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相控反演方法研究
1
作者 成锁 田军 +3 位作者 肖文 刘永雷 赵龙飞 郑华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9-1028,共10页
岩溶缝洞体是碳酸盐岩主要储层类型,具有强非均质性特征,量化预测难度大。常规地震反演方法虽然可实现储层的量化预测,但满足不了岩溶缝洞体中多类型储层的量化及高精度研究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在相控约束反演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 岩溶缝洞体是碳酸盐岩主要储层类型,具有强非均质性特征,量化预测难度大。常规地震反演方法虽然可实现储层的量化预测,但满足不了岩溶缝洞体中多类型储层的量化及高精度研究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在相控约束反演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梯度结构张量属性约束的确定性相控反演方法。该方法可概述为3步:首先,基于梯度结构张量属性,划分出反映碳酸盐岩缝洞体轮廓的储层相与非储层相;其次,以地震相为约束条件,建立低频模型;最后,将低频模型应用于地震反演过程,得到储层敏感属性,进而实现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的量化预测。模型试算结果和塔里木盆地M工区实际应用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岩溶缝洞体中多类型储层的分布范围,与实钻结果及开发动态特征吻合,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整体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岩溶缝洞体 非均质性 相控反演 梯度结构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膏盐岩对烃源岩成烃演化的控制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湘飞 李素梅 +5 位作者 张洪安 徐田武 张云献 万中华 纪红 郭振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5-1136,共12页
东濮凹陷北部盐湖相膏盐岩极其发育,膏盐岩对烃源岩性质及生烃特征的影响研究薄弱。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途径,探讨了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特性及其成烃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区与无盐区烃源岩的特性有很大差异,北部盐湖相含盐区深灰... 东濮凹陷北部盐湖相膏盐岩极其发育,膏盐岩对烃源岩性质及生烃特征的影响研究薄弱。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途径,探讨了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特性及其成烃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区与无盐区烃源岩的特性有很大差异,北部盐湖相含盐区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 5%,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Ⅰ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南部淡水湖相无盐区主要发育有利生气的Ⅱ—Ⅲ型干酪根,反映东濮凹陷烃源岩的质量及生烃潜能与膏盐岩的发育密切相关。观察到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成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生油窗的范围显著增加;随着盐岩厚度(> 50 m)的增加,湿气窗的范围也逐渐增加;当膏盐岩厚度约400 m时,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湿气窗的范围仍有增加趋势。膏盐岩对烃源岩"生油气窗"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以地质解剖为依据,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东濮凹陷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的演化特征对该凹陷及同类含膏盐岩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膏盐岩 优质烃源岩 生烃演化 生油气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体量化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油气储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运宏 刘永雷 +5 位作者 吕东 安海亭 熊兴银 周红波 王熊飞 路鹏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用量化的研究思路,对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求系数、定参数、算体积3个步骤。首先通过模型正演分析,明确不同宽度孔洞的地震响应特征及振幅变化规律,确定校正量版,然后利用井震结合建模的缝洞体量化描述技术,实现波阻抗体到... 用量化的研究思路,对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求系数、定参数、算体积3个步骤。首先通过模型正演分析,明确不同宽度孔洞的地震响应特征及振幅变化规律,确定校正量版,然后利用井震结合建模的缝洞体量化描述技术,实现波阻抗体到孔隙度数据体的转化,通过孔隙空间的描述,实现缝洞单元储集空间的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碳酸盐岩 储集层 量化研究 储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北部早寒武世同沉积构造——兼论寒武系盐下和深层勘探 被引量:32
4
作者 管树巍 张春宇 +5 位作者 任荣 张水昌 吴林 王雷 马培领 韩长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5-1086,共12页
利用野外地质、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构造和沉积作用分析,恢复塔里木北部早寒武世原型盆地的结构与古地理,探讨寒武系盐下源-储分布、空间配置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塔里木北部震旦纪末期的构造变动在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并... 利用野外地质、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构造和沉积作用分析,恢复塔里木北部早寒武世原型盆地的结构与古地理,探讨寒武系盐下源-储分布、空间配置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勘探方向。塔里木北部震旦纪末期的构造变动在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并控制了早寒武世盆地的沉积格局。位于塔北隆起南斜坡和塔中隆起北斜坡的南华纪裂陷在早寒武世发生同沉积断裂活动,形成两个北东东—东西向延伸的沉降和沉积中心,玉尔吐斯组最大预测厚度可达250 m;至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期,同沉积断裂上升盘形成镶边型台地。而塔东和满西地区的南华纪裂陷在震旦纪末期遭受抬升和破坏,在早寒武世主要以斜坡形式向沉降中心过渡,前者具有混积型台地的沉积特征,后者具有缓坡型台地的沉积特征。早寒武世同沉积断裂下降盘的玉尔吐斯组黑色页岩与上升盘的肖尔布拉克组台缘礁滩体构成可预测的源-储配置模式,断裂活动强度控制了黑色页岩的厚度和台缘礁滩体的规模。下一步勘探应部署高精度地震,以精确落实同沉积断裂位置,并沿着断裂向西搜索礁滩体,在埋藏较浅的圈闭位置实施风险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同沉积构造 层状硅质岩 古地理 盐下勘探 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 塔里木盆地 原型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东走滑断裂破碎带结构及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杰 袁源 +4 位作者 洪涛 吴梅莲 裴广平 刘俊锋 张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4-1316,共13页
利用最新处理完成的轮古东300 km2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多手段识别出轮古东气田发育3期4组断裂。断裂控制了裂缝走向与裂缝发育密度,裂缝主要为高角度(45°~75°)构造窄裂缝,沿裂缝存在溶蚀,走向主要为NESW。纵向上,一间房... 利用最新处理完成的轮古东300 km2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多手段识别出轮古东气田发育3期4组断裂。断裂控制了裂缝走向与裂缝发育密度,裂缝主要为高角度(45°~75°)构造窄裂缝,沿裂缝存在溶蚀,走向主要为NESW。纵向上,一间房组裂缝发育密度最大(14条/100 m),其次为鹰山组(6条/100 m)和良里塔格组(4条/100 m);平面上,裂缝主要分布在主干断裂周边1 km范围内,随着距断裂距离增大,裂缝发育强度(裂缝线密度)呈指数降低。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主干断裂及伴生裂缝发育特征,将轮古东断裂破碎带平面上划分为“羽状破碎带、转换破碎带、斜列破碎带、复合破碎带”4种结构,羽状破碎带分布面积最广,是油气最富集的区域,是目前高效井的集中分布区,围绕羽状破碎带的钻探为走滑断裂控储控藏研究和寻找新的油气富集区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东 奥陶系 碳酸盐岩 断裂 凝析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与储层定量雕刻 被引量:19
6
作者 彭更新 但光箭 +3 位作者 郑多明 李海银 高莲花 杨鹏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49-56,172,共8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十分发育,裂缝溶洞的展布主要受断裂、古水系控制,油层厚度小,水体活跃。缝洞储层具有大小规模不同、空间分布形态不规则、充填性质各异的缝洞组合特征。如何准确刻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空间...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十分发育,裂缝溶洞的展布主要受断裂、古水系控制,油层厚度小,水体活跃。缝洞储层具有大小规模不同、空间分布形态不规则、充填性质各异的缝洞组合特征。如何准确刻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空间位置、缝洞储层容积、油气水分布特征,已成为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井位部署的主要难点之一。在高品质的高密度全方位采集的地震资料的保障下,提出了叠前深度偏移、正反演结合定量雕刻、叠前地震各向异性分析和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方法。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表明,叠前深度偏移可以准确刻画缝洞体空间位置,叠前各向异性分析能有效预测裂缝发育强度及方位,结合井资料叠前弹性反演能有效预测缝洞储层空间形态和储层的含油气性。多种手段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碳酸盐岩缝洞油藏研究的难题,为哈拉哈塘碳酸盐岩油藏的勘探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叠前深度偏移 定量雕刻 各向异性分析 弹性反演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Ⅰ号气田TZ83井区环状断溶体储层发育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杰 袁源 +3 位作者 肖春艳 李相文 汪鹏 赵红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4-242,共9页
TZ83井区鹰山组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气田奥陶系大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井-震标定、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利用曲率、相干和波阻抗等地震属性识别研究TZ83井区环状断溶体储层。研究表明:①环状断溶... TZ83井区鹰山组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气田奥陶系大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井-震标定、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利用曲率、相干和波阻抗等地震属性识别研究TZ83井区环状断溶体储层。研究表明:①环状断溶体储层主要发育于鹰山组一段-良里塔格组五段,为环状洞穴层;②加里东中期广泛发育的不整合岩溶形成了环状断溶体的雏形,加里东晚期-海西期形成的X剪切断裂控制了环状断溶体储层发育的规模;③油气分布主要受环状断溶体储层发育规模的控制,可划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油气藏,这3个油气藏的硫化氢含量、气油比和开发特征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指出TZ83井区环状断溶体是在弱走滑条件下受X剪切断裂影响而形成,储层发育具有选择性、受控性、继承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这与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受大型区域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断溶体,在储层形成机理及油气分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储层 碳酸盐岩 凝析气藏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露头技术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特征——以库车坳陷前陆区索罕村剖面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庆鲁 张荣虎 +3 位作者 卢文忠 王春阳 张先龙 赵继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7,共8页
库车坳陷前陆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广泛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针对大北气田钻井少、井距大的特点,选取与目的层地质特征相似的典型露头剖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多方位全覆盖扫描和三维数据采集,并与... 库车坳陷前陆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广泛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针对大北气田钻井少、井距大的特点,选取与目的层地质特征相似的典型露头剖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多方位全覆盖扫描和三维数据采集,并与人工实测地质信息和分析化验资料相结合,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三维数字化地质模型,有效揭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样式包括不完全叠拼式、侧拼式和孤立式3种,由于构型样式不同,砂体间连通性存在差异;砂体具有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垂向叠加、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特点,且河道砂体中、下部物性比底部和上部好,且以均质的中砂岩和细砂岩为最优;伴有少量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沉积,砂体厚度和宽度与厚度比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砂岩含量高,砂体间发育稳定的条带状泥岩,砂体间并非完全连通,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露头技术 扇三角洲前缘 砂体构型 储层模型 库车坳陷前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缘奥陶系柯坪塔格组下段海相砂岩准层序成因与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志勇 郭宏莉 +2 位作者 安海亭 张水昌 朱如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95-1102,共8页
通过精细岩芯描述、单井沉积微相分析与地震相、测井相综合研究,认为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缘奥陶系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部含油气砂体中,发育3种类型的准层序:①粒级由底部粗—中下部细—上部粗的、反映整体向上变浅的海侵滞留沉积—海... 通过精细岩芯描述、单井沉积微相分析与地震相、测井相综合研究,认为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缘奥陶系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部含油气砂体中,发育3种类型的准层序:①粒级由底部粗—中下部细—上部粗的、反映整体向上变浅的海侵滞留沉积—海泛泥岩—滨岸沉积准层序,羊屋2井5460~5468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②粒级向上变粗的滨外泥岩—临滨-前滨沉积,顶部受风暴影响的准层序,跃南2井6503~6512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③粒级向上变细的潮下带—潮间带沉积的准层序,吉南1井5465~5486m含油气段属于此准层序。发育于羊屋2井中的第一种准层序内含油气砂体在时间上属于较早的准层序3,发育于跃南2井、哈得13井中的第二种准层序与吉南1井中的第三种准层序内的含油气砂体属于稍晚的准层序4。早期沉积的、发育于羊屋2井顶部的第一种准层序是有利储层发育段,该井区以北靠近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面尖灭线附近的准层序3时期沉积的临滨相储层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柯坪塔格组下段 准层序 滨岸沉积 潮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砂体叠前地震属性的优化与应用——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玉平 周晨光 +2 位作者 王天奇 吴大成 马凤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7,共7页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侏罗系岩性圈闭较为发育,河道多期次发育、砂体较为孤立且连续性差,勘探处于高成熟阶段,目前主要利用叠后地震资料进行河道识别但效果不佳。为此,对河道砂体叠前道集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子波拉伸校正、品质因子Q...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侏罗系岩性圈闭较为发育,河道多期次发育、砂体较为孤立且连续性差,勘探处于高成熟阶段,目前主要利用叠后地震资料进行河道识别但效果不佳。为此,对河道砂体叠前道集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子波拉伸校正、品质因子Q补偿、特定角度叠加等措施,改善了河道的成像效果,优化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河道特征的叠前地震属性。借助地层切片技术,结合盆地的基本地质情况,精细地刻画出了工区内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结论认为:1研究区的物源是来自西北方向的;2J3ak组内3个四级层序中至少发育5期河道;其中SQ8-2层序内至少发育3期,代表着河道发育最广泛、发育最强烈的时期,沉积过程的继承性特征明显;3早期的SQ8-1层序充填以湖盆被河流填平补齐为特点,晚期的SQ8-3层序充填范围缩小,反映了水体范围缩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叠前地震属性 子波拉伸校正 品质因子 岩性圈闭 晚侏罗世 南图尔盖盆地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东南隆起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怀智 张岳桥 +2 位作者 刘兴晓 周成刚 许建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0-1045,共16页
基于地震剖面、岩心、测井和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运用平衡剖面复原技术,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东南隆起带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6个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了5个主要地层构造层序。指出塔东南隆起形成于... 基于地震剖面、岩心、测井和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运用平衡剖面复原技术,论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东南隆起带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6个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了5个主要地层构造层序。指出塔东南隆起形成于晚奥陶世加里东运动,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多次构造运动,在中生代以陆内变形为主,受到南北两条主边界断裂的控制,于中生代早期发生伸展断陷,并遭受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强烈挤压改造,形成了现今两凹两凸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序 沉积-构造特征 演化历史 平衡剖面 塔东南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古潜山暗河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枭 刘俊锋 +3 位作者 韩杰 张磊 彭涛 程林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4,共8页
综合地震及钻井、录井、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轮古奥陶系潜山的暗河进行了精细刻画,共识别出暗河174条,暗河面积达70.37 km2,并阐明了轮古潜山暗河明显受断裂控制的发育规律。同时,将暗河系统分为暗河主河道、暗河分支河... 综合地震及钻井、录井、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轮古奥陶系潜山的暗河进行了精细刻画,共识别出暗河174条,暗河面积达70.37 km2,并阐明了轮古潜山暗河明显受断裂控制的发育规律。同时,将暗河系统分为暗河主河道、暗河分支河道和暗河洞顶缝,并根据洞道规模大小及充填程度,进一步将暗河主河道分为洞大沟深区、廊道区和淤塞区;根据分支河道汇入主河道的垂向角度大小,将暗河分支河道分为垂降型、斜坡型和平缓型。统计分析及钻探实践表明:暗河主河道的洞大沟深区、分支河道的垂降型和斜坡型,以及暗河洞顶缝是最有利的岩溶储层发育区,也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河 岩溶储层 碳酸盐岩 油气富集 奧陶纪 轮古潜山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超覆沉积富有机质细粒沉积物沉积环境与岩石学特征——以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寒武系玉尔吐斯组为例 被引量:28
13
作者 金值民 谭秀成 +7 位作者 唐浩 沈安江 乔占峰 郑剑锋 李飞 张世轩 陈雷 周成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6-489,共14页
以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柯坪-乌什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露头剖面为例,通过对露头剖面的宏、微观研究,对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形成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玉尔吐斯组下部为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或与硅质岩的薄韵律互层,向上变为陆源碎... 以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柯坪-乌什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露头剖面为例,通过对露头剖面的宏、微观研究,对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形成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玉尔吐斯组下部为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或与硅质岩的薄韵律互层,向上变为陆源碎屑混积的颗粒滩和逆粒序的碳酸盐岩;②与暗色泥页岩韵律互层的薄层灰岩具逆粒序;③薄层状硅质岩具交代残余颗粒结构、叠层状构造和孔洞胶结组构;④混积颗粒滩变浅序列顶部具铁质结壳层,其下见溶沟、溶缝及囊状溶洞、近地表喀斯特(塑形)角砾以及岩溶系统内的角砾、陆源碎屑充填物等,这些均为暴露岩溶标志;⑤露头和地震剖面上,不整合面或暴露面之上的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具典型的超覆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富有机质细粒沉积物形成于缺氧-次氧化的受限海湾澙湖环境,其形成可能受高的古生产力、氧交换不畅共同控制,进而建立了其浅水超覆沉积模式。结果将有助于丰富完善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沉积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烃源岩 浅水超覆 暴露面 古岩溶 沉积模式 寒武系玉尔吐斯组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映射法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正演模拟与波场分离 被引量:6
14
作者 曲英铭 黄建平 +3 位作者 李振春 李庆洋 李润泽 王云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71,205,共11页
传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起伏自由地表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映射法通过将起伏地表映射为水平地表克服上述缺点,但在变换的同时会破坏原有地下构造,导致波传播的不准确和虚假反射的产生。为此,通过改进传统映射法,提出了分层映射法起伏自... 传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起伏自由地表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映射法通过将起伏地表映射为水平地表克服上述缺点,但在变换的同时会破坏原有地下构造,导致波传播的不准确和虚假反射的产生。为此,通过改进传统映射法,提出了分层映射法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正演模拟与波场分离方法,在实现算法的基础上,对几个典型起伏地表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试算,结果表明:1分层映射法不仅可以将起伏地表映射为水平地表,而且也可以将地下起伏地层映射为水平地层。相对于传统矩形网格以及常规映射法,分层映射法对双复杂构造具有更好的适应性。2通过对比分层映射法、传统映射法、传统有限差分法的正演模拟试算结果表明,分层映射法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抑制频散能力。3基于分层映射法的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波场分离能够准确地将纵、横波分离,可为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偏移成像方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映射 自由边界条件 起伏地表 波场分离 曲坐标系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中黏弹性和各向异性的校正:以渤海湾地区地震数据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曲英铭 李金丽 +3 位作者 王云超 李振春 孙文之 孙军治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03-2216,共14页
地下介质中存在黏弹性和各向异性,在应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时,如果没有对黏弹性和各向异性的影响进行校正,在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匹配过程中就会发生错误,最终使得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无法得到准确的成像结果.因此,本论文首先对最小二乘逆... 地下介质中存在黏弹性和各向异性,在应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时,如果没有对黏弹性和各向异性的影响进行校正,在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匹配过程中就会发生错误,最终使得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无法得到准确的成像结果.因此,本论文首先对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黏弹性和各向异性进行分别校正,然后对两种影响进行同时校正.在实际资料试算部分,通过对渤海湾数据进行测试,分别采用常规声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补偿黏弹性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校正各向异性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及同时校正两种性质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进行比较测试,证明了在同时校正了黏弹性和各向异性影响之后,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得到了更高质量的成像结果,具体表现在低频噪音压制、震源效应压制、深部能量改善、分辨率提升、目的层刻画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三种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成像结果,同时也证明了同时校正黏弹性和各向异性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的正确性及在实际资料处理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各向异性 黏弹性 校正 渤海湾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杨庄地区寒武系风暴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迟强 陈世悦 +5 位作者 赫庆庆 李强 马培领 韩长伟 陈湘飞 刘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3-1082,共10页
山东杨庄地区寒武系发育大量风暴沉积及相关沉积构造。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详细的野外踏勘,结合室内资料综合分析,识别研究区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并划分风暴沉积序列,并建立风暴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杨庄地区发育风暴侵蚀构造、砾屑... 山东杨庄地区寒武系发育大量风暴沉积及相关沉积构造。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详细的野外踏勘,结合室内资料综合分析,识别研究区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并划分风暴沉积序列,并建立风暴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杨庄地区发育风暴侵蚀构造、砾屑段、丘状构造及粒序层理4种沉积构造。根据风暴岩垂向组合特征及沉积构造差异,进一步划分出三种风暴沉积序列,分别对应潮坪、台缘滩台地和前缘斜坡。在风暴沉积垂向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风暴沉积模式。风暴岩的发现指示寒武纪杨庄地区位于低纬度热带区域,对早古生代华北东部古环境及古地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庄地区 寒武系 风暴沉积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解释技术在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兴银 胡太平 +4 位作者 刘永雷 敬兵 吕东 安海亭 路鹏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3,共3页
应用叠前解释技术进行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岩性和流体信息,有利于储集层的烃类直接检测。该项技术的应用搞清了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集层和油气的分布特征,发现了一批高产稳产井,为塔中的增储上产提供了... 应用叠前解释技术进行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岩性和流体信息,有利于储集层的烃类直接检测。该项技术的应用搞清了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集层和油气的分布特征,发现了一批高产稳产井,为塔中的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叠前解释技术 储集层岩性 烃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阿尔金木纳布拉克构造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及变形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子贤 柳长峰 +3 位作者 赫英福 叶宝莹 许鑫 霍东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5,共11页
木纳布拉克构造混杂岩带位于南阿尔金与东昆仑衔接部位,是古阿尔金洋岩石圈板块由南向北阶段性俯冲的产物,为南阿尔金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1∶10 000大比例尺填图和剖面测量,结合显微尺度的构造解析,对该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 木纳布拉克构造混杂岩带位于南阿尔金与东昆仑衔接部位,是古阿尔金洋岩石圈板块由南向北阶段性俯冲的产物,为南阿尔金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1∶10 000大比例尺填图和剖面测量,结合显微尺度的构造解析,对该构造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将与构造混杂岩带有关的物质组成划分为弱变形的"岩块"与强变形的"基质"两类,并从中识别出9种不同岩石组合的岩块及2种不同类型的基质。在对"岩块"和"基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质体的构造变形截切关系及组合特征,在构造混杂岩带中识别出6期变形作用,建立了相对构造变形序列,为木纳布拉克构造混杂岩带演化提供了新的构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 木纳布拉克 构造混杂岩带 构造解析 变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储层构造挤压及火山热液改造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荣虎 张惠良 +3 位作者 周晨光 沈扬 寿建峰 王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1-911,共11页
针对构造挤压、火山热液发育区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物性空间变化,依据露头、岩芯、实验分析、测井等资料,基于砂岩动力成岩理论,提出了构造挤压和火山热液作用对砂岩储层性质的定量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柯坪塔... 针对构造挤压、火山热液发育区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物性空间变化,依据露头、岩芯、实验分析、测井等资料,基于砂岩动力成岩理论,提出了构造挤压和火山热液作用对砂岩储层性质的定量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为临滨亚相石英砂岩沉积,英买35井区构造压实减孔比英买34井区多7%~8%,海西早期构造挤压及海西晚期火山热液作用产生的裂缝改善了英买35井区储层性质。石英砂岩储层性质受构造挤压和火山热效应影响明显,构造挤压成岩效应受控于构造作用时间、构造样式和砂岩原始沉积组构;火山热液对砂岩储层性质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带性,影响范围为侵入岩体厚度的一半,变质矿物的广泛发育是储层性质遭受破坏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储层 构造挤压 火山热液作用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克亚背斜新生代构造变形时序厘定与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凌东明 韩耀祖 白建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06,共6页
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以构造正演模拟和生长地层分析为约束条件,对柯克亚背斜的构造变形时序进行重新厘定。分析认为,新生代以来柯克亚背斜主体经历了中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和更新世中—晚期3个阶段不同性质构造运动的叠加。中... 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以构造正演模拟和生长地层分析为约束条件,对柯克亚背斜的构造变形时序进行重新厘定。分析认为,新生代以来柯克亚背斜主体经历了中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和更新世中—晚期3个阶段不同性质构造运动的叠加。中新世晚期以低速率的水平推覆为主,在研究区卡拉塔尔组形成大量低角度顺层断裂;更新世早期柯克亚背斜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低部位,以被动接受沉积为主;更新世中—晚期则以高速率的垂向隆升为主,在柯克亚背斜核部形成大量高角度调节断裂,导致更新统低部位厚层沉积被抬升到整个背斜的高部位,遭受剥蚀,形成现今的构造形态。新的构造发育模式下,柯克亚背斜核部和北翼发育多套优质储集层的叠置断块,多期断裂的叠加可有效改善局部储集层物性,促进深层油气向卡拉塔尔组调整运移、充注成藏。这深化了对柯克亚凝析气藏的认识,也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目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克亚背斜 卡拉塔尔组 新生代 生长地层 正演模拟 构造变形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