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内外井喷失控抢险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谭宾
庞平
胡旭光
-
机构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陆上井控应急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研究”(编号:2021ZZ03)。
-
文摘
油气井井喷失控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灾难性事故,带来的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较为巨大,为将井喷失控所带来的损失或者影响降到最小,井喷失控抢险技术随之发展。文章阐述了国内外陆上油气井井喷失控抢险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对比了各项技术的优势及差距,并指出国内陆上油气井井喷失控抢险技术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在技术装备与实战能力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针对油气勘探开发的趋势,建议当前井喷失控抢险技术接下来从高压高产油气喷射扩散与干扰冲击、失控井周边温度场分布、近井口可视化等方面进行技术突破,从高效水力喷砂切割装备、远距离火焰切割装备、小型化抢险机具等方面升级迭代抢险装备,以不断推动井喷失控抢险技术的发展,满足极端恶劣抢险工况下的抢险需求。
-
关键词
井喷失控
抢险技术
险情侦察
冷却掩护
切割清障
井口重置
可视化
小型化
-
Keywords
uncontrolled blowout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ology
risk reconnaissance
cooling shield
clean-out and cutting
wellhead reseting
visualization
miniaturization
-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基于数字孪生的油气井井喷失控抢险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罗园
-
机构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国家油气田救援广汉基地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陆上井控应急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研究”(编号:2021ZZ03)。
-
文摘
井喷失控是石油天然气工业领域的灾难性事故,尤其是高压高产高含硫井井喷失控着火后,复杂抢险环境对抢险技术、抢险装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油气井井喷失控抢险领域,通过对失控井场、抢险机具等进行虚拟映射,模拟构建真实的复杂抢险环境,有助于解决井喷失控抢险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了井喷失控抢险面临的挑战和数字孪生技术的难点,针对技术难点开展了井喷失控抢险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恶劣抢险环境大覆盖高速网络构建、抢险机具数字孪生控制、多源信息融合、井喷失控抢险决策指挥等技术,实现了井喷失控抢险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最后指出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将在提升恶劣抢险环境下高速网络的稳定性、抢险机具孪生控制协同性、多源信息融合模型的准确性等方面持续攻关。该技术将推动井喷失控抢险由“近井口无人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促进了国内陆上油气井井喷失控抢险技术的突破和提升。
-
关键词
井喷失控
数字孪生技术
井喷失控抢险
孪生控制
决策指挥
-
Keywords
uncontrolled blowout
digital twin technology
emergency response for uncontrolled blowout
twin control
decision command
-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井喷失控油气井喷量预测新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秦永和
王留洋
杨博仲
唐源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I0016,共6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应急抢险井口拆除与重建技术装备研发”(编号:2021ZZ03-3)。
-
文摘
油气井井喷失控后,能否及时准确地预测失控井喷量是当前抢险方案制定和决策指挥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失控油气井喷射行为分析,提出了基于仿真反演、图像智能识别流速和气核流速直接测量等三种喷量预测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带火喷射模拟实验表明,喷量预测精度最高能达到95%以上。喷量预测新技术的开发实现了井喷失控油气井喷射产量从定性到定量评估的升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抢险效率和安全性。
-
关键词
井喷失控
喷量预测
仿真反演
流速图像识别
流速测量
-
Keywords
well blowout
flow rate prediction
simulation inversion
image recognition of flow velocity
mea-surement of flow velocity
-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0
- 4
-
-
作者
伍贤柱
胡旭光
韩烈祥
罗园
许期聪
庞平
李黔
-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国家油气田救援广汉基地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工程专项(二期)“陆上井控应急关键装备与配套”(编号:2021EZZ03)。
-
文摘
当前油气勘探开发正向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大举进军,钻井井控面临特殊岩性地层压力预测精度低、多产层多压力系统复杂、主要产层安全密度窗口窄、老井井口油气泄漏等一系列安全挑战。为保障油气勘探开发安全稳步推进,在国内外井控技术调研和国际对标分析的基础上,对井控技术面临的挑战、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碳酸盐储层地层压力预测/检测、早期溢流监测探索和控压钻井技术推广应用,一级井控技术持续发展;②形成了以“井控装备、非常规压井及安全密度窗口扩展”为主的二级井控技术,基本保障了多产层多压力系统井的安全作业;③提出了全过程带火作业井喷失控井救援新理念,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酸性油气藏失控高产井救援技术;④研发出静磁随钻测距系统,救援井技术具备理论基础,具备生产应用的条件。结论认为,国内井控技术虽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需在特殊油气藏地层压力预测理论、非常规压井工艺、救援井技术等方向开展持续攻关,以满足对超深层、非常规油气等领域的开发需要。
-
关键词
地层压力预测
井控
非常规压井
安全密度窗口扩展
全过程带火作业
失控高产井
救援井
-
Keywords
Forma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Well control
Unconventional well killing
Safety density window extension
Operation with fire burning in the whole process
Uncontrolled high production well
Relief well
-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冷冻暂堵作业井口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刘正连
-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5,68,共3页
-
文摘
冷冻暂堵技术能快速安全更换井口泄露部件,它能够同时暂堵多层环空和油管内通道,为后续井口隐患治理作业创造安全的施工条件。目前对于冷冻暂堵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作业原理、技术特征及施工优势等方面,而对于作业过程中井口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则较少被提及。为此,以长庆油田冷冻暂堵作业10余井的井口压力变化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冷冻暂堵作业压力变化规律研究,依据压力变化趋势提出了油套环空和油管内冷冻桥塞形成的判别标准。此标准对于优化冷冻暂堵施工设计、缩短冷冻暂堵作业时间和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快速完成井口装置的抢险救援,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的影响,有效保护环境。
-
关键词
冷冻暂堵技术
井口压力
暂堵桥塞
-
Keywords
freezing temporary-plugging technology
wellhead pressure
temporary plug
-
分类号
TE3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钻具组合运动反演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涛
王凯凯
李玉梅
周文彬
邓靖宇
-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现代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干热岩储层双重介质射孔簇内复杂多裂缝起裂及扩展机理研究”(5210400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重点研究培育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近钻头高频扭转振动状态识别研究”(2121YJPY220)
+1 种基金
北京市教委一般项目“高频复合振动冲击钻井立体破岩机理研究”(KM202111232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项(ZLZX2020-03)。
-
文摘
井下振动信号采集过程的不同时间段均会产生大量新的噪声,滤波仅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为了减弱其他时间段噪声对当前时间段振动积分的干扰,在直接频域积分的基础上提出滑动窗口积分的方法,构建单自由度振动模型,增加窗口大小以增加窗口内噪声数量,分析窗口大小与振动积分精度的关系;选用适合的窗口大小,分别用滑动窗口积分和直接时频域积分重建位移,与实际位移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滑动窗口积分优于直接时频域积分的位移重建能力,且窗口越大,窗口内噪声数量越多,位移重建精度越差。构建虚拟现实地下场景,将滑动窗口积分应用于井下振动信号的位移重建,以重建的位移数据与其他数据共同驱动底部钻具组合运动,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底部钻具组合运动反演研究。研究结果对完善虚拟钻井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虚拟现实
钻具运动
位移重建
虚拟井场
数据反演
-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bottomhole assembly motion
displacement reconstruction
virtual well site
data inversion
-
分类号
TE9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环空动密封胶芯在带压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7
-
-
作者
刘正连
李玉飞
刘贵义
-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09,共2页
-
文摘
带压作业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由钻井技术逐步向完井技术领域扩展,范围由钻井、修井和处理复杂扩展到完井,特别是目前已成为页岩气完井的主要手段,解决了页岩气投产的油气层保护难题。带压作业的关键技术点之一就是对管柱的环空动密封,通过材料配方优选及试验,结合优化结构设计,研制出了用于带压作业的环空动密封件,其使用寿命超过1 700 m,实现了带压作业环空动密封系统的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川渝地区展开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
关键词
带压作业
环空动密封件
耐磨块
前端密封
-
分类号
TE2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纳米颗粒对原油-CO_(2)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林魂
袁勇
赖向东
董明达
-
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页岩气勘探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6,共8页
-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化学渗透压的页岩储层压裂液渗吸机理与模型研究”(cstc2019jcyj-msxmX0457)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致密油藏CO_(2)吞吐排驱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KJQN202001508)。
-
文摘
注CO_(2)开发含沥青质油藏会导致沥青质沉淀,造成储层堵塞,而注入纳米颗粒能够有效抑制沥青质沉淀。在明确原油注CO_(2)产生沥青质沉淀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地区4种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原油,分别测定了无机纳米颗粒SiO_(2)、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Co_(3)O_(4)和Fe_(3)O_(4)作用下的CO_(2)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并评价了原油性质对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CO_(2)与原油间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增加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逐渐变缓的趋势,对应的一次接触最小混相压力也随沥青质沉淀量的增加而增大;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沥青质颗粒,抑制沥青质聚集,有效降低油气体系界面张力,其中纳米颗粒性能高低依次为无机纳米颗粒SiO_(2)、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Co_(3)O_(4)和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随原油黏度和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好,随原油中硫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差。研究成果为改善CO_(2)驱替效果和抑制沥青质沉淀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
注CO_(2)
沥青质沉淀
纳米颗粒
界面张力
最小混相压力
-
Keywords
CO_(2)injection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nanoparticles
interfacial tension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电催化还原CO_(2)研究进展
- 9
-
-
作者
赖向东
刘兴燕
-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井控应急救援响应中心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催化与环境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33-237,共5页
-
基金
重庆市科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cstc2018jcyjAX0531)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706174)
+1 种基金
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756002)
重庆工商大学校内青年科研项目(1752015)。
-
文摘
用于还原二氧化碳(CO_(2))获得低碳燃料,包括CO,HCOOH/HCOO-,CH_(2)O,CH_(4),H_(2)C_(2)O_(4)/HC_(2)O-4,C_(2)H_(4),CH_(3)OH,CH_(3)CH_(2)OH等的电催化剂的最新进展。电催化剂主要分为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金属络合物、聚合物/簇、酶和有机分子等。主要分析了实现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电催化还原CO_(2)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几个实际应用的研究方向,旨在克服出现的挑战,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
关键词
电催化
CO_(2)
还原
-
Keywords
electrocatalysis
CO_(2)
reduction
-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