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诞生40年
1
作者 孟尔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共2页
由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主办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在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物探部门、相关高等院校及有关科研院所的关心和支持下,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 由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主办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在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物探部门、相关高等院校及有关科研院所的关心和支持下,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它的成长恰好反映我国石油物探自大庆石油地震会战(1961~1963)之后前进的步伐,也记载着中国石油勘探界几代人为推进石油物探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步伐 期刊 中国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主办 中石化 中国石油 大石油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愈办愈好
2
作者 李庆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共1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已经迎来了40岁的生日,我首先向此刊编辑部的辛勤工作人员表示祝贺,他们长期以来努力创办的这份刊物确实为我国的石油物探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所有的地球物理杂志中,我最喜欢读的还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已经迎来了40岁的生日,我首先向此刊编辑部的辛勤工作人员表示祝贺,他们长期以来努力创办的这份刊物确实为我国的石油物探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所有的地球物理杂志中,我最喜欢读的还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因为她集中反应了我国地球物理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最贴近中国的实情,最便于读懂。长期以来,我从中受益匪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所以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办刊人员,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换来的是使我国广大物探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祝《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愈办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部 石油物探 研究成果 物探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全程各向异性地震成像新方法
3
作者 郑马嘉 周祺 +6 位作者 林杨 陆林超 彭浩 张洞君 邓绍强 梅杰 向大蔚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8,共10页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是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有利建产区,该区寒武系构造表现为由威远背斜向北东向下倾的单斜构造,且筇竹寺组发育多组系高角度走滑断层,断层纵横向断距小,加之筇竹寺组内小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差异大,常规网格层...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是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有利建产区,该区寒武系构造表现为由威远背斜向北东向下倾的单斜构造,且筇竹寺组发育多组系高角度走滑断层,断层纵横向断距小,加之筇竹寺组内小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差异大,常规网格层析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无法精细准确刻画构造展布特征,导致井震误差大,制约了该层系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效果。为了提升该区筇竹寺组页岩气水平井靶体钻遇率,以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多信息融合为基础,以构造成像建模与网格层析成像为核心,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筇竹寺组页岩的各向异性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技术流程,大幅提高了筇竹寺组页岩的成像精度,并在威远—资阳地区寒武系页岩气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多信息融合建立了符合该区地质规律的各向异性初始速度模型;②在各向异性参数参与层析反演基础上,将基于构造的沿层层析反演、小尺度网格层析反演、全方位角度域网格层析反演三者相结合,有效提高了速度反演的精度,然后采用角度域成像技术提高了成像精度;③将该流程应用于筇竹寺组实际资料处理中,筇竹寺组反射特征横向保真性好,成像效果佳,纵向高角度断裂成像清楚,地震和钻井吻合程度明显提升。结论认为,全程各向异性地震资料成像技术可大幅提高速度建模精度和该区筇竹寺组页岩小断裂的成像品质,该技术为威远—资阳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资阳地区 筇竹寺组 页岩气 全程各向异性 高精度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改造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莉 张兴勇 +1 位作者 秦俐 唐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储层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直以来多以经验和理论为主,偶有开展的小尺寸岩样实验,结果亦不能反映储层改造的真实情况。为揭示施工参数对储层改造的影响规律,参照顺北油田典型高应力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制作了大尺度实验样品,采用水力压裂... 储层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直以来多以经验和理论为主,偶有开展的小尺寸岩样实验,结果亦不能反映储层改造的真实情况。为揭示施工参数对储层改造的影响规律,参照顺北油田典型高应力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制作了大尺度实验样品,采用水力压裂物理模拟系统开展了三维水力压裂实验,研究了泵注排量、液体黏度对水力压裂的影响,以及声音发射振幅与泵注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初期泵注排量的增加,储层改造所需的破裂压力逐渐增加,达到一定数值后排量对破裂压力影响较小;泵注排量对破裂瞬间裂缝尺度大小有影响,但对整个压裂过程的影响很小;施工初期采用低黏滑溜水可明显降低破裂净压力,有利于降低施工压力;声发射振幅与泵注净压力正相关,破裂净压力越大振幅越大。研究成果可为高应力超深井压裂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排量 黏度 破裂压力 裂缝 低黏滑溜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岩性油藏勘探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会敏 李勖 刘兰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3,共4页
结合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的勘探实践,阐述了赛东洼槽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按照"下洼寻找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通过资料重新处理、老井复查、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精细储层地震反演等技... 结合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的勘探实践,阐述了赛东洼槽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按照"下洼寻找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通过资料重新处理、老井复查、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精细储层地震反演等技术攻关的研究表明,赛东洼槽烃源岩发育,具备形成岩性地层油藏的有利沉积构造背景,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腾一段顶部和腾二段底部储层成藏条件好,是赛东洼槽内寻找岩性油藏的主要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油气藏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赛汉塔拉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5
6
作者 邢雅文 冯赫青 +3 位作者 尹峥 梁文君 王宏霞 张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为明确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致密油资源规模,利用岩心、薄片、镜下观察、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参数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探讨致密油储层勘探潜力。结果表明:阿尔善组烃源岩有效厚度大,有机... 为明确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致密油资源规模,利用岩心、薄片、镜下观察、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参数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额仁淖尔凹陷云质岩致密油成藏特征,探讨致密油储层勘探潜力。结果表明:阿尔善组烃源岩有效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类型好,处于成熟—高熟生烃阶段,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主要储层岩性为泥质云岩,为低孔—中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发育的溶蚀孔隙和微裂缝为油气的富集提供有效的储集空间;额仁淖尔凹陷致密油具有源储一体式连续型成藏特征,小面元体积法计算资源量1.2×108 t。综合评价认为致密油有利勘探区带为淖东洼槽带中部和吉格森—包尔断裂带的淖79井—淖16井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额仁淖尔凹陷 致密油 泥质云岩 源储一体 成藏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格架内生储盖分布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胜林 陈洪德 +4 位作者 陈安清 林良彪 李君文 杨俊斌 高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7,共9页
在层序格架内讨论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结合盆地现有的油气勘探成果,建立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组合图解。研究表明,二级层序格架内盆地发育2套区域性烃源... 在层序格架内讨论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结合盆地现有的油气勘探成果,建立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组合图解。研究表明,二级层序格架内盆地发育2套区域性烃源岩和3套区域性储集层:SS5和SS6海侵期,以发育富有机质暗色碳酸盐岩和泥岩为特征,克拉通台内坳陷和深水陆棚的烃源岩在后期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生烃中心;SS4海侵体系域储集层主要是一套与古隆起相关的岩溶储集层,SS5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SS6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发育综合型、高位型、海侵型3种生储盖组合;区域性烃源岩发育于二级层序海侵期;区域性储集层发育于二级层序高位期;区域性盖层分布与烃源岩展布特征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生储盖组合 泥盆系—中三叠统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天然裂缝动静态综合预测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三叠系长6_3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苏皓 雷征东 +4 位作者 张荻萩 李俊超 张泽人 鞠斌山 李治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929,共11页
针对已有裂缝预测方法适用范围小、精度低、对高成本资料需求程度高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三叠系长6_3储集层为例,综合考虑地质静态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提出了一种预测新方法。基于油田多种地质静态资料,得到岩性、沉积相、地... 针对已有裂缝预测方法适用范围小、精度低、对高成本资料需求程度高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三叠系长6_3储集层为例,综合考虑地质静态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提出了一种预测新方法。基于油田多种地质静态资料,得到岩性、沉积相、地层厚度、岩石破裂指数、裂缝发育强度5个约束裂缝发育的控制条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裂缝发育的5种约束条件与裂缝密度关系的定量表达式,计算得到全区的裂缝密度体;根据井史、示踪剂、干扰试井及吸水剖面等生产动态资料,通过油藏工程分析方法综合判断出裂缝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方向及分布范围,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裂缝密度体进行检验和定量校正,建立了既符合地质静态认识又符合生产动态的三维离散裂缝地质模型。数值模拟拟合验证表明,该裂缝模型拟合度高,具较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天然裂缝 裂缝地质模型 裂缝预测 华庆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履带车轮结构瞬态冲击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林程 王文伟 +2 位作者 田冠华 傅秀莲 王永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65-968,共4页
提出了三角形履带轮系机构的动力学仿真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履带车辆1/2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瞬态冲击工况仿真.将仿真结果输入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对履带车轮主要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改进.试制的三角履带轮系安... 提出了三角形履带轮系机构的动力学仿真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履带车辆1/2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瞬态冲击工况仿真.将仿真结果输入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对履带车轮主要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改进.试制的三角履带轮系安装在样本上,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履带车轮 多体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构造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定量预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建华 宋兵 +1 位作者 耿辉 庞雄奇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分析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地质特征、分布统计规律,发现: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灶(S)是控制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4个功能要素。据此,提出了功能要素(T-CDMS)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以及构造类油气藏有... 分析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地质特征、分布统计规律,发现: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和烃源灶(S)是控制大民屯凹陷构造类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4个功能要素。据此,提出了功能要素(T-CDMS)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以及构造类油气藏有利分布区带的预测方法。4个功能要素,纵向上的有序组合控制构造油气藏的成藏层位,平面上的叠加复合决定构造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地史过程中联合决定油气成藏的时间。通过各个功能要素的单因素控油气作用及定量表征方法的分析,得到单因素控藏概率,经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控藏概率指数(I),根据该指数的大小可预测构造油气藏分布有利区。应用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了大民屯凹陷古近系Es33,Es34和Es4构造油气藏最有利分布区12个,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藏 功能要素 成藏概率 大民屯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华 余杰 +3 位作者 王锐 耿辉 宋兵 庞雄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64-2970,共7页
研究了大民屯凹陷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来源特征、主要成藏期次、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的控制作用。大民屯凹陷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共划分10个成藏体系。应用地质门限控烃理论计算了各个成藏体系的排烃量、可供聚集烃量、远景资源量... 研究了大民屯凹陷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来源特征、主要成藏期次、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的控制作用。大民屯凹陷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共划分10个成藏体系。应用地质门限控烃理论计算了各个成藏体系的排烃量、可供聚集烃量、远景资源量和剩余资源量。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总的剩余资源量为1.9×108 t,其中上部成藏组合中的成藏体系Ⅰ剩余资源量达0.559×108 t,下部成藏组合的成藏体系Ⅵ剩余资源量达0.543×108 t,这两个成藏体系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控油气作用 成藏体系 地质门限 资源潜力 大民屯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坳陷石炭系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存国 尹成明 +5 位作者 王财富 王占斌 郭术辉 杨大兵 张弘强 吴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301,共9页
柴达木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柴北缘、柴西、柴东三湖地区分别以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为主要勘探目的层。随着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的进展和钻探的成功,石炭系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勘探层系。柴达木盆地的石炭系广泛... 柴达木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柴北缘、柴西、柴东三湖地区分别以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为主要勘探目的层。随着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的进展和钻探的成功,石炭系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勘探层系。柴达木盆地的石炭系广泛发育,厚度较大,为一套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合岩系,地质调查表明,石炭系为柴达木盆地一套潜在烃源岩。德令哈地区是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出露最多、地层层序最完整的地区。通过对德令哈及柴东地区MT勘探资料的处理解释和综合研究,对石炭系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石炭系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构造稳定,其中欧龙布鲁克凸起油气成藏条件有利,是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令哈坳陷 石炭系 地球物理 勘探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卫星重力异常特征
13
作者 井向辉 程顺有 +3 位作者 许小强 王小多 屈燕微 陆小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根据重力场理论,利用最新的全球重力场模型(GGM02C)计算了中国西部各阶卫星重力异常,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卫星重力异常中可以看出,中国西部分为新疆和青藏两个大的异常区。主要讨论新疆塔里木重力低带和天山重力高带及天山... 根据重力场理论,利用最新的全球重力场模型(GGM02C)计算了中国西部各阶卫星重力异常,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卫星重力异常中可以看出,中国西部分为新疆和青藏两个大的异常区。主要讨论新疆塔里木重力低带和天山重力高带及天山重力低带;塔里木盆地以北纬40°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不同的异常区域,并根据卫星重力异常揭示了塔里木存在南北向构造,讨论了形成南北向构造的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重力场模型 卫星重力 塔里木盆地 南北向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过渡带三维观测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凯 和冠慧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5期511-518,共8页
过渡带地区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所用的观测系统包括陆上和水上两种,涉及两种观测系统过渡的问题。通常陆上采用接收道数多激发炮点少的观测系统,水上则使用接收道数少激发炮点多的观测系统,理论上水上和陆上的观测系统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实... 过渡带地区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所用的观测系统包括陆上和水上两种,涉及两种观测系统过渡的问题。通常陆上采用接收道数多激发炮点少的观测系统,水上则使用接收道数少激发炮点多的观测系统,理论上水上和陆上的观测系统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实际上由于陆上放炮时,要求水上的排列数与陆上的相同而很难实现。为此,在理论设计的无缝连接观测系统基础上,根据炮检互换原理,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适合过渡带施工特点的观测系统。应用实例表明,优化过渡带三维观测系统不仅解决了实际施工中水上排列不足而陆上排列闲置的问题,实现了陆上和水上观测系统的无缝隙连接,而且同时保证了水上和陆上地震资料属性分布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带 三维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炮检互换原理 优化 覆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臂式双井径测井仪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梅彦利 王炯 刘少武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0,103,共3页
针对目前油田测井施工中,测井仪不能1次获取相关数据,需要多次测井,导致作业效率低、测量精度低等问题,研制了四臂式双井径测井仪。该仪器利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驱动4个测井支臂,测井支臂的张开与闭合带动电位计的位移变化,电阻信号通... 针对目前油田测井施工中,测井仪不能1次获取相关数据,需要多次测井,导致作业效率低、测量精度低等问题,研制了四臂式双井径测井仪。该仪器利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驱动4个测井支臂,测井支臂的张开与闭合带动电位计的位移变化,电阻信号通过元件板的整合,信号由缆芯传出,1次即可获取相应数据。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仪器结构可靠,操作、维修方便,测量准确,作业效率高,为油田测井提供了极大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臂式 双井径 测井仪 电位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侏罗系分布及基岩岩性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成明 张弘强 +2 位作者 杨大兵 王占斌 吴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东坪1井天然气的发现揭开了柴达木盆地基岩天然气藏勘探的序幕。勘探和研究认为,东坪地区基岩气藏以侏罗系烃源岩为气源,纵向上通过断裂、裂缝系统迁移,横向上通过不整合面、优质砂体运移,在花岗岩和片麻岩基岩中聚...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东坪1井天然气的发现揭开了柴达木盆地基岩天然气藏勘探的序幕。勘探和研究认为,东坪地区基岩气藏以侏罗系烃源岩为气源,纵向上通过断裂、裂缝系统迁移,横向上通过不整合面、优质砂体运移,在花岗岩和片麻岩基岩中聚集成藏。因此,侏罗系分布和基底岩性预测是该区基岩气藏勘探的关键问题。通过CEMP勘探结合重磁资料研究,明确了侏罗系的分布,预测了东坪—冷湖地区基岩分布及特征,与钻井吻合良好,对东坪—冷湖地区的基岩气藏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P勘探 约束反演 电性特征 基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的建立——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为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仕臻 林承焰 +3 位作者 任丽华 刘文婧 陈和平 黄文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5-971,共7页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Oficina下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内重油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研究区目前尚处于开发前期的油藏评价阶段,平均井距较大且缺少三维地震资料覆盖,仅局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新钻水平井。考...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Oficina下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内重油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研究区目前尚处于开发前期的油藏评价阶段,平均井距较大且缺少三维地震资料覆盖,仅局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新钻水平井。考虑到现有资料的实际情况,首先从动态角度分别对心滩砂坝与辫状河道的形成、演化过程予以分析,并重点讨论了活动河道、砂质河道充填、废弃河道充填三种河道存在状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沉积类比、经验公式调研、水平井资料应用等手段,对研究区辫状河主要沉积单元的关键参数进行表征,以恢复其发育规模。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总结本区的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并在其指导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将该模型与研究区的储层分布预测工作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后续开发方案的实施以及提高新井的砂岩钻遇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沉积 经验公式 水平井 沉积模式 砂质辫状河 奥里诺科重油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西伯利亚丛林、沼泽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伯亚 丁同哲 王玉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3-15,共3页
2005年12月TNK-TYUMEN三维地震项目授标给BGP。该项目工区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工区夏季地表河流、沟渠纵横,森林、沼泽覆盖全区、地表腐殖层松软巨厚;冬季地表全部被冰雪覆盖。不同季节复杂的地表条件不仅带来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同... 2005年12月TNK-TYUMEN三维地震项目授标给BGP。该项目工区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工区夏季地表河流、沟渠纵横,森林、沼泽覆盖全区、地表腐殖层松软巨厚;冬季地表全部被冰雪覆盖。不同季节复杂的地表条件不仅带来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同时使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资料品质变化较大。本文总结了该项目在激发、接收、静校正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的针对性技术方法,为BGP在不同季节、不同地表条件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伯利亚 地震波 激发 接收 静校正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成岩区二维地震正演及照明分析技术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东地 张进铎 +3 位作者 蔡锡伟 孙维昭 杨广琴 刘翠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由于海南福山凹陷表层及浅层火成岩异常发育,导致该地区多次反射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现象非常突出,地震有效信号成像困难,地震资料分辨率、信噪比低,地震资料品质差。为了研究火成岩与地震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针对地震目的层的反射特点,... 由于海南福山凹陷表层及浅层火成岩异常发育,导致该地区多次反射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现象非常突出,地震有效信号成像困难,地震资料分辨率、信噪比低,地震资料品质差。为了研究火成岩与地震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针对地震目的层的反射特点,利用地震解释成果及测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通过二维模型正演与照明分析技术研究多次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的形成机理。通过研究分析认为:①表层风化层等低速层对地震资料高频吸收强烈,应在地表风化层下激发;②浅层火成岩是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浅层火成岩之下激发能获得较高品质的地震资料;③适当增加激发能量,并根据不同的地表特点调整覆盖次数来提高反射能量;④地震模型正演与照明分析技术有助于区分多次波和有效反射波,可以用来指导地震资料采集及数据处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火成岩 多次波 采集参数 模型正演 照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