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坳陷长龙山组沉积相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小军 罗顺社 +1 位作者 张建坤 王丽云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3,共4页
通过对野外剖面、室内薄片资料的研究和岩性特征及相标志的分析认为,长龙山期海侵范围急剧扩大,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区:前者主要发育在下部,进一步可细分为前滨、近滨2种亚相;... 通过对野外剖面、室内薄片资料的研究和岩性特征及相标志的分析认为,长龙山期海侵范围急剧扩大,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区:前者主要发育在下部,进一步可细分为前滨、近滨2种亚相;后者主要发育在上部,以滨外陆棚亚相为主。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微量、常量元素平均质量分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且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与宏观结论相一致,表现为前滨较高,至近滨骤减,在滨外陆棚激增,这与近滨沉积期海平面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及整个长龙山期有大量陆源物质侵入直接有关。上述分析讨论为进一步研究该区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模式及演化 长龙山组 冀北坳陷 燕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微小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在准噶尔盆地MH1井区的应用
2
作者 巴忠臣 秦军 +3 位作者 华美瑞 张宗斌 秦赛赛 张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626,共1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地震资料提频、矩阵奇异值分解去噪、构造导向滤波迭代处理、有效频带优化、断裂增强滤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断裂识别以及多属性融合断裂识别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建立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进一步引导水平井钻井。结果表明:本文通过多种地球物理方法与AI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MH1井区的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显著提高了断裂识别精度,优化了MH1井区水平井的钻井轨迹,成功避开了高风险断裂带,井漏事件发生率降低约20%,压窜干扰问题减少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裂缝预测 地震属性 多属性融合 AI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相地震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于宝利 刘新利 +2 位作者 范素芳 刘红 王克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4-266,共3页
近年来,随着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其储量越来越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但火山岩作为一种特殊储集层,其研究难度和预测难度都较大。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依据已钻井火山岩岩性及岩性组合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火... 近年来,随着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其储量越来越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但火山岩作为一种特殊储集层,其研究难度和预测难度都较大。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依据已钻井火山岩岩性及岩性组合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火山岩相识别模式,总结了火山岩相的地震研究方法,预测了有利火山岩勘探相带,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的火山岩岩相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火山岩 层序 岩相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
4
作者 尹照普 朱峰 +5 位作者 周志尧 王丽丽 刘晓晔 娜孜伊曼 汪钰婷 黄大瑞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6,共14页
以钻井、测井及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岩心分析、连井对比、地震反演,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永进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藏的解剖工作,从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圈闭条件和输导体系等多角度分析了莫南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及... 以钻井、测井及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岩心分析、连井对比、地震反演,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永进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藏的解剖工作,从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圈闭条件和输导体系等多角度分析了莫南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并预测了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侏罗系西山窑组整体为一个三级层序,经历了先进积-后退积的过程,顶界穿时发育的红色泥岩在全区广泛分布,为区域盖层。②研究区西山窑组西三段优质砂体呈规模性发育,浪控三角洲内前缘滩砂及外前缘临滨砂坝为有效储集体,内部泥岩段做顶底板,湖湾相泥岩侧向封堵,岩性圈闭发育的条件优越。③研究区印支—燕山期走滑断裂沟通深部源岩,可作为油源断裂,喜山期低角度大型逆冲推覆断裂横向聚集发育,并向上倾部位输导油气,为烃类运移的优势通道。④莫南斜坡北翼西山窑组西三段浪控三角洲外前缘临滨砂坝圈闭带与喜山期大东沟断裂带相交处是下步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控三角洲 滩砂 临滨砂坝 油源断裂 岩性圈闭 西山窑组 侏罗系 莫南斜坡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山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储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云 郭翔 +2 位作者 阴学彬 王硕 石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继Yb1井获得高产稠油油流之后,火焰山地区掀起了稠油勘探的热潮。研究表明,稠油油藏的富集程度与有利相带分布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针对这一特征,通过应用"定物源—定沉积体系—定有利相带—定有利储层"层层细化的研究方法,... 继Yb1井获得高产稠油油流之后,火焰山地区掀起了稠油勘探的热潮。研究表明,稠油油藏的富集程度与有利相带分布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针对这一特征,通过应用"定物源—定沉积体系—定有利相带—定有利储层"层层细化的研究方法,首次对研究区的沉积储层进行了系统研究,落实了沉积体系的发育情况,并采用BP、SPR方法,开展了重点目标区储层预测工作,落实2个井位目标均获得成功,应用效果显著。同时指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对火焰山地区的稠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山地区 二叠系 梧桐沟组 沉积相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覃建华 王建国 +3 位作者 李思远 李胜 窦智 彭仕宓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6,共8页
水力裂缝的分布规律对致密砾岩油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对玛湖凹陷已压裂砾岩油区的水平取心井MaJ02井的岩心裂缝观察,剖析了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储层中水力裂缝的类型、产状、组系、开度、密度及支撑剂充填情况,明确了... 水力裂缝的分布规律对致密砾岩油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对玛湖凹陷已压裂砾岩油区的水平取心井MaJ02井的岩心裂缝观察,剖析了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砾岩储层中水力裂缝的类型、产状、组系、开度、密度及支撑剂充填情况,明确了其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玛湖凹陷MaJ02井百口泉组岩心中发育的水力裂缝条数占总裂缝数的77.6%,走向为90°~110°,倾角为70°~90°。(2)研究区主要发育以走滑机制形成的剪切缝,占比为65.8%,其次为张应力形成的张性缝,占比为34.2%。剪切缝多成组出现,开度较小,多为全充填,裂缝面以“穿砾”为主,多条裂缝叠加而形成缝网破碎带;而张性缝多为单条出现,开度相对较大,裂缝面不规则,为全充填或半充填,裂缝面以“绕砾”为主。(3)研究区取心井与已压裂井距离越小,压裂段射孔簇间距越小,水力裂缝密度越大。在压裂工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泥质支撑漂浮砾岩相和前缘席状砂微相的裂缝相对发育,砂质含量越高,水力裂缝密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砾岩 水力裂缝 张性缝 剪切缝 形成机制 百口泉组 三叠系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回归与神经网络串联反演预测薄储集层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辉 范素芳 +2 位作者 任毅军 徐宝荣 刘新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在储集层地球物理响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多属性回归与神经网络串联反演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可以表征薄储集层的自然伽马曲线反演。分析认为,砂体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整体沉积特征,纵向分辨率较高,横向砂体边界清晰,能够反映储集层... 在储集层地球物理响应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多属性回归与神经网络串联反演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可以表征薄储集层的自然伽马曲线反演。分析认为,砂体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整体沉积特征,纵向分辨率较高,横向砂体边界清晰,能够反映储集层的分布规律,为研究区今后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回归 概率神经网络 串联反演 薄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序矢量滑距”的生长断层活动强度定量表征——以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M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勇 都小芳 +3 位作者 胡鹏 李熙盛 霍守东 徐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6-1262,I0006,共8页
传统二维标量对于单一断层定性和半定量的描述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为了研究弱张扭性环境下同沉积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及其对古地貌的控制作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层序矢量滑距"的... 传统二维标量对于单一断层定性和半定量的描述方式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为了研究弱张扭性环境下同沉积断裂系统活动强度与时空差异性及其对古地貌的控制作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层序矢量滑距"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依据高频层序界面定量计算构造幕内断裂系统空间展布与活动性质。以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区珠江组下段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识别四组同沉积断裂系统和六个四级层序界面,以此求取各层序界面处各断裂系统的累计活动量——"总矢量滑距";同时,运用多重互相关算法对不同断裂系统在各层序界面处的断点进行空间定位,采用空间匹配求差运算,获取不同断裂系统在高频层序边界"矢量滑距"的增量,即单一层序发育时期断裂系统的活动量——"层序矢量滑距",实现对断裂活动强度的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番禺低隆起区珠江组下段断裂系统活动强度整体呈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古地貌变化受控于四组断裂系统,由早期的北高南低逐渐转变为东北高西南低。"层序矢量滑距"表征方法可以定量表征构造幕内"张性或弱扭张性"断裂的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矢量滑距 同沉积断裂系统 定量表征 珠江口盆地 番禺低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P-T转换期不整合的发育演化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攀 李永强 +2 位作者 经俭波 曹正林 袁选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714,共18页
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早期是准噶尔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换期,发育了具有特色性的不整合面。本研究以该盆地的西北部为例,综合利用地震和钻井资料,探讨该时期不整合的发育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转换期发育P3/P2期主要不整合与T1/P3... 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早期是准噶尔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换期,发育了具有特色性的不整合面。本研究以该盆地的西北部为例,综合利用地震和钻井资料,探讨该时期不整合的发育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转换期发育P3/P2期主要不整合与T1/P3期次要不整合,它们在研究区北部叠加复合,构成了三叠系底界叠合不整合面,在南部被上二叠统所分隔而独立存在;转换期经历了主要不整合的形成、主要不整合被上二叠统超覆、次要不整合与叠合不整合的形成及其被三叠系最终超覆4个演化阶段。不整合的发育演化特征揭示了晚海西期和早印支期构造运动对准噶尔盆地影响的强弱程度、地层记录的"楔形体"内涵以及上二叠统与下三叠统的层序归属。P-T转换期不整合面及其相邻地层形成了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良好的储盖组合和类型众多的圈闭,因此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乌尔禾组 不整合面 P-T转换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有利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牟克勋 张进学 +2 位作者 柳波 范谭广 马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根据火山喷发机制并利用钻井、地震资料研究了火山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并据此划分了火山岩有利相带。通过属性分析、叠后与叠前反演技术、裂缝预测技术等进行有利储集层预测。指出,研究区石炭系卡拉岗组顶部风化溶蚀带储集层物性好;哈... 根据火山喷发机制并利用钻井、地震资料研究了火山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并据此划分了火山岩有利相带。通过属性分析、叠后与叠前反演技术、裂缝预测技术等进行有利储集层预测。指出,研究区石炭系卡拉岗组顶部风化溶蚀带储集层物性好;哈尔加乌组受古水体的淋滤改造成为有利储集层。这为在该区进一步勘探火山岩油藏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石炭系 火山岩相 储集层预测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秋玉 李树博 +4 位作者 闫文琦 刘超威 李辉 潘进 刘啸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I0002,I0003,共15页
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F48、F49、F50、KT1和KT5井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分析和FMI测井成像等方法,分析深层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特征,结合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 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F48、F49、F50、KT1和KT5井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分析和FMI测井成像等方法,分析深层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特征,结合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区。结果表明: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砾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填隙物少,砂质纯净;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呈平台状;研究区压实作用强烈,溶蚀作用形成的大量溶蚀孔是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埋深分别为4600和5140 m处发育两个溶蚀带,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通道,发育的有效裂缝为沟通流体的另一有利途径;泥质体积分数小于5%,溶蚀作用强且裂缝发育的地区为优质储层,优质储层沿KT1井鼻凸分布,面积约为507 km^(2)。该结果为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深层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及同类型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凹陷 二叠系 上乌尔禾组 深层砂砾岩储层 特低孔—特低渗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融合技术在微小断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小辉 于宝利 曹小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64-169,共6页
地震属性类型已增至上百种,如何从众多属性中选取对研究目标有效的地震属性至关重要。同时,随着高密度宽方位采集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对这些地震数据的使用还停留在常规构造解释方面,缺少从不... 地震属性类型已增至上百种,如何从众多属性中选取对研究目标有效的地震属性至关重要。同时,随着高密度宽方位采集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对这些地震数据的使用还停留在常规构造解释方面,缺少从不同方位地震数据中提取有效断裂信息的针对性方法。本次以玛湖1井区三维地震数据为例,通过不同手段将多个数据体和多种地震属性融合解释,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微小断裂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属性融合 核主成分分析 特征值融合 微小断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武小宁 邓勇 +2 位作者 刘啸虎 朱峰 苗金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6,共13页
准东阜东斜坡fu26井在石炭系获高产气流、古城凹陷cheng1井见良好显示,同时均揭示厚层烃源岩,证实了准东石炭系具备形成天然气大场面的烃源岩基础。为了进一步落实准东石炭系天然气勘探潜力,通过区域统层、构造格局分析及井震匹配研究,... 准东阜东斜坡fu26井在石炭系获高产气流、古城凹陷cheng1井见良好显示,同时均揭示厚层烃源岩,证实了准东石炭系具备形成天然气大场面的烃源岩基础。为了进一步落实准东石炭系天然气勘探潜力,通过区域统层、构造格局分析及井震匹配研究,整体落实了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及规模,为该区勘探指明了方向。区域统层研究表明,松喀尔苏组b段为石炭系主力烃源岩发育层段;构造格局分析表明,准东发育南北两大凹陷带,北部凹陷带已规模发现,南部凹陷带烃源岩规模发育,是下步探索的重点领域;井震匹配分析表明,南部凹陷带内主要发育东道海子、阜康、吉木萨尔和古城4大凹陷,其中,阜康和吉木萨尔凹陷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生气强度大,具备形成规模天然气的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 石炭系 区域统层 构造格局 烃源岩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浅表层砾岩层成因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勇 陈鹏 +4 位作者 张鑫 周志松 田晨曦 刘亚会 曾小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99,共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浅表层巨厚砾岩层普遍发育,导致浅表层及以下地层地震成像质量差,下伏目的层构造形态及高点难以准确落实。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新近纪以来构造、沉积演化及古地貌分析,明确浅表层砾岩层地质结构,构建砾岩层成因模式,落... 准噶尔盆地南缘浅表层巨厚砾岩层普遍发育,导致浅表层及以下地层地震成像质量差,下伏目的层构造形态及高点难以准确落实。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新近纪以来构造、沉积演化及古地貌分析,明确浅表层砾岩层地质结构,构建砾岩层成因模式,落实砾岩层宏观分布。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浅表层砾岩层纵向可划分为低速和高速2套砾岩层;受喜马拉雅期多幕构造运动、古构造、沉积物供给量等因素控制,发育横向古凸分割、纵向早期多级扇叠合进积、晚期快速堆积的成因模式;砾岩层宏观分布受车排子古凸起分割,总体发育东部和西部2大冲积扇群,可进一步细分为5大冲积扇,整体南厚北薄,高速砾岩层较厚,低速砾岩层薄,东部冲积扇群受3排正向构造带控制,南北向发育3排砾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浅表层 低速砾岩层 高速砾岩层 成因模式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