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含水性与有效性的录井识别方法——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志战 许小琼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69,73,共4页
"十一五"以来,济阳坳陷的勘探逐渐迈向深层,深层油水系统复杂,纵向上多套储层叠置,横向上岩性变化较快。储层的含水性和有效性识别对油水系统划分、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验和资料对比分析,根据核磁共振录井新... "十一五"以来,济阳坳陷的勘探逐渐迈向深层,深层油水系统复杂,纵向上多套储层叠置,横向上岩性变化较快。储层的含水性和有效性识别对油水系统划分、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试验和资料对比分析,根据核磁共振录井新鲜样与浸泡样谱图的对比结果及综合录井仪钻井液出口和入口电导率的对应变化关系来识别储层含水性;利用核磁共振录井物性参数、岩石热解地化参数及定量荧光录井含油气丰度因子识别有效储层。达到了通过录井手段随钻识别储层含水性和储层有效性的目的,从而可以准确预测产层类型及压裂前后地层出水情况,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的油气层综合解释符合率从73.5%提高到了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性识别 有效储层 核磁共振录井 电导率 含油丰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判别分析在地化录井油水层判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华平 蔡峰 +1 位作者 王东明 孙道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6,47,共3页
在运用地化录井资料判别油水层的过程中,存在油水界限划分难的问题。通过对乌尔逊凹陷107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优选含油气总量、原油轻重组分指数、测井岩石孔隙度作为判别油层的参数,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油水层划分的判... 在运用地化录井资料判别油水层的过程中,存在油水界限划分难的问题。通过对乌尔逊凹陷107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优选含油气总量、原油轻重组分指数、测井岩石孔隙度作为判别油层的参数,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油水层划分的判别函数,并在二维平面交会图中将油水层界线直接划分出来,不仅实现了运用多个评价参数共同参与油水层的判识,而且能够将判识结果快捷、直观地展示出来。将原始数据用判别函数回代分类进行验证,该方法的总体判别准确率高达90.7%,较好地解决了单项资料在油气水判识方面判准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判别 地化录井 油水层 交会图 乌尔逊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流体核磁共振弛豫特征及油水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志战 许小琼 周宝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4,113,共4页
为了得到丰富的孔隙流体信息,要对含油岩心的原始新鲜样、盐水饱和样及氯化锰浸泡样进行分析。这3次分析的谱图有的谱峰位置一致,解释较容易;有的则发生错位,峰形变化也较大,解释比较困难。为了搞清这种变化的原因,对地面原油和孔隙流... 为了得到丰富的孔隙流体信息,要对含油岩心的原始新鲜样、盐水饱和样及氯化锰浸泡样进行分析。这3次分析的谱图有的谱峰位置一致,解释较容易;有的则发生错位,峰形变化也较大,解释比较困难。为了搞清这种变化的原因,对地面原油和孔隙流体在不同原油性质、不同润湿性、不同样品存放时间等条件下的弛豫特征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流体的弛豫特征受油质、润湿性及样品存放时间的影响,润湿性影响油峰和水峰的幅宽和面积,油质和样品存放时间影响谱峰的位置和幅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孔隙结构的油水层判识方法,提高了油水层的判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样 核磁共振孔 隙流体 弛豫特征 含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_c指数的2种异常压力随钻预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志战 盖姗姗 许爱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9-1433,共5页
针对dc指数法监测程度高、预测程度低,并且趋势线的选择困难的问题,分别提出测录井资料联用的随钻动态预测方法和不依助于趋势线的修正dc指数方法,前者通过邻井的声波时差曲线预测目的井的dc指数曲线,通过与实钻dc指数进行对比,实现地... 针对dc指数法监测程度高、预测程度低,并且趋势线的选择困难的问题,分别提出测录井资料联用的随钻动态预测方法和不依助于趋势线的修正dc指数方法,前者通过邻井的声波时差曲线预测目的井的dc指数曲线,通过与实钻dc指数进行对比,实现地层压力的动态预测;后者通过计算正常压实地层的机械钻速,摆脱了对趋势线的依赖。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都能够提高异常压力随钻预监测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指数 异常压力 随钻预监测 测录井资料联用 趋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烃超压随钻预监测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志战 张炜 +1 位作者 杜焕福 陆黄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7,114,共5页
长期以来,对异常高压预监测的研究集中在欠压实成因上,认为烃类生成成因的异常高压是难以预监测,甚至是不可预监测的。为实现生烃超压的预监测,对生烃地层和欠压实地层的测录井参数响应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对烃类生成所产生的异常高压随... 长期以来,对异常高压预监测的研究集中在欠压实成因上,认为烃类生成成因的异常高压是难以预监测,甚至是不可预监测的。为实现生烃超压的预监测,对生烃地层和欠压实地层的测录井参数响应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对烃类生成所产生的异常高压随井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烃地层在中子密度、声波时差、地层可钻性指数等方面的响应特征跟欠压实地层是一致的,且其生成的异常高压随井深增加也呈规律性变化;地层可钻性指数等方法所预监测的地层压力并不仅仅是欠压实成因的,也包括生烃增压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贡献的区分方法及将地层可钻性指数与烃类体积响应参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指数和BP神经网络2种超压预监测方法。该研究打破了生烃超压不可预监测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对异常高压的地质认识和随钻预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压实烃类生成 异常高压 随钻预监测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半径法的油田井斜数据处理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隋国华 隋志强 +1 位作者 袁亚娟 单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9,113-114,共4页
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所钻的斜井是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井斜数据用于勘探开发研究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转换和计算。以实钻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正切法、平均角法、平衡正切法、曲率半径法和最小曲率法等5种常用的井... 复杂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所钻的斜井是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井斜数据用于勘探开发研究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转换和计算。以实钻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正切法、平均角法、平衡正切法、曲率半径法和最小曲率法等5种常用的井斜数据处理方法的计算精度,优选出曲率半径法用于胜利油区井斜数据的处理。基于曲率半径法的几何原理,推导了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解决了井斜历史数据的数字化处理以及井斜数据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算法研制问题。通过对其算法进行软件模块封装,在胜利油区勘探决策支持系统和三维地质建模系统中得以调用,应用于井震结合的合成地震记录和层位标定、井位部署中的斜井轨迹显示及设计和斜井钻井工程中的跟踪对比等实际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半径法 井斜数据处理 勘探决策支持系统 三维地质建模系统 地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