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20
1
作者 毛治国 朱如凯 +2 位作者 王京红 苏玲 都占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151,共8页
在分析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发育构造背景与分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统计和实验测试大量的火山岩储层岩心样品,分析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研究认为: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主要发育在石炭—二叠、侏罗—白垩和古近—新近等3套层... 在分析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发育构造背景与分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统计和实验测试大量的火山岩储层岩心样品,分析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研究认为:中国沉积盆地内火山岩主要发育在石炭—二叠、侏罗—白垩和古近—新近等3套层系,主要形成于俯冲造山后伸展裂陷、克拉通地幔柱和断陷3种构造环境;不同岩性火山岩均可形成有效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次生溶蚀孔、气孔、微裂缝为主,形成孔缝双介质储层;储层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基本不受埋深影响,以中—较高孔隙度、低—特低渗的Ⅲ类和Ⅳ类储层为主;火山岩储层邻近烃源岩发育,有利火山岩油气聚集成藏;中国东西部火山岩油气藏存在近源和远源2种聚集模式,东部断陷以近源聚集为主,火山岩与烃源岩互层,西部近源与远源均存在。该研究可为中国火山岩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储集空间 油气聚集 准噶尔盆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心及密井网的点坝构型与剩余油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闫百泉 张鑫磊 +6 位作者 于利民 张东 姜贵璞 杨永杰 孙雨 韩小龙 徐亚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4,共8页
基于大庆油田杏北地区葡I33^2单元密井网及直井与水平井岩心资料,参照现代沉积及古代露头模式,岩电结合求取侧积夹层构型参数,进而分析三角洲分流平原曲流型分流河道点坝侧积夹层三维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杏北... 基于大庆油田杏北地区葡I33^2单元密井网及直井与水平井岩心资料,参照现代沉积及古代露头模式,岩电结合求取侧积夹层构型参数,进而分析三角洲分流平原曲流型分流河道点坝侧积夹层三维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杏北地区葡I33^2单元点坝侧积夹层具有薄、缓、密的特点:夹层的厚度多为2~25cm;夹层上部和下部倾角较小,多在2°~5°,中部较陡,为7°~10°;平面分布密度达到0.11条/m。侧积夹层平面上呈新月形排列,剖面上呈叠瓦状、斜列式分布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受侧积夹层构型特征及侧积体物性差异影响,点坝中下部水淹严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上部。水平井水平段应设计在点坝中上部,可钻穿多个侧积体的中上部,增加供油单元,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砂体 点坝 薄夹层 侧积体 侧积夹层 构型 剩余油 密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裂缝井不稳态产能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波涛 李清泉 +5 位作者 张福祥 王新海 李国亮 卢冲 岳海玲 王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吉木萨尔(JMSE)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P2l)是致密油储层主要层位。为提高单井产能,目前多采用多级分段压裂技术。以往对于水力压裂的研究多集中于压裂缝为垂直裂缝的情况,但目前已认识的垂直裂缝模型不能解释... 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吉木萨尔(JMSE)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P2l)是致密油储层主要层位。为提高单井产能,目前多采用多级分段压裂技术。以往对于水力压裂的研究多集中于压裂缝为垂直裂缝的情况,但目前已认识的垂直裂缝模型不能解释该区块实际资料,且通过理论及实验研究表明,由于天然裂缝方位与地应力的匹配关系,该区块在实际压裂过程中易产生水平裂缝。因此,目前的研究导致该储层在实施压裂生产而形成水平裂缝时缺乏理论指导。文中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在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压力敏感性及有限导流压裂缝的情况下,建立了双孔单渗油藏中多级压裂水平裂缝井的无因次数学模型,采用隐式差分法和共轭梯度算法对无因次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依次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地层非均质系数、窜流系数、压力敏感系数、压裂缝导流能力、压裂缝条数对不稳态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参数及地层参数均对产能曲线有影响,故而在优选该类油藏的压裂方案时不仅要考虑裂缝参数,还要考虑到在地层压力降落时地层参数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双孔介质 多级压裂 水平裂缝 产能分析 致密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板式换热器高黏性介质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玉娟 魏天超 +1 位作者 刘长海 王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对螺旋板式换热器高黏性介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热流通道的润滑油、减压渣油和导热油3种介质与冷流通道的水模拟,计算传热系数和压降,并整合做出曲线。分析了不同黏度流体对螺旋板式...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对螺旋板式换热器高黏性介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热流通道的润滑油、减压渣油和导热油3种介质与冷流通道的水模拟,计算传热系数和压降,并整合做出曲线。分析了不同黏度流体对螺旋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板式换热器 高黏性介质 传热系数 压降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华 余杰 +3 位作者 王锐 耿辉 宋兵 庞雄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64-2970,共7页
研究了大民屯凹陷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来源特征、主要成藏期次、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的控制作用。大民屯凹陷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共划分10个成藏体系。应用地质门限控烃理论计算了各个成藏体系的排烃量、可供聚集烃量、远景资源量... 研究了大民屯凹陷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来源特征、主要成藏期次、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的控制作用。大民屯凹陷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共划分10个成藏体系。应用地质门限控烃理论计算了各个成藏体系的排烃量、可供聚集烃量、远景资源量和剩余资源量。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总的剩余资源量为1.9×108 t,其中上部成藏组合中的成藏体系Ⅰ剩余资源量达0.559×108 t,下部成藏组合的成藏体系Ⅵ剩余资源量达0.543×108 t,这两个成藏体系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控油气作用 成藏体系 地质门限 资源潜力 大民屯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损害定量评价软件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波涛 王新海 王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9-1446,共8页
为了能准确评价一口丼的地层损害程度和损害半径,指导后续增产措施实践,最终实现油田的高产、稳产,提出了一种利用分解试井表皮系数来预测地层损害深度和措施增产率的方法。利用该原理研制了一个储层损害定量评价软件,给出了软件的运行... 为了能准确评价一口丼的地层损害程度和损害半径,指导后续增产措施实践,最终实现油田的高产、稳产,提出了一种利用分解试井表皮系数来预测地层损害深度和措施增产率的方法。利用该原理研制了一个储层损害定量评价软件,给出了软件的运行流程图、运行界面、功能设计注意事项;利用软件对某油田25丼层进行实际储层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使用简单、功能较完善、能很好地评价地层污染,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储层损害评价 表皮系数分解 损害深度 增产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锶同位素比值评价鲁迈拉油田储集层连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家胜 田昌炳 +1 位作者 张为民 王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储集层连通性评价对于油气田高效开发至关重要,对其认识的准确性将影响油藏储量评估、开发策略制定,甚至决定油气田开发的成败。评价储集层连通性的方法通常有沉积相分析、岩相分析、地层压力分析、流体组分分析等,但这些方法都具有一... 储集层连通性评价对于油气田高效开发至关重要,对其认识的准确性将影响油藏储量评估、开发策略制定,甚至决定油气田开发的成败。评价储集层连通性的方法通常有沉积相分析、岩相分析、地层压力分析、流体组分分析等,但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根据伊拉克鲁迈拉油田取心井的岩心残余盐锶同位素信息,分析研究了储集层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连通性,认为主力砂岩储集层Main Pay油藏纵向上互不连通,可划分3套开发层系;主力碳酸盐岩储集层Mishrif油藏平面连通性较好,油水界面受构造控制;潜力储集层Yamama油藏在平面上连通较差,油水关系复杂,流体分布受岩性控制。实践证明,利用岩心残余盐锶同位素信息评价储集层连通性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鲁迈拉油田 岩心 残余盐 锶同位素 储集层连通性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系统化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向东 赵宏展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2-147,共6页
针对系统化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模板化、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形式化、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无效化等问题,提出要提高安全管理绩效,首先纠正企业对系统化安全管理的认知偏差,统一企业不同管理层次的认识;其次是用正... 针对系统化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模板化、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形式化、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无效化等问题,提出要提高安全管理绩效,首先纠正企业对系统化安全管理的认知偏差,统一企业不同管理层次的认识;其次是用正确的安全管理方法论作指导,开展系统化安全管理实践;三是匹配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与系统化要求,发挥和协调不同管理主体的参与,对危险源进行动态化管理,有效实施绩效监测与改进。总之,企业系统化安全管理不能作为单纯的一项工作或任务来完成,必须以解决企业的具体安全生产问题为目标;系统化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优化的动态过程,既要把握安全管理系统化的要求,也要有效开展安全管理系统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危险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油比油层测井挖掘效应定量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徐星 赵丽敏 +3 位作者 田中元 许家铖 王君 方鑫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155,共5页
伊拉克H油田KB复杂碳酸盐岩高气油比油层呈现出明显的测井挖掘效应特征,即密度与中子孔隙度曲线具有明显的重叠区域。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了一种定量表征挖掘效应的方法——φ_(Exca)参数法。测井响应和测试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气油... 伊拉克H油田KB复杂碳酸盐岩高气油比油层呈现出明显的测井挖掘效应特征,即密度与中子孔隙度曲线具有明显的重叠区域。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了一种定量表征挖掘效应的方法——φ_(Exca)参数法。测井响应和测试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气油比越高,φ_(Exca)越大。该方法能有效预测高气油比储层的纵向和平面分布规律,为优化部署井位、制定完井方案、优化射孔及生产措施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油比油层 挖掘效应 中子孔隙度测井 密度测井 φExca参数法 复杂碳酸盐岩油藏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场内水平金属板表面缓蚀剂膜失效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强 谭红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4-158,共5页
根据油溶性缓蚀剂涂膜作用机制,将缓蚀剂涂膜层近似认为易流动膜层和不易流动膜层,研究缓蚀剂涂膜流动失效规律。根据易流动膜层内流速分布规律,分析其厚度随流动时间的变化规律;基于分子浓差扩散方程,建立不易流动膜层厚度失效定解方程... 根据油溶性缓蚀剂涂膜作用机制,将缓蚀剂涂膜层近似认为易流动膜层和不易流动膜层,研究缓蚀剂涂膜流动失效规律。根据易流动膜层内流速分布规律,分析其厚度随流动时间的变化规律;基于分子浓差扩散方程,建立不易流动膜层厚度失效定解方程,并建立描述油膜失效速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金属板表面缓蚀剂涂膜的失效是流动与分子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蚀剂主剂在气流场内流动致使涂膜厚度迅速下降;有效成分吸附在金属表面,难以发生流动,因分子扩散而失效,膜层厚度变化缓慢;拟合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金属板 油溶性缓蚀剂 涂膜 失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哈代布油田废钻井液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波 汪绪刚 宋建民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4,102,共3页
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通过使用一套完整的废钻井液/岩屑无害化处理及废原油循环利用技术,将项目运行期间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实现了钻修井及试油作业"零污染"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 污染减排管理 环境保护 废钻井液/岩屑无害化处理 废原油循环利用 伊拉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社会安全风险海外项目安保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宏展 杨意峰 贺晓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S2期44-46,共3页
中国石油在二十多个高或极高社会安全风险的国家和地区运营项目,这些项目在安保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提出并推广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安保管理策略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海外项目实践,在对海外项目安保管理策略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 中国石油在二十多个高或极高社会安全风险的国家和地区运营项目,这些项目在安保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提出并推广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安保管理策略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海外项目实践,在对海外项目安保管理策略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应对高社会安全风险的十条安保管理建议并进行了详细阐释,这些建议涵盖管理原则、管理模式、措施要求、方案建立、责任划分、能力培训、动态安保、情报信息、审计评审等诸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安全 安保管理 海外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