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200℃水泥石强度演化及高温衰退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立君 郑冠一 +5 位作者 李成龙 钱钦 戴荣东 侯业贵 庞学玉 韩超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为了满足大温差井下环境井筒完整性的需要,需厘清更宽温度、压力范围影响下油井水泥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分别以水泥净浆、硅砂水泥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30~200℃长温度区间内温度、压力、硅砂加量对油井水泥强度演化规律的影响,并... 为了满足大温差井下环境井筒完整性的需要,需厘清更宽温度、压力范围影响下油井水泥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分别以水泥净浆、硅砂水泥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30~200℃长温度区间内温度、压力、硅砂加量对油井水泥强度演化规律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水泥强度发展驱动机制及高温强度衰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30~110℃内,水泥净浆体系的抗压强度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升高;温度由110℃升高至150℃时,水泥石发生高温强度衰退。110~200℃内,硅砂水泥体系的超声波强度不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单调变化,但增压可以加超速声波强度的发展;200℃时,硅砂水泥体系发生强度衰退和体积膨胀现象。增加硅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早期强度衰退速率。物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早期强度的发展主要与C-S-H凝胶和氢氧化钙的生成有关;130℃下,造成水泥净浆高温强度衰退的主要原因是α-C_(2)SH的生成;200℃下,造成硅砂水泥体系强度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非晶C-S-H向晶体逐渐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高温强度衰退 体积膨胀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