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承包计价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春醒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4-166,共3页
在国际钻井工程承包业务中,熟悉当地油公司招标计价模式是合理报价中标的关键。本文分析比较了各种常见的国际石油钻井工程承包计价模式,并据此对国际钻井工程投标报价和费用测算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钻井工程承包 计价模式 鼓励性钻井承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石油工程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恒 付元强 +1 位作者 孙雁斌 高东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39-143,共5页
近年来,我国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公共安全极大挑战。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的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不尽完善,此方面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应急救援等领域,为了及时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风险,开展公共安全风险预警研究有... 近年来,我国海外石油工程项目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公共安全极大挑战。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的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不尽完善,此方面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应急救援等领域,为了及时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风险,开展公共安全风险预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考虑现阶段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面临的公共安全风险现状,从社会安定、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系统分析其存在的公共安全风险,借助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建立并计算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标准权重,确定预警评判集,最终提出一种海外石油工程公共安全风险预警方法,并给出应用步骤。将该风险预警方法运用到非洲某国,结果显示,与实际高度吻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石油工程 公共安全 风险分析 预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牛小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10-112,共3页
石油工业体系中石油工程项目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项目管理的基本内涵,针对我国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石油工程项... 石油工业体系中石油工程项目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项目管理的基本内涵,针对我国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的业主自行管理模式、PMT+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PMC+EPC项目管理模式以及EPCM项目管理模式等四种管理模式,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石油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参数对纵波能量衰减影响的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尹志恒 狄帮让 +3 位作者 魏建新 张征 张四海 吴满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8-734,753,共8页
基于Hudson理论制作了具有不同裂缝密度、不同裂缝张开度和不同裂缝延伸度的三组物理模型,使用超声波透射法采集了三组模型的纵波振幅数据。文中对比、分析了实验结果与Hudson理论结果,并利用频谱比法计算了三组模型的品质因子,通过分... 基于Hudson理论制作了具有不同裂缝密度、不同裂缝张开度和不同裂缝延伸度的三组物理模型,使用超声波透射法采集了三组模型的纵波振幅数据。文中对比、分析了实验结果与Hudson理论结果,并利用频谱比法计算了三组模型的品质因子,通过分析纵波振幅和品质因子的变化判断不同模型的衰减特性,得出以下认识:①随着裂缝密度的增大,总体上实测纵波振幅呈幅度很小的下降趋势,并显示出较强的振幅方位各向异性,且实验结果与Hudson理论结果类似,因此应用Hudson理论研究裂缝密度较准确。②随着裂缝延伸度的增大,总体上实测纵波振幅呈现增大趋势,且在X和Z方向振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Hudson理论结果的纵波振幅呈幅度很小的单调下降趋势,Hudson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Hudson理论对于裂缝延伸度的预测存在问题。③随着裂缝张开度的增大,实测纵波振幅变化明显,实测结果的纵波振幅变化幅度远大于Hud-son理论结果,说明Hudson理论公式低估了裂缝张开度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④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各向异性随不同裂缝参数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裂缝张开度对各向异性的影响最为明显,衰减各向异性的数值要比速度各向异性的数值大一个数量级以上,表明衰减各向异性对裂缝参数的变化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密度 裂缝张开度 裂缝延伸度 物理模型 速度各向异性 衰减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1
5
作者 薛启龙 丁青山 黄蕾蕾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共6页
在对旋转导向技术优势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旋转导向系统近年来的主要技术进步要点和国内外最新发展现状,对于近期可能形成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旋转导向系统近期在耐高温高压性能、无线信息传输方式、与马达结... 在对旋转导向技术优势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旋转导向系统近年来的主要技术进步要点和国内外最新发展现状,对于近期可能形成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旋转导向系统近期在耐高温高压性能、无线信息传输方式、与马达结合以及与套管/尾管钻井相结合方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旋转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将成为中长期发展方向。对于国内的发展现状也进行了相应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钻井 推靠钻头式 指向钻头式 偏置机构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土地退化指数的权重及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保华 杨清华 陈剑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加权归一化指数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得出了《规范》中土地退化状态、土地退化指数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逻辑相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侵蚀度赋... 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加权归一化指数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得出了《规范》中土地退化状态、土地退化指数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逻辑相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侵蚀度赋权顺序"和"差减土地退化分级指数"2种土地退化指数计算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验证。模拟计算显示,在中度或重度侵蚀比例相同时,轻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在轻度侵蚀比例相同时,中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生态环境状态评价的一般逻辑,统计检验显示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同步性高,均可应用于实际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评价 土地退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CO_2天然气藏储集层结垢及欠平衡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耿娇娇 鄢捷年 +2 位作者 曹明 白相双 史海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0-755,共6页
通过研究温度、压力、pH值等因素对CO2、CaCO3垢溶解度的影响,分析高含CO2天然气藏储集层的结垢机理。C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升高,随地层水矿化度的升高而降低;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升高而... 通过研究温度、压力、pH值等因素对CO2、CaCO3垢溶解度的影响,分析高含CO2天然气藏储集层的结垢机理。C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升高,随地层水矿化度的升高而降低;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溶液pH值升高会促进CaCO3的生成。结合吉林油田典型含CO2天然气藏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结垢预测,认为钻井液滤液侵入储集层后,储集层近井地带存在结CaCO3垢的可能。针对气藏储集层埋藏深、井底温度高、地层压力系数低、裂缝发育等特点,优选了水包油及甲酸盐无固相两种欠平衡钻井液体系,CO2侵入、动态污染实验评价表明,两种钻井液均具有很好的抗CO2污染能力,储集层保护效果显著。两种欠平衡钻井液体系已分别在龙深2井和龙深3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效果良好,现场钻井液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均在85%以上,满足欠平衡钻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CO2气藏 CaCO3垢 结垢预测 欠平衡钻井液 CO2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缺失地震数据重构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明华 李瑞 +2 位作者 路交通 蒙杉 龚幸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2-290,共9页
压缩感知是一种新的理论,它打破常规尼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的制约,利用信号的稀疏特性或可压缩特性,用较少的数据即可重构恢复完整的信号。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缺失地震数据重构模型。首先在与稀疏变换不相关的测量矩阵基础上引入... 压缩感知是一种新的理论,它打破常规尼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的制约,利用信号的稀疏特性或可压缩特性,用较少的数据即可重构恢复完整的信号。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缺失地震数据重构模型。首先在与稀疏变换不相关的测量矩阵基础上引入一种约束矩阵,使地震数据的缺失满足或接近高斯随机分布;随机缺失的地震数据变换到稀疏域会产生很多与有效信号不相干的随机噪声,接着通过一种新的自适应阈值迭代算法可以很好地消除稀疏系数中的随机噪声干扰,经过逆稀疏变换即得到重构后的地震数据。Marmousi 2模型测试及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重构缺失地震数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变换 测量矩阵 重构算法 缺失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管充气钻井环空多相流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根生 刘文旭 +3 位作者 黄中伟 田守嶒 马东军 吴延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93,共5页
针对寄生管充气钻井技术的特征,选用Hasan多相流计算模型,确定了井筒环空的流型和压降计算方法,给出了编程求解的计算流程。利用新疆某充气欠平衡井的数据进行计算,对井筒压力、流型变化、含气体积分数随注气量、钻井液排量、井口回压... 针对寄生管充气钻井技术的特征,选用Hasan多相流计算模型,确定了井筒环空的流型和压降计算方法,给出了编程求解的计算流程。利用新疆某充气欠平衡井的数据进行计算,对井筒压力、流型变化、含气体积分数随注气量、钻井液排量、井口回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寄生管充气钻井的过程中,井筒环空压力随注气量的增大而减小,随钻井液排量的增大而增大,随井口回压的增大而增大。井筒环空中的含气体积分数随注气量的增大而增大,随钻井液排量的增大而减小,随井口回压的增大而减小。井筒环空中的流型转换点随注气量的增大而下移,随钻井液排量的增大而上移,随井口回压的增大而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管 充气钻井 井筒环空 多相流 流动特性 压力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回路上动态压力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立强 许利辉 +3 位作者 胡霞 贺娇 古丽寨娜.哈布都拉 魏耀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9-745,共7页
为了考察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回路上流化床、提升管和旋风分离器料腿等主要单元的压力脉动诱因,采用实验的方法,在颗粒循环速率为3.5kg/s、流化床表观气速为0.11m/s、提升管表观气速为3.5m/s、颗粒质量流率为200kg/(m2·s)的操作条件... 为了考察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回路上流化床、提升管和旋风分离器料腿等主要单元的压力脉动诱因,采用实验的方法,在颗粒循环速率为3.5kg/s、流化床表观气速为0.11m/s、提升管表观气速为3.5m/s、颗粒质量流率为200kg/(m2·s)的操作条件下,同时测量3个单元上的动态压力。结果表明,3个单元均存在有压力低频高幅的波动,即压力脉动现象,其中,流化床的压力脉动来源于上行的气泡扰动,提升管的压力脉动来源于斜管下料的不稳定性和颗粒团聚,料腿的压力脉动来源于进出口和颗粒与气体的相互作用。对比3个单元的压力脉动表明,料腿下部的压力脉动强度最大。在颗粒循环回路上,一个单元产生的压力脉动流入下一个单元时,由于流态发生改变导致压力脉动很快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 颗粒循环回路 压力脉动 测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压裂在页岩气开发中的优势与挑战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超临界CO_(2)作为非水压裂液,具有增加页岩气产量、减少需水量和减轻环境影响的潜力。结合实验和模拟数据,阐释了使用超临界CO_(2)作为工作流体用于页岩气开发的利弊,分析了CO_(2)的潜在优势,包括增强压裂和裂缝扩展效果、减少流动阻塞... 超临界CO_(2)作为非水压裂液,具有增加页岩气产量、减少需水量和减轻环境影响的潜力。结合实验和模拟数据,阐释了使用超临界CO_(2)作为工作流体用于页岩气开发的利弊,分析了CO_(2)的潜在优势,包括增强压裂和裂缝扩展效果、减少流动阻塞、增加页岩富含有机物部分吸附态甲烷的解吸、减少或消除可诱发地震和环境问题的返排水深度回注等;还分析了超临界CO_(2)的射孔能力和射流增压效果,与水射流相比,CO_(2)的射孔能力更强,射流增压效果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超临界CO_(2)的优势会促进页岩气产量大幅提高,并且页岩地层还可能成为碳封存的主要选择。此外,还研究了使用超临界CO_(2)的潜在挑战,包括处理大量CO_(2)的成本和安全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压裂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ANO油田Ksf和Kan层裂缝特征及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希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墨西哥EBANO油田的油藏类型为裂缝-孔隙型灰岩油藏,裂缝是影响油井产能和含水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开发中存在的Ksf和Kan层裂缝连通性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钻探资料和PLT测试资料及地震相干体技术,对EBANO油... 墨西哥EBANO油田的油藏类型为裂缝-孔隙型灰岩油藏,裂缝是影响油井产能和含水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开发中存在的Ksf和Kan层裂缝连通性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钻探资料和PLT测试资料及地震相干体技术,对EBANO油田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薄互层中裂缝的发育机理、发育规律、影响因素及裂缝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的裂缝主要为高角度构造缝,裂缝密度一般为1~2条/m,最大可达12条/m,裂缝发育受岩性、断层、岩性组合关系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岩性可以分为3种组合模式,其中单层厚度为2~4 m的泥质灰岩与单层厚度小于1 m的灰质泥岩互层是形成裂缝的有利条件,Ksf和Kan层裂缝连通性可以分为3种类型。研究成果为油田不同类型裂缝开发方式提供了指导,2013—2014年钻井成功率由92%提高到97%,2020年新井单井初期日产量提高到原计划初期日产量的167%,实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缝 发育规律 岩性组合 连通性 墨西哥EBANO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PDC切削齿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许利辉 毕泗义 《石油机械》 2017年第2期35-40,共6页
PDC切削齿是PDC钻头的基本切削单元,其性能的优劣对PDC钻头的钻进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硬地层、研磨性地层及非均质地层的钻井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国外钻头厂商研发了一系列新型PDC切削齿。重点介绍了新型PDC切削齿的结构特征... PDC切削齿是PDC钻头的基本切削单元,其性能的优劣对PDC钻头的钻进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硬地层、研磨性地层及非均质地层的钻井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国外钻头厂商研发了一系列新型PDC切削齿。重点介绍了新型PDC切削齿的结构特征、破岩机理、优势和现场应用情况。国外钻头厂商在切削齿形状、材料优选和制造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创新设计的新型PDC切削齿层出不穷,极大推动了PDC钻头技术的进步,钻井性能得到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机械钻速。建议开展混合PDC切削齿钻头的研发,进行精细化设计,充分发挥不同独特几何形状切削齿各自的优势,以适应硬度更高和研磨性更强的地层,为深水钻井、超深井钻井和干热岩钻井提速提效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切削齿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头类型对反扭矩和工具面控制异常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利辉 《石油机械》 2017年第6期22-29,共8页
应用弯外壳钻井液马达进行滑动钻进过程中,在给定钻压下,钻头的攻击性越强,产生的扭矩越大,导向越困难。鉴于此,试验研究了工具面失稳和钻头设计及各种工具面扰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包括摩阻和质量不平衡影响分析、典型试验案例分析以... 应用弯外壳钻井液马达进行滑动钻进过程中,在给定钻压下,钻头的攻击性越强,产生的扭矩越大,导向越困难。鉴于此,试验研究了工具面失稳和钻头设计及各种工具面扰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包括摩阻和质量不平衡影响分析、典型试验案例分析以及快速扭矩异常(FTAs)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扭矩发生时的频率接近于或小于钻柱的基本自然扭转频率时,最有利于重新调整工具面;当钻柱中存在较多的应变能,或扭矩变化足够引起钻柱扭转1圈或多圈时,可能发生快速扭矩异常,从而导致工具面失稳,甚至在以恒定钻进参数钻井时也是如此;与PDC钻头相比,Hybrid和牙轮钻头引起快速扭矩异常的可能性较小;使用更大尺寸的钻柱,有利于提高钻柱的扭转刚度,减少钻柱扭转圈数,从而降低快速扭矩异常发生的可能性,实现更好的工具面控制。研究内容对于推动我国定向钻井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钻进 钻头类型 工具面失稳 试验研究 FT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金属螺杆泵单相流体漏失规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磊 吴晓东 +3 位作者 周朝 岑学齐 李浩楠 李华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全金属螺杆泵的定子与转子采取间隙配合方式,工作过程中间隙漏失对其工作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间隙配合方式下的漏失规律,结合泵内各腔室间的漏失机理,应用缝隙流动原理建立了基于不同流动型态的全金属螺杆泵单相流体漏失模型... 全金属螺杆泵的定子与转子采取间隙配合方式,工作过程中间隙漏失对其工作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间隙配合方式下的漏失规律,结合泵内各腔室间的漏失机理,应用缝隙流动原理建立了基于不同流动型态的全金属螺杆泵单相流体漏失模型,实现了泵内漏失的定量计算,并绘制了全金属螺杆泵排量特性曲线。研究表明,全金属螺杆泵漏失量主要取决于泵结构参数、流体物性参数以及举升压差,其中配合间隙、流体黏度影响较大;间隙漏失规律与泵内流体流动型态密切相关,紊流型态下漏失情况明显严重于层流型态;该泵更适用于原油黏度较高的油井举升,通过适当增加泵级数可提高泵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属螺杆泵 间隙配合 流动型态 漏失模型 漏失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某地区志留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新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TZ地区志留系划分为1个完整的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该区发育了3大类准层序组,具有不同的相序和砂体组合特征,海平面升降和层序演化控制了砂体类型的分布和空间展布趋势。TZ地区志留系沉积时显示出波状...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TZ地区志留系划分为1个完整的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该区发育了3大类准层序组,具有不同的相序和砂体组合特征,海平面升降和层序演化控制了砂体类型的分布和空间展布趋势。TZ地区志留系沉积时显示出波状的海岸格局,具有隆坳相间的微地貌特征,最好的砂体位于海侵体系域,滨岸砂或沿岸砂坝、潮汐水道砂的展布方向与厚度等值线趋势一致,其结合处是布井优选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准层序组 储层预测 志留系 TZ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领导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冬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7-39,共3页
领导力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培养领导力重要而紧迫。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为国有企业培养领导力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领导力培养理论进行了梳理,对中国宝钢集团领导力核心素质... 领导力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培养领导力重要而紧迫。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为国有企业培养领导力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领导力培养理论进行了梳理,对中国宝钢集团领导力核心素质模型和中国石化集团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为国有企业领导力培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领导力培养 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成像技术在泌阳凹陷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志明 巩长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2,115,共3页
由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断裂系统发育以及目的层段沉积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地震施工难度较大,地震资料的品质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因此,开展了以提高复杂断块清晰成像为目的的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改善激发条件解决了研究... 由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断裂系统发育以及目的层段沉积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地震施工难度较大,地震资料的品质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因此,开展了以提高复杂断块清晰成像为目的的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改善激发条件解决了研究区地表疏松砂砾层导致的单炮强低频干扰问题;其次,利用以往资料对炮密度与地层成像的信噪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优选了野外施工因素,解决了研究区核三段上、下亚段因沉积差异性导致的地震资料品质响应问题;最后,针对复杂断块群波场复杂引起的断层反射难以聚焦成像的问题,应用双聚焦成像等技术,对三维观测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方法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复杂断块的断层成像更加清晰,尤其是核三段下亚段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低频干扰 炮密度 信噪比 分辨率 双聚焦成像 复杂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稠油携砂变质量流动模拟装置设计
19
作者 李帮军 王小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1,共5页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适度出砂开采过程中,在水平段储层产出砂粒随稠油进入水平井筒后容易沉积形成砂床,造成油层砂埋、油管砂堵等危害。针对稠油携砂理论及实验研究较多,但研究内容与实际工况差别较大,针对稠油携砂变质量流动规律研究仍缺...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适度出砂开采过程中,在水平段储层产出砂粒随稠油进入水平井筒后容易沉积形成砂床,造成油层砂埋、油管砂堵等危害。针对稠油携砂理论及实验研究较多,但研究内容与实际工况差别较大,针对稠油携砂变质量流动规律研究仍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目前针对适度出砂开采完井参数设计理论及试验研究仅针对井筒内稠油携砂流动,稠油携砂变质量流动理论及试验研究较少。建立全尺寸的水平井稠油携砂变质量流动规律模拟装置,可用于实验研究水平井段至垂直井段的稠油携砂变质量流动规律,为今后针对稠油携砂变质量流动规律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携砂 水平井筒 变质量流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