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测井储层流体评价方法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例
1
作者 王书黎 王锦国 +3 位作者 张承森 张喆安 帕尔哈提·凯山 刘龙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2,454,共10页
在油气勘探中,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对储层流体性质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测井方法依赖测井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实现储层分类。然而,由于储层地质条件复杂,测井数据常存在异常点... 在油气勘探中,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对储层流体性质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测井方法依赖测井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实现储层分类。然而,由于储层地质条件复杂,测井数据常存在异常点、多因素耦合、流体界限模糊等问题,导致传统方法在复杂储层环境下的适应性受限,解释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为提高储层流体评价精度,在传统测井评价方法基础上引入云模型理论,提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储层流体评价方法。该方法选取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2个关键测井参数,利用云模型处理测井数据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构建储层流体分类的数学模型。首先,基于云模型理论,推导适用于测井评价的二维云模型,明确各数学参数(期望值、熵、超熵)的地质物理意义,并利用云发生器生成储层二维云图。随后,通过相似度分析技术,对储层类型进行定量分类,提高解释的准确性。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测井数据进行应用分析,并对比传统方法、云模型评价结果和试油试气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复杂储层中能够准确刻画储层流体特征。相较于传统方法,二维云模型不仅提供储层类型的定性判断,还能量化流体性质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储层流体评价方法能有效反映储层流体特性,在复杂储层环境下具备较强适应性。最终评价结果与试油试气结果高度一致,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作为传统测井解释的有力补充,为提高测井数据解释精度、优化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二维云模型 评价标准 测井评价 模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走滑断裂带储层流体来源与油气成藏过程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薛一帆 文志刚 +5 位作者 黄亚浩 张银涛 乔占峰 张天付 李梦勤 王彭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9,共11页
以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部储层孔洞缝充填脉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脉体的岩相学特征、微区稀土元素和Sr(锶)同位素、油包裹体荧光光谱、显微热力学和碳酸盐岩U-Pb同位素定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 以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部储层孔洞缝充填脉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脉体的岩相学特征、微区稀土元素和Sr(锶)同位素、油包裹体荧光光谱、显微热力学和碳酸盐岩U-Pb同位素定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脉体来源于中下奥陶统海源地层水,未见氧化性流体侵入,表明深层—超深层油气晚期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通过包裹体测温投点埋藏史结合碳酸盐岩低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层奥陶系存在3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对应于距今(459±7.2)Ma(加里东中期)、(348±18)Ma(海西早期)和268Ma(海西晚期),富满油田北部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关键期为海西早期,且油气充注与断裂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富满油田 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 U-PB同位素定年 流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明 冯积累 +2 位作者 江同文 刘建勋 周理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概述了塔里木高含水油藏主力油田塔中4油田和轮南油田的开发现状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前期研究思路,重点突破口在于剩余油分布和新材料的研究。从高分子水凝胶、高分子树脂、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 概述了塔里木高含水油藏主力油田塔中4油田和轮南油田的开发现状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前期研究思路,重点突破口在于剩余油分布和新材料的研究。从高分子水凝胶、高分子树脂、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无机材料方面对剖面调整所需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多极表面活性剂和特殊表面活性复配方面对驱油剂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三次采油 高温 高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凝析气井产出剖面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文龙 赵军 +1 位作者 吕波 雷震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2,共5页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相继探明牙哈、吉拉克、英买力、迪那等13个高压凝析气田,在实际生产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在井筒中凝析气会反凝析出凝析油,形成油气两相,这种相态的转变使得凝析气井的产出剖面解释与普通的油气井的解释很大不同...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相继探明牙哈、吉拉克、英买力、迪那等13个高压凝析气田,在实际生产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在井筒中凝析气会反凝析出凝析油,形成油气两相,这种相态的转变使得凝析气井的产出剖面解释与普通的油气井的解释很大不同。针对牙哈、英买力凝析气藏的具体特点,采用八参数生产测井资料,在充分分析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利用PVT相态图和油气两相流模型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凝析气井单层油气产量。实际应用表明,PVT相态图法在塔里木凝析气井的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凝析气藏 生产测井 产出剖面 相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平井提高凝析气藏原油采收率(为庆祝塔里木油田石油会战20周年而作) 被引量:1
5
作者 昌伦杰 肖香姣 +1 位作者 卞万江 林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8-240,共3页
采用水平井可以有效提高凝析气藏原油的采收率;利用水平井开发井网,先期开采底油、适时上返采气,可在不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对英买7凝析气藏而言,将水平井部署在油气界面之上1~2m处、水平段长度300m、采油速... 采用水平井可以有效提高凝析气藏原油的采收率;利用水平井开发井网,先期开采底油、适时上返采气,可在不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对英买7凝析气藏而言,将水平井部署在油气界面之上1~2m处、水平段长度300m、采油速度控制在2.5%以下进行开发,既不影响天然气采收率,又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底油 水平井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清华 蔡振忠 +4 位作者 张银涛 邬光辉 谢舟 万效国 唐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6,共8页
在塔里木盆地开辟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但断控油气藏极为复杂,难以效益开发,亟需加强油气藏基础地质研究。走滑断控油气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层与流体分布复杂、油气产量变化大及采收率低的共性,不同地区走滑断控油气... 在塔里木盆地开辟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但断控油气藏极为复杂,难以效益开发,亟需加强油气藏基础地质研究。走滑断控油气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层与流体分布复杂、油气产量变化大及采收率低的共性,不同地区走滑断控油气藏的断裂、储集层、成藏与流体存在较大的差异,面临一系列勘探开发难题。建立了差异成因的走滑断裂破碎带及其控储模型,揭示了沿走滑断裂带“相-断-溶”三元复合控储、连片差异规模发育的成储机制;构建了“源-断-储-盖”四元耦合成藏、“小藏大田”的走滑断控油藏模型,揭示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藏的形成与保存机理。突破了克拉通盆地弱走滑断裂难以形成走滑断控大规模储集层与大油气田的理论认识局限,明确了克拉通盆地走滑断裂系统大规模发育的成因机制、走滑断裂破碎带差异成储成藏机理与油气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超深层 走滑断裂 断控油气藏 克拉通盆地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买35井区志留系隔夹层识别及分布
7
作者 王伟 代梦莹 +4 位作者 陈俊凯 邹云龙 吴琼 蒋琼 冯程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塔里木盆地英买35井区隔夹层分布规律不明,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困难。为了识别研究区隔夹层类型,分析其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取心、常规测井、化验分析及成像测井资料,明确了研究区主要发育隔夹层类型,采用三端元定型法分小层建立了... 塔里木盆地英买35井区隔夹层分布规律不明,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困难。为了识别研究区隔夹层类型,分析其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取心、常规测井、化验分析及成像测井资料,明确了研究区主要发育隔夹层类型,采用三端元定型法分小层建立了隔夹层识别图版,提出了识别标准,分析了隔夹层的横向和纵向展布特征,研究了隔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在横向上,泥质隔夹层主要集中在目的层下部,连续性较好,而物性隔夹层则主要分布在中—上部,尽管厚度较小,但同样具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在平面上,隔夹层主要集中发育于研究区中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厚度聚集带,随着与中部区域距离的增大,隔夹层厚度向四周逐渐减小。受隔夹层空间分布控制作用,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研究区K3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英买35井区 泥质隔夹层 物性隔夹层 三端元定型法 空间展布 精细评价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带多层叠加样式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海军 能源 +4 位作者 邵龙飞 谢舟 康鹏飞 袁敬一 付永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400,共14页
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台盆区古生界发现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断溶体油气藏。受塔里木盆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走滑断裂表现出多层结构,具有多期叠加活动特征。基于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油气地质... 随着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台盆区古生界发现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断溶体油气藏。受塔里木盆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走滑断裂表现出多层结构,具有多期叠加活动特征。基于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油气地质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大型走滑断裂的多层叠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带在古生界主要发育5个结构层,分别为下寒武统盐下构造层、中寒武统盐构造层、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构造层、上奥陶统—石炭系碎屑岩构造层和二叠系岩浆岩构造层;受多期构造运动及走滑断裂带活动的影响,5层结构在空间上具有带状分布、垂向叠置、差异叠加的特征;断裂叠加类型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连接型、叠接型、反转叠加型及反转改造型4种;走滑断裂带叠加方式影响了石油地质条件,可形成多层差异聚集油气藏,主要包括Ⅰ型油气藏(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Ⅱ型油气藏(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志留系碎屑岩油气藏及二叠系岩浆岩油气藏)及Ⅲ型油气藏(寒武系盐下层白云岩油气藏)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台盆区 走滑断裂带 多层结构 构造样式 叠加类型 成因机制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潜山中火成岩体的地震识别与预测——以塔里木油田英买力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广坡 潘文庆 +3 位作者 郑多明 张亚光 崔海峰 巩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3,131+125,共7页
碳酸盐岩潜山由于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岩溶储集体非常发育,而火成岩体(侵入岩和喷发岩)的发育,导致碳酸盐岩潜山进一步复杂化。由于火成岩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岩溶的地震响应特征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使得对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体的识别... 碳酸盐岩潜山由于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岩溶储集体非常发育,而火成岩体(侵入岩和喷发岩)的发育,导致碳酸盐岩潜山进一步复杂化。由于火成岩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岩溶的地震响应特征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使得对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体的识别和预测更加困难。为了对碳酸盐岩潜山发育的火成岩进行识别和预测,本文通过对典型地区的岩溶型储集体、火成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建立了四种火成岩地震相模式,并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地震相干、沿层地震属性特征与地震剖面的地震相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将该套方法用于塔里木盆地塔北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潜山的火成岩识别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潜山 火成岩 地震相 地震识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产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振华 顾乔元 +3 位作者 张大鹏 仝可佳 魏华 皮秋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初期产量递减快,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研究优化了传统预测方法,阐述了指数递减分类预测和扩展指数递减预测的基本模型和拟合方法。在找到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后,对已投产老井进行分类,利... 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初期产量递减快,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研究优化了传统预测方法,阐述了指数递减分类预测和扩展指数递减预测的基本模型和拟合方法。在找到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后,对已投产老井进行分类,利用指数递减分类模型拟合油井生产数据,可以较好地指导老井在规划期的产量预测。扩展指数递减模型适用于碳酸盐岩油藏此类投产后呈现较快递减趋势的油藏,借鉴相似类型油藏已有老井的扩展指数递减规律,可以预测新井在规划期的产量。2种预测方法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预测产量的可靠性,指导此类油藏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油藏 开发规划 产量预测 指数递减模型 扩展指数递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洗物性变化实验研究——以塔里木轮南油田T_Ⅰ油组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平 徐云林 +2 位作者 石美 张娟 练章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塔里木轮南油田TⅠ油组已有20年注水开发历史,近年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洗动用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均未在地层条件下进行。该文利用取自该油田的流体和岩心,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水洗模拟实验,以弄清储层条件下油水渗流规... 塔里木轮南油田TⅠ油组已有20年注水开发历史,近年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洗动用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均未在地层条件下进行。该文利用取自该油田的流体和岩心,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水洗模拟实验,以弄清储层条件下油水渗流规律,研究储层长期水洗后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等变化特征。实验表明:水洗过后,岩心孔渗降低幅度随水洗倍数增加而略有增大,分选性变差;水湿性随水洗倍数增大而增强;相渗曲线的Swi与Sor均增大,Krw(Sor)降低,驱油效率降低;水洗后未形成大孔道,造成水提前突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TI层内存在平面与纵向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水洗 油气层物理 实验研究 油田开发 轮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气井无阻流量计算公式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勇 刘启国 +1 位作者 郜国喜 余新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2-73,100,共3页
根据以往塔里木盆地计算气井产能的常用方法,对塔里木油田高压气井产能测试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拟压力形式分析方法与压力形式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的关系,建立了高压气井拟压力计算无阻流量与压力平方计算无阻流量的经验关系,给出了... 根据以往塔里木盆地计算气井产能的常用方法,对塔里木油田高压气井产能测试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拟压力形式分析方法与压力形式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的关系,建立了高压气井拟压力计算无阻流量与压力平方计算无阻流量的经验关系,给出了适合于高压气井的拟压力及压力形式一点法无阻流量计算公式。通过大量的实例计算,证实该方程计算结果与产能测试(回压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数据分析结果一致,计算结果可靠适用,能正确预测塔里木盆地高压气井的生产动态,指导高压气井的合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气井 无阻流量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塔里木油田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实践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晨阳 王福焕 +5 位作者 魏华 张大鹏 缪长生 皮秋梅 罗日升 顾乔元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2年第2期16-20,共5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方向,将加速推进新能源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作为传统油气企业,如何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统筹发展油气与新能源业务,其实践路线对其他油气企业的发展转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塔里木油...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方向,将加速推进新能源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作为传统油气企业,如何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统筹发展油气与新能源业务,其实践路线对其他油气企业的发展转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塔里木油田提出了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系列措施,目前已编制完成《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启动天然气加快发展工程、塔西南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塔中沙漠公路低碳示范区、轮南油田零碳示范区,实施碎屑岩老油田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提高采收率(CCUS-EOR)项目,初步形成传统能源产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格局。实践表明,传统油气产业只有定位明确,摸清自身优势,找准自身资源特点,才能找到转型融合发展的新路,落实好“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碳捕获 碳利用 碳封存 提高采收率 新能源 塔里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差异成藏过程及控藏因素
14
作者 陈维力 潘永帅 +4 位作者 范坤宇 柳波 赵佳琦 黄志龙 李志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6,I0005,I0006,共18页
基于平衡剖面恢复、生烃过程模拟、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测试、地层水地球化学数据、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测井数据等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巴二段)差异成藏过程及控藏因素。结果表明:博孜—大北地... 基于平衡剖面恢复、生烃过程模拟、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测试、地层水地球化学数据、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测井数据等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巴二段)差异成藏过程及控藏因素。结果表明:博孜—大北地区巴二段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和断背斜圈闭,圈闭幅度和闭合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形成时间逐渐变晚;烃源岩充注强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生烃时间逐渐变晚。巴二段整体具有早期聚油和晚期聚气的特征,受控于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和构造演化过程,不同地区和区带的油气成藏期次存在差别;博孜—大北地区南带巴二段快速深埋时间极晚,导致油气充注期次和储层致密化时间晚于中北带的。不同地区和区带之间的差异成藏过程受控于圈闭条件、烃源岩充注强度、油气充注期次、储层非均质性和保存条件等因素;圈闭幅度越大、生烃时间越早、充注强度越强、优质储层占比越高、保存条件越好,巴二段油气水分异越彻底,产量越高。该结果为库车坳陷及其他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挤压 生烃演化 充注期次 差异成藏过程 控藏因素 博孜—大北地区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逆冲推覆带超深层致密砂岩地应力场模拟及分区评价
15
作者 邢梓萌 李瑞雪 +6 位作者 邓虎成 宿航 张家维 何建华 张辉 胡笑非 马顺婷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10,共15页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致密砂岩储层是我国超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受逆冲推覆构造及盐构造双重影响,该地区发育了叠瓦状褶皱构造及一系列断距大、倾角变化显著的断裂,导致地应力场分布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严...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致密砂岩储层是我国超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受逆冲推覆构造及盐构造双重影响,该地区发育了叠瓦状褶皱构造及一系列断距大、倾角变化显著的断裂,导致地应力场分布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开发进程。为揭示其应力分布规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逆冲推覆构造特征的地应力场模拟方法,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与工程改造需求对研究区进行了应力分级分区评价。基于岩心测试、测井资料、矿场试验数据,标定了单井地应力方向和大小,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应力方向与大小的分布特征;通过探讨地应力对储层物性、脆性、工程改造难度的影响,建立了研究区应力分级评价标准;对博孜—大北地区重点开发的B1井区进行了精细三维非均质地应力场建模,明确了B1井区应力分布规律,完成了分区评价。地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单井地应力解释结果平均误差率小于10%,B1井区地应力方向主要为N170°—190°E,断裂附近地应力方向沿断裂走向发生20°~60°的偏转。地应力大小受埋深影响,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背斜高点及断裂带内地应力与应力差减小;断裂级次越高,其对地应力的断裂扰动范围及强度越大。以最小主应力145MPa、水平应力差34MPa为界,将地应力状态由好到差分为4类:低应力差—低地应力、高应力差—低地应力、低应力差—高地应力、高应力差—高地应力。B1井区有利于压裂改造的低应力差—低地应力区主要分布于白垩系巴什组断裂上盘和构造变形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致密砂岩储层 逆冲推覆构造 现今地应力场模拟 应力分区 博孜—大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地震叠后数据管理质量控制方案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世吉 高辉 +2 位作者 曹瑜 张耀堂 李文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07,共3页
根据塔里木油田地震叠后数据的管理经验,制定了严格的地震数据存储规范。从地震勘探的基本理论出发,给出了数据质量控制操作规则,推导出了理论三维网格定义的求取公式,修复了众多异常数据。经实践检验,此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地震数据 质量控制规范 信号边界 位置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气提采与战略储气库协同建设经济评价——以塔里木油田A油藏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俊丰 罗敏 +3 位作者 彭海军 孙春芬 杨露 王好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年第6期72-78,共7页
为了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解决注气提采与战略储气库协同建设经济评价的诸多难题。针对进入到开发中后期的油气藏,如何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转变老油气田的开发方式已迫在眉睫。通过对注气提采方案和储气库方案的反复对比研究,发现注气提... 为了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解决注气提采与战略储气库协同建设经济评价的诸多难题。针对进入到开发中后期的油气藏,如何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转变老油气田的开发方式已迫在眉睫。通过对注气提采方案和储气库方案的反复对比研究,发现注气提采方案买气成本很高,方案很难有效益,而油气藏型储气库作为天然气供应链中调峰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价低、运行可靠、垫底气可部分回收等特点。面对二者异同点,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相关方法研究,提出了注气提采与战略储气库协同开发的新模式,探讨了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本文以塔里木油田A油藏为例,对"注气提采加储气库"协同建设这一全新建设模式的经济评价难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采气井与地面集注系统共建时投资劈分、油气开发项目与储气库项目共建时成本分摊及效益核算等方法都是有章可循的,从而解决了注气提采项目和储气库项目成本费用核算问题,既让共建项目的成本靠实合理,又能实现共建项目更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提采 储气库 协同建设 经济评价 投资劈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T Ⅲ油组块状底水油藏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春艳 肖淑萍 +2 位作者 李伟 易珍丽 聂延波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128 134-,134,共2页
本文对轮南油田的油组夹层分类、特征及级别划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T Ⅲ油组夹层预测模型,对油藏夹层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南油田 底水油藏 夹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微相对超深储层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BZ气田白垩系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志民 孙海涛 +4 位作者 张辉 王晨光 尹国庆 徐珂 钟大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4-673,共10页
为了优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超深致密砂岩储层单井天然裂缝发育的甜点层段,利用露头、岩石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BZ气田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并结合相关露头中不同沉积微相的几何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优... 为了优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超深致密砂岩储层单井天然裂缝发育的甜点层段,利用露头、岩石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BZ气田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并结合相关露头中不同沉积微相的几何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优化储层岩石力学参数模型的方法,提高了井筒周围(<200 m)天然裂缝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1)BZ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三段不同沉积微相、相同微相不同位置的储层中,岩石组构和岩石组合(包括碎屑含量、杂基含量、粒度分选、砂地比和砂泥岩组合等)具有差异,从而影响了储层的泊松比和杨氏模量,不同微相储层具有不同的岩石力学参数。(2)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的裂缝发育程度有所差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岩的裂缝最发育,比扇三角洲前缘支流间湾微相及扇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微相更容易形成裂缝。(3)进一步根据露头中沉积微相几何参数,建立不同微相的三维模型,即可建立和优化井筒周围的沉积微相模型及岩石力学参数模型,并应用到井筒周围的裂缝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储层地质力学 沉积微相 致密砂岩 超深储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
20
作者 肖楠 徐秋云 +2 位作者 吴金峰 方昉 陈锐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第7期14-16,共3页
本文介绍塔里木油田物联网系统架构,以及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TD-LTE 4G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网桥技术、网络安全技术、SOA等物联网关键技术在塔里木油田各业务应用效果。
关键词 物联网 油气供应 TD-LTE 应用 S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