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二元驱的特性黏度和二元驱-原油瞬间表面张力随P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平衡界面张力基本一致;当PAM含量相同时,二元驱的特性黏度比三元驱高40%~50%,这有利于提高波及系数,但碱的存在使三元驱-原油比二元驱-原油界面张力低一个数量级;界面张力小于超低值时,二元驱所需的原料油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更窄、所需酸值(KOH)为7.5~17.5 mg/g,三元驱所需的原油酸值(KOH)必须大于11.0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减二线馏分 石油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驱油剂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稠油减四线馏分微反应器脱酸中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江华 甄新平 +1 位作者 熊良铨 海日古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1,共3页
以克拉玛依稠油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在200kg/h微通道反应器上进行脱酸新工艺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同时运行的工业装置相比,微反应器脱酸工艺的一级脱酸率大于85%,高于工业装置的两级脱酸效果;该工艺能够大幅度降低剂油比,降低... 以克拉玛依稠油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在200kg/h微通道反应器上进行脱酸新工艺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同时运行的工业装置相比,微反应器脱酸工艺的一级脱酸率大于85%,高于工业装置的两级脱酸效果;该工艺能够大幅度降低剂油比,降低装置回收溶剂的能耗,而且简化了脱酸工艺,为从重质原油馏分油中抽出大分子石油酸提供了一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脱酸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重质原油焦化技术评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甄新平 牛文俊 +1 位作者 杨世东 齐宏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6,共5页
依据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新建的重油焦化装置几年来运行情况和操作数据,对重油焦化与蒸馏-渣油焦化组合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油焦化工艺能多裂解蜡油组分,投资省,柴汽比高,但焦炭、干气产率偏高;重油焦化工艺由于没有设置常压蒸馏... 依据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新建的重油焦化装置几年来运行情况和操作数据,对重油焦化与蒸馏-渣油焦化组合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油焦化工艺能多裂解蜡油组分,投资省,柴汽比高,但焦炭、干气产率偏高;重油焦化工艺由于没有设置常压蒸馏塔,造成装置能耗高、后续加工费用高的问题。提出利用环烷酸经焦炭塔高温分解的现象、通过灵活运用渣油焦化的间接换热和增设常压蒸馏塔工艺、在焦化分馏塔系统采用普通钢材代替316L钢材的新方案。焦化装置采用增设蜡油汽提塔等改造措施后显著改善柴油与蜡油的分割,节约后续加工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焦化 防腐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中原生生物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娟 陈爱华 陈永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7-639,共3页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稀油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的实验室研究和矿场实验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稠油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的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总结出克拉玛依油田稀油和稠油油藏原生生物的特性和应用价值。相对于稠油区块来说,稀油区块本源微生物含量...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稀油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的实验室研究和矿场实验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稠油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的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总结出克拉玛依油田稀油和稠油油藏原生生物的特性和应用价值。相对于稠油区块来说,稀油区块本源微生物含量较低,活性较差。通过对本源微生物进行筛选、培养、重新注入的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显著,而稠油区块本源微生物含量高,活性好,用直接注入培养基激活本源微生物的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理想,并同时实现了对高黏度、高钙稠油的乳化降黏和脱钙作用,降黏率达到50%以上,脱钙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稀油 稠油 原生生物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石化行业危害与事故监测预警技术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立甲 李杰 +1 位作者 朱海鹰 张新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2期78-81,共4页
针对石油石化行业危害与事故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危害与事故的监测预警计算机应急管理系统是今后石油石化行业重大事故预防的发展方向,并指出现有监测预警系统向计算机应急管理系统方向转化和改造的技术难点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危害与事故 监测预警技术 计算机应急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园区厂际提纯回用氢气系统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邓春 周业扬 +1 位作者 陈杰 冯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14-4920,共7页
石化园区化肥厂、乙烯厂等富氢气体送往炼油厂,能够缓解炼油厂的氢气亏缺,因而石化园区厂际氢气系统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了石化园区厂际提纯回用氢气系统超结构模型,以年度化总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的数学模型,使用商业优... 石化园区化肥厂、乙烯厂等富氢气体送往炼油厂,能够缓解炼油厂的氢气亏缺,因而石化园区厂际氢气系统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了石化园区厂际提纯回用氢气系统超结构模型,以年度化总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的数学模型,使用商业优化软件GAMS平台建模,用DICOPT作为求解器。对某石化园区的氢气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总的年度化费用比现行的系统降低了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厂际氢气系统 集成 优化 超结构 数学规划法 提纯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物油农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美琼 郝盼东 +1 位作者 彭威 张霞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0,共4页
介绍了矿物油农药的应用历史、性能影响因素和我国质量分类,对比了国内外产品性质,综述了我国矿物油农药的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性的对策,并展望了我国矿物油农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矿物油农药 中国现状 国内外产品对比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用改性石油基彩色沥青的路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华 李剑新 罗来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6-59,共4页
以克拉玛依优质的低凝环烷基稠油馏分为基础原料,加入填充剂、改性剂等助剂,采用加热搅拌的工艺技术,使各组分很好地熔融为一体,生产出聚合物复合改性的道路用改性石油基彩色沥青系列产品。产品的综合性能超过重交通道路沥青的JTGF40—2... 以克拉玛依优质的低凝环烷基稠油馏分为基础原料,加入填充剂、改性剂等助剂,采用加热搅拌的工艺技术,使各组分很好地熔融为一体,生产出聚合物复合改性的道路用改性石油基彩色沥青系列产品。产品的综合性能超过重交通道路沥青的JTGF40—2004 110号A类标准,在关键指标上已达到交通部(JTG F40—2004)的SBS改性沥青Ⅰ-A标准的要求。对该产品进行的路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彩色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耐紫外线老化性能,各项路用性质满足了彩色铺面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原油 重交通道路沥青 改性 彩色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基浸渍沥青的制备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文燕 罗来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54,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浸渍剂沥青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以润滑油芳烃抽出油为原料制备浸渍剂沥青的技术。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需要对原料作相应的改性,介绍了对原料进行改性的工艺,认为石油基原料经过改性后制备浸渍剂沥青符合... 综述了国内外浸渍剂沥青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主要介绍了以润滑油芳烃抽出油为原料制备浸渍剂沥青的技术。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需要对原料作相应的改性,介绍了对原料进行改性的工艺,认为石油基原料经过改性后制备浸渍剂沥青符合环保和经济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产品 浸渍剂沥青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技术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的中试工艺及后处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韫 牛春革 +1 位作者 代敏 马忠庭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80,共5页
在小试成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建成1套年产1kt润滑油清净剂的超重力反应器中试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润滑油清净剂的中试试验研究,并对高碱值石油磺酸钙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 在小试成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建成1套年产1kt润滑油清净剂的超重力反应器中试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润滑油清净剂的中试试验研究,并对高碱值石油磺酸钙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碳酸化反应的最佳时间为58~62min,该时间内,反应产物的碱值最高达到315.2mgKOH/g,相应的运动黏度为35.6mm2/s;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对粗产品进行预处理的效果好于传统釜式法的预沉降脱渣方法;超重力反应器中试生产的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润滑油清净剂的性能优于传统釜式工艺产品,且满足石化行业标准SH/T 0042—91中一级品的质量要求。确定的"三废"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实现了超重力中试生产过程的低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值石油磺酸钙 超重力反应器 中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法生产石油磺酸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新湘 牛春革 +1 位作者 白云 周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4-717,共4页
介绍了喷雾法生产石油磺酸盐的研究情况。根据石油组分的特点,采用喷雾磺化技术大幅度增加了石油组分与三氧化硫的气液接触面积,使得磺化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磺化反应接触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十秒,减少了石油组分过磺化现象的发生,... 介绍了喷雾法生产石油磺酸盐的研究情况。根据石油组分的特点,采用喷雾磺化技术大幅度增加了石油组分与三氧化硫的气液接触面积,使得磺化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磺化反应接触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十秒,减少了石油组分过磺化现象的发生,小试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釜式磺化技术相比,采用改造后的喷雾磺化工艺使得石油磺酸盐的收率提高了3%以上,酸性油收率提高10%以上,酸渣收率降低35%以上,可实现连续化生产,并为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磺化 喷雾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生产过程废弃物的利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兵 韩韫 +1 位作者 代敏 马忠庭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93,共5页
分析了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废弃物的主要特征,经中试生产实践,提出了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将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的废液进行精馏分离,得到的低分子醇作为生产破乳剂的原料,其产品的使用性能与采用新醇生产... 分析了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废弃物的主要特征,经中试生产实践,提出了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将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的废液进行精馏分离,得到的低分子醇作为生产破乳剂的原料,其产品的使用性能与采用新醇生产出的产品相当;用溶剂从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离心废渣中萃取出的"低品质"添加剂既可以作为产品进行直接销售,也可以作为高碱值添加剂的调合组分,提高添加剂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萃取添加剂后剩余的碳酸钙经干燥后可作为生产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转相剂,可进一步降低磺酸钙基润滑脂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添加剂 废弃物 磺酸钙 低分子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微填料旋流消泡器的研发及在石油泡沫体系的消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洪 刘江华 +1 位作者 甄新平 李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4-136,138,共4页
金属微填料旋流消泡器将旋流离心气液分离与填料机械破碎消泡相结合,应用于高温高压的石油物系——丙烷-脱油沥青泡沫体系的消泡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自制的金属微填料旋流消泡器,无需加入消泡剂,能够达到100%的消泡效果.推荐的实验... 金属微填料旋流消泡器将旋流离心气液分离与填料机械破碎消泡相结合,应用于高温高压的石油物系——丙烷-脱油沥青泡沫体系的消泡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自制的金属微填料旋流消泡器,无需加入消泡剂,能够达到100%的消泡效果.推荐的实验条件是,金属微填料填充密度190 ~210 g/L,泡沫流量3.0~4.0 kg/h,金属丝径在20μm以下,在相同当量直径下,不规则横截面金属丝消泡效果优于规则横截面,但在一定范围存在一个优化的几何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填料 旋流 消泡器 石油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法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敏 马忠庭 +1 位作者 白生军 牛春革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在小试成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建成国内首套采用超重力工艺技术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清净剂的中试装置。通过分析中试产品的关键指标碱值和黏度的变化,确定了碳酸化反应时间。通过监测中试装置运行过程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实现了高碱... 在小试成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建成国内首套采用超重力工艺技术生产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清净剂的中试装置。通过分析中试产品的关键指标碱值和黏度的变化,确定了碳酸化反应时间。通过监测中试装置运行过程中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实现了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清净剂合成过程中碳酸化反应终点的自动化控制。运行结果表明,中试装置生产过程稳定,工艺操控性良好,生产效率较高,生产的高碱值石油磺酸钙润滑油清净剂的产品质量达到SH/T0042-91标准中一级品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试装置 超重力 高碱值石油磺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基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明良 高遵美 +4 位作者 黄波 李佳琦 刘婷 袁庆霞 杨薇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060-2063,共4页
鉴于早期阳离子型清洁压裂液在低渗透砂岩储层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选取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制备了纤维基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F-NCF),并对其悬砂、滤失、破胶、岩心伤害及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阴离... 鉴于早期阳离子型清洁压裂液在低渗透砂岩储层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选取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制备了纤维基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F-NCF),并对其悬砂、滤失、破胶、岩心伤害及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热稳定性明显增强,在70℃、170 s-1条件下,其表观黏度达50 mPa.s;通过纳米TiO2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拟交联作用,提高了F-NCF的降滤失性能,且不影响破胶性能;纤维网状结构有效地改善了F-NCF的静态悬砂性能,且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较小;同时,该体系对岩心渗透率伤害小,恢复率约为90%,对于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清洁压裂液 纳米复合 纤维 热稳定性 滤失性 裂缝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新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永地 山红红 +1 位作者 杨朝合 李春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模拟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新工艺,进行反应条件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使用专用MEP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600~610℃、两段总停留时间为2.8s、水油比为20%、剂油比为10~1... 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模拟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乙烯、丙烯新工艺,进行反应条件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使用专用MEP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600~610℃、两段总停留时间为2.8s、水油比为20%、剂油比为10~12的条件下,同时进行丁烯回炼的情况下,该工艺的乙烯和丙烯产率分别为13.01%和2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段提升管 催化裂解 乙烯 丙烯 丁烯回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气井化学控水采气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卓 孙厚台 +4 位作者 罗明良 黄波 李佳琦 袁庆霞 刘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42-2146,共5页
我国低渗气藏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大量气井存在地层出水问题,严重影响低渗气井开采效益。介绍了低渗气井出水机理及类型,综述了国内外排水采气工艺及气井控水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列举了聚合物及纳米流体控水剂在气井控水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我国低渗气藏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大量气井存在地层出水问题,严重影响低渗气井开采效益。介绍了低渗气井出水机理及类型,综述了国内外排水采气工艺及气井控水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列举了聚合物及纳米流体控水剂在气井控水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指出了高效开发含水气藏尚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井 排水采气 控水 纳米流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制备与加氢脱硫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瑞玉 刘静 +2 位作者 刘益 殷长龙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7-665,共9页
采用2步水热晶化法,组装合成了孔壁中含有β分子筛次级结构单元(或分子筛纳米簇)的六方相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Mβ)。考察无碱体系分子筛导向剂(含分子筛次级结构单元)合成条件,如硅/铝摩尔比、晶化时间、晶化温度对Mβ分子筛结构及性... 采用2步水热晶化法,组装合成了孔壁中含有β分子筛次级结构单元(或分子筛纳米簇)的六方相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Mβ)。考察无碱体系分子筛导向剂(含分子筛次级结构单元)合成条件,如硅/铝摩尔比、晶化时间、晶化温度对Mβ分子筛结构及性质的影响,组装条件对Mβ分子筛结构、有序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RD、BET、NH3-TPD、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柴油中较难脱除的4,6-DMDBT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微反装置上评价含Mβ载体制备的Ni-Mo-W-P/Mβ-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催化活性。结果表明,β分子筛的次级结构单元被成功地引入到介孔分子筛的孔壁中,合成的Mβ分子筛具有介孔和微孔结构、较高的酸性,以及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Ni-Mo-W-P/Mβ-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明显高于以氧化铝为载体的传统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 纳米簇 4 6-DMDBT 加氢脱硫(H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FCC柴油氧化萃取脱硫的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和复合萃取剂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亮 李春虎 +1 位作者 冯丽娟 张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磷钨酸(HPW)质量分数不同的半焦负载型催化剂HPW/Sc,利用扫描电镜、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N2吸附-脱附分析方法表征了所制备HPW/Sc催化剂的结构,并在FCC柴油的氧化萃取脱硫过程中将其作为氧化催化剂,考察了HPW的负载量和... 采用浸渍法制备磷钨酸(HPW)质量分数不同的半焦负载型催化剂HPW/Sc,利用扫描电镜、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和N2吸附-脱附分析方法表征了所制备HPW/Sc催化剂的结构,并在FCC柴油的氧化萃取脱硫过程中将其作为氧化催化剂,考察了HPW的负载量和萃取剂种类对氧化萃取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是HPW的良好载体,HPW负载到半焦后保持了原有的Keggin结构;在最优氧化反应和萃取条件下,FCC柴油中的硫质量分数由1100μg/g降至89.1μg/g,脱硫率达到91.9%;评选出了柴油氧化萃取脱硫的专用复合萃取剂,用氢键理论和位阻效应解释了复合萃取剂可以提高回收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磷钨酸 氧化脱硫 复合萃取剂 氢键 位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ZSM-5催化剂加氢裂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静 宋春敏 +1 位作者 李辉 秦海燕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1-55,共5页
采用N2吸附-脱附和NH3-TPD分析手段,考察ZSM-5分子筛硅铝比和晶粒粒径对载体孔结构和酸性的影响,并以正庚烷和环己烷为原料,考察硅铝比和晶粒粒径对催化剂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以及Pd负载量对双功能催化剂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N2吸附-脱附和NH3-TPD分析手段,考察ZSM-5分子筛硅铝比和晶粒粒径对载体孔结构和酸性的影响,并以正庚烷和环己烷为原料,考察硅铝比和晶粒粒径对催化剂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以及Pd负载量对双功能催化剂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铝比增大,催化剂的酸性中心数量减少,加氢活性中心数量相对提高,在抑制二次裂化的同时,可提高异构化选择性;而分子筛晶粒粒径的变化对载体外比表面积的影响不大,分子筛晶粒粒径的降低,使催化剂的酸度略有减小,但对催化剂的活性改进有限;分子筛载体负载Pd后,改变了反应路径,使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明显提高,当Pd负载量大于0.4%时,催化剂的加氢转化活性趋于稳定,成为平衡双功能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PD ZSM-5催化剂 加氢 硅铝比 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