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及沉积金属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孔远 燕京 吕才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0-33,共4页
通过对胜利炼油厂VRDS装置卸出催化剂的分析发现,VRDS装置一反、二反顶部催化剂运转后的主要沉积物是炭和铁、钙、镍、钒等金属化合物,铁主要沉积在一反脱金属催化剂上,钙在一反、二反催化剂上均有沉积,镍和钒主要沉积在二反催化剂上。... 通过对胜利炼油厂VRDS装置卸出催化剂的分析发现,VRDS装置一反、二反顶部催化剂运转后的主要沉积物是炭和铁、钙、镍、钒等金属化合物,铁主要沉积在一反脱金属催化剂上,钙在一反、二反催化剂上均有沉积,镍和钒主要沉积在二反催化剂上。实验室模拟评价及X射线能谱仪测定结果表明,铁和钒主要沉积在催化剂的外表面,钙主要沉积在催化剂的外表面和近表面,镍在催化剂的内外部均有沉积。金属在催化剂上的沉积规律与金属在原油中的存在形态、催化剂性质及金属化合物在催化剂中扩散和分解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卸出 沉积 金属化合物 装置 性能 研究 重油加氢 VRDS 胜利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回收及尾气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殷树青 徐兴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104,共7页
介绍了硫磺回收及尾气加氢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及制备工艺。总结了催化剂的分类及其特性,对目前国内外主要工业化催化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多功能硫磺回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克劳斯反应活性、有机硫水解活性、脱"漏O2"保护功... 介绍了硫磺回收及尾气加氢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及制备工艺。总结了催化剂的分类及其特性,对目前国内外主要工业化催化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多功能硫磺回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克劳斯反应活性、有机硫水解活性、脱"漏O2"保护功能以及抗硫酸盐化能力;低温克劳斯尾气加氢催化剂具有节省装置建设投资、降低装置能耗、环保与经济效益良好的特点。为了实现回收硫的优化生产,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最有效的措施是发展功能齐全的系列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回收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417/Z418蒸汽转化催化剂在镇海炼化公司制氢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玉春 吴弘 +1 位作者 夏德林 高建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0,共4页
介绍了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开发的新型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Z417/Z418的性能以及在镇海炼化股份公司制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应用结果表明:使用Z417/Z418催化剂,催化剂装填密度低,装填量小;原料消耗、能耗低,适于高负荷生产;转化... 介绍了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开发的新型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Z417/Z418的性能以及在镇海炼化股份公司制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应用结果表明:使用Z417/Z418催化剂,催化剂装填密度低,装填量小;原料消耗、能耗低,适于高负荷生产;转化炉出口甲烷含量低、氢纯度高,其应用性能优于Z402/Z405G转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417/Z418 蒸汽转化催化剂 镇海炼化公司 制氢装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改性拟薄水铝石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孔远 周然然 +2 位作者 张红宇 燕京 刘爱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0-92,共3页
在碳化(分)法拟薄水铝石生产过程中加入磷改性剂制备出磷改性拟薄水铝石.在实验室考察了磷含量对拟薄水铝石和模式载体的物理性质和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含量的增加,拟薄水铝石和模式载体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增大,但到一定程度... 在碳化(分)法拟薄水铝石生产过程中加入磷改性剂制备出磷改性拟薄水铝石.在实验室考察了磷含量对拟薄水铝石和模式载体的物理性质和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含量的增加,拟薄水铝石和模式载体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增大,但到一定程度后孔体积、比表面积下降,磷存在一最佳加入量.磷改性后的拟薄水铝石和模式载体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弱酸量增加,中强酸量降低,总酸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薄水铝石 磷改性 载体 加氢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C/NBR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交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静 贾小波 +1 位作者 刘容德 桂俊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和粉末丁腈橡胶(NBR)为原料,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HPVC/NBR热塑性弹性体(TPE)。结果表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较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的TPE的高温压缩永久变形好;随着NBR用量的增加,邵氏硬度、拉伸强... 以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和粉末丁腈橡胶(NBR)为原料,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HPVC/NBR热塑性弹性体(TPE)。结果表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较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的TPE的高温压缩永久变形好;随着NBR用量的增加,邵氏硬度、拉伸强度以及压缩永久变形均随之降低,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及助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改善了TPE的性能,PVC/NBR质量比70.0/30.0,DCP 0.2份、TAIC 3.0份时,TPE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 动态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选择性氧化催化剂LS-06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金山 刘爱华 刘剑利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27,共6页
在实验室选择具有良好化学惰性的气相法SiO2为载体,加入一定量的改性剂以及氧化铁为主的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出选择性氧化催化剂LS-06。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0℃、气体体积空速为1 600h-1、H2S体积分数为1%~3... 在实验室选择具有良好化学惰性的气相法SiO2为载体,加入一定量的改性剂以及氧化铁为主的复合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出选择性氧化催化剂LS-06。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0℃、气体体积空速为1 600h-1、H2S体积分数为1%~3%的条件下,LS-06催化剂上H2S选择性氧化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硫磺产率为90%以上。1 000h长周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S-06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及活性稳定性,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选择性氧化 二氧化硅 克劳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技术应用于增塑PVC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小波 谢侃 +2 位作者 王晶 李静 王秀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应用特定的分子模拟计算技术,研究了3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癸二酸二辛酯(DOS)、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对聚氯乙烯(PVC)在增塑剂吸收速度、力学性能、硬度和相对电容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模拟微观图可在一定程度上解... 应用特定的分子模拟计算技术,研究了3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癸二酸二辛酯(DOS)、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对聚氯乙烯(PVC)在增塑剂吸收速度、力学性能、硬度和相对电容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模拟微观图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不同增塑剂在PVC力学及相对电容率等方面性能的差异,并能解释随DOP用量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聚氯乙烯 增塑剂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冲聚氯乙烯管材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8
作者 贾小波 张桦 李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1,共4页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树脂、抗冲改性剂、复合润滑剂及工艺对高抗冲聚氯乙烯(PVC-M)管材影响。结果表明:PVC树脂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粒度均匀适合PVC-M管材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丁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抗冲改性效果优于氯化聚乙烯(CPE)...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树脂、抗冲改性剂、复合润滑剂及工艺对高抗冲聚氯乙烯(PVC-M)管材影响。结果表明:PVC树脂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粒度均匀适合PVC-M管材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丁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抗冲改性效果优于氯化聚乙烯(CPE)的,用量为8份时,材料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复合润滑剂用量多,力学性能较差,PVC-M管材配方中复合润滑剂用量不宜超过2.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管材 抗冲改性剂 复合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华 肖恩琳 +1 位作者 王成强 孔秀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2,共4页
研究了影响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V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的3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ABS树脂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热稳定时间急剧缩短,ABS质量分数在20%~80%时,动态热稳定时间变化不大;随着有机锡热稳定剂用量... 研究了影响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V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的3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ABS树脂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热稳定时间急剧缩短,ABS质量分数在20%~80%时,动态热稳定时间变化不大;随着有机锡热稳定剂用量的增加,合金的热稳定时间逐渐延长。通过对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有机锡热稳定剂对热稳定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硬脂酸钙,辅助稳定剂影响最小;随着注塑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白度变化不大,但黄色指数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合金 热稳定性 热稳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碳四加氢工艺研究及产物的裂解性能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吉平 郭岩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7,共6页
考察烯烃总质量分数约38%的混合碳四经加氢饱和用作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简称乙烯原料)的可行性,筛选加氢催化剂与工艺条件,利用SPYRO软件测算其裂解产物,并完成了该工艺的经济性分析。推荐的加氢催化剂为镍系催化剂(NCG),工艺条件为反... 考察烯烃总质量分数约38%的混合碳四经加氢饱和用作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简称乙烯原料)的可行性,筛选加氢催化剂与工艺条件,利用SPYRO软件测算其裂解产物,并完成了该工艺的经济性分析。推荐的加氢催化剂为镍系催化剂(NCG),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90℃、压力1.5MPa、氢烯摩尔比2.0~4.0、新鲜料液相体积空速2.0~4.0h^(-1)。测算结果表明,该混合碳四经加氢饱和用作乙烯原料时每年可增效益近2 54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碳四 加氢 裂解原料 收率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硫催化水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袁辉志 周兰慧 +3 位作者 刘爱华 刘剑利 刘增让 徐翠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71,共7页
对LS-05催化剂上羰基硫(COS)水解反应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S、H_(2)S在LS-05催化剂上常温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及发生表面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质谱信号强度变化,分析COS催化水解反应机理;同时,通过调变COS水解反... 对LS-05催化剂上羰基硫(COS)水解反应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S、H_(2)S在LS-05催化剂上常温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及发生表面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质谱信号强度变化,分析COS催化水解反应机理;同时,通过调变COS水解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得到一系列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而建立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分析COS在催化剂上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羰基硫水解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L-H)机理,模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98,回归结果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在10%以内,说明所建的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 LS-05催化剂 反应机理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VC/ABS合金的润滑体系研究
12
作者 张新华 孔秀丽 +1 位作者 许永森 姜洪颖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润滑剂对硬质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RPVC/ABS)合金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熔点的润滑剂和石蜡对RPVC/ABS合金的塑化性能影响很小,并且石蜡与ABS的相容性很差,非常容易析出,限制了其在RPVC/ABS合金...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润滑剂对硬质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RPVC/ABS)合金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熔点的润滑剂和石蜡对RPVC/ABS合金的塑化性能影响很小,并且石蜡与ABS的相容性很差,非常容易析出,限制了其在RPVC/ABS合金中的应用;高熔点的润滑剂可明显延长合金的塑化时间,降低平衡扭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润滑剂A的外润滑效果明显好于乙撑双硬脂酰胺(EBS)的。注塑试验发现,添加润滑剂A的RPVC/ABS合金具有良好的注塑加工性能,并且注塑样片的白度提高,黄色指数降低,可以满足合金的长周期注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合金 润滑剂 塑化时间 平衡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硫变换-甲烷化Mo/TiO2催化剂的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王吉平 蒋超 +2 位作者 赵庆鲁 余汉涛 蒋斌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3-799,共7页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合成气耐硫变换-甲烷化Mo/TiO2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水气体积比、氢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和压力等因素对耐硫变换-甲烷化反应Mo/TiO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用极差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包括15个动力学...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合成气耐硫变换-甲烷化Mo/TiO2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水气体积比、氢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和压力等因素对耐硫变换-甲烷化反应Mo/TiO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用极差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包括15个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耐硫变换-甲烷化催化剂动力学方程,探讨了动力学方程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水气体积比、氢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和压力等因素对不同优化目标的影响不同;在实验考察的条件范围内,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一致,可以准确描述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等主要组分的反应速率,满足工业反应器的设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2催化剂 耐硫变换 甲烷化 反应动力学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及其储存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荣兵 高淑美 +2 位作者 许金山 任满年 曹发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26,共6页
以胜利70号基质沥青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30℃条件下加入10%(w)硫磺,首先制备硫磺改性沥青,然后在乳化剂A添加量为3.0%、增稠剂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0.45%、稳定剂KCl添加量为1.5%的条件下乳化,制备了硫磺改性乳化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 以胜利70号基质沥青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30℃条件下加入10%(w)硫磺,首先制备硫磺改性沥青,然后在乳化剂A添加量为3.0%、增稠剂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0.45%、稳定剂KCl添加量为1.5%的条件下乳化,制备了硫磺改性乳化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储存稳定性及恩氏黏度等的测定,研究了乳化剂A和增稠剂添加量、硫磺改性方式及添加量等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硫磺改性乳化沥青能够满足普通乳化沥青标准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 改性沥青 乳化 储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烯烃羰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敏 郭岩锋 +2 位作者 贾庆龙 王莹 朱向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烯烃羰基化反应是指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将CO或者CO_(2)分子以羰基的形式插入到烯烃与亲核试剂(H_(2)、醇、水)中,合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过程。该过程通常是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增加了催化剂分离成本。利用离子液体(IL)蒸... 烯烃羰基化反应是指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将CO或者CO_(2)分子以羰基的形式插入到烯烃与亲核试剂(H_(2)、醇、水)中,合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过程。该过程通常是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增加了催化剂分离成本。利用离子液体(IL)蒸气压极低和极性可调的特点,能够简化羰基化反应中催化剂与原料及产物的分离过程,是一种绿色、可循环的催化剂分离和回收方式。综述了IL在烯烃羰基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并对IL在烯烃羰基化反应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烯烃 羰基化 双相体系 催化剂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GC-O-MS及感官评价分析医用级聚氯乙烯树脂气味物质
16
作者 邓莹楠 唐毓婧 +3 位作者 张桦 孙姝琦 康鹏 李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7-1143,共7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TD-GC-O-MS)联用技术与感官评价,对医用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气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初步分析,优化了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实现VOCs的最佳释...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TD-GC-O-MS)联用技术与感官评价,对医用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气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初步分析,优化了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实现VOCs的最佳释放效果。利用高灵敏度的TD-GC-O-MS选择了极性色谱柱,提高了VOCs的分离和检测效果,成功实现了对低浓度气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确定PVC树脂的主要气味源为烷烃类化合物、异辛醇、丙烯酸丁酯、醋酸、苯乙烯和壬醛等,并追溯气味物质的来源,为低气味PVC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指导。通过感官评价确定工艺优化后的PVC树脂气味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级聚氯乙烯树脂 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定性定量分析 气味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法烷基化原料的净化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迎春 高步良 +1 位作者 陈国鹏 崔云梓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烷基化原料在试验室进行了精馏法脱除二甲醚和在中型装置上进行了选择加氢脱除丁二烯的试验,并分别在抚顺石油二厂和胜利炼油厂的60kt/a硫酸法烷基化装置上工业应用。工业装置标定结果表明,脱二甲醚技术可使二甲醚含量由500~1600μg/... 对烷基化原料在试验室进行了精馏法脱除二甲醚和在中型装置上进行了选择加氢脱除丁二烯的试验,并分别在抚顺石油二厂和胜利炼油厂的60kt/a硫酸法烷基化装置上工业应用。工业装置标定结果表明,脱二甲醚技术可使二甲醚含量由500~1600μg/g降至40μg/g以下,从而使烷基化油的收率提高2.23个百分点,每吨油的硫酸单耗量降低4.38kg。选择加氢技术可使丁二烯基本被脱除,单烯烃收率基本保持在100%,同时部分1-丁烯异构为2-丁烯,从而使烷基化油的RON平均提高1.07个单位,MON平均提高0.43个单位,干点平均降低5.6℃,每吨油的硫酸单耗量降低33.6kg,并且大大降低了设备腐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法 烷基化反应 原料 净化 二甲醚 丁二烯 工业规模 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劣质石脑油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孔远 燕京 +1 位作者 刘爱华 郑绍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15,共3页
通过对原料中硅含量的跟踪分析和对工业装置卸出中毒催化剂的表征研究,找出胜利炼油厂石脑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由于焦化汽油和减粘汽油中的硅在加氢过程中沉积到催化剂的孔道中,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堵塞催化剂孔... 通过对原料中硅含量的跟踪分析和对工业装置卸出中毒催化剂的表征研究,找出胜利炼油厂石脑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由于焦化汽油和减粘汽油中的硅在加氢过程中沉积到催化剂的孔道中,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堵塞催化剂孔道造成的。在实验室100mL小型加氢装置上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石脑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失活原因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超声波-电脱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苟社全 达建文 +1 位作者 梁益才 张红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3,共5页
介绍了二级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化总厂的应用情况。一级超声波破乳设备投用后的标定结果表明,平均脱后含盐由4.64 mg/L降至3 mg/L以下,二级超声波破乳设备投用1年后进行标定,破乳剂由高效油溶性破乳剂改为WS-930... 介绍了二级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化总厂的应用情况。一级超声波破乳设备投用后的标定结果表明,平均脱后含盐由4.64 mg/L降至3 mg/L以下,二级超声波破乳设备投用1年后进行标定,破乳剂由高效油溶性破乳剂改为WS-9301型水溶性破乳剂,月平均脱后含盐降至2.36 mg/L,月平均脱后含水降至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电脱盐 原油 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蒸馏强化剂的研制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金山 周忠国 +1 位作者 梁益才 达建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研究以某炼油厂脱盐、脱水后的原油为原料 ,采用非离子型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作活性添加剂 ,强化常压蒸馏过程。介绍了常压蒸馏强化的机理 ,测定了强化剂对轻质油收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室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在原料油中加入 2 0 0 μ... 研究以某炼油厂脱盐、脱水后的原油为原料 ,采用非离子型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作活性添加剂 ,强化常压蒸馏过程。介绍了常压蒸馏强化的机理 ,测定了强化剂对轻质油收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室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在原料油中加入 2 0 0 μg/ g的强化剂 ,可使轻质油收率提高 1.3个百分点以上 ,且产品质量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剂 常压蒸馏 工业应用 非离子型 有机聚合物 原料油 脱盐 轻质油收率 炼油厂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