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化行业控制室承爆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翟良云 赵祥迪 +2 位作者 袁纪武 王正 姜春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4,共6页
针对传统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一种基于CFD技术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对某煤气化厂区氢气爆炸对控制室造成的风险进行模拟计算与预测分析。并把研究结果与传统的TNT当量法、Multi-Energy方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针对传统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一种基于CFD技术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对某煤气化厂区氢气爆炸对控制室造成的风险进行模拟计算与预测分析。并把研究结果与传统的TNT当量法、Multi-Energy方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考虑到密集管道与复杂装置布局、气云大小等因素对爆炸超压的影响,且能用于超压波的近场预测,以及确定空间不同位置处的爆炸超压,更适用于石化行业控制室的承爆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室 爆炸评估 计算流体力学(CFD) TNT当量法 Multi-Energy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火炬气体爆炸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杰东 于安峰 +1 位作者 王鹏 党文义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基于CFD软件对某石化企业地面火炬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地面火炬泄放气体发生泄漏扩散和爆炸的场景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封闭式地面火炬点火不成功、排放气体H2、CH4、C3H8以最大设计处理量发生泄漏时的扩散规律。按照最大泄... 基于CFD软件对某石化企业地面火炬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地面火炬泄放气体发生泄漏扩散和爆炸的场景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封闭式地面火炬点火不成功、排放气体H2、CH4、C3H8以最大设计处理量发生泄漏时的扩散规律。按照最大泄漏扩散区域计算爆炸后果,得到了最大爆炸超压值的大小、位置和造成人员伤害区域的最大半径。当H2充满筒体空间60%以上时,人员伤害半径超过40 m,最大爆炸压力约为1.7 MPa;当CH4气云团100%充满筒体空间时,人员最大伤害区域的半径约为15m,爆炸超压值最大约为29.52kPa;当C3H8气云团50%充满筒体空间时,人员最大伤害区域的半径约为20m,最大爆炸超压值约为51.83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火炬 泄漏扩散 气体爆炸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P2的引发剂质量分数对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失控特性及安全泄放设计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喻健良 周帅 +3 位作者 金满平 闫兴清 孙峰 于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3-968,共6页
为了解决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失控所引起的超压问题,通过VSP2绝热量热仪研究了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失控特性,并通过Leung's法对某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器的安全泄放面积进行了计算;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失控特... 为了解决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失控所引起的超压问题,通过VSP2绝热量热仪研究了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失控特性,并通过Leung's法对某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器的安全泄放面积进行了计算;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失控特性和泄放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反应总放热量的影响不大,体系绝热温升为105~115℃;但引发剂质量分数越大,失控反应的最大温升速率和最大压升速率越大。这是因为引发剂质量分数越大,在相同泄放压力和最大累积压力下,单位质量反应物的放热速率就越大,也就需要更大的泄放面积;最后,引入无量纲数W~*、G~*和A~*,拟合出它们与引发剂质量分数X*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所需安全泄放面积随引发剂质量分数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醋酸乙烯聚合 引发剂 失控特性 安全泄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距离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武志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液化石油气(LPG)站安全距离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安全问题,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安全距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个体自然死亡概率为基础,确定液化石油气站个体风险标准。采用小孔泄漏、中孔泄漏、大孔泄漏和完全破裂四种泄漏模式确定泄漏场... 液化石油气(LPG)站安全距离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安全问题,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安全距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个体自然死亡概率为基础,确定液化石油气站个体风险标准。采用小孔泄漏、中孔泄漏、大孔泄漏和完全破裂四种泄漏模式确定泄漏场景,以事件树形式给出泄漏物质连续释放和瞬时释放的各种事故后果,针对每种泄漏场景计算工艺单元相应的泄漏频率,采用时间因子进行修正。将后果与泄漏频率集合与一体,得出液化石油气站的安全距离。合理的安全距离对于液化石油气站工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 个体风险 泄漏 后果 泄漏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地面火炬爆炸事故后果模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杰东 于安峰 +2 位作者 党文义 韩中枢 王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49-53,共5页
运用FLACS软件对某石化企业封闭式地面火炬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封闭式地面火炬不同排放气发生爆炸时爆炸超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封闭式地面火炬排放气为烃类气体时,发生爆炸所造成的爆炸冲击波只在排气筒内;... 运用FLACS软件对某石化企业封闭式地面火炬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封闭式地面火炬不同排放气发生爆炸时爆炸超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封闭式地面火炬排放气为烃类气体时,发生爆炸所造成的爆炸冲击波只在排气筒内;当封闭式地面火炬排放气为H2时,发生爆炸所造成的爆炸冲击波影响范围较大,且在局部区域爆炸超压值较高。FLACS模拟计算方法可用于优化封闭式地面火炬安全设计,并能为确定封闭式地面火炬安全距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地面火炬 FLACS 爆炸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成膜泡沫对挥发性燃料抑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京峰 谈龙妹 +2 位作者 周日峰 郎需庆 尚祖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8-1251,共4页
分别以正压式和吸气式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产生的泡沫,研究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对正戊烷等5种低沸点、易挥发、非水溶性有机液体的抑蒸性能,探索影响泡沫抑蒸能力的因素。试验表明:正压式泡沫的抑蒸效果明显高于吸气式泡沫,燃料的挥发性越大,... 分别以正压式和吸气式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产生的泡沫,研究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对正戊烷等5种低沸点、易挥发、非水溶性有机液体的抑蒸性能,探索影响泡沫抑蒸能力的因素。试验表明:正压式泡沫的抑蒸效果明显高于吸气式泡沫,燃料的挥发性越大,两者差距越大;泡沫层厚度至少达到60 mm才能起到高效抑蒸效果;泡沫覆盖液面后,储罐内上风向的油气浓度最高,下风向次之;水溶性高分子对泡沫抑蒸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成膜泡沫 挥发性燃料 抑制挥发 泡沫抑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自热危险性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吴保意 郭璐 +2 位作者 张金梅 霍明甲 王亚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9-23,共5页
为评价二氧化硫脲的自热特性,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和化学品恒温试验箱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为25.0g的样品在温度为100℃、120℃、140℃、160℃、180℃、200℃的自热特性,并考察了质量分别为50g、75g、100g、150g、200g... 为评价二氧化硫脲的自热特性,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和化学品恒温试验箱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为25.0g的样品在温度为100℃、120℃、140℃、160℃、180℃、200℃的自热特性,并考察了质量分别为50g、75g、100g、150g、200g、400g、600g、800g的样品在温度100℃条件下的自热特性。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的分解温度为125.0℃,分解热为601.3J/g,最大放热速率41.8mW/mg;二氧化硫脲的自热过程是一个热分解过程,自热最低起始温度为95℃,峰值温度最小为201.5℃,且与质量呈函数关系;试验发现现有的自热试验标准或测试方法对二氧化硫脲危险性的划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以样品起始自热温度为基准到样品的峰值温差来判定其是否发生自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自热 热稳定性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装置泄漏爆炸事故伤害作用区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袁纪武 赵祥迪 +2 位作者 姜春明 王正 翟良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0期32-37,共6页
利用FARO-Phonton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结合Microstation软件对某煤气化装置进行精确建模,根据厂区的实际情况设定可能的爆炸事故场景,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研究不同爆炸事故对周边环境的作用过程及伤害区域,并与传统蒸气云爆炸伤害作... 利用FARO-Phonton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结合Microstation软件对某煤气化装置进行精确建模,根据厂区的实际情况设定可能的爆炸事故场景,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研究不同爆炸事故对周边环境的作用过程及伤害区域,并与传统蒸气云爆炸伤害作用区域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基于FLACS的技术方法能综合考虑复杂装置设备对爆炸后果的影响,预测爆炸后空间各个部位超压的变化趋势及规律,能够弥补传统经验公式法的不足,更加适用于煤气化装置爆炸事故状态下应急救援区域的划分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模拟 伤害区域 泄漏爆炸 煤气化 蒸气云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校准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严龙 姜素霞 高少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
针对石化企业中可燃气体报警器校准工作存在着校准周期长、维护困难、准确性不能保证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过将高浓度可燃气体物质经过定量稀释配制成用于可燃气体报警器标定的多种浓度气体物质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由两路流量检测与控制... 针对石化企业中可燃气体报警器校准工作存在着校准周期长、维护困难、准确性不能保证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过将高浓度可燃气体物质经过定量稀释配制成用于可燃气体报警器标定的多种浓度气体物质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由两路流量检测与控制模块和一个监控单元构成的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标定装置。叙述了可燃气体报警器快速标定装置的原理、元器件构成、设计结构、流量控制方法和防爆措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报警器 校准 装置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钠黄药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保意 霍明甲 +2 位作者 张金梅 王慧欣 谢传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9期67-70,共4页
为评价丁基钠黄药的热稳定性,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和C600量热仪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质量为1.0g的样品在温度为60℃、70℃、80℃、90℃、100℃和质量为0.5g、0.75g、1.0g、1.25g、1.5g、1.75g、2.0g的样品在温度80℃... 为评价丁基钠黄药的热稳定性,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和C600量热仪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质量为1.0g的样品在温度为60℃、70℃、80℃、90℃、100℃和质量为0.5g、0.75g、1.0g、1.25g、1.5g、1.75g、2.0g的样品在温度80℃条件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安定性测试仪在80℃、21mL真空封闭空间的测试条件下,当丁基钠黄药质量小于1.25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较慢,与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当样品质量大于1.50g时,其平均分解速率与时间近似呈一条S形曲线。平均分解速率与质量不是成正比,而是先增加后减小,质量为1.65g时,平均分解速率最大,为0.0957mL/(g.h)。采用C600量热仪确定了丁基钠黄药的分解过程为吸热反应,起始分解温度为93℃,分解过程吸收热量为110.51J/g。明确了温度、堆积样品量的大小和时间为影响丁基钠黄药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钠黄药 热稳定性 真空安定性试验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车装卸区泄漏爆炸CFD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凌晓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2-1286,共5页
以某LNG接收站槽车装卸区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S建立了LNG槽车装卸区的全尺寸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模拟计算不同天气条件、泄漏时间和泄漏速率场景下的天然气可燃气体云团瞬态发展及影响范围,计算蒸气云爆炸产生超压的最大值,并分析... 以某LNG接收站槽车装卸区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S建立了LNG槽车装卸区的全尺寸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模拟计算不同天气条件、泄漏时间和泄漏速率场景下的天然气可燃气体云团瞬态发展及影响范围,计算蒸气云爆炸产生超压的最大值,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槽车装卸区在接收站的平面布局及LNG泄漏的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泄漏爆炸 爆炸超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火炬热辐射影响范围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杰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6-1339,共4页
以某企业高架火炬为案例,采用工程化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按照最大设计处理量计算高架火炬热辐射影响范围,并确立合理的安全间距。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工程化计算模型和CFD模型计算的高架火炬热辐射结果基本一致。在风速2、5 m/s的... 以某企业高架火炬为案例,采用工程化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按照最大设计处理量计算高架火炬热辐射影响范围,并确立合理的安全间距。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工程化计算模型和CFD模型计算的高架火炬热辐射结果基本一致。在风速2、5 m/s的情况下,在距离高架火炬筒体中心55 m处的硫氢化钠生产装置区域的热辐射均小于3.2 kW/m2。因此,基于CFD的方法可准确计算高架火炬的最大热辐射影响范围,可用于高架火炬高度精确设计和确定高架火炬与周边设施和人员集中场所的安全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 CFD 热辐射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翻滚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13
作者 党文义 王全国 +1 位作者 李兆慈 张国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9-1752,共4页
基于液膜与气相空间处于热力平衡的理论,分析了储罐中LNG分层后的热量和质量交换过程,以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建立了LNG翻滚预测的集总参数模型。利用建立的翻滚预测模型对文献翻滚算例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计算得到LNG的密度、温度、... 基于液膜与气相空间处于热力平衡的理论,分析了储罐中LNG分层后的热量和质量交换过程,以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建立了LNG翻滚预测的集总参数模型。利用建立的翻滚预测模型对文献翻滚算例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计算得到LNG的密度、温度、组分等变化规律,预测发生翻滚的计算时间为30.45 h,与实际31 h比较接近且稍有提前,说明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储罐翻滚时间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分层 翻滚 预测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谱构建及溯源解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云霞 贾润中 +3 位作者 肖安山 田松柏 石宁 朱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
石化企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点排放源,开展VOCs成分谱构建和溯源解析工作对石化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石化企业VOCs排放特征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石化企业VOCs源成分谱和溯源解析工作的研究进展和存... 石化企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点排放源,开展VOCs成分谱构建和溯源解析工作对石化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石化企业VOCs排放特征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石化企业VOCs源成分谱和溯源解析工作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完善采样和分析方法,利用数学算法,构建基于生产工艺的源成分谱,优化解析模型,形成一套完善的溯源解析技术,从而为石化企业大气污染物溯源提供理论、技术支持,有效实现石化企业安全环保一体化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厂 挥发性有机物 成分谱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系物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帆 邹兵 +2 位作者 朱胜杰 张峰 李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90,共11页
苯系物的排放是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吸附法是去除苯系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吸附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对目前研究较多的苯系物吸附材料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二氧化硅气凝胶、树脂、污泥黏土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 苯系物的排放是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吸附法是去除苯系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吸附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对目前研究较多的苯系物吸附材料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二氧化硅气凝胶、树脂、污泥黏土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由于它们的适用性有限,原料、工艺及成本等问题使其不易大规模推广应用,而活性炭是目前使用规模较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活化剂吸附材料。今后苯系物吸附材料的发展将趋向于适用性更好的原料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吸附材料 活性炭 沸石分子筛 二氧化硅气凝胶 树脂 污泥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立式油气储罐碎片撞击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瑞 张早校 +4 位作者 段权 牟善军 张树才 刘全桢 陶彬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6,共8页
掌握油气储罐受碎片冲击的失效机理,并提出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油气储罐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保障意义重大。应用LS-DYNA软件模拟计算探究了块状碎片对圆筒形储罐实体撞击失效过程中影响其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揭示了罐体被碎... 掌握油气储罐受碎片冲击的失效机理,并提出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油气储罐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保障意义重大。应用LS-DYNA软件模拟计算探究了块状碎片对圆筒形储罐实体撞击失效过程中影响其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揭示了罐体被碎片撞击侵彻失效的典型特征,并提出了在储罐之间架设一定高度的爆炸碎片撞击防护网的安全保障提升措施。为了定量论证架设安全防护网的防护效果,建立了新的引入撞击防护安全网的Monte-Carlo撞击概率求解模型,对目标罐体的撞击概率重新计算。结果显示,安全防护网的高度与防撞击概率呈线性回归关系,架设6 m高的防护网就可使爆炸碎片撞击概率较无防护网时降低近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罐 碎片冲击 Monte-Carlo模型 撞击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下双层油品储罐热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雅真 刘迪 张杰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4-1357,共4页
使用Fluent对相邻储罐发生池火事故下双层油品储罐的热响应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热辐射300 s的时间内,不同充装工况下双层罐的温升均小于单层罐的20%,压力增量均小于单层罐的15%,液相己烷的蒸发速度远小于单层罐。因此,双层油... 使用Fluent对相邻储罐发生池火事故下双层油品储罐的热响应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热辐射300 s的时间内,不同充装工况下双层罐的温升均小于单层罐的20%,压力增量均小于单层罐的15%,液相己烷的蒸发速度远小于单层罐。因此,双层油品储罐在火灾事故中,能够有效抵御热辐射造成的温度、压力破坏,明显减缓轻质油品的蒸发速率,对事故工况下减少储罐VOCs排放、降低二次火灾爆炸事故概率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油品储罐 池火 数值模拟 FLUENT 温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油品燃烧烟气特性及源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帅 赵桂利 +3 位作者 赵祥迪 纪建锋 王正 袁纪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79-2386,共8页
为研究不同种类油品的产烟特性和烟气中关键无机污染物组分的生成规律,对柴油、原油和润滑油进行燃烧试验,采用锥形量热仪和烟气分析仪分析了3种油品的产烟速率、烟气温度、烟气中各无机污染物质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等烟气特性参数,并建立... 为研究不同种类油品的产烟特性和烟气中关键无机污染物组分的生成规律,对柴油、原油和润滑油进行燃烧试验,采用锥形量热仪和烟气分析仪分析了3种油品的产烟速率、烟气温度、烟气中各无机污染物质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等烟气特性参数,并建立了CO、CO_(2)、SO_(2)和NO_(x)等的源强模型。结果表明:柴油和原油的产烟速率峰值随液池直径增大变化很小,润滑油的产烟速率峰值却相差3倍;3种油品燃烧的烟气温度随液池直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幅度与液池直径增大幅度一致;3种油品燃烧产物中CO、SO_(2)、NO的质量浓度和CO_(2)的体积分数随液池直径增大而升高,原油燃烧烟气中各组分的质量浓度或体积分数峰值随液池直径增大呈倍数关系,柴油和润滑油燃烧烟气中SO_(2)和CO组分质量浓度受液池直径的影响较大,峰值出现10~15倍的差别。同等燃烧工况下,柴油燃烧烟气中各组分质量浓度或体积分数达到峰值所需燃烧时间均少于原油和润滑油,分别为150 s、300 s和410 s;柴油燃烧会产生较多的CO_(2),烟气中CO_(2)体积分数是原油燃烧烟气的10倍,是润滑油燃烧烟气的2倍。润滑油燃烧会生成更多的CO,烟气中CO质量浓度是原油燃烧烟气的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烟气特性 油品 燃烧 源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30
19
作者 张向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70,共4页
综述了相变储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复合制备方法和应用性能,指出了该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相变储能材料的研发重点。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储能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液输气管道内液滴时空分布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管孝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1,共6页
基于Euler-Eulerian两相流模型,采用CFD软件对低含液输气管道内不同粒径分布的液滴群空间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边界层网格与增强壁面函数得到了近壁面处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水平管内液滴群主要集中在管路底部区域;... 基于Euler-Eulerian两相流模型,采用CFD软件对低含液输气管道内不同粒径分布的液滴群空间分布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边界层网格与增强壁面函数得到了近壁面处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水平管内液滴群主要集中在管路底部区域;弯头内二次流促使液滴群向弯头外侧运动;上弯头后的竖直管内二次流依然存在,液滴群主要集中在迎流侧;液滴群的波动随着时间具有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液率 输气管道 液滴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