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分散剂对非氧化性杀菌剂的增效作用研究
1
作者 郭景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参照杀菌剂性能评价的方法,测试三种不同类型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现场常用的非氧化性杀菌剂。通过试验考察生物分散剂对季铵盐类、噻唑类、有机溴类这三种非氧化性杀菌剂杀菌性能的影响,测试方法和结果可作为制定循环冷却水现场杀菌处理方... 参照杀菌剂性能评价的方法,测试三种不同类型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现场常用的非氧化性杀菌剂。通过试验考察生物分散剂对季铵盐类、噻唑类、有机溴类这三种非氧化性杀菌剂杀菌性能的影响,测试方法和结果可作为制定循环冷却水现场杀菌处理方案的参考依据,以最经济的投加量和匹配方式实现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非氧化性杀菌剂 生物分散剂 异养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拔头油吸附分离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亚荣 徐新良 李琪蓉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6期520-522,531,共4页
采用吸附分离工艺,以5A分子筛为吸附剂,氮气为脱附剂,将重整拔头油分离成高纯度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180~280℃,进料空速为25~150h。的条件下,温度越低,穿透吸附容量越大。吸附分离最佳操作条件为:温... 采用吸附分离工艺,以5A分子筛为吸附剂,氮气为脱附剂,将重整拔头油分离成高纯度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180~280℃,进料空速为25~150h。的条件下,温度越低,穿透吸附容量越大。吸附分离最佳操作条件为:温度220℃,原料气体空速50h^-1,进料时间25min,脱附气体空速50h^-1,脱附时间25min。吸余油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为3.90%,异戊烷和二甲基戊烷质量分数分别为24.65%,28.21%,辛烷值为91.0;脱附油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可以达到9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拔头油 吸附分离 吸附剂 脱附剂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乙烯酯的分解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蓝天 龚涛 +1 位作者 展江宏 徐新良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3期216-217,223,共3页
研究了碳酸乙烯酯(EC)在乙二醇中的稳定性,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EC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对E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会加剧EC的分解;停留时间越长,物料中EC的损失量越大。当EC质量分数大于50%时,分解速率小于... 研究了碳酸乙烯酯(EC)在乙二醇中的稳定性,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EC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对E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会加剧EC的分解;停留时间越长,物料中EC的损失量越大。当EC质量分数大于50%时,分解速率小于20g/(kg·h);EC质量分数为25%~28%时,分解速率达到76~77g/(kg·h)。加热温度低于150℃时,分解速率小于30g/(k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乙烯酯 乙二醇 分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回用到循环水系统的标准应用
4
作者 郭景玉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年第6期38-41,共4页
再生水回用到循环水系统的水质指标在不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不同的规定,各企业在再生水回用中实际执行的情况也各不同,在一些场合还出现了对再生水采用哪项标准意见不同引发的争论。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循环水用户的经验对再... 再生水回用到循环水系统的水质指标在不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不同的规定,各企业在再生水回用中实际执行的情况也各不同,在一些场合还出现了对再生水采用哪项标准意见不同引发的争论。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循环水用户的经验对再生水回用的水质指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循环水系统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